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β磷酸三钙和α半水硫酸钙复合人工骨生物相容性及在脊柱融合模型中的应用被引量:5
- 2017年
- 背景:β磷酸三钙和α半水硫酸钙备的人工复合骨具有多孔颗粒形态,生物相容性较高,用于脊柱融合模型中有助于融合率的提高,但该结论尚未得到证实。目的:观察β磷酸三钙/α半水硫酸钙复合人工骨的制备方法、生物相容性及在脊柱融合模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1)将二水硫酸钙在定点的条件、温度下脱水制备α半水硫酸钙;取健康牛松质骨经脱细胞、脱脂后在特点的条件、温度下煅烧制备β磷酸三钙多孔颗粒,溶于无水乙醇中,混悬,烘干后制备β磷酸三钙和α半水硫酸钙复合人工骨。取购置的兔骨膜成骨细胞与复合材料共同培养,观察细胞形态、黏附能力及增殖活力;(2)取新西兰大白兔30只,建立双侧新西兰大白兔胸椎多节段后外侧脊柱融合模型,左侧植入β磷酸三钙和α半水硫酸钙复合人工骨,右侧植入自体骨进行对照,比较2组融合率变化。结果与结论:(1)细胞形态:相差显微镜观察可见,L929系细胞株培养3 d后在β磷酸三钙和α半水硫酸钙复合人工骨上贴壁数量相对较少;培养5 d后细胞在人工骨上贴壁相对密集;扫描电镜下β磷酸三钙和α半水硫酸钙复合人工骨表面存在许多结晶颗粒,表面吸附细胞相对较多;(2)β磷酸三钙和α半水硫酸钙复合人工骨植入后4周融合率,高于自体骨(P<0.05);(3)自体骨植入后4周组织切片中骨侧小梁稀疏杂乱,可见新生的骨组织,无核的自体骨移植骨块占据主导地位;融合后8周自体骨移植骨周围新生骨组织进一步增多;β磷酸三钙和α半水硫酸钙复合人工骨植入后4周材料结构清晰可见,未见降解碎片,内部存在少许新生骨组织;植入后8周材料被新生骨组织包围,骨小梁增粗,人工骨开始降解;(4)结果证实:制备的β磷酸三钙和α半水硫酸钙复合人工骨用于脊柱融合模型中能获得较高的融合率。
- 谭海涛孟志斌李俊黄涛王挺锐符国良
- 关键词:生物材料复合人工骨生物相容性
- 单侧与双侧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被引量:14
- 2017年
- [目的]探讨单侧与双侧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的价值。[方法]选择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32例OVCFs患者,并随机分为2组,每组66例。单侧组给予单侧PKP,双侧组给予双侧PKP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X线照射时间、Cobb角、椎体前缘高度、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健康状况(SF-36简表)及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双侧组手术时间和X线照射时间均明显大于单侧组(P<0.05)。术后3 d、1年两组患者Cobb角和VAS评分均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1年两组患者椎体前缘高度、SF-36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组骨水泥渗漏率为6.6%,双侧组为11.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与双侧PKP均可有效治疗OVCFs,缓解疼痛,改善脊柱畸形,临床效果相当。单侧PKP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放射暴露少等优点。
- 谭海涛孟志斌黄涛李俊王挺锐符国良
- 关键词: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单侧
- 一期病灶清除植骨后路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
- 2007年
- 目的探讨结核病灶清除后自体髂骨块植骨联合后路固定的疗效。方法分析自1999年2月~2005年6月间采用后路一期病灶清除,自体髂骨块植骨后路RF固定治疗脊柱患者22例,术后支具保护3个月,正规化疗12个月,根据术前、术后及最后随访时X线片分析植骨融合及畸形矫正情况。结果经1~3年随访,植骨块在6个月全部融合,Cobb角术前平均28°,术后平均9°,随访期间无高度丢失,Frankel分级1例C级恢复到D级,3例D级均恢复到E级,1例出现取骨区疼痛。结论后路手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简单,脊柱稳定性好等优点,临床疗效满意。
- 李洪潮孟志斌符国良黎坚
- 关键词:脊柱结核自体骨外科手术
- 36例脊柱结核外科疗效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分析药物结合外科治疗脊柱结核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3月-2006年2月同对36例脊柱结核采用抗结核药物治疗同时,以后路T形切口一期病灶清除、自体颗粒骨填充钛网椎间植入、后路钉棒系统固定治疗的疗效。结果经1~3年随访,平均15个月,结核无复发,Cobb角术前平均32。,术后平均8°。随访期间矫正无丢失。结论该术式创伤小,操作简单,临床效果满意。
- 李洪潮孟志斌符国良黎坚
- 关键词:脊柱结核外科病灶清除疗效
- 生物型珊瑚椎间融合器的研制及实验与临床应用
- 孟志斌付昆李俊李洪潮张英黎坚周建强记志华王挺瑞符国良
- 寻求理想脊柱椎间植入融合器是脊柱外科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课题组创新性的利用珊瑚为原料研制的生物型椎间融合器,具有免疫源性低、成骨传导能力强等优点,将其加工成椎间融合器植入椎间进行脊柱融合具有非常大的临床意义。为此,课题组...
