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少煌
- 作品数:43 被引量:62H指数:4
-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农业科学更多>>
- 壳聚糖/碳纳米管修饰电极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甲胎蛋白检测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构建壳聚糖/碳纳米管(CNT)修饰电极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甲胎蛋白(AFP)检测的新技术。方法采用壳聚糖/CNT复合物修饰玻碳电极,通过共价键合方式将AFP抗体固定在修饰电极表面,固定抗体的电极与AFP、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的AFP抗体反应,构筑夹心型免疫复合结构。HRP催化TMB底物产生电流信号,电流信号大小与AFP浓度成正相关,实现对AFP的高灵敏检测。结果该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可以准确检测AFP标准样品,也可用于检测血清中AFP的浓度。结论壳聚糖/CNT修饰电极构建的用于AFP检测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 翁少煌林晓周剑章刘爱林林丽清林新华
- 关键词:甲胎蛋白类电极电化学
- 基于碳量子点检测酸性磷酸酶活性的荧光分析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碳量子点检测酸性磷酸酶活性的荧光分析方法。其特征是单独的酸性磷酸酶或多巴胺不会引起量子点的荧光变化;而检测体系中同时含有多巴胺和酸性磷酸酶时,量子点的荧光发生淬灭,据此建立了检测酸性磷酸酶的荧光分析方法...
- 翁少煌陈育源林新华王珍珍郝晓丽
- 文献传递
- 自组装金团簇电极库仑台阶现象和电化学阻抗谱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采用示差脉冲伏安法研究了自组装单层保护金纳米团簇(C8AuMPC)在常温下二氯甲烷溶液中的量子化电容充电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该团簇在-0.8~0.8V电位范围内有4对明显的量子化电容充电峰.同时采用电化学阻抗谱对C8AuMPC修饰金电极体系的界面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MPC自组装层存在两个界面,即金电极-MPC层界面和MPC层一溶液界面;这两个界面的界面电容在MPC的零电荷电位(ca.-0.2V)附近均基本保持不变,随着电位正移或负移到一定程度,界面电容发生变化.进一步利用双隧道结金属岛库仑阻塞效应理论讨论了已有报道中对MPC量子化电容充电的理论分析结果,并证明电化学阻抗谱也是研究MPC量子化电容充电效应的有效方法.另外,用示差脉冲伏安法及循环伏安法研究了电活性物种二茂铁对C8AuMPC量子化电容充电的影响,发现溶液中的电活性物种对MPC层-溶液界面的电子传递的贡献可以忽略,表明该界面的电子传递主要发生在纳米粒子之间.
- 文莉林仲华翁少煌周剑章
- 关键词:电化学阻抗谱
- 固态导电聚合物多色电致变色器件的制备被引量:3
- 2010年
- 制备了基于聚3-甲基噻吩(P3MeT)和聚苯胺(PANI)的两种结构(侧面结构和垂直结构)固态导电聚合物多色电致变色器件(ECD).采用电化学现场紫外-可见光谱法研究了侧面结构固态ECD的电致变色特性,P3MeT-ECD显示出蓝色和红色的可逆变化,PANI-ECD显示出墨绿色和黄绿色的可逆变化,同时采用P3MeT和PANI作变色材料的P3MeT-PANI-ECD可以实现红、蓝、墨绿和草绿多色变化.用激光雕刻微型化P3MeT-PANI变色层组装制得的侧面结构固态P3MeT-PANI-ECD控制合适电压也可多色变化.另外,用CeO2-TiO2作为P3MeT-PANI对电极的垂直结构固态P3MeT-PANI-ECD在实现红、蓝、墨绿和草绿多色变化的同时,也可进行四色自由搭配选择.
- 陈丽娴翁少煌周剑章林仲华
- 关键词:聚3-甲基噻吩聚苯胺
- 一种基于石墨烯金复合材料电化学DNA生物传感器检测survivin基因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石墨烯金复合材料电化学DNA生物传感器检测survivin基因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根据待测基因片段设计特异性的探针,捕获探针通过金-硫键自组装在G-3DAu/GCE表面,在目标DNA存在的情况下,捕获...
