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映华
- 作品数:31 被引量:128H指数:6
- 供职机构: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学技术发展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IL-6活性与急性相蛋白浓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 1993年
- 运用敏感的B_9细胞增殖试验检测了81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血清IL-6活性,同时分析了标本的几种急性相蛋白含量,结果表明,68%MM患者血清中IL-6活性大于5μ/ml(正常对照为5μ/ml以下),几种急性相蛋白中C-反应性蛋白(CRP)在MM时升高(P<0.01),平均达正常对照组的17倍以上,MM患者补体C_4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p>0.05),C_3、白蛋白及转铁蛋白在MM时分别比正常下降24.42%、38.83%和32.80%,且与疾病分期有关,在血清IL-6大于5μ/ml的55例中,IL-6活性与CRP、C_3、白蛋白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6,-0.34和-0.29,IL-6与转铁蛋白浓度相关不明显。本文结果提示:CRP、C_3及白蛋白等含量的变化可作为反映MM病情的简易而敏感的指标。
- 侯健孔宪涛谢映华程昕刘焱
- 关键词:白细胞介素6多发性骨髓瘤
- 血清粗纤维调节素检测对诊断肝纤维化的临床价值被引量:1
- 1997年
- 我们在提纯人胎盘粗纤维调节素(Un)及制备其抗血清的基础上,建立了竞争抑制ELISA法,检测143例各种肝病、30例非肝疾病和60名正常人血清Un水平,并与肝活检病理及血清Ⅲ型前胶原肽(PⅢNP)、透明质酸(HA)和层粘连蛋白(Ln)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各肝病组血清Un含量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及非肝疾病组(P值均<0.01):慢性肝炎各期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值均<0.01);血清Un水产与慢性肝炎肝组织学炎症活动度(r=0.52,P<0.05)及纤维化程度(r=0.78,P<0.001)均呈显著正相关,与血清PⅢNP、LN、HA水平均不相关。若以血清Un≥200μg/L为判断肝纤维化的界值,其敏感性为71.43%,特异性为78.9%,诊断准确率为73.03%。
- 姚定康李石孔宪涛谢映华
- 关键词:肝纤维化
- 血清层粘连蛋白ELISA检测及其在肝病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 1994年
- 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方法,分析138例肝病患者血清层粘连蛋白(laminin,LN)含量,发现LN随肝损害的加重而升高,慢迁肝(151.2±69.3g/L)、慢活肝(207.3±78.6g/L)、肝癌(206.6±104.3g/L)及肝硬变(296.0±112.4g/L)血清LN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100.3±42.4g/L)(P<0.01)。以慢活肝时LN值加一个标准差为界,LN诊断肝硬变的敏感性为87%,特异性为90%,诊断符合率为88%。揭示LN是判断慢性肝脏损害程度和诊断肝纤维化的一个良好指标。
- 高锋孔宪涛刘焱谢映华
- 关键词:血清层粘连蛋白ELISA检测肝病ELISA方法肝脏疾病
- 细胞外间质成份对大鼠肝细胞胶原合成及DNA合成的调节
- 1994年
- 采用胶原酶消化法对大鼠肝细胞进行原代培养,观察层粘蛋白(Laminin,LN)和透明质酸(Hyaluronic·Acid,HA)对其~3H-脯氨酸(~3H-Pro)及~3H-胸腺嘧啶(~3H-TdR)的掺入影响。结果发现,LN和HA均可抑制肝细胞的胶原合成及DNA合成,且随着剂量的增加而抑制明显,但无线性关系。~3H-TdR掺入受抑制的程度低于~3H-Pro。生理剂量的LN和HA对~3H-Pro及~3H-TdR的细胞掺入没有明显的影响。提示LN和HA在病理情况下可抑制肝细胞的胶原合成及细胞增殖,在肝纤维化发病机制中可能起负调节作用。
- 高锋孔宪涛谢映华王笑利
- 关键词:肝细胞层粘蛋白
- 基底膜糖蛋白在实验性肝纤维化中的动态变化
- 1999年
- 肝纤维化是慢性肝病向肝硬化发展的必要之路,而肝窦的基底膜化即肝窦毛细血管化是肝纤维化的一种重要病理特征。层粘连蛋白(Laminin,LN)和副层粘连蛋白(Entactin,EN)作为两种主要基底膜糖蛋白通常以LN-EN复合体参与基底膜的结构组成〔1〕...
