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光能
- 作品数:236 被引量:634H指数:12
- 供职机构: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一种用于DLC膜的表面处理工艺
- 一种超低摩擦薄膜表面处理工艺,首先,将含硫有机化合物作为硫化剂溶于蒸馏水中制成硫化溶液,然后在硫化溶液中加入全氟表面活性剂;其次,将DLC膜置于硫化溶液中,在电压为1-500V,频率为1-100Hz下电解2-10小时,使...
- 董光能曾群锋张俊锋毛军红谢友柏
- 文献传递
- 离子镀Pb-10Sn膜无油润滑磨损机理分析
- 通过对离子镀Pb-10Sn膜的实验研究和有限元分析,讨论了镀膜厚度,润滑状态对摩擦磨损的影响。该薄膜的磨损是由于镀层向对偶材料的粘着和转移形成的。对整体材料的最大剪切应力研究表明,如果最大剪切应力处于镀层和基体界面附近,...
- 王步康董光能谢友柏
- 关键词:离子镀膜有限元法
- 文献传递
- M_oS_2-Si_3N_4薄膜自润滑材料的研究
- 董光能
- 超弹Ti-Ni合金的摩擦学特性研究被引量:22
- 2002年
- 以淬火45#钢为对比材料,研究了2种不同组成的超弹Ti-Ni合金(Ti-56%Ni和Ti-55.8%Ni)在滑动干摩擦条件下同GCr15钢对摩时的摩擦学特性.结果表明:2种超弹Ti-Ni合金的耐磨性能优于淬火45#钢,其中Ti-56%Ni合金的耐磨性稍优于Ti-55.8%Ni合金;在0.84m/s滑动速度下,超弹Ti-Ni合金的磨损体积损失随载荷增大而增大;当载荷为44.5N时,随着滑动速度增加,磨损体积损失先降低,随后又缓慢上升;超弹Ti-Ni合金与GCr15轴承钢对摩时的摩擦系数比同45#钢对摩时的大,其中Ti-56%Ni的摩擦系数比Ti-55.8%Ni的稍大;摩擦过程中高硬度的GCr15钢材料发生向Ti-Ni合金表面的转移.
- 黄学文董光能王慧周仲荣谢友柏
- 关键词:摩擦学特性形状记忆效应超弹性
- 电场驱动下卵磷脂颗粒在织构表面的聚集与润滑
- 2024年
- 目的研究利用电场在钛合金(Ti6Al4V)与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摩擦界面聚集的卵磷脂颗粒的润滑性能。方法制备卵磷脂分散纳米溶液,探究不同分散剂对颗粒分散度的影响。对Ti6Al4V盘表面进行织构化处理,利用电场操纵卵磷脂纳米颗粒聚集,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颗粒聚集效果,并评价在织构化和卵磷脂润滑颗粒聚集协同处理下Ti6Al4V金属盘表面的摩擦学性能。结果将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作为分散剂,使用超声制备的纳米乳液的粒径为200~500 nm。使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CLSM)观测到在卵磷脂溶液通电后的织构表面的深度比同参数未通电织构表面的深度减小了9.9μm,证实通电后织构内部存在卵磷脂微颗粒的聚集。采用SEM观测不同电流密度下的织构盘表面发现,在大电流密度下织构盘表面整体被卵磷脂层覆盖,出现轻微氧化,表面氧化物的主要成分为金红石型TiO2,加剧了UHMWPE的磨损。在小电流密度下,卵磷脂颗粒被填充在织构内部,织构盘表面的润滑性能更佳。聚集了纳米颗粒的Ti6Al4V织构盘的润滑性能良好,其摩擦因数最低可达0.075。结论利用电场驱动卵磷脂颗粒在摩擦界面聚集,实现了预期的减摩抗磨效果。当电流密度较小时,所聚集的卵磷脂层的润滑效果更佳。
- 袁恒迪刘奇朱帅董光能
- 关键词:表面织构电泳磨损
- 纳米稀土润滑油添加剂的研究应用现状被引量:4
- 2014年
