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小亚

作品数:8 被引量:54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切除
  • 3篇切除术
  • 2篇胆管
  • 2篇动脉
  • 2篇诊治
  • 2篇手术
  • 2篇脾动脉
  • 2篇外科
  • 2篇微创
  • 2篇微创外科
  • 2篇消融
  • 2篇消融术
  • 2篇肝门部
  • 1篇胆管癌
  • 1篇胆管结石
  • 1篇胆总管
  • 1篇胆总管囊肿
  • 1篇导管
  • 1篇导管消融
  • 1篇导管消融术

机构

  • 6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苏州大学
  • 1篇锦州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许小亚
  • 6篇刘全达
  • 5篇周宁新
  • 4篇宋扬
  • 2篇段留新
  • 2篇梁宇
  • 2篇郝法涛
  • 1篇孙梯业
  • 1篇孙万军
  • 1篇夏起俊
  • 1篇李振凯
  • 1篇陈军周
  • 1篇孙强
  • 1篇段伟宏
  • 1篇程波
  • 1篇谢于
  • 1篇靳志涛
  • 1篇孙锁柱
  • 1篇张效东
  • 1篇董茂盛

传媒

  • 2篇局解手术学杂...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肝胆胰外科杂...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肿瘤药学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3
  • 4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血清VEGF对肝癌TACE治疗疗效的判断价值被引量:9
2017年
目的探讨血清VEGF对肝癌TACE治疗的疗效的判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上半年我院进行TACE介入治疗的40例肝癌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ELISA法和单向免疫扩散法检测肝癌患者TACE治疗前后的血清VEGF水平,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及其在疗效中的预测价值。结果治疗前,患者血清VEGF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参考值(P<0.05);TACE治疗后,血清VEGF水平明显上升,但在一定时间内又重新回到原来的水平;血清VEGF水平与肿瘤合并门脉癌栓、动门脉瘘以及有无远处转移具有明显相关性(P<0.05)。术前血清VEGF水平的高低预示术后治疗效果的优劣,其作为预后评价指标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0.00%和86.67%。结论血清VEGF水平可预示TACE治疗肝癌的疗效,可作为肝癌患者介入治疗的疗效判断标志之一。
梁宇段留新郝法涛叶进冬许小亚
关键词:肝癌血清VEGFTACE治疗
射频消融治疗顽固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脾脏射频消融术治疗顽固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我院开展的国际首例脾脏射频消融治疗ITP的疗效。结果 1例43岁女性食管癌患者,经反复外周血计数、血涂片和骨髓穿刺等检查证实合并原发性重症ITP,其血小板计数小于(5~10)×109/L,经规范抗幽门螺旋杆菌治疗、静滴人免疫球蛋白、甲基强的松龙、长春新碱和输注血小板等治疗无效。患者接受腹腔镜下脾脏射频消融术治疗,术后第22天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无围手术期并发症;随访超过8个月,患者呈完全应答。结论脾脏射频消融术治疗顽固性ITP安全、有效,值得扩大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其疗效。
刘全达孙万军许小亚宋扬周宁新
关键词: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射频消融术微创外科脾切除术
脾动脉阻断技术在射频消融治疗门脉高压性脾功能亢进症中的应用被引量:17
2011年
目的探讨脾动脉阻断技术联合脾脏射频消融(RFA)治疗门静脉高压性脾功能亢进症(脾亢)的有效性和临床应用前景。方法对阻断或未阻断脾动脉主干的接受脾脏RFA治疗的肝硬化性门静脉高压合并重症脾亢患者,分析随访6个月的临床疗效;并评估脾动脉阻断对肝硬化合并脾动脉盗血综合征的治疗效果。结果阻断或未阻断脾动脉主干的接受脾脏RFA治疗的门脉高压性脾亢患者各15例,术后未发生严重并发症。阻断脾动脉后实施脾脏RFA组消融(56±35)%脾脏体积,较未阻断脾动脉组消融体积(38±21)%显著增加(P<0.01);且阻断脾动脉组治疗后血小板计数、Child-Pugh评分和分级改善明显优于未阻断脾动脉组。合并巨脾的脾动脉阻断组15例患者经影像学诊断都符合脾动脉盗血综合征诊断,经脾动脉栓塞(13例)和脾动脉结扎(2例)后肝动脉内径显著增粗,肝动脉供血明显改善。结论脾动脉阻断联合脾脏射频消融术是治疗门静脉高压性脾亢,可以显著提高脾亢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同时纠正脾动脉盗血综合征和有效改善肝功能。
刘全达周宁新宋扬许小亚段伟宏孙梯业晋志涛
关键词:脾功能亢进导管消融术脾动脉
胰腺结核13例诊治体会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分析胰腺结核的临床特征,以提高胰腺结核的诊断水平,并给予及时、正确的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至2008年间诊治的13例胰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男7例,女6例,中位年龄30岁,既往有结核病史4例,胸片异常3例。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或不适8例,腰背痛5例,腹部包块4例,发热3例,黄疸3例,体重下降8例。超声和CT显示胰腺实性和囊实性肿瘤分别为8例和5例,孤立性胰腺结核6例。根据临床表现确定诊断1例,对8例行超声引导细针穿刺抽吸(FNA)活检11次,确诊5例,FNA的成功率为45%,FNA对胰腺结核患者的确诊率为63%(5/8);另7例经手术活组织病理检查确定诊断。全部病例接受规范的抗结核治疗后治愈,随访期间无复发。结论对年轻的胰腺占位性病变患者,怀疑胰腺结核的意识是提高诊断的关键,并进一步行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活检或术中活组织病理检查明确诊断。抗结核治疗能治愈胰腺结核,绝大部分病人可以避免手术干预。
