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超

作品数:52 被引量:339H指数:10
供职机构:广西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语言文字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3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9篇经济管理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2篇实证
  • 9篇边境
  • 7篇实证研究
  • 7篇分工
  • 6篇失衡
  • 6篇国际分工
  • 5篇制度环境
  • 5篇经济失衡
  • 4篇农产
  • 4篇农产品
  • 4篇自由贸易
  • 4篇外商直接投资
  • 4篇边境地区
  • 3篇兴边富民
  • 3篇兴边富民行动
  • 3篇沿边
  • 3篇民族
  • 3篇民族地区
  • 3篇经济增长
  • 3篇国际经济

机构

  • 44篇广西民族大学
  • 14篇暨南大学
  • 2篇广西大学
  • 1篇中山火炬职业...
  • 1篇义乌市委党校
  • 1篇北部湾大学

作者

  • 52篇胡超
  • 8篇王新哲
  • 7篇张捷
  • 3篇许登峰
  • 2篇张莹
  • 1篇卢江海
  • 1篇陆利香
  • 1篇廖万红
  • 1篇马莉
  • 1篇张婷
  • 1篇张丞

传媒

  • 3篇国际贸易问题
  • 3篇国际经贸探索
  • 2篇贵州大学学报...
  • 2篇广西财经学院...
  • 2篇广西民族大学...
  • 2篇西部论坛
  • 1篇中国市场
  • 1篇首都经济贸易...
  • 1篇新华文摘
  • 1篇税务与经济
  • 1篇民族研究
  • 1篇财经论丛
  • 1篇南京社会科学
  • 1篇国际贸易
  • 1篇价格月刊
  • 1篇城市问题
  • 1篇经济导刊
  • 1篇南方经济
  • 1篇特区经济
  • 1篇广东商学院学...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1篇2020
  • 3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4篇2013
  • 6篇2012
  • 7篇2011
  • 3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5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地方高校双语教学中的相关问题及探讨——以国际贸易学专业为例被引量:11
2011年
中国地方高校实行双语教学的课程越来越多,暴露的问题也不少。以国际贸易专业双语教学为例,分析了中国地方高校双语教学中的相关问题,并进行了探讨。相对部属重点高校,地方高校双语教学主要存在特色定位不明、教学重点把握不准、进度推进混乱以及教学体系不完备等问题。结合地方高校实际情形,提出了改进相关问题的建议和措施。
胡超
关键词:地方高校双语教学
后危机时代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的困境与转型被引量:2
2012年
金融危机对东亚区域贸易出口带来巨大冲击。本文首先从贸易结构的视角分析了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的特征,同时结合金融危机之后国际经济环境新变化,探讨了东亚区域生产网络所面临不平衡性、脆弱性与难以持续性等困境。后危机时代各成员国之间协同调整的内需驱动之路,则是东亚区域生产网络转型的必然选择。考虑到我国在东亚区域生产网络中的分工地位,本文亦得出了对后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有益启示。
胡超王新哲
关键词:区域生产网络
中国-东盟自贸区进口通关时间的贸易效应及比较研究——基于不同时间密集型农产品的实证被引量:34
2014年
本文以2006-2012年中国-东盟8个国家的24种时间密集型和31种非时间密集型农产品的4900个贸易数据为对象,实证检验并比较了进口通关时间的贸易效应。总体上,进口国进口通关时间对农产品产生了显著的负面贸易效应。进口通关时间每延长10%可导致自贸区内农产品贸易额下降5.68%,即使剔出新加坡贸易数据的稳健性检验显示这一负面影响仍达到4.25%,且进口通关时间对时间密集型农产品负面贸易效应显著高于非时间密集型农产品4.5%-6.2%左右,同时进口通关时间接近的国家农产品年贸易额亦更大。论文的政策蕴意在于,后自贸区时代,在互利共赢的基础上,以降低通关时间作为贸易便利化的突破口,通关时间的降低和同步化可以实现对中国-东盟关税削减的制度红利式微的有效替代。
胡超
关键词:农产品贸易
我国边境地区资源消费型产业集群的演进与困境——以中越边境地区红木家具产业集群为例被引量:4
2018年
我国边境地区具有明显的资源消费型产业集群特征。其中,地理优势、资源禀赋与开放机遇构成了边境地区资源消费型产业集群初生的基础;边境资源消费型产业集群的成长则主要受到地域文化、企业家匮乏及生产网络的影响;规模经济、行业协会和政府政策在边境资源消费型产业集群壮大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整体上,边境地区资源消费型产业集群面临着市场竞争激烈,传统优势不再明显;企业规模小,抵御风险能力弱;粗放式发展,品牌匮乏等困境,迫切需要转型升级。其关键是要以提高资源消费型企业的规模为突破口,辅之以相关政策的引导。
胡超吴碧洁
关键词:边境地区产业集群红木家具
全面开放新格局下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软联通”的视角被引量:5
2019年