- 姚定康张贤康李石孔宪涛谢映华
- 关键词:肝纤维化
- 细胞外间质成分与肝病关系的研究被引量:30
- 1994年
- 利用固相酶联免疫检测技术(ELISA),建立了层粘连蛋白(Laminin,LN)和透明质酸(Hyaluronate,HA)的检测方法,对138例肝病患者的血清含量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LN和HA随着肝病程度的加重而逐步升高,急性肝炎时HA含量轻度高于正常人(P<0.05),LN变化不显著。慢性肝病时LN与HA血清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0.001),于肝硬化时达到最高。以慢性活动性肝炎的上限值为界,LN和HA联合诊断肝硬化的敏感性、特异性和诊断符合率均为90%,提示LN和HA是判断慢性肝病损伤程度和诊断肝纤维化的良好指标。
- 高锋孔宪涛王笑利谢映华刘焱范列英
- 关键词:层粘连蛋白透明质酸肝疾病
- 单克隆抗体亲和层析法提纯人重组IL—2被引量:2
- 1993年
- 本文用正辛酸沉淀法提纯了四株抗IL-2单克隆抗体(8H7、982、9812、9F5),并与溴化氢活化的Sepharose4B 偶联制成亲和层折柱纯化人重组IL-2(rhIL-2)。结果表明四根单抗亲和层析柱均可有效地纯化rhIL-2,其中9B12柱和9F5柱的提取率分别达到49.2%和37.5%,提取物纯度在95%以上,并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
- 王笑利徐犇郑岚谢映华孔宪涛
-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白细胞介素2
-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骨髓细胞IL-6分泌机制的研究被引量:7
- 1998年
-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骨髓细胞中白细胞介素6(IL-6)分泌机制。方法:应用双标记免疫荧光技术检测了16例MM患者和19例对照者新鲜分离的骨髓单个核细胞中IL-6表达情况。结果:MM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IL-6表达阳性率为15.4%±6.5%,骨髓瘤细胞IL-6表达阳性率达7.9%±2.9%,基质细胞IL-6表达阳性率达4.5%±1.2%;对照组骨髓单个核细胞IL-6表达阳性率为4.6%±2.3%,基质细胞IL-6表达阳性率为2.6%±1.1%,浆细胞IL-6表达阳性率为0.7%±0.1%。MM患者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均<0.001)。另外MM组骨髓单个核细胞中基质细胞所占比率为6.9%±1.4%,也较对照组的4.7%±1.8%明显升高(P<0.001)。结论:MM患者升高的IL-6既可由瘤细胞分泌,又可由基质细胞分泌,自分泌和旁分泌机制可能都参与了MM的发病。
- 梁之祥侯健丁思奇王东星王东星谢映华潘祖玉谢映华孔宪涛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白细胞介素6骨髓细胞基质细胞
- 血清IgD检测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 1989年
- IgD自从被发现以来,许多学者对其生物学特性和功能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尚未得出明确的结论。Calvert和Pernis报道,IgD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反应,并对抗原识别、细胞的激活和抗体的合成分泌等有着重要的启动和调节作用。有人发现,许多疾病均有血清IgD含量的增高。因此。
- 李留洋孔宪涛谢映华
- 关键词:免疫球蛋白DIGD
- 血清粗纤维调节素检测对诊断肝纤维化的临床价值被引量:2
- 1998年
- 血清粗纤维调节素检测对诊断肝纤维化的临床价值姚定康,李石,孔宪涛,谢映华肝纤维化是肝内细胞外基质(ECM)过多沉积所致,其发生、发展直接影响病人预后。粗纤维调节素(Un-dulin,Un)是近年发现的一种ECM糖蛋白,有关其临床研究的报道尚少[1,2...
- 姚定康李石孔宪涛谢映华
- 关键词:肝纤维化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