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桂琴
- 作品数:28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楚雄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 《青年艺术家的肖像》中斯蒂芬的时空错位症
- 2012年
- 《青年艺术家的肖像》是爱尔兰著名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代表作,小说表征了乔伊斯的哲学观。主人公斯蒂芬.迪达勒斯的人生轨迹和心路历程,充分体现了乔伊斯对心理时间和心理时间意识的思考与探索,极好地映射出柏格森的绵延观。而柏格森的绵延理论也恰好解释了斯蒂芬的时空错位症。
- 艾桂琴
- 关键词:《青年艺术家的肖像》绵延
- 《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之存在主义解读
- 2015年
- 爱尔兰著名作家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1882-1941)的代表作《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表现了乔伊斯的存在主义哲学观。主人公斯蒂芬·戴达罗斯"在家—在路上—艺术"的人生历程是海德格尔存在主义哲学观"存在—此在—诗思"的准确表征。"家"是起点,"艺术"是终点,但探索的真正价值和意义永远都是"在路上"。在经历了之前的歧路和绝路之后,斯蒂芬最终走上了艺术创作之路,即"常路",以"诗思合一"的态度来直面人生,来认识存在本身。
- 艾桂琴
- 关键词:《一个青年艺术家的画像》
- 小学英语教学对汉语教学的影响——从英文字母读音对汉语拼音的干扰谈起
- 2015年
- 就英语教学和汉语教学二者的关系而言,到目前为止,大部分学者都倾向于研究汉语对英语学习的迁移作用。汉语确实对英语学习产生诸多的迁移作用,其中包括正迁移和负迁移,尤其是汉语对英语学习的负迁移作用受到诸多学者的青睐。然而很少有人从相反的角度来研究二者的关系,都说汉语对英语学习产生了很多的负迁移作用,可英语教学也对汉语教学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 艾桂琴李绍芳
- 关键词:汉语拼音
- 地方院校非英语专业学生文化学习现状调查与分析——以楚雄师范学院为例
- 2013年
- 英语教学越来越重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也逐渐增强。然而像楚雄师范学院这样的地方院校,由于种种原因,与重点院校相比仍存在着很大差距。为促进大学英语教学综合水平的提高,基于对楚雄师范学院200名学生文化学习现状的问卷调查,采用SPSS数据分析系统对调查结果进行研究分析。
- 艾桂琴
- 关键词:文化教学地方院校跨文化意识
- 死亡意象与《乞力马扎罗的雪》
- 2013年
- 《乞力马扎罗的雪》是厄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1899—1961)的佳作。小说自出版以来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小说中多处出现与死亡有关的意象,如"坏疽"、"雪"、"大鸟"、"鬣狗"、"海伦"等,这些意象不仅预示着主人公哈利的命运,同时也表现出海明威小说的悲剧性主题,处处暗示着死亡的来临和步步紧逼。
- 艾桂琴
- 关键词:《乞力马扎罗的雪》死亡意象
- 颜色词“红色”的中英文化内涵及翻译被引量:2
- 2009年
- 由于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和思想观念等的不同.颜色词“红色”在中英国家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在关注其概念意义的同时,更要注意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颜色词“红色”的翻译与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密切相关。本文就中英文化中红色的文化内涵及翻译进行对比和探究。
- 艾桂琴王丽
- 关键词:翻译
- 跨文化商务交际与云南“桥头堡”建设
- 2014年
- 跨文化商务交际对云南"桥头堡"建设有着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由文化差异引发的文化冲突和矛盾将对"桥头堡"建设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以及如何应对文化冲突将是"桥头堡"建设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增强跨文化意识,提高跨文化沟通能力,真正做到文化整合是解决文化冲突的最佳策略。
- 艾桂琴
- 关键词:跨文化商务交际桥头堡文化差异文化整合
- 解读欧·亨利短篇小说的公民道德观
- 2015年
- 欧·亨利不仅是世界短篇小说三大巨匠之一,而且还是一个人道主义者,他的一些短篇小说融入了人文关怀和公民道德意识。道德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石,选取三篇欧·亨利短篇小说,从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三方面来解读他的公民道德观,旨在挖掘其短篇小说对公民道德建设的借鉴价值。
- 李绍芳艾桂琴王玉芬
- 关键词:短篇小说公民道德
- 网络环境下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探究——以楚雄师范学院为例被引量:1
- 2015年
- 如何充分利用网络和多媒体资源,构建合理可行的写作教学模式和写作评价方式,是提高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所在。探索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现状,分析目前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尝试依托网络,让写作教学走入课堂,从培养学生基础英语知识的层面出发,开展多元化的写作教学,在作文评价中践行多元反馈机制,以提高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有效性,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 王琼艾桂琴
- 关键词:写作教学有效性
- 从后殖民主义看《绿皮书》被引量:2
- 2022年
- 电影《绿皮书》从后殖民主义出发,通过探讨白人对黑人的种族歧视和偏见,反映了以唐·谢利为代表的黑人用实际行动奋力抵抗白人的种族歧视,在生活中努力摆脱“他者”身份,追求自由和平等以实现身份认同的故事。旨在让被殖民者意识到自身文化身份缺失的现实以及身份重建的必要性,让殖民者意识到各种文明之间应当彼此尊重、平等对话,共同推动人类世界文明向前发展。
- 艾桂琴
- 关键词:后殖民主义文化侵略他者杂糅身份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