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培玺

作品数:95 被引量:1,532H指数:2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西部行动计划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2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 3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7篇农业科学
  • 35篇生物学
  • 3篇天文地球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水利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5篇植物
  • 29篇荒漠
  • 24篇水分
  • 22篇绿洲
  • 20篇荒漠植物
  • 18篇利用效率
  • 17篇水分利用
  • 15篇水分利用效率
  • 14篇土壤
  • 10篇栽培
  • 10篇沙地
  • 9篇光合特性
  • 9篇光合作用
  • 8篇沙拐枣
  • 8篇梭梭
  • 8篇葡萄
  • 8篇河西走廊
  • 7篇玉米
  • 7篇蒸腾
  • 7篇棉花

机构

  • 94篇中国科学院
  • 3篇兰州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西...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甘肃农业大学
  • 2篇台州学院
  • 2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兰州理工大学
  • 1篇鲁东大学
  • 1篇烟台师范学院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95篇苏培玺
  • 32篇解婷婷
  • 22篇周紫鹃
  • 15篇严巧娣
  • 11篇李善家
  • 11篇丁松爽
  • 9篇张海娜
  • 8篇赵爱芬
  • 8篇张岭梅
  • 6篇刘新民
  • 6篇高松
  • 6篇杜明武
  • 6篇侍瑞
  • 5篇赵文智
  • 4篇张立新
  • 4篇陈怀顺
  • 3篇张小军
  • 3篇肖洪浪
  • 2篇苏永中
  • 2篇李新

