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列地尔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3
- 2009年
- 目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7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6例。方法:在控制血糖、血压、血脂,抗凝,活血化淤等治疗基础上,治疗组给予前列地尔(凯时)10μg加入100mL生理盐水静点,每日一次,共三周。结果:治疗组24h尿微量白蛋白量明显下降,(P<0.01)。结论:静脉应用前列地尔可明显减少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24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能够延缓糖尿病肾病的进展。
- 蒋晓宇
- 关键词:早期糖尿病肾病
- 胰岛素泵治疗血糖较高的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 2009年
- 目的观察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血糖较高的初诊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初诊的血糖较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96例,随机分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输注胰岛素组(CSII组、A组)46人,一日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组(MSII组、B组)50例,共治疗3周。结果两组血糖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A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较B组控制更好,且A组患者血糖达标时间短、胰岛素用量少、低血糖发生率低。结论对于初诊的血糖较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给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能够取得更满意的疗效。
- 蒋晓宇
- 关键词:初诊2型糖尿病胰岛素泵
-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探讨胰岛素泵在治疗糖尿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 2 8例糖尿病患者 ,Ⅰ型糖尿病 6例 ,Ⅱ型糖尿病 2 2例 ,采用短效猪胰岛素 ,通过输出管及埋置于患者腹部皮下注射器针头缓慢注入患者体内 ,每日用量的 1/ 2为基础量 ,每日用量的另 1/ 2在 3餐前经泵注入。结果 胰岛素泵治疗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的控制和血糖达标均较满意。结论 在治疗糖尿病中采用胰岛素泵安全、有效。
- 徐荣慧韩会民叶东海庞金奎蒋晓宇
- 关键词:内科学糖尿病胰岛素泵血糖控制
- 浅谈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对2010年6月~2012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本院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精心治疗,患者的病情均得到了好转,提高了患者及家属对治疗的满意度。结论:本院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的治疗措施,使患者均顺利出院,因此本院对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的治疗措施是科学有效的。
- 蒋晓宇
- 关键词: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 利用基因芯片技术阐述中药解毒生肌膏对大鼠糖尿病足溃疡作用的分子机制
- 目的: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探讨中药解毒生肌膏对大鼠糖尿病足溃疡作用的机制。方法: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制备糖尿病大鼠模型,喂养到6个月时结扎胭动脉下端,7个月时造成足底部深Ⅰ度烫伤制备大鼠糖尿病足模型 将模型大鼠随机分为中药解毒...
- 韩会民姜丽娟蒋晓宇吕雅丽白忠民车蔚娟王树国霍莹莹付洪波
- 关键词:糖尿病足基因芯片
- 股动脉介入置管保留尿激酶和丹参及山莨菪碱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5
- 2006年
- 目的:探讨股动脉介入置管保留尿激酶、丹参及山莨菪碱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30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保守治疗组(对照组,15例)和介入置管保留治疗组(治疗组,15例)。对照组在合理饮食、控制血糖、抗炎及营养神经等治疗基础上,对坏疽局部采用蚕食的方法进行清创,根据坏疽的肉芽生长情况局部应用去腐或生肌中药膏剂外敷,促进肉芽组织生长。治疗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采用Seldinger穿刺术对患侧下肢动脉行下肢动脉数字减影(DSA)造影,确定病变范围后介入置管保留,每日经导管动脉脉冲式给予尿激酶50~100kU,复方丹参20-40ml,山莨菪碱20-40mg,最后肝素0.2ml封管,疗程1~3周。术后常规全身抗凝治疗,6个月后复查下肢血管造影。结果:介入置管保留给药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6.7%,而对照组为53.3%,差异有显著性(P〈0.05);介入治疗可以改善糖尿病足下肢动脉的血液灌注,缩短溃疡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同时,通过合理饮食、控制血糖、抗炎、营养神经和改善血液循环及局部清创应用中药膏剂外敷等综合治疗,其治疗的近期效果令人满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股动脉介入置管保留尿激酶、丹参及山莨菪碱治疗糖尿病足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大大降低病残率。
