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9篇结核
  • 9篇肺结核
  • 5篇结核病
  • 4篇疫情
  • 3篇肺结核病
  • 2篇疫情分析
  • 2篇结核病患者
  • 2篇控制策略
  • 2篇狂犬
  • 2篇狂犬病
  • 2篇狂犬病疫情
  • 2篇监测分析
  • 2篇发病率
  • 2篇肺结核病患者
  • 2篇病患
  • 1篇带病毒率
  • 1篇登革热
  • 1篇碘盐
  • 1篇碘盐监测
  • 1篇毒率

机构

  • 16篇南充市疾病预...
  • 1篇四川大学
  • 1篇四川省疾病预...
  • 1篇阆中市疾病预...
  • 1篇西充县疾病预...
  • 1篇南部县卫生防...

作者

  • 16篇田洪瑞
  • 7篇罗俊毅
  • 4篇杨千三
  • 3篇赵朝珍
  • 3篇罗成远
  • 3篇蒋北平
  • 3篇赵凤
  • 2篇吴鹏
  • 2篇杨晓冬
  • 2篇张宗辉
  • 2篇黄顺和
  • 2篇龙东洋
  • 2篇孙青松
  • 1篇唐伟
  • 1篇钱薇萍
  • 1篇张芹
  • 1篇张明洪
  • 1篇甘霖
  • 1篇刘乔虹
  • 1篇吴涛

传媒

  • 6篇预防医学情报...
  • 2篇寄生虫病与感...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国慢性病预...
  • 1篇中国媒介生物...
  • 1篇职业卫生与病...
  • 1篇中国病案
  • 1篇中华卫生杀虫...
  • 1篇中华地方病学...

