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罗燕艳

作品数:36 被引量:123H指数:7
供职机构:中山市博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宫颈
  • 11篇人乳
  • 11篇乳头
  • 11篇宫颈癌
  • 10篇人乳头瘤
  • 10篇乳头瘤
  • 10篇瘤病毒
  • 9篇人乳头瘤病毒
  • 9篇乳头瘤病毒
  • 9篇病变
  • 8篇高危
  • 7篇危型
  • 7篇高危型
  • 6篇蛋白
  • 6篇阴道
  • 6篇妊娠
  • 6篇细胞
  • 6篇高危型人乳头...
  • 5篇上皮
  • 5篇高危型人乳头...

机构

  • 34篇中山市博爱医...
  • 5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暨南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36篇罗燕艳
  • 23篇罗小婉
  • 14篇符丽华
  • 10篇林钰叶
  • 8篇齐青萍
  • 8篇栾峰
  • 7篇郑树忠
  • 5篇熊小英
  • 5篇林仲秋
  • 4篇张丙忠
  • 4篇王丽娟
  • 4篇甘玉杰
  • 2篇米贤军
  • 2篇尚雪
  • 2篇林霞
  • 2篇王莹
  • 1篇余艳红
  • 1篇桂琴
  • 1篇叶育芳
  • 1篇陈昂

传媒

  • 5篇中国计划生育...
  • 3篇中国妇幼保健
  • 2篇实用癌症杂志
  • 2篇妇产与遗传(...
  • 2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基层医药
  • 1篇中国微生态学...
  • 1篇中国初级卫生...
  • 1篇哈尔滨医药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广州医药
  • 1篇广东医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医药指南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 1篇现代临床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2
  • 7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8
  • 3篇2014
  • 5篇2013
  • 2篇2010
  • 5篇2009
  • 6篇2006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正常晚期妊娠孕妇脑钠肽参考值的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正常妊娠晚期孕妇氨基末端脑钠肽(NT-proBNP)水平并确立其正常值范围,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方法测定1 860名正常晚期妊娠孕妇血清脑钠肽NT-proBNP水平。结果:正常晚期妊娠孕妇血清NT-proBNP水平为(56.93±42.04)pg/ml(5~364.90 pg/ml)。并进一步将1 860例正常晚期妊娠孕妇分为3个亚组,即A组(孕28~31周)、B组(32~34周)、C组(≥孕35周),其值分别为(51.99±43.45)pg/ml、(58.87±52.91)pg/ml、(55.11±51.65)pg/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该文在国内首次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得中国正常晚期妊娠孕妇脑钠肽(NT-proBNP)水平,样本量大,其结果可以初步确立正常晚期妊娠孕妇脑钠肽参考值的范围。
望艳美罗燕艳石延科熊小英
关键词:脑钠素氨基末端脑钠肽正常值晚期妊娠
不同化疗药物对宫颈癌裸鼠移植瘤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7表达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2006年
目的:研究铂类和氧化嘧啶类药物对HeLa细胞裸鼠移植瘤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7表达的影响。方法:将HeLa细胞注射于4~6周龄雌性裸鼠皮下建立移植瘤模型,根据所用药物将裸鼠分组为A:对照组、B1:顺铂组、B2:卡铂组、B3:5-FU组、B4:卡培他滨组(capecitabine,商品名:xeloda)、B5:顺铂+5-Fu组、B6:顺铂+卡培他滨组、B7:卡铂+5-Fu组。RT—PCR法检测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7(MCM7)的表达,并与大体组织的观察指标如肿瘤体积、质量的变化及抑瘤率进行比较。结果:B1、B2、B5、B6、B7的MCM7表达低于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7的MCM7表达低于B4,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析因分析未显示出他们有正交互效应。结论:对宫颈癌移植瘤抑制作用强的药物其MCM7的表达低,MCM7有可能成为评价宫颈癌化疗药物疗效的生物学指标。
罗燕艳林仲秋
关键词:宫颈癌裸鼠化疗