传媒

  • 12篇中国沙漠
  • 7篇西北植物学报
  • 5篇生态学报
  • 5篇中国生态农业...
  • 5篇干旱地区农业...
  • 4篇植物生态学报
  • 4篇西北农业学报
  • 4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冰川冻土
  • 2篇地球科学进展
  • 2篇生态农业研究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应用与环境生...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植物生理学通...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作物学报
  • 1篇园艺学报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6篇2013
  • 5篇2012
  • 7篇2011
  • 8篇2010
  • 8篇2009
  • 8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 8篇2005
  • 2篇2004
  • 5篇2003
  • 3篇2002
  • 2篇2001
9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河西走廊绿洲杨树防护林内玉米营养生长的变化及其成因
2010年
对河西走廊绿洲杨树防护林(南北走向)内13个位置的玉米在营养生长阶段叶面积和株高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不同方位和不同距离上玉米营养生长受影响程度不同。杨树抑制了东、西两面与其毗邻玉米的营养生长;杨树东面玉米的营养生长比中部和西面迅速,其中东面5 m处玉米营养生长期末单株叶面积达到0.43 m2,营养生长显著加强。从玉米生理生态参数变化方面对以上变化成因进行分析,表明防护林内气温空间变化是导致玉米叶面积和株高增长产生变化的根本原因。上午杨树西面温度低、东面温度高,导致前者玉米叶面积较小、后者则显著增大;而中午气温的空间变化则直接造成了杨树西面玉米植株较矮、东面较高的生长规律。
丁松爽苏培玺
关键词:杨树玉米营养生长叶面积空气温度
黑河流域及绿洲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理念及对策被引量:12
2005年
针对黑河流域及绿洲的水资源短缺、时空动态分布差异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生态发展演变的影响等问题,进行系统分析和深入探讨,并就其可持续利用的理念、对策与方法等,试图有所创新和发展。研究显示,本区社会经济生态发展与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在于理念更新、人口合理调控和水的适度高效利用,并在生态系统维系及环境整治上,理性地面对其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
李启森赵文智冯起苏培玺
关键词:可持续利用
荒漠植物叶片水分和功能性状特征及其相互关系被引量:48
2013年
选取黑河流域中游荒漠区14种优势植物,测定了8个叶片水分与功能性状指标:稳定碳同位素组成(δ13C)、总含水量(TWC)、相对含水量(RWC)、干重含水量(DWWC)、叶干物质含量(LDMC)、叶片水势(LWP)、比叶面积(SLA)、比叶体积(SLV),探讨荒漠植物叶片水分与功能性状的特征以及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探寻反映荒漠植物适应严酷环境的典型叶性状特征。结果表明:C4植物珍珠猪毛菜、梭梭、沙拐枣的δ13C值变化范围在–18‰~–15‰,其余的C3植物变化范围在–29‰~–24‰,其中花棒的δ13C值最小,为–28.34‰,红砂最大,为–24.63‰;对C3荒漠植物叶性状之间相关性分析显示,SLV与LDMC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与TWC、DWWC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SLA与LDMC之间呈显著负相关(P=0.02),δ13C与LWP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SLV可以作为反映荒漠植物叶性状特征的重要指标,叶片水分及功能性状之间所呈现的特征及其对生境的响应都综合表现出荒漠植物的生态应对策略和适应途径。
李善家苏培玺张海娜周紫鹃解婷婷
关键词:荒漠植物叶片含水量功能性状
集群栽培对棉花种内关系的影响被引量:1
2015年
为了检验假说"1穴3株集群栽培方式改变了棉花(Gossypium hirsutum)的种内关系,从而使得经济产量显著提高",通过分析在集群和传统栽培方式下棉花各器官的生长特性,阐明集群栽培下不同穴距对棉花种内关系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传统1穴1株种植相比,集群栽培方式下随着穴距的减小,棉花的茎秆生长显著降低,在穴距为28 cm时,叶片生物量最大且籽棉产量最高。进一步分析相对邻体效应(RNE),发现穴距对棉花茎秆、叶片和籽棉产量的RNE影响都极为显著;同时,随着穴距的减小,茎秆RNE值呈先升高后降低趋势,且均为负值,负效应强度在穴距为28 cm时最小。叶片和籽棉产量的RNE值均为正值,且在穴距为28 cm时正效应强度最大。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集群栽培改变了棉花的种内关系,且在穴距为28 cm时,对棉花籽棉产量的助长作用最大。
解婷婷苏培玺周紫鹃单立山李善家
关键词:棉花助长
荒漠绿洲过渡带沙拐枣种群结构及动态特征被引量:88
2014年
