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仁厚

作品数:24 被引量:40H指数:3
供职机构:空军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老年
  • 4篇缺血
  • 4篇脑梗
  • 4篇脑梗死
  • 4篇老年人
  • 4篇梗死
  • 3篇蛋白
  • 3篇再灌注
  • 3篇食管
  • 3篇食管炎
  • 3篇缺血再灌注
  • 3篇莫沙必利
  • 3篇脑缺血
  • 3篇灌注
  • 3篇返流
  • 3篇返流性
  • 3篇返流性食管炎
  • 3篇奥美拉唑
  • 3篇必利
  • 2篇电镜

机构

  • 24篇空军总医院
  • 2篇吉林医学院附...
  • 1篇北华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沈阳市胸科医...

作者

  • 24篇谢仁厚
  • 18篇陈晋文
  • 15篇李华军
  • 15篇张改华
  • 15篇杜文津
  • 10篇刘玮
  • 8篇宋东林
  • 5篇吕强
  • 5篇石进
  • 4篇张宏
  • 2篇李恭
  • 2篇陈大伟
  • 2篇靳英
  • 1篇尹巧香
  • 1篇白丽
  • 1篇赵瑞敏
  • 1篇常蜀英
  • 1篇刘宏利
  • 1篇刘新明
  • 1篇刘波

传媒

  • 4篇中国老年学杂...
  • 4篇空军总医院学...
  • 3篇中风与神经疾...
  • 2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河南肿瘤学杂...
  • 1篇人民军医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 1篇中国老年保健...
  • 1篇第五届全国老...