- 韩会民王树国蒋晓宇徐荣慧
- 关键词:糖尿病足股动脉置管尿激酶丹参山莨菪碱
- 巴曲酶对晚期糖尿病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神经细胞形态学及脑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表达的影响
- 2009年
- 目的观察巴曲酶对糖尿病大鼠缺血/再灌注(I/R)损伤脑组织神经元形态学改变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Wistar大鼠被随机分为8组,每组5只。采用链脲佐菌素55g/kg一次性腹腔注射制备糖尿病模型,采用四动脉夹闭法制备全脑I/R损伤模型。巴曲酶组在四动脉闭塞前腹腔注射巴曲酶5Bu/kg,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组不给药。分别于制模后24h及48h处死大鼠取脑,部分脑组织进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计算神经元细胞坏死率;部分脑组织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IGF—1表达。结果非糖尿病脑I/R24h和48h组及糖尿病组神经细胞坏死率和IGF-1阳性细胞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非糖尿病脑I/R48h神经细胞坏死率和IGF-1阳性细胞表达率高于24h组;糖尿病脑I/R24h和48h组神经细胞坏死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脑I/R24h和48h组,IGF-1阳性细胞表达率分别低于非糖尿病脑I/R24h和48h组,其中以48h组作用显著;糖尿病脑I/R24h和48h巴曲酶组神经细胞坏死率显著低于糖尿病脑I/R24h和48h组,IGF-1阳性细胞表达率分别高于糖尿病脑I/R24h和48h组(P均〈0.05)。结论糖尿病中晚期脑组织存在一定程度的损伤,且糖尿病脑梗死后细胞坏死增加,IGF-1表达明显降低,脑保护功能下降,可能与糖尿病脑梗死代偿能力差、病情重、预后差有关,而巴曲酶对糖尿病脑梗死组织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 吴波徐荣慧蒋晓宇韩会民
- 关键词:糖尿病神经细胞坏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巴曲酶
- 慢性溃疡创面愈合的微环境变化: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非糖尿病慢性溃疡与糖尿病足溃疡愈合适宜的微环境状态及促创面愈合因子表皮生长因子(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变化,为临床治疗慢性溃疡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大庆市第四医院住院的非糖尿病慢性溃疡组患者20例及糖尿病足溃疡组患者25例为研究对象。两组患者每日进行清创换药,局部感染控制后,给予封闭负压“开窗”技术治疗。测定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3d和10d创面温度、相对湿度、pH值、创面面积,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0d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创面组织EGF、VEGF的表达情况。结果至研究结束时,糖尿病足溃疡组脱落2例,最终非糖尿病慢性溃疡组纳入患者20例、糖尿病足溃疡组纳人23例进行统计。两组治疗后3d和10d创面温度与治疗前比较变化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治疗时间延长,两组治疗后创面相对湿度、pH值均较治疗前降低,创面面积均较治疗前缩小。治疗10d糖尿病足溃疡组创面相对湿度、pH值变化较非糖尿病慢性溃疡组更显著[相对湿度:(76.84±1.93)%比(78.64±2.17)%,pH值:7.84±0.86比7.93±0.97],创面面积缩小程度以非糖尿病慢性溃疡组较糖尿病足溃疡组更显著(cm^2:16.82±2.11比16.84±2.02)。两组治疗后10dEGF和VEGF均较治疗前不同程度增多;且糖尿病足溃疡组上述指标的表达量均较非糖尿病慢性溃疡组少[EGF(×10^3,A值):11.81±0.87比12.87±0.54,VEGF(×10^3,A值):13.66±0.89比15.33±0.97,均P〈0.01]。结论慢性溃疡愈合不同时期微环境会发生改变,微环境与创面愈合时间密切相关,尤以创面相对湿度、pH值对创面的愈合作用更为重要。EGF与VEGF表达增多可能与微环境改善有关。
- 孔伟姜丽娟赵越关静崔梅花高惠娟刘彦东蒋晓宇张洪华张艳芳韩会民
- 关键词:慢性溃疡微环境表皮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优泌林70/30和优泌乐25对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的对比观察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观察优泌林70/30和优泌乐25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74例口服药继发失效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优泌林70/30和优泌乐25一日两次餐前注射,治疗3个月。结果:两组空腹血糖控制水平相似,而优泌乐25组餐后2h血糖控制优于优泌林70/30组,且HbA1c水平更低,胰岛素用量少,血糖达标时间短,低血糖发生率低。结论:优泌乐25能更好的模拟人胰岛素生理分泌模式,实现血糖的"全面安全达标",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最佳选择。
- 蒋晓宇刘建华
- 关键词:2型糖尿病优泌乐25
- 糖尿病性肾病的临床分析
- 2014年
- 目的:探讨糖尿病性肾病( DN)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技巧,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1年6月~2012年6月期间收治的98例该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8例糖尿病性肾病患者经积极治疗后90例病情明显好转,6例好转,2例继续留院观察。结论:在患者的治疗上应认真和注重控制血糖,积极降压。
- 蒋晓宇
- 关键词: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