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愈合
  • 4篇愈合不良
  • 4篇伤口
  • 4篇伤口愈合
  • 4篇伤口愈合不良
  • 3篇预后
  • 3篇会阴
  • 3篇会阴侧切
  • 3篇侧切
  • 2篇血管
  • 2篇孕妇
  • 2篇孕期
  • 2篇助产
  • 2篇宫颈
  • 2篇病例
  • 2篇病例分析
  • 2篇产钳
  • 2篇产钳助产
  • 1篇单纯性
  • 1篇单脐动脉

机构

  • 1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石俊霞
  • 4篇周莉
  • 3篇翟桂荣
  • 1篇徐小红
  • 1篇王小榕
  • 1篇韩超
  • 1篇李广隽
  • 1篇陈奕
  • 1篇张为远
  • 1篇詹阳
  • 1篇郑萍
  • 1篇靳琼
  • 1篇刘杨

传媒

  • 3篇中国临床医生...
  • 2篇中国生育健康...
  • 1篇中华围产医学...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中国医刊
  • 1篇生活与健康

年份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产后会阴侧切伤口愈合不良124例病例分析
目的:在于探讨产科会阴侧切伤口愈合不良的原因及其对策.2015 年12 月至2016 年12月于本院进行经阴道分娩10593 例产妇,其中会阴侧切病例为2463 例,会阴侧切率为23.25%.
刘杨李广隽石俊霞张冬霞夏慧敏
前置血管孕妇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讨前置血管孕妇的临床特点、孕期处理及围生儿结局,以期为临床获得良好的围生结局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1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收治的67例前置血管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①临床特点:67例患者中初产妇42例,经产妇25例,单胎妊娠58例,双胎妊娠9例。自然妊娠55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后受孕12例。产前诊断并经产时确诊62例,产时诊断5例。②孕期监测及处理:产前诊断的62例前置血管患者中46例入院后给予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平均促胎肺成熟孕周为(31.6±1.9)周。择期剖宫产43例,急诊剖宫产19例,平均分娩孕周为(35.3±1.9)周。③围生儿结局:产前诊断的62例前置血管患者分娩活产儿68例,前置血管破裂1例,早产52例;产时诊断的5例前置血管患者分娩活产儿5例,前置血管破裂2例,早产2例。结论经规范产前检查、早期诊断前置血管、严密监护胎儿情况,孕28~32周给予糖皮质激素促胎肺成熟治疗,孕34~37周采用剖宫产结束妊娠,可改善围生儿结局。
石俊霞周莉
关键词:前置血管孕期处理预后
先天性宫颈闭锁5例临床分型及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分析先天性宫颈闭锁临床分型,探索更适宜的诊治时机及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5例先天性宫颈闭锁患者的临床分型。结果 5例患者均于本院接受首次手术。4例首次均行保守性手术,即子宫阴道贯通成形术,1例失败后行全子宫切除术。1例仅行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手术,未处理闭锁侧宫颈。结论临床上应结合患者的年龄、宫颈闭锁类型、经济条件等综合考虑,充分尊重患者意愿的前提下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术后也应加强随访,警惕宫颈再次粘连或闭锁。
石俊霞郑萍
关键词:先天性宫颈闭锁临床分型
分娩方式谁来定
2008年
如果选择了怀孕生小孩,每个妈妈都会面临一个问题——顺产还是剖宫产。可选择什么样的分娩方式才最好呢?
石俊霞翟桂荣
关键词:分娩方式剖宫产孕妇顺产
产钳助产与普通会阴侧切伤口愈合不良因素分析
石俊霞周莉
孕期及产后妇女发生尿失禁的影响因素被引量:54
2010年
目的探讨不同分娩方式对孕产妇发生尿失禁的影响和阴道分娩后发生产后压力性尿失禁(SUI)的相关因素。方法选择2008年1-12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行产前检查并于分娩后6~8周复查的孕产妇788例。根据分娩方式不同分为剖宫产组212例、阴道顺产组534例、产钳助产组42例,将阴道顺产组和产钳助产组孕产妇合计后统计尿失禁发生情况。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各组孕产妇分娩方式及其与分娩有关的产科因素对产后SUI发生的影响。并使用盆底肌电图检测各组孕产妇盆底肌强度,了解产后SUI发生与盆底肌肉强度的关系。结果(1)尿失禁发生率:孕期尿失禁总的发生率为15.4%(121/788),其中阴道顺产组为15.9%(85/534),产钳助产组为11.9%(5/42),剖宫产组为14.6%(31/212),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8周SUI总的发生率为17.1%(135/788),其中阴道顺产组为19.1%(102/534),产钳助产组为26.2%(11/42),剖宫产组为10.4%(22/212)。阴道顺产组产后SUI发生率明显低于产钳助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剖宫产组产后SUI发生率明显低于阴道顺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不同产科因素对产后SUI的影响:阴道顺产组和产钳助产组孕产妇共发生尿失禁113例,未发生尿失禁463例,将尿失禁发生与否两类孕产妇的一般情况和产科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了解其对产后SUI的影响。结果显示,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孕期发生尿失禁是产后SUI的主要影响因素。剖宫产术可使产后SUI发病率降低(P〈0.01),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增加、孕期发生尿失禁可使产后SUI的发生风险加大。对阴道分娩组和产钳助产组孕产妇分析发现,�
王小榕石俊霞翟桂荣张为远
关键词:产褥期疾病
产钳助产与普通会阴侧切伤口愈合不良因素分析被引量:7
2018年
目的探讨产钳助产与普通会阴侧切伤口愈合不良发生率的差异,探寻导致伤口愈合不良的可能因素。方法选择会阴侧切伤口愈合不良患者124例,分为会阴侧切+产钳助产组74例,普通会阴侧切组50例。对两组产妇的年龄、分娩孕周、产程时间,孕期阴道炎发生率、B族链球菌阳性率、产后出血量、新生儿出生体重、复杂阴道裂伤及宫颈裂伤发生率、产时内诊次数、孕前及产时体重指数、分娩前末次血红蛋白及白蛋白含量、产时及产后发热率、产后抗生素使用时间等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间复杂阴道裂伤发生率、产后出血量、产时内诊次数差异有显著性,年龄、分娩孕周、产程时间,孕期阴道炎发生率、B族链球菌阳性率、新生儿出生体重、孕前及分娩时体重指数、分娩前末次血红蛋白及白蛋白含量、产时及产后发热率、产后抗生素使用时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会阴侧切+产钳助产组复杂阴道裂伤发生率高、产后出血量多、内诊次数多,可能与产钳助产伤口更容易出现伤口愈合不良相关。
石俊霞周莉
关键词:产钳助产会阴侧切伤口愈合不良
妊娠合并宫颈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分析妊娠合并宫颈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特点、病理特征、诊疗方法及预后,为肿瘤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更多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20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收治的10例妊娠合并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患者平均年龄为35.5岁(30~42岁),其中早孕期2例、中孕期4例、晚孕期4例。根据国际妇产科联盟2018宫颈癌分期标准:ⅠA期1例(10%),ⅠB期3例(30%),Ⅱ期及以上6例(60%)。7例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阴道出血,4例患者均先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保胎措施,导致诊断延后。早孕及中孕的6例患者中有4例选择继续妊娠至晚孕期终止妊娠。1例早孕期诊断为IA1期患者于孕15周行宫颈冷刀锥切术及宫颈环扎术后,于孕39周经阴道分娩;3例中孕期诊断为IB3及ⅡA2期的患者,均行新辅助化疗延长孕周后行剖宫产终止妊娠,并行宫颈癌标准治疗。晚孕期确诊患者4例,均于确诊后1~3周内终止妊娠,1例IB2期患者在行剖宫产术的同时行宫颈癌手术治疗,另外2例ⅡB期及1例ⅢB期患者,均于剖宫产术后行同步放化疗。随访期间1例ⅢB期患者未完成治疗,放弃治疗后随访13个月死亡。另外9例患者均无瘤存活。结论妊娠合并宫颈鳞状细胞癌患者缺乏特异临床表现,诊断时常为中晚期。重视孕期宫颈癌筛查,提高对妊娠合并宫颈癌的警惕性,做到早诊断早治疗。IA1期无高危因素患者可选择宫颈冷刀锥切术治疗,孕期及产后严密随诊。孕中晚期患者需结合患者生育愿望,可考虑行新辅助化疗延长孕周后适时行剖宫产终止妊娠,结合肿瘤分期根据宫颈癌治疗指南进行治疗。
靳琼徐小红石俊霞詹阳韩超
关键词:临床病理特征新辅助化疗
单纯性单脐动脉的产前诊断与临床意义被引量:4
2009年
正常的胎儿脐带含1条脐静脉和2条脐动脉,脐带中只有1条动脉时称为单脐动脉(single umbilical artery,SUA),是一种常见的脐带异常,因其多数合并多器官复杂畸形或染色体异常,故又被称为单脐动脉综合征。单纯性SUA(isolated SUA,ISUA)指不合并其他畸形的SUA。
石俊霞翟桂荣
关键词:单脐动脉单纯性产前诊断ARTERY胎儿脐带复杂畸形
产后会阴侧切伤口愈合不良124例病例分析被引量:26
2018年
目的探讨产科会阴侧切伤口愈合不良的原因。方法选取2015年12月1日—2016年12月1日在本院建档产检的足月单胎自然分娩后行会阴侧切愈合不良的产妇124例作为会阴侧切愈合不良组,以随机数字法抽取同期会阴侧切伤口如期愈合245例产妇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病例分析。对两组的基本资料(年龄、身高、孕前体重指数、妊娠期糖尿病(GDM)患病率、阴道炎发生率、B族链球菌阳性率)和产时产后数据(分娩孕周、新生儿出生体重、产时内诊次数、产时产后发热、产时出血量、产钳助产率、总产程时长、分娩镇痛率、羊水III度发生率、宫颈裂伤、复杂阴道裂伤、会阴血肿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会阴侧切愈合不良组产妇的年龄、阴道炎发病率、产钳助产率、复杂会阴伤口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多元回归分析得出,年龄、产钳助产、产后发热是产妇会阴伤口愈合不良的高危因素。结论积极防治孕期阴道炎,重视高龄产妇,加强产钳及会阴伤口缝合技术培训,合理处理产时产后发热,有助于减少会阴侧切伤口愈合不良的发生风险。
石俊霞周莉
关键词:伤口愈合不良会阴侧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