- 随着稀土材料和摩擦学研究的快速发展,近年来科研工作者开展了纳米稀土润滑添加剂摩擦学性能的研究工作。介绍了纳米稀土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应用现状;综述了纳米稀土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研究和作用机制;着重指出了纳米稀土添加剂的发展方向。
- 曾群锋杨艳玲谢仕芳董光能
- 关键词:纳米稀土润滑油添加剂摩擦学性能
- 工况参数对类金刚石膜摩擦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3年
- 采用非平衡磁控溅射技术在高速钢基体上以C2H2为反应气源制备了含氢类金刚石(DLC)膜。使用激光拉曼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和原子力显微镜分析和观察了DLC膜的微观结构及表面形貌,结果表明:DLC膜表面由纳米级别的圆形颗粒堆积而成,其结构呈现出DLC的典型Raman光谱特征,薄膜中的碳元素主要以sp2C键、sp3C键和C-O键的形式存在。以GCr15钢球为摩擦配副,在球盘式摩擦磨损试验机上考察了DLC膜在大气干摩擦条件下的摩擦学性能。实验结果发现:在摩擦初始阶段,DLC膜的摩擦系数从实验开始到达峰值的时间随着载荷和速度的增大都是减少的;而在摩擦稳定阶段,DLC膜的平均摩擦系数随着载荷和速度的增大先减小后增大;速度对DLC膜摩擦系数的影响比载荷更加显著。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磨痕形貌并分析了磨损机理:DLC膜的磨损特征主要为以犁沟现象为主的粘着磨损。随着速度的增加,磨痕表面犁沟现象变弱;而随着载荷的增加,磨损表面的犁沟现象变明显。
- 曾群锋于飞董光能毛军红林凯生
- 关键词:非平衡磁控溅射类金刚石膜摩擦磨损性能
- 柔性表面织构化在海洋装备减阻与防污上的应用被引量:10
- 2019年
- 首先详细论述了生物污损的形成过程及原因,总结了生物污损对海洋装备服役的危害,并明确指出船体表面污着生物附着问题已成为阻碍船体表面减阻技术研究的一大难题。众多研究表明,研究表面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实现表面的高效防护与减阻是海洋装备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调控表面的形貌参数和物理化学性能,如润湿性等,以及研发抑制微生物的附着和繁殖,研制合适的防污剂,是当前两种主要研究思路。依据上述思路,基于海豚、鲨鱼柔性皮肤快速游动的减阻原理,考察常见防污涂层(聚氨酯)这种柔性表面,引入织构减阻。考察柔性表面及织构化参数在服役条件下对减阻行为及防污着生物附着的双重调控,有望实现海洋装备在服役工况下的节能降耗。最后展望了结合抗生物附着的细菌及其天然代谢物镶嵌、接枝到海洋装备表面,从而实现驱避和对抗污着生物附着功能的研究方法。
- 秦立果杨浩董光能董光能
- 关键词:织构减阻
- 边界润滑条件下滚动接触的数值分析
- 滚动接触中的边界润滑呈现出与弹流润滑不同的特性。接触物体的表面和表层承受着复杂的应力,可以极大地影响微观结构的力学分布。在研究它们的滚滑磨损机理以及应力变形状态时,就不能忽略接触表面的润滑特性。本模型采用有限单元法来分析...
- 王步康董光能谢友柏
- 关键词:边界润滑有限元法
- TiNi合金的耐磨机制及其摩擦学应用研究被引量:9
- 2004年
- TiNi合金是一种新型的性能优异的摩擦学材料,其摩擦学特性主要与相变超弹性有关,快速应变硬化、耐腐蚀及抗疲劳等特性也对合金的耐磨性能有很大帮助。本研究从相变超弹性产生机制、产生条件及影响因素等方面揭示了其优异摩擦学特性的原因,介绍了提高和充分发挥相变超弹性的措施,回顾了超弹TiNi合金在摩擦学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提出了若干发展方向及亟待解决的问题。
- 黄学文董光能周仲荣谢友柏
- 关键词:相变超弹性马氏体相变应力诱发马氏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