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裕维
- 作品数:31 被引量:117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00例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患者嗜酸性粒细胞检测结果的分析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评价嗜酸性粒细胞对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SARS)的诊断、预后判定等方面的意义。方法 采用CELL DYN370 0全自动五分类血球分析仪对 2 0 0例SARS患者及 2 0 0例其他发热患者的嗜酸性粒细胞进行检测并对 10 0例SARS患者 (包括 11例死亡病例 )进行连续观察。结果 89.5 %SARS患者的嗜酸性粒细胞下降明显 (P <0 .0 0 1) ,且随着病情的好转嗜酸性粒细胞逐渐恢复正常 ,病情无好转的患者嗜酸性粒细胞持续降低。结论 嗜酸性粒细胞对SARS的诊断及预后判断有较大意义。
- 姚细安曾泳而童裕维唐小平尹炽标
- 关键词:嗜酸性粒细胞SARS患者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预后判断CELL-DYN
- 黄连上清丸联用AT1拮抗剂治疗H型高血压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研究黄连上清丸联合常规降压治疗对H型高血压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同型半胱氨酸(HCY)等心脑血管风险因素的影响。方法将H型高血压患者82例随机分为常规降压治疗组(42例)和联合治疗组(40例)。常规降压治疗组单用AT1拮抗剂缬沙坦治疗,联合治疗组用黄连上清丸联合缬沙坦治疗,两组在实验前后分别检测血清中高密度脂蛋白(HDL)、HCY水平、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等指标。结果与常规降压治疗不同,黄连上清丸联合治疗组能更有效地降低收缩压(P<0.05)、血浆HCY水平(P<0.01),更有效地升高血浆HDL水平(P<0.05)。两种治疗方法均不能改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结论黄连上清丸联合AT1拮抗剂降压治疗能显著改善动脉硬化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因素,有利于H型高血压患者的抗动脉硬化治疗。
- 李莹莹李翠芝童裕维吕明芳胡骏
- 关键词:高血压同型半胱氨酸动脉硬化
- 登革出血热的免疫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8年
- 登革热(DF)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人类虫媒病毒感染性疾病,已经威胁到热带和亚热带超过100个国家的25亿人口,而它的最严重表现-登革出血热和登革休克综合征(DHF/DSS)也逐渐增多,成为影响发展中国家公共健康的一种重要疾病。2000-2005年WHO Dengue Net报告美洲DF病例数为3419919例,其中DHF79664例,死亡982例(1.2%)。
- 童裕维张复春
- 关键词:登革出血热免疫机制病毒感染性疾病登革休克综合征公共健康登革热
- 高血压病的基因治疗被引量:1
- 2001年
- 童裕维唐小平
- 关键词:高血压基因治疗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阳性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2
- 2021年
- 目的探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阳性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18年于广州市第八人民医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确诊的21例HIV阳性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同期收治的159例HIV阴性的冠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结果HIV阳性冠心病组和HIV阴性冠心病组的冠心病危险因素数目相似,除阴性组的体质指数(BMI)显著高于阳性组外[(23.8±2.7)kg/m2比(22.1±2.7)kg/m2,F=-2.641,P=0.009],其他危险因素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冠状动脉造影显示,两组冠状动脉病变情况相似,HIV阳性冠心病组的血管内血栓发生为0,完全闭塞病变比例为19.0%(4/21),阴性组则分别为14.5%(23/159)和39.6%(63/159),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3.483,P=0.062;χ2=3.361,P=0.067)。HIV阳性冠心病组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显著低于阴性组(均为P<0.05),心脏增大比例增高(76.2%比51.6%,χ2=4.533,P=0.033),而发生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比例下降(47.6%比75.5%,χ2=7.173,P=0.007)。结论HIV阳性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大多与HIV阴性患者相似,但HIV阳性患者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显著降低,心脏增大明显,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发生率降低。
- 童裕维李景隆秦志慧李粤平蔡卫平
-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冠状动脉疾病
-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心脏表现被引量:2
- 2003年
- 目的:探讨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非典)患者的心脏改变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普通型非典组91例,重型非典组23例,入院后第1日检测心肌酶和心电图,部分病人动态观察心肌酶和心电图变化。结果:重型非典组心肌酶异常发生率为78%,明显高于普通型非典组的47%,两组肌酸激酶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重型非典组的乳酸脱氢酶显著升高。普通型非典组心肌酶绝大多数在4周内恢复正常,而重型非典组尤其是死亡病例心肌酶进行性升高。心电图异常率23%、43%(P>0.05),但重型非典组心电图异常表现复杂,病情严重。结论:非典患者发生心脏损害的机会较大,程度较轻,可能与疾病本身有关,重型非典病人尤其是死亡病人的心脏损害程度加重,并可能与年龄和基础疾病有关。
- 童裕维尹炽标李粤平贾卫东
- 关键词: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SARS心脏表现心肌酶心电图
- 肝炎患者中输血传播病毒感染情况分析
- 目的:了解输血传播病毒(TTV)在肝炎患者中的感染情况及其致病性,和合并感染乙型肝炎病毒 (HBV)时对HBV复制的影响。方法: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对我院640例肝炎患者TTV DNA进行检测,并同期检测其他类型肝炎病毒...
- 姚细安童裕维唐漾波刘国莲蔡晓莉唐小平
- 文献传递
- 338例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 目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已经成为全球性疾病,在中国它的发病开始从高危人群转向普通人群,日益威胁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壮年的生命。AIDS的突出表...
- 童裕维唐小平
- 文献传递
- 输血传播病毒与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患者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了解输血传播病毒(TTV)在乙型肝炎患者中的感染情况及对肝脏病变和乙型肝炎病毒复制的影响。方法:采用巢式聚合酶链反应对我院340例乙型肝炎患者TTVDNA进行检测,并同期检测乙型肝炎相关病毒学指标和HBVDNA载量。结果:49例患者TTVDNA呈阳性,分别为急性肝炎3例、慢性肝炎29例、重型肝炎5例、肝炎后肝硬化12例。TTV重叠感染组和单纯HBV感染组各项肝功能指标改变差异有显著性;而两组HBVDNA载量差异无显著性。结论:TTV可在急性、慢性、重型乙型肝炎和乙型肝炎后肝硬化等患者中检出,并加重其肝脏的病变,但不能影响HBV的复制。
- 姚细安童裕维唐漾波刘国莲蔡晓莉唐小平
- 关键词:肝炎病毒乙型输血传播病毒
- 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107例被引量:16
- 2011年
-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PCP)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我院感染科2009年6月至2010年5月432例艾滋病中确诊的107例PCP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5例患者有发热、咳嗽、咳痰或呼吸困难;动脉氧压<70mmHg16例;乳酸脱氢酶(LDH)升高者91例;胸片肺纹理增多、增粗和(或)毛玻璃样改变67例、肺小结节或斑片状阴影36例、胸片正常3例,液气胸1例;CD4+T细胞<50cells/μL86例。107例中19例找到肺孢子虫。治疗药物为复方磺胺甲恶唑,93例治愈,12例死亡,2例转ICU。结论:PCP诊断标准是找到病原体,其检出率低,目前仍以临床诊断为主。艾滋病患者合并PCP发病率高,特别是CD4+T细胞<50cells/μL者,AIDS患者应尽早高效逆转录抗病毒治疗(HAART),提高患者免疫力减少机会性感染,一旦临床考虑合并PCP应尽早复方磺胺甲噁唑治疗,减少病死率。
- 彭平唐小平胡中伟邓西龙郭家伟童裕维
- 关键词:艾滋病卡氏肺孢子虫肺炎乳酸脱氢酶CD4+T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