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蔡永祥

作品数:14 被引量:105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气象)科研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天文地球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电子电信
  • 1篇水利工程

主题

  • 4篇气象
  • 3篇气溶胶
  • 3篇气象要素
  • 2篇气象站
  • 2篇气中
  • 2篇自动气象站
  • 2篇温度
  • 2篇黑碳
  • 2篇标准气
  • 1篇地面臭氧
  • 1篇悬浮颗粒物
  • 1篇影响因素
  • 1篇质控
  • 1篇质控指标
  • 1篇日变
  • 1篇日变化
  • 1篇太阳光度计
  • 1篇碳气溶胶
  • 1篇能见度
  • 1篇年增长率

机构

  • 14篇中国大气本底...
  • 6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青海省气象台
  • 1篇青海省气象科...
  • 1篇青海省气象局

作者

  • 14篇蔡永祥
  • 7篇赵玉成
  • 5篇德力格尔
  • 5篇温玉璞
  • 4篇祁栋林
  • 4篇刘鹏
  • 4篇张晓春
  • 3篇汤洁
  • 2篇黄建青
  • 2篇周凌晞
  • 2篇乔晓春
  • 1篇李德林
  • 1篇马元仓
  • 1篇季军
  • 1篇乜虹
  • 1篇周晓春
  • 1篇王力
  • 1篇张国庆
  • 1篇张占峰
  • 1篇李晓东

