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振红

作品数:16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贵州财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艺术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文学
  • 4篇艺术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文学
  • 5篇小说
  • 3篇新世纪文学
  • 3篇穿越小说
  • 2篇代文
  • 2篇当代文学
  • 2篇电影
  • 2篇主体性
  • 2篇网络穿越小说
  • 2篇网络文学
  • 2篇感伤
  • 2篇《步步惊心》
  • 2篇步步惊心
  • 1篇当下性
  • 1篇电视
  • 1篇电视剧
  • 1篇短篇
  • 1篇短篇小说
  • 1篇旭日阳刚
  • 1篇学史

机构

  • 9篇北京大学
  • 7篇贵州财经大学

作者

  • 16篇程振红
  • 1篇陈红

传媒

  • 2篇唐山学院学报
  • 2篇视听
  • 1篇中国青年研究
  • 1篇北京社会科学
  • 1篇沈阳师范大学...
  • 1篇绵阳师范学院...
  • 1篇丽水学院学报
  • 1篇大庆师范学院...
  • 1篇枣庄学院学报
  • 1篇陕西青年职业...
  • 1篇晋城职业技术...
  • 1篇四川省社会主...
  • 1篇重庆第二师范...
  • 1篇浙江海洋大学...

年份

  • 3篇2022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1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梦回大清”之后:网络穿越小说向何处去
2014年
《梦回大清》《步步惊心》等"清穿"类型,创造了穿越小说的历史辉煌,使得"穿越小说"为广大读者所熟知。当前的穿越小说创作多局限于"梦回大清"的"清穿"模式,有千篇一律的弊端,迫切需要有新思路,可从小叙述到大叙事、从解构到建构、从"过去"到"未来"开辟新的方向。这将有助于穿越小说创作打破瓶颈,摆脱困境。
程振红
关键词:网络穿越小说解构
世纪之交小说中的医学话语——以《乡土医生》和《中国病人》为例被引量:1
2017年
《乡土医生》想象和建构了接近完美的理想医生许云峰,在市场社会的语境中显得错位失真;而《中国病人》中表征理想的主人公富于理想却被指认为"病人",与现实格格不入。"乡土医生"难以疗救"中国病人",这两部小说形成互文。曾经作为"疗救者"的医生在消费时代已经失去其主体性,甚至其自身都沦为"病人"。"医生"无可寻觅,"病人"却随处可见。至此,八十年代小说中接续"五四"启蒙传统的"疗救"隐喻,在世纪之交的文学中已经隐身退场,完成了从启蒙现代性到世俗现代性的转变。
程振红
关键词:主体性启蒙世俗
新世纪电影中“八十年代”叙述的嬗变——从《父亲·爸爸》到《你好,李焕英》的位移
2022年
电影《父亲·爸爸》和《你好,李焕英》以不同方式呈现了迥异的"八十年代"。这两部相隔二十年的影片中,"八十年代"的基调由暗淡沉闷的"烦恼人生"变成乐观昂扬的"激情燃烧的时代","古旧"的"八十年代"让位于"全新"的"八十年代"。二十年间,"八十年代"所发生的"位移"表明,世纪之交个体的"迷失"已经被当下的"青春"想象所取代。
程振红
关键词:电影
“小时代”的小感伤——以《步步惊心》和《致青春》为例被引量:3
2014年
电视剧《步步惊心》和电影《致青春》都是以女主角为中心,反映个体因感情受挫而导致的感伤。这种感伤不同于近现代文学和电影中与国家民族大历史紧密相关的感伤,它属于"小时代"的小感伤,具有个人化和生活化的特点。《步步惊心》通过穿越时空、爱情幻象来缓解女主角的感伤,《致青春》则通过对青春的回忆和怀旧来冲淡个人的感伤。二者都把握和呈现了当前这个小时代的小感伤,并通过对时空的不同处理方式提供了两种不同的想象性的解决方案。穿越与怀旧,都是往回走,是通过对遥远历史或个人历史的重新体验来诠释当下时代中个体的感伤。
陈红程振红
关键词:《步步惊心》感伤大历史
网络青年亚文化的思考被引量:1
2022年
青年文化包括正向青年文化和青年亚文化。正向青年文化是主流文化在青年群体中的投射,承担了传递社会主流价值观的使命;青年亚文化相对主流文化而言具有异质性,主要作为青年情绪的出口。网络青年亚文化是青年亚文化在网络时代的呈现形态,具有网络性、现代性和后现代性。网络时代的背景和相对包容的社会环境,是网络青年亚文化得以凸显的外在因素。在发挥正向青年文化的正面、积极作用的同时,也要看到青年亚文化在情绪宣泄方面的意义,以及其灵活多变的优势。将正向青年文化与青年亚文化有机结合,才能更好地促进青年文化的健康发展。
程振红
关键词:青年亚文化情绪网络性后现代性
伤痕小说中的医学话语
2018年
伤痕小说中的身体是遭到摧残的、患有"疾病"的身体,这种身体的"疾病"与"伤痕",是重新确立"受害者"主体性的依据。"伤痕"的存在意味着曾经患过"疾病"的"历史","伤痕"既是"病人"身份的明证,也是引起"疗救的注意"的必要条件,疗救者/启蒙者也正是在"疾病"的召唤之下出场。从这个意义上说,伤痕小说的医学话语,接续了五四"疗救"的隐喻。
程振红
关键词:伤痕小说身体疗救主体性
网络穿越小说的文化想象——以《步步惊心》为例被引量:2
2014年
自鸦片战争以降,整个中国近代史可以说是中华民族屈辱的历史,近代文学因而充满着深重的苦难与悲情,20世纪中国文学延续了近代文学的悲情与感伤。进入新世纪以来,作为网络文学重要类型的穿越小说的出现,重构了人们的历史想象,消除了国族悲情与感伤,为阐释当下的社会现实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程振红
关键词:感伤新世纪文学穿越小说
城乡之间的两极律动——《人生》的“现代性”解读
2013年
路遥小说《人生》中的高加林出身于农村,而又充满着对城市的向往。他进入城市的渴望彰显现代性的诱惑和魅力。在"城"与"乡"之间,作为"城"与"乡"的双重"他者",高加林的人物形象得以丰满地呈现,而这种城乡之间的张力所凸显的现代性因素为解读《人生》提供了新的观照视野和阐释角度。
程振红
关键词:他者
“美国梦”的幻灭与“中国梦”的腾飞——从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到《北京爱情故事》被引量:1
2013年
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和《北京爱情故事》在其各自发行的年代都曾引起过广泛的社会关注。可以说,《北京人在纽约》宣告中国人的"美国梦"已经幻灭,而《北京爱情故事》则标志着当前中国年轻人个体的"中国梦"正在展开。从这两部电视剧的剧情差异和所体现的时代变迁,从微观的层面上去比较"美国梦"和"中国梦",是一个独特的角度,有助于获得对"中国梦"的新的认知。
程振红
关键词:中国梦美国梦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以文学史为中心的考察
2017年
网络时代,灌输文学史知识已经不能适应当前《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需求。要改善《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可以将文学史当做一幅"地图",教师充当"导游",带领学生领略丰富多彩的文学"风景",获得对作家、作品鲜活而独特的感性体验。同时教师不能局限于文学史"地图",而是要做一个"讲故事的人",充当作家作品与学生的"中介",用自己的"人生"去激活学生的"人生",实现《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既"为艺术"又"为人生"的目的。
程振红
关键词:文学史为人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