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园丁

作品数:4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卫生厅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脑出血
  • 2篇出血
  • 1篇蛋白表达
  • 1篇蛋白激酶
  • 1篇凋亡
  • 1篇调蛋白
  • 1篇动脉
  • 1篇动脉瘤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治疗
  • 1篇血压
  • 1篇早期脑出血
  • 1篇生物材料
  • 1篇切开
  • 1篇切开术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凋亡
  • 1篇小骨窗
  • 1篇小骨窗开颅

机构

  • 4篇南华大学
  • 1篇永州市中心医...

作者

  • 4篇梁日初
  • 4篇廖勇仕
  • 4篇段永红
  • 4篇蒋园丁
  • 3篇王兵
  • 3篇周敏
  • 2篇崔晟华
  • 2篇王涛
  • 1篇钟湘平
  • 1篇石巧玲

传媒

  • 1篇中国微侵袭神...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国际神经病学...
  • 1篇基因组学与应...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枕下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治疗高血压性小脑半球出血
2014年
【目的】探讨枕下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治疗高血压性小脑半球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比本院33例枕下小骨窗开颅(A组)与35例传统大骨瓣后颅窝开颅(B组)显微镜下治疗高血压性小脑半球出血的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患者住院天数、M RS评分等,评估二者疗效。【结果】A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术后脑积水等方面明显优于B组,且两组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但两组患者在术后远期生活质量方面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枕下小骨窗开颅显微外科治疗小脑半球出血创伤小,疗效肯定,是治疗高血压性小脑半球出血较好的手术方式。
段永红梁日初廖勇仕蒋园丁王兵周敏
关键词:小脑颅骨切开术
早期脑出血后细胞凋亡与p75NTR、TrkA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p75NTR、Trk A在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早期的表达情况,初步阐明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收集20例HICH病人脑出血后早期血肿周围不同部位组织标本,分为血肿表面组、半暗带组、脑皮质下区组;并在三组中将标本按出血时间(>7 h、≤7 h)、出血量(>60 ml、≤60 ml)分组。采用免疫组化检测三组中p75NTR、Trk A的表达,TUNEL方法检测凋亡细胞率,统计分析p75NTR、Trk A及凋亡细胞的相关性。结果 TUNEL法检测结果 :脑出血后越靠近血肿凋亡细胞越多(P<0.01)。HICH早期越靠近血肿表面p75NTR表达增加(P<0.01),并与凋亡细胞率成正比(P<0.05);Trk A在脑出血后有表达,不同部位Trk A表达无差异(P>0.05),与细胞凋亡无明显关系(P>0.05)。血肿表面组p75NTR/Trk A比率较其余两组上升(F=4.851,P=0.011)。随着出血时间延长、出血量增加,p75NTR表达增加(P<0.05),而Trk A表达无变化(P>0.05)。结论 HICH早期病人p75NTR在Trk A低表达或者无活性环境中促进细胞凋亡,Trk A与细胞凋亡无相关,p75NTR/Trk A比率变化影响出血后细胞凋亡。
钟湘平廖勇仕梁日初段永红王兵蒋园丁周敏王涛
关键词:细胞凋亡
条件恐惧记忆形成中大鼠海马CA1区钙调蛋白激酶Ⅱ和蛋白磷酸酶1蛋白表达及活性变化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大鼠恐惧记忆形成过程中海马CA1区钙调蛋白激酶Ⅱ(CAMKⅡ)和蛋白磷酸酶1(PP1)表达的变化。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电击组(n=9)和对照组(n=9),24 h后处死动物,提取海马CA1区蛋白,用anti-CAMKⅡ、anti-p-CAMKⅡ(T286)和anti-PP1、anti-PP1α(T320)抗体作蛋白印迹,检测电击对CAMKⅡ和PP1蛋白表达及活性的影响。结果电击组的大鼠在1 h和24 h海马CA1区CAMKⅡ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增加了4.4±1.2倍,并且其286位的苏氨酸磷酸化的CAMKⅡ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增加了3.3±0.8倍(P<0.05)。电击组PP1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增加了3.6±1.1倍,并且PP1α320位的苏氨酸磷酸化信号较对照组增加2.3±0.6倍(P<0.05)。结论大鼠条件恐惧记忆形成过程中海马CA1区CAMKⅡ和PP1蛋白的表达增加,活性增强。CAMKⅡ和PP1介导的磷酸化信号参与了条件恐惧长时记忆的形成。
王兵廖勇仕梁日初石巧玲段永红崔晟华蒋园丁
关键词:海马CA1区
血管内介入术可有效治疗颅内后循环动脉瘤被引量:5
2017年
针对颅内动脉瘤的发病特征,血管内介入术的治疗效果及相应并发症,讨论其安全性及有效性。回顾并分析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在2013年1月至2016年9月期间治疗的71例后循环颅内动脉瘤患者临床数据及相关资料,其中包括糖尿病史、高血压病史、饮酒史、吸烟史等既往史;性别、年龄、民族;头痛、恶心、头晕、意识障碍、呕吐等临床症状;入院检查Hunt-Hess等级,改良的Fisher等级、动脉瘤数目、动脉瘤部位、动脉瘤形态、入、出院的mRS预后评估等级、造影复查及手术后动脉瘤栓塞的程度Raymond等级等,对以上相关资料进行相应统计分析。研究发现,出院时mRS评分值在0~2分之间的患者占总数的87.4%,入/出院时mRS的评分值存在明显差异(χ~2=12.06;p=0.001);后循环颅内动脉瘤的治疗过程中栓塞术具有有效性(χ~2=8.15;p=0.017)。颅内后循环能达到完全栓塞效果,能有效的降低术后再次出血及复发率,因此血管内治疗颅内动脉瘤是一种相对安全又有疗效的治疗手段。与介入并发症相关的因素包括术中药物的选择、术中血压血、管内操作时间以及脑组织缺血时间等。
崔晟华梁日初廖勇仕蒋园丁段永红周敏王涛
关键词:生物材料颅内动脉瘤血管内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