传媒

  • 5篇青海气象
  • 2篇青海环境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青海科技
  • 1篇城市环境与城...
  • 1篇冰川冻土
  • 1篇气象科技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9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O_2标准气标定及采样瓶分析系统被引量:1
2004年
利用WMO二氧化碳标准气系列对国内配制的二氧化碳标准气进行了标定,并对采样瓶分析系统的特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精确度,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该系统还具备了从进样到数据处理等较完整的自动化功能,可用于二氧化碳气体的标定及采样瓶分析。
张晓春蔡永祥温玉璞周凌晞汤洁
关键词:大气二氧化碳采样标准气
自动气象要素观测中质控指标的确定被引量:1
2002年
自动气象要素观测中质量控制指标的确定,可直接评估系统的运行状况。本文利用瓦里关本底台1997~2001年的自动气象站资料,使用最大—最小值法和平均值—标准差法,对要素质控指标的确定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最大—最小值法适用于对各要素的质控,而平均值—标准差法更适用于温度、风速要素的质控。
蔡永祥
关键词:气象要素自动气象站温度降水
青海瓦里关大气CO_2本底浓度的变化特征被引量:38
2006年
对中国瓦里关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全球基准站)1994年11月-2005年6月近10年来的大气CO2连续观测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瓦里关大气CO2本底浓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最高值出现在每年的4月末-5月初,最低值出现在夏季的7、8月份;CO2浓度的日变化幅度在夏季比较明显,其他季节的日变化则相对平稳;现场连续监测结果与美国海洋大气管理局,气候监测与诊断试验室(NOAA/CMDL)分析的气瓶采样资料有很好的一致性,并与全球大气CO2监测资料有很好的可比性;1995—2004年瓦里关地区大气CO2的平均增长率约为1.83μmol/(mol·a),其中以1998—1999年和2002—2003年最为明显.2003年我国内陆大气CO2年平均浓度增长率达到了2.70μmol/(mol·a),为近10年来的最大值,其年增长幅度略小于世界气象组织全球大气监测系统(WMO/GAW)中北半球近海的同类监测台站。但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我国内陆大气CO2本底浓度的年平均值约增加了4.6%.
赵玉成温玉璞德力格尔周晓春乜虹蔡永祥
关键词:年增长率
2005~2006年秋冬季西宁大气中黑碳气溶胶的浓度变化特征被引量:15
2008年
结合气象观测资料,对2005年9月—2006年2月在西宁获得的黑碳气溶胶(BC)观测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秋冬季大气黑碳气溶胶浓度变化比较剧烈,日平均浓度为4.211μg/m3,其变化范围为1.04~9.65μg/m3;由于局地人为活动和大气垂直对流扩散等的影响,BC浓度的日变化具有明显的双峰值特征,即BC高浓度出现在上午9:00~11:00和傍晚19:00~21:00两个时段,低浓度出现在凌晨0:00~5:00和下午14:00~17:00;与附近(90 km处)瓦里关全球大气本底站的黑碳气溶胶浓度相比,偏高约17倍,但与国外一些城市和我国已监测的几个城市相比还是较低;由小时平均浓度最大出现频数统计分析得出该地区大气黑碳气溶胶本底浓度约为2.300μg/m3。
赵玉成德力格尔马元仓蔡永祥汤洁
关键词:黑碳气溶胶日变化
大气成分资料反演系统及应用
2012年
本文利用VB6.0程序及windowsIIS服务实现山西省大同、榆社两站观测的太阳光度计资料反演,得到两站1020、870、670、440四个波段的气溶胶光学厚度数据并实现结果在内网的web显示及下载。在计算时需用到大同、榆社两站观测的太阳光度计资料、两站地理位置信息及气压月平均值。
刘鹏祁栋林张国庆胡良温蔡永祥王雁阎世明
关键词:VB6.0太阳光度计气溶胶光学厚度IIS服务反演
青藏高原地区TSP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利用大流量采样器采集了2002年11月-2009年8月的瓦里关山地区TSP样品,通过对数据的日、月、年和季节及后向轨迹等方法的分析处理,揭示了瓦里关山地区TSP基本特征及影响因素:2003-2008年TSP质量浓度多年均值为0.076mg/m^3,呈下降趋势.TSP质量浓度的月际变化特征明显,从秋初开始逐步增大,至春季的4月出现峰值(多年平均值为0.195mg/m^3),在5-8月的变化中,TSP质量浓度是逐渐下降,9月份达到浓度的最低值(多年平均值为0.029mg/m^3);多年平均值在1-4月均超过国家标准环境空气质量一级标准.季节变化:春季最高,其次是冬季和秋季,夏季最低,四季的TSP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0.148,0.091,0.037,0.035mg/m^3,夏季呈下降趋势,其余季节呈上升趋势.TSP质量浓度明显受到局地气象因子降水量、温度、相对湿度、气压和风的控制.降雨量越小、温度越低、相对湿度越小、风速越小,大气TSP浓度越高,反之越低.春季背景大气TSP的质量浓度平均0.12mg/m^3,大风天气为0.22mg/m^3,浮尘天气为0.329mg/m^3,扬沙天气0.382mg/m^3,沙尘暴0.874mg/m^3,分别为背景大气的1.8、2.7、3.2和7.3倍,雨雪的清除效率分别为33.9%和26.7%.气象后向轨迹模型分析瓦里关山地区沙尘暴的沙源地来源于新疆北部、甘肃西北部、内蒙古中西部及本省西北部的柴达木盆地.TSP质量浓度远低于城市和区域本底站,代表了全球大陆尺度的环境,冬春季多风沙是造成TSP质量浓度较高的主要因素.
祁栋林李晓东蔡永祥肖宏斌王力黄建青李德林王剑琼刘鹏
关键词:影响因素
湟水河谷霾天气的气候特征分析
2009年
本文利用1961~2007年湟水河谷6个气象站的气象资料,对湟水河谷霾的时空分布、环流形势和霾天气过程中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1月至次年5月是霾的高发时段;霾主要发生在阻塞型、南支槽和纬向型三种环流形势;霾发生时的气象要素有明显的特征。
祁彩虹德力格尔蔡永祥雷生国
关键词:环流形势气象要素
青海省湟水河谷地区大气能见度变化特征及其与视程障碍现象关系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本文对青海省湟水河谷地区五个气象站1957~2007年的大气能见度变化规律及其霾、雾等六种视程障碍现象对大气能见度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湟水河谷大气能见度的年、季、日变化特征明显:51年来大气能见度为双峰型且呈逐年弱增加趋势;冬季能见度最低,夏季能见度最高;早晨08时能见度最差,午后14时最好;冬季的霾、春季的浮尘和扬沙与秋季的轻雾对湟水河谷大气能见度的影响最为显著。
雷生国德力格尔蔡永祥祁彩虹刘蓉娜
关键词:大气能见度
瓦里关自动气象站与气候观测站气象要素(温度)对比观测结果的分析
1999年
本文对中国大气本底基准观象台1998年1月1日—1998年12月31日全年自动气象站与气候观测站气象要素(温度)对比观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两站温度差值很小,相关性也很好,完全可以由自动气象站(温度)取代人工气候观测项目。对本省气象部门推广自动气象站观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赵玉成张晓春蔡永祥祁栋林乔晓春
关键词:传感器
青藏高原瓦里关山边界层风的若干特征被引量:1
2001年
本文对1995年1月1日至1999年12月31日间在瓦里关山89m气象塔架设的边界展风的资料进行了分析,同时也详细分析了1999年边界层风速、风向及80m高度处垂直风速等变化的特征,得出了一些高原高山草甸下垫面边界层风的若干特征。
赵玉成乔晓春蔡永祥祁栋林温玉璞
关键词:青藏高原边界层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