沙拐枣(Calligonum mongolicum)作为黑河中游荒漠绿洲过渡带的一种主要固沙植物种,它对于维护荒漠绿洲过渡带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样地调查和数据统计,绘制了沙拐枣种群的径级结构图,在此基础上编制了种群的特定时间生命表,分析了存活曲线、死亡率曲线等重要参数,并运用时间序列模型预测种群数量动态,以揭示荒漠绿洲过渡带沙拐枣种群的结构及动态特征。结果表明:沙拐枣种群属于增长型,Vpi'=0.0233,表明该种群趋近于稳定型,但沙拐枣种群Ⅰ、Ⅱ龄级个体数目少于Ⅲ龄级的个体数目;存活曲线趋于Deevey-Ⅱ,各龄级种群有相近的死亡率;时间序列预测分析表明,在未来2、4、6、8个龄级时间后沙拐枣老龄个体逐渐增多,幼龄株数则有所降低,种群稳定性长期维持困难,因此,适当的人工辅助恢复和现有植株及生境的保护是保持沙拐枣种群自然更新和种群恢复的关键。
解婷婷苏培玺周紫鹃张海娜李善家
关键词:沙拐枣种群结构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时间序列预测
荒漠植物梭梭群体和叶片水平气体交换对不同土壤水分的响应被引量:6
2011年
为揭示C4荒漠植物梭梭的抗旱性和适应环境的光合作用特征,在人工控制土壤水分条件下,选择代表性植株,使用改进同化箱和LI-8100土壤碳通量自动测量系统组成的群体光合作用测量系统进行测量.该系统能够自动、连续观测,在测量时光、温环境因子稳定,能够准确测定植物的群体水平光合作用.使用LI-6400测定叶片水平光合作用.在相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群体与叶片水平光合速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01),当土壤水分为田间持水量的50%(土壤含水量约10%)左右时梭梭的光合能力最强,群体光合速率(CAP)日均值为6.22μmolCO2m-2s-1,叶片光合速率(Pn)日均值为20.18μmolCO2m-2s-1,群体为叶片水平的30.8%.升高或降低土壤水分,梭梭的光合能力都下降.CAP与Pn的线性回归关系为CAP=0.20Pn+1.82(r2=0.89,P<0.001).结果表明,适宜的土壤含水量可显著提高梭梭群体和叶片的光合能力,过高的土壤含水量不利于梭梭生长发育.梭梭群体及叶片水平的气体交换对同一水分条件有近似的响应趋势,利用拟合公式,可从叶片水平推算出群体水平的光合速率.
高松苏培玺严巧娣
关键词:荒漠植物梭梭群体光合作用
C3植物红砂和C4植物珍珠混生光合生理特征
C3和C4植物混生在草地生态系统中较多,但在荒漠生态系统并不多,特别是木本植物(包括半木本植物)混生群落更不多见.而荒漠地区C3与C4植物自然混生群落,特别是木本C3与C4混生群落,是珍贵的植物联合生长类型,对它们适应环...
严巧娣苏培玺高松
关键词:红砂光合生理特征
河西走廊绿洲棉花集群高产栽培试验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根据荒漠植物集群分布适应极端严酷环境的特点,在棉花传统栽培和改进栽培的基础上,开展了1穴3株栽培试验,在小区试验筛选出最佳种植方式的基础上,再次进行了田间试验。小区试验表明,1穴3株皮棉产量最高达到1 498 kg/hm2,高出1穴1株传统栽培32.3%,高出1穴2株改进栽培23.0%;同样,水分利用效率也是1穴3株高于1穴1株和1穴2株,皮棉水分利用效率分别高出1穴1株和1穴2株28.6%和20.0%。田间试验表明,1穴3株皮棉产量显著提高(P〈0.05),分别高出1穴1株和1穴2株36.5%和20.2%;1穴3株的皮棉水分利用效率分别高出1穴1株和1穴2株30.0%和18.2%。这表明,荒漠绿洲区棉花1穴3株的集群栽培能够显著提高皮棉产量,以带行穴距50 cm×30 cm×25-30 cm的双行带状种植为宜,株距随着土壤肥力提高和立地条件改善而加大。这一栽培模式可以在边缘绿洲大力推广。
苏培玺解婷婷丁松爽
关键词:棉花水分利用效率荒漠绿洲
荒漠绿洲不同种植方式对青贮玉米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4
2010年
合理的种植方式可以在不增加灌溉耗水量的前提下,利用植物个体间的正相互作用关系和群体适应特点来达到提高作物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目的。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河西走廊黑河中游边缘绿洲区1穴1株、1穴2株和1穴3株种植方式对青贮玉米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穴2株和1穴3株的地上生物产量均高于1穴1株,1穴2株最高,鲜重为102.9 t/hm^2,比1穴1株提高了29.4%;1穴2株与1穴1株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1穴3株与1穴1株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同样,1穴2株和1穴3株的地上生物产量水肥利用效率也均高于1穴1株,1穴2株的水分和氮肥利用效率也均最高,分别为9.3 kg/m^3和342.9 kg/kg;1穴2株与1穴1株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1穴3株与1穴1株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河西走廊边缘绿洲区,采用1穴2株的种植方式能显著提高青贮玉米的地上生物产量和水肥利用效率,可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解婷婷苏培玺
关键词:青贮玉米生物产量氮肥利用效率
沙区玉米与伴生植物联生栽培方法
本发明属于一种沙区玉米与伴生植物联生栽培方法。伴生植物选择固氮能力强而早,不与玉米争夺肥水的一年生草本植物箭舌豌豆(Vicia sativa L.),玉米采用2行带状种植方式,带行穴距为带距60×行距40×株距28~30...
苏培玺赵文智肖洪浪解婷婷丁松爽张岭梅
文献传递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