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5日
星期三
|
欢迎来到贵州省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平
作品数:
4
被引量:6
H指数:1
供职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文学
语言文字
更多>>
合作作者
邹智勇
武汉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3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2篇
文学
1篇
语言文字
主题
2篇
诗词
1篇
认知诗学
1篇
诗学
1篇
替罪羊
1篇
天龙八部
1篇
图形-背景
1篇
图形-背景理...
1篇
主题
1篇
网络
1篇
文本
1篇
现实化
1篇
经典诗词
1篇
镜像
1篇
翻译
1篇
《天龙八部》
机构
3篇
武汉理工大学
作者
3篇
程平
2篇
邹智勇
传媒
1篇
合肥工业大学...
1篇
华北电力大学...
1篇
湖北经济学院...
年份
1篇
2014
2篇
2013
共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中国经典诗词主题现实化的整合理论诠释
2014年
概念整合理论起源于心理空间理论,是关于复合语言单位意义整合生成的一种认知学说,目前已成为认知诗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被广泛用于文学文本的分析和研究之中。在中国经典诗词中,涉及主题思想现实化的整合模式有镜像型网络整合模式、单域型网络整合模式和双域型网络整合模式。镜像型网络整合模式的特点是四个心理空间的组织框架是相同的,其中两个输入空间的所有元素彼此之间都呈现出映射关系,诗词的主题思想在两个输入空间的对比整合中产生。在单域型网络整合中,两个输入空间的组织框架是不同的,而且只有其中一个输入空间的组织框架被投射到合成空间为该空间提供组织框架,继而被作为解读诗词主题思想的基础。同单域型网络整合一样,双域型网络整合的两个输入空间在组织框架上也非常不同,但两个输入空间的组织框架均有一部分结构或特征被投射到合成空间,通过组合等认知运作机制而产生诗词的主题思想。
邹智勇
程平
关键词:
认知诗学
图形-背景理论十年应用研究探析
被引量:6
2013年
文章根据中国知网的文献数据,对十年来图形-背景理论在句法分析、翻译研究和文本解读等方面的应用状况及实践背景进行解析,以期对该理论的发展形势和应用现状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有借鉴意义。
邹智勇
程平
关键词:
图形-背景
诗词
翻译
文本
《天龙八部》中萧峰的替罪羊形象解析
2013年
萧峰是《天龙八部》乃至金庸全部武侠作品中最完美、最具魅力的侠义英雄,陈墨先生这样评价萧峰:"不仅在这部《天龙八部》中是最为光彩照人的形象,而且在金庸的所有武侠小说中的所有主人公中,萧峰都可以说是最为令人心折、光彩照人的一位大英雄。"这样一位豪杰,他的悲剧性结局令人扼腕叹息。本文将结合替罪羊形象和"迫害文本"范式对萧峰之死进行解读。
程平
关键词:
《天龙八部》
替罪羊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