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跃
- 作品数:46 被引量:176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极地科学战略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天文地球生物学经济管理更多>>
- 我国《海洋基本法》中的"极地条款"研拟问题
- 综合考虑地理构成、国家主权、国际关系、立法与政策规划的关系等要素,我国《海洋基本法》立法有必要纳入"极地条款",可以宣示我国极地事务的基本立场、基本政策并为我国极地立法确定上位法依据。就立法体例而言,可以将其放置在《海洋...
- 董跃
- 北极法律秩序走向与中国北极权益新视野
- 目前中国学界对于北极法律秩序的未来走向主要有"南极模式"、"斯瓦尔巴群岛模式"、"北极特定模式"、"发展海洋法公约模式"等不同观点,并由此对...
- 董跃
- 挑战与机遇:论区块链与国际法的关系
- 2022年
- 仅从蕴含的法理思想以及技术特点考虑,区块链对于国际法的挑战是全方面的,包括对国家主权的系统性消解;强化了国际法的“去中心化”,导致部分现代国际法的执行措施失效,同时赋予其他国际行为体参与国际法事务更大空间;同时,区块链和国际法中的国际商事惯例以及国际软法等还具有相通之处,使区块链机制更具有替代相关国际法秩序的潜力。但是从风险社会理论审视,区块链还不足以影响到国家主权;区块链本身面临着“再中心化”的难题;在全球治理体系之中,区块链所能对接的国际法机制不仅是有限的,而且处于“外围”的位置。总体来看,区块链对于国际法的影响是有限的。但是与此同时,区块链也为国际法提供了新的机遇,可以有效的补强其执行机制,并且解决新疆域治理中的“数据僵局”。
- 董跃
- 关键词:区块链国际法
- 美国《南海与东海制裁法案》的法律与政治审视被引量:1
- 2023年
- 近年来一直为美国某些议员所力推的《南海与东海制裁法案》意欲对我国在南海、东海的海上维权行动进行制裁,是美国日渐政治化、“长臂化”的经济制裁适用于海洋领域的重要尝试。综合法律、政治角度,该法案传达了美国发动涉海经济制裁的新趋势,体现了在“美国优先”下塑造所谓“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的意图。分析该法案的通过前景及政治影响对我国破解涉海经济制裁意义重大,有助于我国有效应对南海“围堵”。
- 董跃盛健宁
- 关键词:经济制裁
- 我国周边国家“海洋基本法”的功能分析:比较与启示被引量:5
- 2019年
- 在我国周边国家之中,韩国、日本、越南和印度尼西亚先后制定了具有“海洋基本法”功能的相关立法。通过梳理四国立法的基本制度,可以发现其都具有对于国家海洋基本立场及主张的宣示功能,对国家涉海法律、涉海机构和涉海规划的统筹功能,对海洋经济及海洋开发的促进功能,对涉外海洋争端的执法活动赋予合法性的对抗功能。通过比较各国立法的功能可知,我国的“海洋基本法”应当是一部直面海洋争端和问题并在海洋领域发挥基础功能的综合性立法,其出台时机应充分考虑客观情势。
- 董跃
- 关键词:海洋基本法功能分析
- “习近平给中国海洋大学全体师生的回信”学习笔谈
- 2024年
- 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海洋大学全体师生回信,为学校未来发展指明了新的历史方位,明确了使命任务。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为引领,学校全体师生应当抓住机遇,把握全球海洋治理前沿领域新兴问题,发挥涉海学科优秀人才集聚和协同创新优势,开展系统的有组织科研。以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学校文科科研攻关必须坚持以文理交叉带动研究范式的升级,以有组织科研实现研究模式的优化。以科技发展和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学校法学研究应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根本遵循,着力法学新兴学科发展与学科交叉融合,为我国法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以回信期望为指导,学校公共管理学科的建设应聚焦海洋,以具有海洋特色的公共管理教育体系与聚焦海洋特色的公共管理科研双轮驱动,构建“海洋—教育—科研”三位一体的海洋公共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以加强原创性、引领性海洋科技攻关为具体目标,运用系统思维明确其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推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协同驱动,促进不同科技体系的交叉融合,建设激发创新活力的社会生态。
- 刘惠荣董跃李晟王刚孙恩慧
- 关键词:系统思维
- 虚拟财产法律性质初探被引量:4
- 2006年
- 随着网络游戏产业的快速发展,关于网络虚拟财产的纠纷不断出现,而对虚拟财产的法律性质也是众说纷纭。本文对虚拟财产的特征进行了介绍,并对虚拟财产的法律性质进行了探讨,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虚拟财产是一种特殊的财产形式,应将其归为无形财产项下予以调整。
- 刘惠荣杨凡董跃
- 关键词:虚拟财产网络游戏财产无形财产
- 强化人工智能应用 更好推动极地治理
- 2025年
- 极地是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阈中的战略新疆域之一,伴随着人类对极地的认识、保护和利用的能力的不断增强,各国在极地的权益空间也在随之大幅变化。当前各国围绕极地的竞争日益加剧,极地治理已经成为全球治理的焦点之一。2024年是我国极地考察40周年。
- 董跃
- 关键词:人工智能应用全球治理
- 浅析UNCLOS对海洋生物资源保护法律体系的发展
- 2008年
-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中确立了专属经济区制度,这一制度发展了生物资源保护法律制度的理论,对世界各国尤其是各沿海国家海洋生物资源的保护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使生物资源保护法制出现了新的发展特点和发展趋势。中国作为UNCLOS的缔约国之一,以国内法的形式确立了专属经济区,这对中国的生物资源开发与养护意义重大,但是中国在这一领域中存在较多的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立法和执法。
- 贾晓辉董跃陈奕彤
- 关键词:UNCLOS专属经济区
- 国际海事司法中心建设应当关注的若干海洋权益问题被引量:1
- 2017年
- 伴随着国际海洋事务的发展以及中国保护和利用海洋能力的提高,国际海事司法中心建设在保障国家海洋权益方面面临着三个方面的挑战,需要加以关注并作出回应。对于争议海域内海事案件的司法管辖,应当严格限定司法管辖的条件,应当与外交途径有明确的界分。为我国在海洋战略新边疆的极地、深远海等"域外"活动提供司法保障,应当明确对我国相关活动的"属人管辖",进行相关的知识及人才储备,尝试建立专门的环境责任司法机制。还要寻求"积极参与和推进国际海事规则制定"以及拓展我国相关领域在国际上"制度性话语权"的路径和方法,尝试建立以信息沟通机制、资源支持机制以及需求呼应机制为主要内容的司法参与机制。
- 董跃
- 关键词:海洋权益司法解决海事安全信息沟通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