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苏建伟

作品数:28 被引量:179H指数:7
供职机构: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广西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细胞
  • 9篇肠癌
  • 8篇耐药
  • 8篇结肠
  • 8篇结肠癌
  • 7篇苦参
  • 5篇幽门螺
  • 5篇幽门螺杆菌
  • 5篇螺杆菌
  • 5篇化疗
  • 4篇苦参素
  • 3篇蛋白
  • 3篇多药
  • 3篇胰腺
  • 3篇胰腺炎
  • 3篇肿瘤
  • 3篇自噬
  • 3篇腺炎
  • 3篇内镜
  • 3篇癌细胞

机构

  • 23篇右江民族医学...
  • 9篇右江民族医学...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暨南大学第一...

作者

  • 25篇苏建伟
  • 14篇周喜汉
  • 10篇蒋旗
  • 5篇何守搞
  • 4篇岑朝
  • 3篇王统华
  • 3篇黄赞松
  • 3篇覃月秋
  • 3篇黄明宜
  • 2篇农永英
  • 2篇陆晓珍
  • 2篇喻文强
  • 2篇韦惠云
  • 2篇马春节
  • 2篇王超
  • 2篇黄梅雪
  • 2篇苏群英
  • 2篇胡静
  • 2篇覃小珊
  • 2篇钟自强