妊娠期妇女宫颈筛查:附2329例报告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通过对2329例妊娠期妇女宫颈筛查及产后随访资料,探讨妊娠期宫颈细胞病理学特征、宫颈病变情况及产后的转归,为宫颈癌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2年09月~2013年09月在我院产检的孕妇共2329例行TCT检查,对异常结果者进行随访、阴道镜检查及宫颈组织活检,并与同期进行的中山市宫颈癌大规模筛查项目的非孕期妇女共32491例的液基细胞学检测(TCT)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孕期2329例TCT中细胞阳性病例97例,总检出率4.16%;97例TCT阳性孕妇有14例进行了活检,活检率为14.43%,8例病理结果阳性(CINⅠ及以上),阳性率为57.14%;同期有32491例非孕期女性行TCT检查,其中TCT异常人数为1383例,占4.26%,1383例TCT阳性非孕期女性有248例进行了活检,活检率为17.93%,148例病理结果阳性,阳性率为59.68%。孕期与非孕期比较,总的细胞学阳性率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11),其中HSIL检出率非孕期高于孕期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P〈0.05),但两组CIN发生率、宫颈癌发生率、活检率、病理阳性率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孕期CIN组孕期定期检查及产后随访均未见浸润癌的发生。结论妊娠不是加速宫颈病变进展的危险因素,绝大多数宫颈病变孕妇均于产后自行缓解或无进展,对孕期发现宫颈癌前病变除浸润性病变外的妇女可以进行随访观察及产后再评估的模式。
王莹余艳红肖琳米贤军符丽华罗燕艳
关键词: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妊娠期宫颈细胞学检查
铂类和氟化嘧啶类药物对宫颈癌移植瘤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研究铂类和氟化嘧啶类药物对HeLa细胞裸鼠移植瘤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将HeLa细胞注射于4-6周龄的雌性裸小鼠皮下,药物分组如下:A:对照组、B1:顺铂组、B2:卡铂组、B3:5- FU组、B4:卡培他滨组、B...
罗燕艳林仲秋张丙忠王丽娟
文献传递
血清HE4在子宫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中的表达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初步探讨人附睾蛋白4在子宫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中的表达。方法对66例初步诊断为子宫肌瘤的住院患者及妇科门诊就诊的27例健康女性(A组:对照组)的静脉血标本作研究,分别检测HE4及CA125。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将子宫肌瘤患者再分为2个组(B组:普通型子宫平滑肌瘤组;C组:富于细胞型子宫平滑肌瘤组),对HE4及CA125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A、B、C组的血清HE4水平分别为(42.92±8.05)、(50.91±10.00)、(73.98±10.00)pmol/L,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C组的血清CA125水平分别为(22.27±14.54)、(21.51±10.88)、(28.42±27.27)U/L,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对子宫肌瘤患者进行血清HE4检测,可能有助于术前评估。
罗燕艳栾峰罗小婉郑树忠
关键词:CA125子宫富于细胞型平滑肌瘤
宫颈细胞学、高危型HPV病毒检测联合阴道镜在宫颈病变诊治中的效果探讨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宫颈细胞学、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联合阴道镜检测在宫颈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500例行宫颈筛查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宫颈细胞学检测、高危型HPV病毒检测及宫颈细胞学检测+高危型HPV病毒检测+阴道镜检测,以病理学检测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三种检测方式的诊断符合率。结果高危型HPV病毒检测、宫颈细胞学检测及高危型HPV病毒检测+宫颈细胞学检测+阴道镜检测对鳞癌的检出例数均为13例,检出率均为100.00%。高危型HPV病毒检测+宫颈细胞学检测+阴道镜检测的诊断符合率为99.60%,显著高于宫颈细胞学检测的89.00%及高危型HPV病毒检测的82.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细胞学检测的诊断符合率高于高危型HPV病毒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细胞学、高危型HPV病毒检测联合阴道镜检测能够有效提高宫颈病变的诊断符合率,减少宫颈的漏诊,使患者能够尽早接受治疗,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符丽华罗小婉罗燕艳孙佳星林钰叶