- 关键词:
- 关键词:生物型脊柱外科椎间融合术颈椎病治疗
- 后路脊柱显微内镜下髓核摘除类固醇激素神经根鞘内注射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探讨后路脊柱显微内镜下腰椎椎间盘髓核摘除术(microendoscopy discectomy,MED)中类固醇激素神经根鞘内注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06年3月~2011年3月收治的360例腰椎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为2组,MED神经根鞘内注射组治疗180例,后路脊柱显微内镜下摘除突出的髓核组织并在神经根鞘内注入5 mg地塞米松;MED组180例,手术方法相同,但不注射地塞米松。记录2组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直腿抬高角度及恢复正常工作的时间。结果 MED神经根鞘内注射组术前VAS评分为6.8±0.8,术后VAS评分为2.1±0.4;MED组术前VAS评分为6.7±0.6,术后VAS评分为3.6±0.7,术后2组疼痛均有明显的改善,MED神经根鞘内注射组改善更明显(P<0.01)。MED神经根鞘内注射组直腿抬高术前为28.4°±13.0°,术后为67.0°±12.0°;MED组术前为27.6°±11.0°,术后为51.0°±17.0°,2组术后直腿抬高都有明显改善,MED神经根鞘内注射组改善更明显(P<0.01)。MED神经根鞘内注射组恢复正常生活时间为12 d,MED组为21 d,MED神经根鞘内注射组比MED组恢复时间显著缩短。结果后路脊柱显微内镜能对神经根进行高倍放大,从而进行精确鞘内注射,鞘内注射类固醇激素治疗腰椎椎间盘突出能显著改善术后疼痛、恢复肢体活动范围及更早的恢复日常生活。
- 孟志斌周建强付昆李俊李洪潮记志华王挺瑞符国良
- 关键词:椎间盘切除术甾类糖皮质激素类
- 两种后路手术方式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疗效比较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比较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后路固定直接与间接减压两种手术方式的疗效,指导手术方案的合理选择。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192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直接减压组及间接减压组,各96例,分别接受后路固定直接及间接减压。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及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24h引流量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且均未见术后椎管内血肿、截瘫平面上升等严重神经功能损伤并发症;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伤椎高度丢失率、伤椎Cobb角及邻近椎间高度较术前均得到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Frankel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获得有效随访,平均时间(1.7±0.4)年,直接减压组ODI评分为13.5%±2.9%,间接减压组为8.3%±I.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339,P〈0.05)。结论两种后路手术方式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术中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疗效及安全性均理想;直接减压易导致患者术后腰背功能恢复受到影响,治疗中应首选后路间接减压,在保证患者生活质量的前提下达到良好复位效果。
- 符国良孟志斌李俊
- 关键词:胸腰椎骨折手术入路后路减压术
- 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发生脊柱骨折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6
- 2015年
- 目的对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进行临床资料分析,探究其发生脊柱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2月在海南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AS患者134例,以发生脊柱骨折患者为病例组,共25例;以未发生脊柱骨折患者为对照组,共109例。测量患者指-地距离、Schober指数、BASRI分数;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测量全身及各部分骨密度(BMD)T-score值。测定部位主要为:全身BMD T-score,腰椎(LS)BMD T-score,股骨颈(FN)BMD T-score。结果两组患者性别、体质指数(BMI)、病程、BASRI分数、CRP、ESR、全身BMD T-score、LS-BMD T-score、FN-BMD T-score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年龄、跌落创伤史、指-地距离、Schober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性别、跌落创伤史、病程、Schober指数、ESR、LS-BMD T-score和FN-BMD T-score为影响AS患者发生脊柱骨折的因素(P<0.05)。结论男性、跌落创伤史、ESR高、病程长、Schober指数低、LS-BMD T-score和FN-BMD T-score值低、指-地距离长的AS患者可能更容易发生脊柱骨折,应提前做好预防,及时控制病情,改善体内骨代谢情况,治疗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
- 符国良孟志斌李俊吉貞料
-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骨折
- 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填充治疗四肢长管骨良性骨病性骨缺损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探讨珊瑚羟基磷灰石(CHA)人工骨填充治疗四肢长管骨良性骨病性骨缺损的疗效。方法对41例四肢长管骨良性骨病性骨缺损患者,缺损容量22~128ml,平均53ml。采用颗粒状CHA填充治疗,术后连续X线片观察CHA融合、降解及有无排斥现象。结果经平均26个月随访,X线片显示术后1个月植骨界面有新骨形成,3个月后整个植骨区连成一整体,CHA边缘出现吸收降解现象,植骨区骨性融合。1例缺损22ml患者在术后18个月,CHA完全吸收降解。1例骨纤维结构不良患者,在术后1年复发,经再次病灶清除治愈,所有患者均无感染及排斥现象。结论CHA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骨传导性和生物降解性,无毒性及排斥反应,是较理想的骨移植材料。但植骨量较大时仍存在降解吸收较慢的缺点。
- 李洪潮孟志斌符国良黎坚
- 关键词:人工骨羟基磷灰石珊瑚骨移植术
- 显微镜辅助颈前路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应用及效果观察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观察显微镜辅助颈前路手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效果,并探讨其临床应用前景。方法选取我院2007-01—2012-01收治的155例CSR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分别接受显微镜辅助颈前路手术及保守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JOA评分均显著上升,观察组JOA评分上升更为显著;观察组优良率93.5%,对照组73.1%,观察组RIS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显著下降,观察组下降程度更为显著;随访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显微镜辅助颈前路手术治疗可有效改善CSR患者神经根压迫症状,且安全性良好,对于临床症状明显、病程较长等存在手术指征的患者建议及时采取该方法治疗,以改善患者的预后,保证其生活质量。
- 符国良孟志斌李俊
- 关键词:显微镜颈前路手术神经根型颈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