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盖长松

作品数:5 被引量:55H指数:4
供职机构:重庆市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气象局开放式研究基金中国气象局气象新技术推广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电子电信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天文地球
  • 1篇电子电信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信息提取
  • 1篇云检测
  • 1篇灾害
  • 1篇灾害风险
  • 1篇日数
  • 1篇三峡库区
  • 1篇时空变化特征
  • 1篇数值模拟
  • 1篇水体信息
  • 1篇水体信息提取
  • 1篇统计分析
  • 1篇气象
  • 1篇气象产量
  • 1篇卫星数据
  • 1篇卫星资料
  • 1篇温度
  • 1篇温度预报
  • 1篇粮食产量
  • 1篇面积变化
  • 1篇库区

机构

  • 5篇重庆市气象局
  • 2篇兰州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国家卫星气象...

作者

  • 5篇盖长松
  • 2篇韩世刚
  • 2篇唐家萍
  • 1篇何军
  • 1篇吉莉
  • 1篇罗孳孳
  • 1篇阳园燕
  • 1篇周浩
  • 1篇曾超
  • 1篇龙笛
  • 1篇赵凤生
  • 1篇高文华
  • 1篇苟思

传媒

  • 1篇气象
  • 1篇西南农业学报
  • 1篇水力发电学报
  • 1篇气象学报
  • 1篇高原山地气象...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1960—2006年重庆高温日数时空变化特征被引量:17
2009年
利用重庆市1960—2006年35个地面气象站逐日气温资料,分析了近47年来重庆市高温日数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重庆市有四个主要的高温多发区,分别在东北角的巫山、北部的万州、中部的涪陵和丰都一带以及西南角的万盛和綦江附近;较重高温、严重高温和特别严重高温的最大值分别为21d/a、14d/a和2d/a左右。重庆市高温日主要发生在7月和8月,其中8月的高温日数和高温强度都大于7月;近47年全市高温日数大体呈现出"增加—减少—增加"的变化趋势;尤其是大于40℃的高温日数变化最为明显。
韩世刚周浩何军唐家萍盖长松
关键词:高温日数时空变化特征统计分析
最高(低)温度PP法预报修正方案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4
2009年
用EC850hPa温度数值预报格点值为参考做短中期的最高(低)温度预报是预报员常用的温度预报方法,本文提出了划分季节、划分有无降水和划分850hPa变温3种最高(低)温度PP法修正预报方案,并进行比较,找出最优方法,使最高(低)温度的预报精确度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韩世刚吉莉苟思盖长松唐家萍申学勤
关键词:温度预报
重庆市粮食产量灾害风险水平分布规律及评估被引量:4
2010年
利用重庆地区27年(1978~2004年)的粮食实际产量资料,采用正交多项式法分离出趋势产量和相对气象产量。从相对气象产量波动的百分率着手,定义了减产率指标、减产率变异系数、减产率概率指标,根据这些风险评价指标,分析了重庆地区粮食单产风险水平的分布规律,结合风险评估理论探讨了重庆地区粮食产量水平分布与灾害因素(孕灾环境、承灾体、致灾因子)的关系。结果指出,大部分的风险评价指标的分布具有一定区域性和连片性;致灾因子的性质、强度、频率和范围是造成粮食风险水平地区差异的重要原因。研究结果为重庆粮食产量风险预测及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
阳园燕盖长松罗孳孳陈红梅
关键词:气象产量风险评估
基于高分卫星数据多时相重建的水体信息提取被引量:6
2021年
基于我国高分一号卫星WFV数据,利用其较高的时空分辨率特性,建立库区高分影像时间序列与水体“检测‒重建‒提取”的流程框架,以提高面向三峡库区的水体分布及面积变化的动态监测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多特征联合的面向对象的云检测总体精度高达96.8%,且云阴影的生产者与用户精度均高于76%。多时相重建算法可以对云覆盖区域进行有效的填补,且重建后的影像可反映出完整的空间变化和差异性。从2013—2017年的水体面积提取结果可知,三峡库区水体面积并未出现明显增大或减小的趋势,多年平均水体面积为540.6 km2。研究结果为三峡库区综合治理提供了数据和技术支撑,提高了高分卫星数据在三峡库区水体面积提取中的应用价值和能力。
白亮亮曾超盖长松黄琦龙笛
关键词:三峡库区云检测
大气红外探测器(AIRS)温、湿度反演产品的有效性检验及在数值模式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14
2006年
利用中国540个地面气象观测站点资料,对1和7月大气红外探测器(AIRS)的反演中国区域地面气温精度做了详细评估,分析了产生误差的原因。同时把AIRS的反演温、湿度廓线产品与T213数值预报产品进行比较,分析了它们之间的差异。为进一步考察AIRS温、湿度产品的有效性,我们把经过订正的AIRS地面气温以及温、湿度廓线产品分析同化到中尺度模式MM5中,用于华北降雪天气过程的对比模拟试验,分析AIRS反演产品对降雪量、水汽场、垂直速度场、散度场以及云物理过程等的影响。
高文华赵凤生盖长松
关键词:AIRS卫星资料数值模拟降雪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