传媒

  • 6篇右江医学
  • 3篇右江民族医学...
  • 2篇世界华人消化...
  • 1篇医学综述
  • 1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临床医学
  • 1篇护士进修杂志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中国应用生理...
  • 1篇中国比较医学...
  • 1篇现代免疫学
  • 1篇护理学报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当代医药论丛
  • 1篇中西医结合护...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5篇2017
  • 5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3
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百色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认知与遵医行为调查干预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探讨给予跨理论模型的干预方案对百色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遵医行为的影响。方法将300例经进行认知和遵医行为调查后的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施以跨理论模型为依据的干预方案。结果干预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评分、HP转阴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跨理论模型为依据制订的干预方案能显著提高幽门螺杆菌(HP)感染患者遵医依从性,从而促进治疗效果的提高。
韦素雨黄明宜农永英韦惠云何美兴黄梅雪马春节岑朝苏建伟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感染遵医依从性护理
苦参素逆转结肠癌细胞多药耐药作用及机制研究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苦参素对人结肠癌耐长春新碱细胞(HCT-8/VCR)对多种化疗药敏感性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MTT法检测苦参素对结肠癌细胞增殖抑制作用,鉴定HCT-8/VCR细胞的多药耐药性及苦参素作用前后细胞耐药性的变化,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苦参素作用前后细胞的形态改变,real-time PCR法检测ABCB1mRNA的表达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苦参素作用前后P-糖蛋白(P-gp)蛋白表达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内罗丹明123(Rho123)的荧光强度。结果 HCT-8/VCR细胞对长春新碱、顺铂及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5-Fu)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耐药,耐药倍数分别为12.52、3.73、6.34,即为多药耐药细胞。苦参素可抑制HCT-8/VCR及其亲本细胞HCT-8的增殖,呈浓度依赖性。经1 mg/ml苦参素作用于HCT-8/VCR细胞后,各化疗药IC50均降低,逆转倍数分别为3.44、2.15、2.04,ABCB1mRNA及P-gp蛋白表达均较用药前降低(P<0.05或P<0.001),细胞内Rho123外排减少,荧光强度增加(P<0.05)。结论苦参素可逆转结肠癌细胞的多药耐药性,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gp的表达,提高细胞内药物浓度有关。
钟自强黄桂柳黄赞松苏建伟周喜汉
关键词:苦参素结肠癌P-糖蛋白
幽门螺杆菌在宿主间传播途径模型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建立幽门螺杆菌(Hp)在宿主间的直接传播模型,探索自然环境中Hp通过各种途径传染致下一宿主的可能性及其能力。方法采集Hp感染者和非感染者的胃黏膜、胃液、口腔含漱液、粪便标本行Hp PCR检测,以结果阳性的标本污染到新鲜牛乳,室内自然放置4h、24 h、72 h、1 W、2 W后分别灌喂SPF级小鼠2次,继续喂养4 W后处死取胃黏膜病理检测,统计Hp的感染概率。结果纳入研究志愿者中Hp阳性12例(A组),Hp阴性14例(B组),分别采集胃黏膜、胃液、含漱液、粪便标本,进行Hp PCR检测筛查,A组标本阳性率胃黏膜100%、粪便91.67%、胃液16.67%、口腔含漱液为0;B组标本Hp PCR检测均阴性;以A组Hp PCR阳性的胃黏膜、胃液、粪便标本污染食物,自然放置4 h灌喂导致实验鼠Hp传染率分别为21.43%、13.33%、15.38%;24 h传染率分别为14.29%、0%、7.69%;72 h传染率分别为26.67%、15.38%、24.29%;1 W传染率分别为21.43%、6.67%、15.38%;2 W传染率分别为38.46%、8.33%、18.18%;每种标本在各时间点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2);各标本合计导致传染的比率由高到低分别为胃黏膜24.28%、粪便14.06%、胃液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阴性对照组标本传染率为0。结论来自Hp感染者体内的Hp可耐受消化道环境以粪便为载体排出体外并传染给下一宿主,粪-口传播途径可能是Hp传染的主要途径;未发现口-口传播途径证据。
岑朝杜秋颖吴雪铭苏建伟覃小珊张文燕鲁礼静廖阳梁玉美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传染炎症动物模型
XELOX化疗方案与FOLFOX4化疗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效果及安全性对比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分析并比较用XELOX化疗方案(卡培他滨+奥沙利铂)与FOLFOX4化疗方案(亚叶酸钙+5-氟脲嘧啶+奥沙利铂)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近年来广西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82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41)与对照组(n=41)。用XELOX化疗方案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用FOLFOX4化疗方案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其治疗后一年内的死亡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病情的客观缓解率及临床受益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期间,两组患者恶心呕吐、口腔黏膜炎、手足综合征、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脱发、贫血及腹泻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期间,观察组患者神经毒性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的一年内,两组患者的死亡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XELOX化疗方案与FOLFOX4化疗方案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相近,用XELOX化疗方案对其进行治疗能降低其神经毒性反应的发生率。
苏建伟周喜汉
关键词:晚期结直肠癌
百色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认知与遵医依从性调查研究被引量:12
2016年
目的了解百色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对感染知识掌握情况和遵医依从性,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为建立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模式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择在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消化内科就诊治疗的百色地区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3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知识问卷和遵医依从性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并分析相关性。结果 300例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中,对疾病知识总体掌握者为35.0%,总体遵医依从性比率为45.0%;经Logistic回归分析,总体幽门螺杆菌相关知识认知程度对患者遵医依从性有显著影响(P=0.009)。结论幽门螺杆菌相关知识认知程度是患者遵医依从性影响因素,应加强相关知识认知健康教育和护理干预,以提高遵医依从性。