年份

  • 2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6
  • 6篇2005
  • 3篇2004
  • 1篇2001
  • 1篇2000
  • 2篇1998
  • 2篇1996
  • 1篇1995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反应蛋白与脑梗死关系探讨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C反应蛋白(CRP)是一种敏感的炎症标志物,本文探讨脑梗死患者血清CR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测定64例脑梗死患者72h内血清CRP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脑梗死组CRP阳性率(39/64)高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组CRP阳性率(31/36)比腔隙性脑梗死组(7/28)增高显著,P<0.05。结论CRP水平升高可能与脑梗死密切相关,炎症可能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陈晋文张改华谢仁厚李华军刘玮杜文津
关键词:脑梗死C反应蛋白炎症CRP炎症标志物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一家系5例报告及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强直性肌营养不良(DM)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DM疾病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对一DM家系确诊的5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及回顾性分析,包括患者基本资料、临床表现、血液生化、心电图、肌电图及肌肉活检等。结果 5例DM患者均为慢性病程,以肌强直、肌无力、肌萎缩为主要表现,伴有眼部、心脏、内分泌和生殖、神经等多系统损害如白内障、心律失常、脱发、阳痿、习惯性流产、智能减退等,血清肌酶轻度增高或正常,肌电图具有特征性肌强直放电和肌源性损害,肌肉活检呈非特异性肌病特征。结论 DM是一种以肌强直、肌无力、肌萎缩为主要表现的多系统损害的遗传性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多样,识别DM的临床特点有助于提高对其诊断水平。
杜文津陈晋文谢仁厚吴保仁
关键词:强直性肌营养不良肌强直多系统损害
莫沙必利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老年返流性食管炎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观察莫沙必利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32例老年返流性食管炎疗效。本组患者均经胃镜检查及组织活检确诊。临床特点:绝大多数患者有返酸、胸骨后或剑突下烧灼感,部分患者出现吞咽困难、吞咽疼痛;另一部分患者自诉咽部不适,有异物感,声嘶。方法莫沙必利,一次5mg,一日3次,餐前15-30min 口服;奥美拉唑,20mg,每日一次。经1-2个疗程(3周为一疗程),痊愈13例,占 40.62%;显效19例,占59.38.%;总有效率为100%。结论应用莫沙必利与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老年返流性食管炎疗效显著。
张改华谢仁厚陈晋文李华军杜文津
关键词:返流性食管炎莫沙必利奥美拉唑
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脑神经细胞巢蛋白的表达被引量:2
2008年
将30只成年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以线栓法建立大脑中动脉缺血后再灌注模型,应用免疫组化SABC法观察再灌注后各观察部位不同时间神经细胞巢蛋白(Nestin)的表达情况。发现缺血再灌注6 h,Nestin阳性细胞少量表达,1 d时数量增多,3 d时明显增多,7 d时Nestin阳性细胞数的量和形态变化最为显著。认为Nestin阳性细胞在正常成年脑组织中广泛表达,再灌注损伤后大脑各部位Nestin阳性细胞的表达呈一致性增强,各部位Nestin阳性细胞数目的增加量在不同时间又有所不同。
刘玮张改华陈晋文谢仁厚李华军杜文津宋东林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损伤巢蛋白
老年人大面积脑梗死35例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杜文津张改华陈晋文谢仁厚李华军
关键词:老年大面积脑梗死
胰岛素抵抗与老年男性高血压和卒中的关系
2009年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与老年男性高血压和卒中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设计,收集70例脑梗死(脑梗死组)、62例脑出血(脑出血组)、58例非卒中(对照组)老年男性患者的临床资料。每组再根据有无高血压病史进一步分层,3组依次有高血压病史分别为40、42、32例,无高血压病史分别为30、20、26例。清晨空腹取血,分别测定血脂、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敏感指数。在控制高血压、脂质异常后,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卒中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脑梗死组和脑出血组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胰岛素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胰岛素敏感指数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按有无高血压病史进行分层后比较胰岛素抵抗,3组中无论有无高血压病史,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的空腹胰岛素及胰岛素敏感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高血压合并卒中患者的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敏感指数与血压正常卒中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组空腹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控制了高血压、脂质异常等因素之后,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胰岛素抵抗是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0,OR=1.495,95%CI:1.102~2.028)。结论高血压可能通过增加胰岛素抵抗而增加卒中发生的风险。胰岛素抵抗可能是老年男性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刘玮赵瑞敏陈大伟陈晋文谢仁厚李华军杜文津张改华宋东林
关键词:卒中高血压胰岛素药物拮抗作用因果律
癌性肌病和线粒体脑肌病肌肉接头处的电镜研究
1998年
目的观察癌性肌病(LEMS)和线粒体脑肌病(MEMS)患者的神经肌肉接头处(NMJ)超微结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HRP-α-BuTx标记经计算机图形扫描、医学图像与分析软件测量电镜照片中NMJ的各项指标并与对照组比较分析。结果MEMS组与对照组除神经末端与突触后膜面积之比小外(P<0.05),其它指标差异无显著意义。LEMS组的突触后膜长度和突触后膜与前膜长度之比大于对照组(P<0.01,P<0.001),而神经末端与突触后膜面积之比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MEMS时由于NMJ神经末端内线粒体损害致其面积变小,LEMS时NMJ的突触后膜延长、AchR增加。
宋东林石进吕强张宏张宏陈晋文谢仁厚
关键词:线粒体脑肌病神经肌肉接头电镜
莫沙必利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老年返流性食管炎32例
<正> 观察莫沙必利与奥美拉唑联合治疗32例老年返流性食管炎疗效。本组病人均经胃镜检查及组织活检确诊。临床特点:绝大多数病人有返酸、胸骨后或剑突下烧灼感,部分病人出现吞咽困难、吞咽疼痛;另一部分病人自诉咽部不适,有异物感...
张改华谢仁厚陈晋文李华军杜文津
文献传递
茶多酚对D-半乳糖诱导的小鼠拟衰老作用的影响被引量:3
2000年
目的 观察茶多酚对 D-半乳糖诱导的小鼠拟衰老作用的影响。 方法 皮下注射 D-半乳糖 5 0 m g/kg· d- 1制备衰老模型 ,NIH小鼠 40只 ,随机分为 4组 :茶多酚处理组 1,2组 ,每日分别给予茶多酚 10 0 m g/kg及 2 0 0 m g/kg灌胃 ;2个对照组给予等容积饮水灌胃。 6周后测定心、肝、脑组织的 SOD活性、MDA及脂褐质 (L F)含量 ,脑组织的 MAO- B活性。 结果 茶多酚 10 0 mg/kg· d- 1或 2 0 0 mg/kg· d- 1能防止 D-半乳糖诱导的衰老小鼠心、肝、脑组织中的 SOD活性降低 ,使 MDA及L F含量减少 ,降低脑组织中的 MAO- B的活性。 结论 结果表明茶多酚对
李明阳谢仁厚刘波靳英尹巧香
关键词:茶多酚衰老动物疾病模型超氧化物歧化酶类过氧化脂质类脂褐质
全文增补中
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血管生成素-1和-2的动态表达变化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检测相关细胞因子血管生成素1(Ang1)、Ang2在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表达的动态变化。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技术。结果在正常脑组织及缺血/再灌注后均发现Ang1蛋白及Ang1mRNA的中等程度的广泛表达,在再灌注48h时达到高峰,此后虽有所下降,但仍为持续的阳性表达。Ang2蛋白及Ang2mRNA在对照组及假手术组中均呈阴性表达,在MCAO后6h于梗死灶内的一些单个细胞中发现,在12~24h后达到高峰,这种表达一直持续到72h。结论Ang1、Ang2在脑损伤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李华军李巍邵延伸尹娇饶明俐张改华陈晋文谢仁厚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血管生成素-1血管生成素-2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