西部陆海新通道成为推动中国西部地区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要载体。通过比较分析,本文认为作为互联互通的一体两翼,"软联通"与"硬联通"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在加强基础设施"硬联通"的同时还需同步推进"软联通"建设。"软联通"包括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五个维度,西部陆海新通道存在政策沟通渠道单一,长效机制匮乏;运输资源分散,货运吞吐不足;营商环境欠佳,政策落地不足;金融合作少,金融创新弱;人文交流不均衡,人才供需缺口大等"软联通"短板。充分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对西部地区全面开放格局的带动作用,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政府应着力从拓宽交流渠道,建立长效机制;整合运输资源,建立集疏运体系;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政策落地;加强金融合作,创新金融服务;拓展人文交流,加大人才培养等方面,补齐"软联通"短板,以充分发挥西部陆海新通道带动西部地区全面开放的作用。
胡超傅远佳郭霞
关键词:互联互通
我国“兴边富民行动”的经济绩效评估——以广西和云南为样本的双重差分模型分析被引量:16
2016年
利用"兴边富民行动"的实施仅限于边境县所提供的"自然实验",以广西和云南为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对其经济绩效进行评估,分析表明:从总体效应看,"兴边富民行动"对边境县人均GDP增长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有利于第一产业占比的提高,但不利于第三产业占比的提高,对第二产业占比的影响不显著;从动态效应看,"兴边富民行动"对边境县经济发展的促进效应由负转正、逐渐增强,对第一产业占比的影响呈现出持续减弱的趋势,对第二产业占比的影响呈现出持续增强的趋势,对第三产业占比的影响持续为负。我国边境地区经济结构还处于较低级阶段,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兴边富民行动"的实施确实促进了边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边境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应进一步加大实施力度。
胡超张丞孙李傲
关键词:兴边富民行动边境地区
税收征管数字化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
2023年
税收征管数字化对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具有“双刃剑”效应。以金税三期工程构建的多期DID模型实证表明,税收征管数字化通过融资渠道抑制出口产品质量提升,产生负面效应;通过治理渠道促进出口产品质量提升,产生正面效应。但负面效应大于正面效应,最终呈现抑制作用。企业所在地的税收征管强度以及金融市场化水平对税收征管数字化的影响发挥了一定的调节作用。此外,税收征管数字化对非国有,以及处于衰退期、竞争激烈、中等技术行业的企业的出口产品质量影响更大。税收征管数字化对出口产品质量的影响研究有利于增进对税收征管数字化“双刃剑”属性认识,全面把握企业出口产品质量影响因素,推动贸易强国建设。
胡超孙汉林李泰霖
关键词:融资渠道出口产品质量
突破边界效应:城市化与边境民族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以中越边境为例被引量:19
2009年
文章在总结以往文献关于边界效应影响因素基础之上,以中越边境为例,具体分析了中越边界效应中各影响因素的正负效应。根据中越边境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现实,分析了通过边境地区城市化的要素集聚、分工深化和市场制度建立等作用来促进边境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机理,提出了把边境地区城市化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取消要素自由流动限制和适度工业化的政策建议。
胡超
关键词:外向型经济城市化民族地区
制度环境与服务企业的金融约束——基于跨国截面企业层级数据的实证研究
2012年
基于服务企业与制造企业异质性的比较,本文从理论上分析了在金融需求方面,服务企业相对制造企业存在更为严重的信息不对称和金融约束的原因。相对制造品,由于服务品更具制度密集型的特征,导致制度环境更能显著地降低服务企业与金融机构间的信息不对称,增强服务企业生产经营透明度,因而一国(地区)制度环境的改善将更为有利于缓解服务企业的金融约束,减少其从非正规金融渠道获得融资的概率。利用世界银行WBES数据库,本文的实证检验结果也支持上述结论。
胡超张捷
关键词:制度环境金融约束
后自贸区时代中国——东盟农业合作的困境与转型被引量:7
2014年
农业合作对中国-东盟各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从目前中国-东盟各国的贸易结构的角度来看,存在贸易对象和农产品种类集中,初级产品比重高而加工品比重低的非均衡发展等问题。后自贸区时代,中国-东盟农业合作开始面临"关税削减"等制度红利消耗殆尽,后续制度供给不足诱致非关税壁垒高企的合作困境。在当前农业发展的现实背景下,中国-东盟各国在农业科研、实用技术等方面各有所长,因此基于比较优势的农业技术合作是后自贸区时代中国-东盟实现合作困境突围的有效制度安排。
胡超
关键词:农业合作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