- 林新华刘爱林钟光贤陈锦元翁少煌
- 文献传递
- 基于新型聚钙羧酸修饰电极的甲胎蛋白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研究被引量:2
- 2012年
- 通过电聚合制得新型聚钙羧酸修饰电极,并用于构建检测甲胎蛋白(AFP)的高灵敏电化学免疫传感器.采用扫描电镜(SEM)和电化学交流阻抗(EIS)观察、表征修饰电极和AFP单克隆抗体(Ab1)固定前后的差异.固定Ab1的电极与一定浓度的AFP、辣根过氧化物酶(HRP)联AFP单克隆抗体(HRP-Ab2)反应,形成夹心型免疫复合物.辣根过氧化物酶催化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底物产生电流信号,实现AFP浓度的测定.本检测方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
- 林晓翁少煌周剑章刘爱林林新华游勇基
- 关键词:甲胎蛋白免疫传感器
- 基于纳米材料的光学方法用于多巴胺检测的进展
- 2022年
- 多巴胺在维持调节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肾脏功能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在机体内的浓度变化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光学分析具有操作简便、反应灵敏等特点。新型纳米材料由于具有独特的形貌结构、光学性质以及良好生物相容性等特点,在建立用于多巴胺为代表的药物分析取得了系列较好的检测结果。本文将系统地综述基于纳米材料为基础的拉曼光谱、比色法、荧光法等光学方法在多巴胺检测领域的进展,并对该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
- 陈圆婷赵晟黄郑隽缪陈芳翁少煌
- 关键词:多巴胺荧光分析法光学方法
- 胰蛋白酶原基因缺失突变导致早发型自身免疫性相关的多器官多发囊肿的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由胰蛋白酶原基因(cationic trypsinogen,PRSS1)突变引发的早发型自身免疫性相关的多器官多发囊肿及其致病机制。方法采用DNA全长测序技术分析PRSS1、囊性纤维化跨膜通道调节因子(cystic fibrosis transmembrane conductance regulator,CFTR)、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Kazal 1型(setine protease inhibitor Kazal type 1,SPINK1)、蛋白激酶D(protein kinase D,PKD)1和PKD2等胰腺炎和多囊性病变相关基因的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内含子剪切区域,确定DNA和cDNA序列的变异,通过与家系内部和正常对照的比较分析,对检测到的变异是否与疾病相关进行探讨,并构建突变体表达体系进行功能学验证,同时对患者的肺、肝、胰腺等穿刺样本进行免疫组织化学和特殊染色。结果在2例年轻的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中首次发现PRSS1基因2号外显子缺失突变生成激活肽缺失型的胰蛋白酶原,并具有生物学活性;肝脏、肺穿刺病理均可见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肺组织病理显示弹力纤维、网状纤维明显减少;患者表现为多脏器多囊性病变,血清胰蛋白酶、弹力蛋白酶、AAT显著增高。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结论 PRSS1:c.300_1304 del CCCAG是引发早发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新突变形式,并与多器官囊肿关系密切。
- 徐志峰林寿榕刘奇才陈瑞庆林丽清翁少煌郜峰庄则豪陈金通
- 关键词: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缺失突变
- 构建免标记电流型免疫传感器用于检测血清中癌胚抗原(CEA)被引量:3
- 2014年
- 构建了灵敏的铁氰化钾-壳聚糖-戊二醛信号体系,并以此为信号指示剂,建立了稳定、准确的免标记电化学免疫传感器用于血清中癌胚抗原(CEA)的检测。信号体系和Nation分别修饰于玻碳电极表面,并固定CEA抗体,分别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和循环伏安法(CV)对电极修饰过程的形貌和电化学行为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循环伏安的电流响应值与固定在电极表面的CEA浓度直接相关,且CEA浓度的对数值在0.005-40.0ng/mL范围内与电流的降低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1.23pg/mL。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能准确检测血清样本中CEA的浓度。
- 陈敏吴娜梅陈瑾李丽莹赵成飞翁少煌林新华
- 关键词:癌胚抗原循环伏安法
- 碳量子点对大鼠的免疫安全性评价
- 2023年
- 目的:探究碳量子点对大鼠免疫系统的影响,并对其免疫毒性作初步研究,初步探索碳量子点作为新一代医用材料的生物安全性以及可行性。方法:制备氮掺杂碳量子点(N-CDs),设立空白对照组及N-CDs均匀混悬液低、中、高多剂量组,分别采用灌胃和尾静脉注射方式按体重给药,每日染毒大鼠,连续8周。采集胸腺、脾组织和外周血血清样本,进行GSH、MDA、SOD、TNF-α、IFN-γ、IL-1的检测分析。结果:(1)各染毒组的大鼠体重相对空白组无明显差异。(2)灌胃组大鼠脏器系数几乎与空白对照组一致,尾静脉注射组大鼠胸腺的脏器系数均显示明显下降,低、中剂量组大鼠脾脏的脏器系数明显增大。(3)灌胃组大鼠脾脏组织匀浆中,N-CDs高剂量组的GSH浓度显著降低;N-CDs中、高剂量组的MDA浓度显著下降;胸腺的组织匀浆中,N-CDs染毒组均无明显差异。(4)尾静脉注射组大鼠脾脏组织匀浆中,N-CDs中、高剂量组的MDA含量呈显著性降低;胸腺组织匀浆中,各组大鼠胸腺组织匀浆中SOD活力随N-CDs尾静脉注剂量的增大而显示出梯度降低。(5)灌胃和尾静脉注射组大鼠外周血清中的IL-1、TNF-α及IFN-γ浓度均未造成显著变化。结论:N-CDs通过灌胃和尾静脉注射给药进入大鼠机体后,在整体水平上无显著性免疫毒性作用,未引起免疫功能状态的变化,无炎性作用。但在浓度较高时,可导致机体脾脏的氧化—抗氧化作用调节紊乱,对免疫系统造成一定的氧化损伤。说明了N-CDs具有优异的体内免疫安全性,预示着良好的生物体应用前景。
- 王莹黄郑隽翁少煌
- 关键词:纳米材料动物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