关键词:宫颈细胞学
p16/Ki-67染色、HPV E6/E7mRNA和联合检测对HSIL+病变诊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探讨p16/Ki-67染色、HPV E6/E7mRNA和联合检测对HSIL+病变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募集2017年3月-2020年8月期间,于中山市博爱医院妇产科就诊,组织学证实为宫颈炎患者209例、LSIL患者169例、HSIL患者131例和宫颈癌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研究对象术前细胞学样本p16/Ki-67染色、HPV E6/E7mRNA检测结果,纵向比较p16/Ki-67染色、HPV E6/E7mRNA和联合检测在不同级别宫颈病变的阳性率的差异,横向比较p16/Ki-67染色、HPV E6/E7mRNA和联合检测在相同宫颈病变的阳性率的差异,综合评估p16/Ki-67染色、HPV E6/E7mRNA和联合检测诊断HSIL+病变效能的差异。结果①纵向比较:p16/Ki-67染色、HPV E6/E7mRNA和联合检测阳性率随宫颈病变程度的加重呈趋势性升高(p16/Ki-67染色:χ^(2)=374.34,P<0.001;HPV E6/E7mRNA检测:χ^(2)=289.21,P<0.001;联合检测:χ^(2)=343.90,P<0.001)。②横向比较:在宫颈炎、LSIL、宫颈癌组,p16/Ki-67染色、HPV E6/E7mRNA和联合检测阳性率之间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HSIL组,p16/Ki-67染色和联合检测之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9,P=0.004);HPV E6/E7mRNA和联合检测之间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0,P=0.001)。③p16/Ki-67染色、HPV E6/E-7mRNA和联合检测诊断HSIL+的灵敏度,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9,P=0.021)。p16/Ki-67染色与联合检测法之间的灵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9,P=0.007);HPV E6/E7mRNA检测与联合检测法之间的灵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4,P=0.028)。p16/Ki-67染色、HPV E6/E7mRNA和联合检测诊断HSIL+的特异度及符合率的总体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_(1)=5.38,P1=0.068;χ^(2)_(2)=0.93,P2=0.628)。结论p16/Ki-67染色、HPV E6/E7mRNA和联合检测均可有效筛出HSIL+病变,但是联合检测能显著提高HSIL+病变诊断的灵敏度,降低漏诊率,同时保持了较好的特异度和符合率,建议将p16/Ki-67染色和HPV E6/E7mRNA联合检测作
简凤萍罗燕艳梁锐根徐秀梅邓文同
关键词:P16KI-67
宫颈高危型HPV感染后的转归与阴道微生态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0
2022年
目的对宫颈高危型HPV HR-HPV感染后的转归进行阴道微生态及其危险因素分析,以探讨宫颈高危型HPV感染后的转归与阴道微生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7月至2020年9月在中山市博爱医院妇科门诊就诊的进行机会性宫颈癌筛查女性,对其中符合研究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291例HR-HPV阳性者进行阴道微生态分析并随访,在排除宫颈病变后,6~12个月后再次进行HR-HPV检测,若再次阳性者为持续感染组,转阴性者为病毒清除组。分析2组的阴道微生态是否存在差异,并进一步分析HR-HPV持续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符合研究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291例HR-HPV阳性者中持续感染组173例,占59.45%,平均年龄43.02岁±9.16岁(22~64岁);病毒清除组118例,占40.55%,平均年龄40.26岁±9.00岁(24~66岁)。2组间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041,P=0.839)。2组的阴道微生态分析表明,病毒持续感染组的细菌性阴道病感染率、乳杆菌异常率、pH值异常率、白细胞酯酶阳性率分别为15.03%、41.62%、74.41%和22.54%,这4项指标均大于病毒清除组,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88、14.369、9.585、4.487,P=0.008、<0.001、0.002、0.034)。