年份

  • 2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4-2017年四川省南充市结核病耐药检测结果分析被引量:5
2018年
目的了解四川省南充市耐药结核病耐药现状及特点,为制定耐药结核病控制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14-08/2017-12南充市9县(市、区)提供的476例患者的痰培养标本,进行异烟肼(INH)、利福平(RFP)、乙胺丁醇(EMB)、链霉素(SM)、氧氟沙星(OFX)和卡那霉素(KM)6种传统结核病治疗药物的药敏检测,分析其耐药情况和流行特征。结果南充市总耐药率31.3%,耐多药率15.7%,广泛耐药率0.6%;复治患者耐多药率高于初治患者;耐药顺位是从高到低依次是INH、RFP、SM、OFX、EMB和KM;性别、城乡耐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组耐药高峰在40~59岁。结论南充市的耐药率高于2010年四川省第五次流行病学调查水平,耐药结核病控制形势较为严峻,耐药患者的发现、治疗管理是今后的重点工作。
赵凤杨晓冬田洪瑞赵朝珍甘霖
关键词:肺结核耐药性
2007年南充市狂犬病疫情分析及控制策略
目的通过对南充市2007年狂犬病疫情综合分析,采取相应控制策略。方法收集全年狂犬病病例个案调查表,数据录入Excel 2003系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年共报告狂犬病病例65例,发病率0.89/10万,死亡65例,病死率...
杨千三田洪瑞龙东洋罗俊毅罗成远
关键词:狂犬病疫情分析控制策略
四川省南充市白纹伊蚊成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研究被引量:6
2020年
目的研究南充市白纹伊蚊成蚊对4种常用卫生杀虫剂的抗性水平,为白纹伊蚊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9年6-7月,在南充市5个区(县)采集白纹伊蚊幼蚊,实验室饲养繁殖1~2代后,选择羽化后3~5 d未吸血雌蚊,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药膜接触筒法测定其抗药性。结果将白纹伊蚊成蚊暴露于0.4%高效氯氰菊酯、0.1%溴氰菊酯、0.5%马拉硫磷、0.05%残杀威各1 h,24 h死亡率分别为61.49%~76.00%、22.91%~53.74%、88.00%~100%和95.24%~100%,对高效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呈现抗药性,对马拉硫磷和残杀威呈现敏感或可疑抗药性。结论四川省南充市白纹伊蚊成蚊对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已经产生抗药性,对马拉硫磷和残杀威仍较敏感。应加强白纹伊蚊成蚊抗药性监测,科学合理地使用杀虫剂,预防或延缓抗药性的产生。
赵朝珍邹金甫卿敏田洪瑞钱薇萍
关键词:白纹伊蚊抗药性登革热
1995-2011年南充市艾滋病疫情监测分析被引量:9
2013年
目的探讨南充市HIV/AIDS流行特征,分析影响因素,为制定防治措施及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南充市1995—2011年HIV/AIDS病例报告,以及近年来的哨点监测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995—2011年累计报告HIV/AIDS771例,年平均报告增长速度为34.49%,以男性为主,男女发病比例为2.55:1;年龄分布以20~49岁组为主,占79.64%,且近年来,艾滋病疫情出现向高年龄段发展趋势;传播途径以性传播为主,占76.52%,其中同性传播增长较快,占8.56%。各类人群的HIV监测中,男男性行为人群检出率从2008年的3.07%上升到2011年的12.00%。结论南充市的艾滋病疫情呈快速上升趋势,性传播已成为最主要传播途径,男男同性传播途径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黄毅张芹吴涛张明洪唐伟田洪瑞
关键词:艾滋病疫情监测
南充市2014—2022年蚊密度监测分析
2024年
目的对南充市2014—2022年的蚊密度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掌握南充市人居及周边环境成蚊密度、种群分布和季节消长趋势,为有效评估蚊媒传播疾病发病风险,控制蚊虫密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诱蚊灯法监测,收集南充市2014—2022年4—11月成蚊监测数据,使用Excel 2010建立数据库,绘制图表,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不同年份、不同生境、不同月份捕获的雌蚊构成比进行χ^(2)检验,对蚊密度进行方差分析。结果2014—2022年南充市蚊种构成以淡色(致倦)库蚊为主,占比为44.74%,不同年份、不同生境、不同月份蚊种构成比存在统计学差异(χ^(2)值分别为14551.26、20874.18、1763.39,P<0.05);不同蚊种不同年度、不同年份不同生境蚊密度变化和季节消长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5.03、8.70、3.45,P<0.05),2014—2022年蚊密度呈波浪变化,蚊密度以牲畜棚蚊密度最高,达96.01只/(灯·夜),4—11月中各监测点捕获蚊虫总密度季节消长趋势呈单峰曲线,7—9月蚊密度最高。结论2014—2022年南充市蚊虫仍然广泛分布,淡色(致倦)库蚊和三带喙库蚊为优势种群,农村蚊密度明显高于城市,特别是牲畜棚是蚊虫最主要的孳生地,是蚊虫防控重点区域,每年夏秋季节是蚊虫活动高峰期,是蚊虫防控重点时期。
孙青松刘红杨欢田洪瑞
关键词:蚊密度监测分析影响因素
1961-2010年南充市肾综合征出血热监测
2012年
