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腾华
- 作品数:6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湖北省新华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nm23基因表达与垂体腺瘤侵袭性和预后的关系研究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nm23基因表达与垂体腺瘤侵袭性和预后的关系。方法以免疫组化S-P法检测nm23基因在手术切除的45例垂体腺瘤标本中的表达。随访术后5年患者的复发情况、激素恢复水平以及症状改善情况,进行综合评分,并将其与nm23基因表达作相关性分析。结果侵袭性垂体腺瘤21例,nm23中度以上表达(++/+++)8例(38.1%);非侵袭性垂体腺瘤24例,nm23中度以上表达20例(83.3%)。nm23基因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比在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明显降低(P<0.01)。在nm23中、高表达(+++/++)组病例中预后优17例,良6例,差5例;在nm23低表达(+/-)组病例中预后优1例,良9例,差7例。nm23无、低表达病例组的预后明显比中、高表达组的预后差(P<0.01)。结论nm23基因表达的差异可能作为判断垂体腺瘤侵袭性以及初步判断垂体腺瘤患者预后的指标。
- 林洪胡腾华
- 关键词:NM23基因垂体腺瘤侵袭性预后
- nm23基因表达与垂体腺瘤侵袭性和预后的关系研究
- 本研究通过检测nm23基因在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以及分析其在预测垂体腺瘤预后中的作用,探讨nm23基因表达与垂体腺瘤侵袭性和预后的关系。
[方法]收集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外科资料...
- 胡腾华
- 关键词:基因表达垂体腺瘤侵袭性预后
- 文献传递
- 大型及巨大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的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9
- 2016年
- 目的探讨大型及巨大型颅内动脉瘤直接夹闭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测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直接开颅手术夹闭的大型及巨大型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共26例,术中均应用体感诱发电位(SEP)及运动诱发电位(MEP)监测。选取我院术中未应用电生理监测的大型及巨大型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共25例做对照,比较两组患者动脉瘤夹闭效果及预后。结果应用神经电生理监测的26例中,术中电位均有异常改变并报警,术后动脉瘤夹闭不全4例,2例后交通动脉瘤患者因颈内动脉狭窄大面积脑梗塞死亡,2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术后出现尾状核头梗塞,2例大脑中动脉瘤出现额叶非功能区梗塞。对照组25例中,3例后交通动脉瘤行孤立术,直接夹闭22例;夹闭不全6例,2例大脑中动脉瘤及1例后交通动脉瘤患者术后因大面积脑梗塞死亡,2例出现中央区梗塞;3例后交通动脉瘤患者出现内囊后肢梗塞,2例眼动脉瘤患者出现基底节区大面积梗塞。两组病例预后结果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型及巨大型颅内动脉瘤直接开颅夹闭术中应用神经电生理监测,对评估术中载瘤动脉塑形效果提供重要参考依据,能有效预防载瘤动脉狭窄,减少术后脑梗塞发生,提高手术效果。
- 胡腾华王少兵刘红朝袁辉胜武锋何川
-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神经电生理监测
- 硬膜外途径磨除前床突在后交通动脉动脉瘤夹闭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经硬膜外途径磨除前床突在后交通动脉动脉瘤(PCoAA)夹闭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月开颅手术的42例PCoAA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2例磨除前床突,20例未磨除前床突,分析术中夹闭动脉瘤难易程度及术后疗效。结果在22例磨除前床突术中,动脉瘤均得到满意夹闭,术中均未使用脑牵开器,术后仅有1例出现脑梗死,无动眼神经麻痹病例,无动脉瘤夹闭不全病例。20例未磨除前床突病例中,3例瘤夹置入困难造成动脉瘤夹闭不全,2例出现脑梗死,1例出现动眼神经麻痹。结论经硬膜外途径磨除前床突给PCoAA夹闭手术带来便利,术中能有效避免瘤夹置入困难,应用安全,降低术后并发症。
- 胡腾华王少兵刘红朝欧阳伟
- 关键词:显微外科手术
- 后交通动脉动脉瘤合并动脉圆锥影像学特点及术中治疗方式的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后交通动脉动脉瘤(PCo AA)合并动脉圆锥的影像特点及开颅夹闭术中的处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湖北省新华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PCo AA合并动脉圆锥45例患者的病历资料,分析术中动脉瘤夹闭方式,以及对动脉圆锥的处理方式。结果 45例患者术前3D-DSA均显示PCo AA合并动脉圆锥,动脉圆锥呈漏斗样,与动脉瘤共基底,位于颈内动脉近心端下前侧,动脉瘤则位于颈内动脉远心端外后侧,圆锥顶端有细小后交通动脉(PCo A)显影,圆锥最大径<3 mm。术中显微镜下所见与DSA检查一致,残存的PCo A血供极少,血管变细,外观较正常动脉颜色稍浅。当瘤颈较宽时,动脉圆锥基底亦增宽,圆锥深度浅,结构不典型,瘤颈较窄时,圆锥结构较为典型。术中动脉瘤瘤颈连同动脉圆锥共同夹闭18例,术后无脑缺血发生;保留PCo A及动脉圆锥夹闭动脉瘤27例,随访期内无再出血及动脉瘤形成或复发。结论 PCo AA合并动脉圆锥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点,术中应根据动脉瘤瘤颈夹闭难易程度、瘤颈与动脉圆锥共生关系及后循环供血情况等因素决定是否保留PCo A。
- 胡腾华王少兵刘红朝欧阳伟袁辉胜杨敏
- 关键词:影像学夹闭术
- 海绵窦脑膜瘤的手术与γ-刀治疗进展被引量:3
- 2005年
- 胡腾华林洪
- 关键词:海绵窦脑膜瘤手术Γ-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