宋扬刘全达许小亚周宁新
关键词:胰腺疾病结核细针抽吸活检
肝移植术后脾动脉盗血综合征六例诊治分析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脾动脉盗血综合征(SASS)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SASS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结果、治疗及效果。结果 87例肝移植患者中共6例(6.9%),经腹腔动脉造影证实发生肝移植术后SASS,其中1例SASS患者合并肝动脉血栓形成,1例SASS患者合并附壁血栓、肝动脉狭窄,均经溶栓后再通。6例肝移植术后SASS患者在术后早期出现淤胆、肝功能损害等异常。3例SASS患者于术后13-63 d内接受脾动脉栓塞,恢复顺利;1例SASS患者因胆道损害2次行内镜下逆行性胆胰管造影、胆管取栓、左半肝切除和右肝管-空肠吻合术,术后仍存在持续淤胆,术后5年经动脉造影证实SASS并实施脾动脉栓塞,但淤胆无明显缓解。2例未接受治疗的SASS患者,均死于胆道感染和(或)移植物失功能。结论肝移植术后SASS能导致肝动脉血栓形成、胆道损害和移植物失功能等严重并发症。预防性脾动脉结扎和经导管脾动脉栓塞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应早期纠正SASS,避免其严重后果。
刘全达周宁新宋扬靳志涛许小亚
关键词:肝移植手术后并发症脾动脉
肝门部胆管癌神经浸润的病理学分析及临床意义探讨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分析肝门部胆管癌神经浸润的发生率、方式与规律及影响因素。方法光镜下观察52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484张组织病理切片,分析肿瘤神经浸润的发生率、方式与规律;使用关联分析统计学方法分析神经浸润与淋巴结转移、血清CA19-9水平、血清CEA水平、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和肿瘤侵犯胆管壁程度的关系。结果肝门部胆管癌神经浸润总发生率为90.38%(47/52);高、低及未分化腺癌间神经浸润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浸润发生率与患者的肿瘤Bismuth-Corlette分型、血清CA19-9水平、血清CEA水平、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及淋巴结转移均无关(P>0.05),而与胆管壁浸润程度有关(P<0.01)。肿瘤浸润神经主要有4种方式,其发生率由高至低依次是:Ⅱ型>Ⅲ型>Ⅳ型>Ⅰ型。浸润方式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χ2=31.04,P<0.01)。结论肝门部胆管癌具有神经亲嗜性,神经浸润发生率高;肝门胆管癌神经浸润有多种浸润方式,浸润方式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肿瘤是否浸润神经与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无关,而与侵犯胆管壁程度有关。
董茂盛李振凯许小亚李爱民孙锁柱程波
关键词:肝门部胆管癌神经浸润病理类型
肝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胆总管囊肿术后癌变一例被引量:1
2017年
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切除术后继发胆管癌的发生率较低,目前关于先天性胆总管囊肿恶变的报道较少。对于胆总管囊肿癌变,半肝联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能够完整切除肿瘤并延长患者生存时间的治疗方案选项。本文介绍1例57岁IVa型先天性胆总管囊肿切除术后继发胆管癌变的患者,行扩大右半肝联合胰十二指肠切除、门静脉切除重建术的诊疗经验。
卢昊许小亚梁宇郭栋郝法涛段留新刘全达
关键词:门静脉栓塞术根治性手术肝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机器人肝切除术:附17例报告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总结机器人手术系统在肝脏切除术应用中的临床经验。方法:对于2009年1月至2010年7月实施的17例机器人外科手术系统所行肝切除术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7例机器人肝脏手术病人中男∶女=8:9,平均年龄(55±16)(27~85)岁。包括原发性肝细胞癌3例;胆管细胞癌3例(BismuthⅢb型肝门部胆管癌1例,肝内胆管囊腺癌2例);转移性肝癌3例;良性肝脏肿瘤4例(肝血管瘤3例,胆管囊腺瘤1例);左肝内胆管结石4例。手术方式:规则性左半肝切除术2例,左肝外叶切除术5例,肝局部或楔形切除7例,亚肝段(s5a)切除术1例,联合其他机器人术式12例。机器人肝切除的平均手术时间为280 min,术中出血量为150 mL。术中发生大出血3例,其中2例(11.8%)为巨大肝血管瘤中转开腹切除。采用Pringle法肝切除4例,采用肝实质缝扎和超声刀离断肝实质交替法实施左肝外叶切除4例。机器人肝切除病例的平均住院时间为7(5~16)d。术后发生严重并发症2例(11.8%):腹腔内出血1例,肺部感染1例,经保守治疗治愈,无胆漏等严重并发症和围手术期死亡。结论:机器人肝切除术安全、可行,疗效确切。探索适合机器人手术系统优势的肝切除止血方法等创新性技术将是今后机器人肝切除的重点之一。
周宁新刘全达陈军周孙强张效东谢于夏起俊许小亚
关键词:机器人外科肝切除术微创外科肝脏肿瘤肝内胆管结石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