目的探索南充市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的流行规律与特征,为其防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统计1961-2010年疫情资料,分析人群血清学和宿主动物监测结果。结果 1961-2010年全市HFRS平均发病率为3.92/10万,病死率为4.09%,1976-1995年为发病的高峰期,呈现5月~7月和10月~翌年1月2个发病高峰,主要发病地区为3个市辖区和相邻的蓬安县,发病以青壮年男性农民为主;共捕鼠9种6 881只,总鼠密度10.80%,居民区以褐家鼠为优势鼠种,野外以四川短尾鼩和黑线姬鼠为优势鼠种,鼠肺HFRS抗原阳性率为4.75%,带病毒鼠主要为黑线姬鼠(8.75%)和褐家鼠(4.30%),HFRS发病与总鼠密度、野外黑线姬鼠密度及居民区内褐家鼠密度相关。结论南充市属姬鼠型为主的混合HFRS疫区,发病呈高度散发和相对集中的流行特点。黑线姬鼠与褐家鼠是南充市HFRS的主要宿主动物及传染源,应综合预防,加强监测。
张宗辉罗俊毅吴鹏田洪瑞蒋北平黄顺和罗成远
关键词:HFRS鼠密度
1995-2008年南充市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分析
2009年
目的评价南充市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工作方法对结核病项目期间的病例发现、治疗效果、经费投入与效益及采取的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累计接诊可疑肺结核病患者90104例,发现活动性肺结核患者44767人,其中涂阳患者33707例,涂阳患者登记率10.41/10万,上升至44.35/10万,提高了326.03%。传染性患者平均治愈率为94.40%。结论实施结核病控制项目,大幅度提高了肺结核病的发现率和治愈率,有效地控制了传染源,降低了结核病疫情。
罗俊毅田洪瑞蒋北平杨千三
关键词:肺结核
提高边远地区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水平的研究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通过对边远农村地区肺结核和可疑者追踪,提高涂阳肺结核病人的发现水平。[方法]培训县、乡、村三级防(疫)痨人员,建立激励机制,利用传染病疫情网络直报系统对各级医疗机构报告的肺结核和可疑者进行追踪,主动收集病人痰标本,增加痰检人数。[结果]1年内发现涂阳肺结核病人1921例,比上年度增加412例,增加27.30%,其中追踪发现268例,占13.95%,追踪人数、到位人数均有明显增加,痰检率和阳性检出率有所提高。[结论]利用传染病疫情报告网络开展追踪是提高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
罗俊毅蒋北平田洪瑞刘伊冯忠懿李刚张国才兰大义
关键词:肺结核
2007年南充市狂犬病疫情分析及控制策略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分析南充市2007年狂犬病疫情,采取相应控制策略。方法收集全年狂犬病病例个案调查表,数据录入Excel2003系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年共报告狂犬病病例65例,发病率0.89/10万,死亡65例,病死率100%;平均潜伏期63d,发病高峰在夏秋季,职业分布以农民为主(63.08%),年龄分布以中老年、儿童居多;全部病例中注射狂犬疫苗11例,免疫率16.92%。结论加强犬只管理,降低犬只密度;提高犬伤处置与免疫水平,开展健康教育,提高广大群众狂犬病防治知识,增强防护意识,是控制狂犬病的主要措施。
杨千三田洪瑞龙东洋罗俊毅罗成远
关键词:狂犬病疫情分析控制策略
2011—2021年南充市学生肺结核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了解南充市2011—2021年学生肺结核的流行特征,为进一步完善南充市学校结核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1—2021年南充市报告和登记的学生肺结核三间分布和就诊延迟情况,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0.05。结果2011—2021年南充市学生肺结核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趋势=43.459,P<0.001)。每月均有学生肺结核报告,主要集中在3月和4月,分别占患者总数的14.62%(403/2757)、10.81%(298/2757)。累计报告男生1592例,女生1165例,男女性别比为1.37∶1,报告发病率分别为37.62/10万和15.91/10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9.693,P<0.001)。报告年龄以15~19岁年龄组为主,占报告总数的67.83%,其次为20~24岁(15.92%)和10~14岁(14.22%)。该市9个县(市、区)均报告了学生肺结核患者,报告发病数居前3位的为南部县(24.59%)、仪陇县(17.01%)、顺庆区(12.04%)。报告发病数增加最多的是仪陇县。登记的学生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率56.82%(1429/2515)。不同学段和发现方式的学生肺结核患者就诊延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学段=14.026,P学段<0.001,χ^(2)发现方式=86.865,P发现方式<0.001)。结论南充市学生肺结核疫情仍然较重,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仍然艰巨,建议进一步加强学校结核病防控相关工作,阻断肺结核在校园内传播。
沈琴琴张宗辉田洪瑞
关键词:肺结核发病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