韦素雨陆柳雪黄彩妹黄明宜农永英韦惠云何美兴黄梅雪马春节岑朝苏建伟
关键词:幽门螺杆菌感染知识遵医依从性
苦参素通过自噬调节结肠癌化疗耐药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苦参素对结肠癌耐药细胞自噬水平的影响,从而对苦参素逆转化疗耐药机制进行初步探讨,为临床上结肠癌的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1)采用细胞活力检测试剂盒CCK-8,通过不同苦参素浓度干预人结肠癌细胞(HCT-8...
苏建伟
关键词:苦参素自噬结肠癌化疗耐药
文献传递
苦参碱逆转人结肠癌干细胞化疗耐药作用及相关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20年
为探讨苦参碱(matrine,MT)逆转人结肠癌HCT116/5-Fu细胞化疗耐药作用及调控磷酸肌醇3激酶(phosphatidylinositol-3-kinase,PI3K)/蛋白激酶B(protein kinase B,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信号通路的机制,采用MTT法检测HCT116/5-Fu细胞对5-氟尿嘧啶(5-fuorouracil,5-Fu)的耐药性并确定MT对HCT116/5-Fu细胞的最大无毒浓度(maximum non-toxic concentration,TC0)(抑制率<10%)。将TC0倍比稀释3个浓度,分别为MT高、中、低组,观察MT作用前后HCT116/5-Fu细胞耐药性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情况,进一步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ABCB1基因及磷酸化PI3K(phospho-PI3K,p-PI3K)、磷酸化Akt(phospho-Akt,p-Akt)、磷酸化mTOR(phospho-mTOR,p-mTOR)、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的表达。结果显示,HCT116/5-Fu细胞对5-Fu的耐药指数为14.53,MT高、中、低组对HCT116/5-Fu细胞化疗耐药逆转指数分别为3.01、1.84、1.27,且MT可改变化疗药5-Fu中HCT116/5-Fu细胞的生存状态;MT各组HCT116/5-Fu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42.41±1.43)%、(23.76±0.47)%、(12.29±0.18)%,显著高于耐药组(P<0.01);MT可显著降低ABCB1耐药基因和P-gp的表达,并下调p-PI3K、p-Akt、p-mTOR蛋白表达(P<0.05)。提示MT可逆转人结肠癌HCT116/5-Fu细胞的化疗耐药,这可能与其降低ABCB1耐药基因和P-gp表达,抑制PI3K/Akt/mTOR信号通路,促进细胞凋亡有关。
苏建伟周喜汉叶颖霞蒋旗
关键词:苦参碱结肠癌化疗耐药P-糖蛋白
氟化钠亚慢性染毒致雄性大鼠多脏器损伤效应的初步研究
2023年
目的观察氟化钠(NaF)亚慢性染毒对雄性大鼠心脏、肝、肾以及睾丸组织病理损伤及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2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NaF组,每组8只,分别予0、12、24、48 mg/kg氟化钠溶液灌胃,每周染毒6 d,持续16周。记录大鼠氟牙症发生情况,体重变化及计算大鼠心脏、肝、肾和睾丸脏器系数;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SOD、CAT、GSH-Px、MDA活力/含量水平;采用HE染色观察心脏、肝、肾和睾丸组织病理损伤;生化法检测大鼠心肌酶谱、肝功能和肾功能;并对大鼠精子质量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低、中、高剂量NaF组大鼠上、下颌切牙均呈不同程度的氟牙症改变,提示造模成功。高剂量NaF组大鼠体重低于其余3组(P<0.05),低剂量NaF组和高剂量NaF组肾脏器系数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中、高剂量NaF组CAT、GSH-Px活力均下降(P<0.05);高剂量NaF组血清中MDA含量水平升高(P<0.05);HE染色结果提示与对照组相比,低、中、高剂量NaF组心脏、肝、肾和睾丸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病理性损伤;与对照组相比,各剂量NaF组LDH和CK-MB含量水平升高(P<0.05),中、高剂量NaF组大鼠血清中ALT和AST含量升高(P<0.05),高剂量NaF组大鼠血清中GGT含量升高(P<0.05),低、中、高剂量NaF组大鼠血清中BUN和Scr含量升高(P<0.05),低、中、高剂量NaF组大鼠的精子数量下降,精子活率和精子畸形率上升(P<0.05)。结论氟化钠亚慢性染毒可使大鼠多脏器组织出现损伤效应,其机制可能与氧化应激诱导有关。
黄大敏曾维德苏建伟庞雅琴郭蕊邓树嵩
关键词:氟化钠多脏器损伤氧化应激
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2019年
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是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常见危急重症之一,其发生发展与机体炎症反应密切相关。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有效抑制SAP患者机体炎症反应起重要作用。糖皮质激素(GC)常用于危重患者,但其对SAP的治疗作用一直存在争议。临床上,因GC存在许多不良反应,其使用会降低机体免疫力、加重感染、引发脓毒症,加重病情,所以一直慎用于SAP治疗。但GC能拮抗SAP炎症反应、抑制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发生发展,从而改善SAP的预后,故引起广泛关注。未来,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并证实GC治疗SAP的最佳剂量及时机,为临床使用提供充分依据。
潘静徐晨阳宋嗣恩梁运轩苏建伟何守搞覃月秋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糖皮质激素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HLA-DR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外周血HLA-DR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55例胰腺炎患者,25例SAP、30例轻症急性胰腺炎(MAP),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入院时、48 h及第7天外周血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抗原-DR(human leukocyteantigen-DR,HLA-DR)表达。以30例同期健康体检者做正常对照。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及MAP组相比,SAP组外周血单核细胞HLA-DR表达在整个观察期内均明显降低(P<0.01),与非脓毒症组相比,合并脓毒症者降低更显著(P<0.01),至第7天仍无明显回升;而MAP组HLA-DR表达呈一过性下降,48 h起明显回升,第7天接近正常。②胰腺炎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HLA-DR表达与Ranson评分、APACHE-Ⅱ评分呈负相关(R=-0.747、-0.878,均P<0.01)。③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curve,ROC曲线)显示HLA-DR预测脓毒症优于APACHE-Ⅱ评分及Ranson评分。结论 SAP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抗原递呈功能障碍,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HLA-DR表达有助于判断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机体免疫状态及预测脓毒症的发生。
覃月秋廖品琥王超尹毅霞苏建伟蒋旗易廷庄
关键词:胰腺炎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