而2组在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感染、滴虫性阴道炎、菌群密集度、多样性、过氧化氢酶、唾液酸苷酶、β-葡萄糖醛酸苷酶和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等指标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乳杆菌异常、pH值异常是HR-HPV持续感染的危险因素,其OR值分别为2.076(95%CI:1.156~3.728)、2.121(95%CI:1.218~3.688)(P<0.05)。结论宫颈HR-HPV感染后的转归与细菌性阴道病、白细胞酯酶阳性、乳杆菌异常及pH值异常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尤其是乳杆菌异常、pH值异常是HR-HPV持续感染的危险因素,需要重视。同时,临床工作中可以考虑通过积极治疗下生殖道感染性疾病,重建阴道微生态平衡,以利于HR-HPV的清除,降低宫颈病变的发生
罗燕艳罗小婉符丽华尚雪
关键词: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阴道微生态
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电子档案的建立与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探讨被引量:4
2018年
目的探讨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电子档案的建立与信息化管理模式,提高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的随访率,及早发现宫颈癌,降低死亡率。方法成立宫颈病变中心,由专职医护人员建立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电子档案,所有信息及时录入中山市妇幼信息系统,对患者进行及时随访。结果宫颈癌共筛查130 475人,TCT异常5 559人,TCT阳性率为4.26%。复诊人数3 337人,复诊率为60.03%。共检出宫颈癌前病变972例,其中CIN I 411例,CIN II 267例,CIN III 294例。对中山市宫颈癌前病变患者进行系统管理,TCT筛查阳性随访率由2011年的63.50%上升至2015年的80.58%。宫颈癌前病变患者随访率由实施前的19.05%上升至实施后的76.19%。结论宫颈癌前病变患者电子档案的建立及信息化管理,可以加强患者的随访管理,提高随访率,保证患者就诊资料及时性、完整性和连续性,全市妇幼机构医护人员可以随时查看患者就诊情况,提高工作效率,方便科研人员统计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
黄华勇彭学鸣周萍罗小婉王莹罗燕艳林钰叶刘燕婷符丽华郭会敏
关键词:宫颈癌前病变电子档案信息化管理
血清人附睾蛋白4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2013年
目的初步探讨人附睾蛋白4(serum of Human Epididymis Protein 4,HE4)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了2012年10月至2013年6月在广东省中山市博爱医院妇科收治的13例子宫内膜癌患者(A组),12例子宫内膜增生患者(B组),16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C组)及同期妇科门诊拟"健康体检"就诊的29例健康女性(正常对照组,D组)的血清HE4水平,分析各组HE4水平的差异,并比较子宫内膜癌组患者血清HE4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HE4作为检测子宫内膜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 A、B、C、D各组的血清HE4水平分别为(148.93±70.99)、(59.86±4.36)、(50.86±2.82)、(43.74±1.48)pmol/L,经统计学分析,四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9,P=0.04)。A组与B、C、D组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3,P=0.05;t=2.39,P=0.02;t=2.87,P=0.01),其余各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1,P=0.83;t=0.43,P=0.67;t=0.21,P=0.83)。肌层浸润>1/2的患者血清HE4水平(414.13±290.56 pmol/L)明显高于肌层浸润≤1/2的患者(69.36±7.82 pmol/L)(t=2.44,P=0.03),而在绝经状态(t=0.44,P=0.67),肿瘤分化程度(t=0.22,P=0.83)的差异上均无统计学意义。以70 pmol/l为截断值,HE4作为检测子宫内膜癌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54.55%(6/11),76.66%(23/30)。结论血清HE4作为一个新的肿瘤标志物,在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和预后方面有很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罗燕艳栾峰罗小婉郑树忠
关键词:子宫内膜肿瘤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