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费允云

作品数:74 被引量:403H指数:12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3篇期刊文章
  • 17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领域

  • 6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7篇原发性
  • 17篇综合征
  • 16篇胆汁
  • 16篇胆汁性
  • 16篇原发性胆汁性
  • 16篇狼疮
  • 16篇干燥综合征
  • 14篇系统性红斑
  • 14篇系统性红斑狼...
  • 14篇红斑
  • 14篇红斑狼疮
  • 13篇肝硬化
  • 11篇原发性干燥综...
  • 9篇胆汁性肝硬化
  • 9篇原发性胆汁性...
  • 8篇风湿
  • 6篇受体
  • 6篇趋化
  • 6篇趋化因子
  • 6篇趋化因子受体

机构

  • 64篇北京协和医院
  • 11篇北京协和医学...
  • 4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青岛大学
  • 3篇青岛大学医学...
  • 3篇赣南医学院第...
  • 2篇广东省人民医...
  • 2篇北京大学
  • 2篇江苏省人民医...
  • 2篇北京医院
  • 2篇中山大学
  • 2篇中日友好医院
  • 2篇山西医科大学...
  • 2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包头医学院第...
  • 1篇长春中医药大...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南京大学医学...
  • 1篇昆明医学院第...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74篇费允云
  • 48篇张奉春
  • 34篇张文
  • 23篇曾小峰
  • 21篇赵岩
  • 16篇李梦涛
  • 16篇张烜
  • 13篇王迁
  • 12篇刘斌
  • 9篇侯勇
  • 8篇徐东
  • 7篇陈华
  • 7篇高金明
  • 6篇吴庆军
  • 6篇王立
  • 6篇彭琳一
  • 6篇苏金梅
  • 5篇冷晓梅
  • 5篇甘凤英
  • 4篇李霞

传媒

  • 16篇中华风湿病学...
  • 12篇中华临床免疫...
  • 6篇中华全科医师...
  • 5篇中华医学杂志
  • 4篇第17次全国...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中国实用内科...
  • 2篇基础医学与临...
  • 2篇第15次全国...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国外医学(呼...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华内科杂志
  • 1篇北京医学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临床药物治疗...
  • 1篇中国卫生产业
  • 1篇协和医学杂志
  • 1篇全国自身免疫...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8
  • 4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6篇2014
  • 5篇2013
  • 12篇2012
  • 10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3
7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多发性肌炎合并重症肌无力三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6年
对本院收治的3例多发性肌炎(PM)合并重症肌无力(MG)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3例均有肌酶升高,肌电图均示肌源性损害,重复低频电刺激及新斯的明试验均阳性,诊断为PM合并MG明确,分别随访1年、16个月和16年未复发。结合国内外文献,共有28例PM合并MG患者,平均年龄为56岁,临床表现依次为肌无力28例(100%),呼吸困难12例(43%),吞咽困难12例(43%),上睑下垂12例(43%),构音障碍8例(29%),复视5例(18%),饮水呛咳4例(14%),肌痛3例(11%),13/26例(50%)重复神经电刺激示低频波幅递减,21/23例(91%)乙酰胆碱受体抗体阳性,10/11例新斯的明试验阳性。
赵玉月彭琳一费允云张奉春
关键词:多发性肌炎重症肌无力
熊去氧胆酸及其联合激素和免疫抑制剂治疗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5
2011年
目的 观察熊去氧胆酸(UDGA)、UDCA联合泼尼松龙、UDCA联合硫唑嘌呤3种方案治疗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PBC)的疗效,并评价影响疗效的危险因素。方法 82例初诊PBC患者随机分为单用UDCA(U组,28例)、UDCA联合泼尼松龙(UP组,27例)、UDCA联合硫唑嘌呤(UA组,27例)3个治疗组,在治疗第0、3、6、12个月采集临床、实验室资料及药物不良反应。主要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和COX回归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UP组患者较U组及UA组在乏力和瘙痒程度上有明显改善(P=0.015和P=0.037),U组、UA组无改善。3组患者治疗后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碱性磷酸酶(ALP)、谷氨酰转肽酶(GGT)、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DBIL)和lgM均下降,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发生疾病进展的患者Mayo危险性评分高(P=0.018)、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P=0.042)。UP组血糖升高2例、满月脸5例、多毛1例;UA组白细胞下降2例,胆绞痛1例,U组未出现药物不良反应。ALP、GGT、总胆固醇基线水平高是生化缓解的危险因素(P=0.015)。总胆红素、DBIL、总胆汁酸增高、PT延长不利于肝生化缓解(P=0.075)。结论 3种方案对PBC患者肝脏生化指标、lgM的改善作用相近,UDCA联合泼尼松龙方案可减轻乏力、瘙痒症状,单用UDCA方案不良反应发生率最低。Mavo危险性评分高、盯延长的患者疾病易进展;高水平的ALP、GGT、总胆固醇是生化缓解的危险因素;高水平的总胆红素、DBIL、总胆汁酸、PT不利于生化缓解。
石运莹史旭华费允云张烜张奉春
关键词:肝硬化胆汁性熊脱氧胆酸硫唑嘌呤
白塞病反复消化道出血、穿孔一例救治体会
2017年
临床资料 患者男,25岁,因间断腹泻、发热4年余,口腔外阴溃疡1年余,加重2个月于2016年8月16日入住北京协和医院。患者于2012年6月因腹泻、发热就诊于当地医院,结肠镜示回肠末端、回盲部、升结肠黏膜散在浅表性溃疡,予美沙拉嗪治疗有效。2015年3月起出现反复低热,偶有视物模糊及结膜充血,有反复口腔溃疡、外阴溃疡。
白炜李秀霞周佳鑫李梦涛费允云冷晓梅
关键词:反复消化道出血白塞病反复口腔溃疡穿孔外阴溃疡浅表性溃疡
风湿性疾病并发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分析风湿性疾病并发非结核分枝杆菌(NTM)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结局,以提高对此类疾病的认识。方法收集2008年5月至2018年4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治疗的风湿性疾病并发NTM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诊治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并发NTM感染的风湿性疾病患者共18例,男∶女为7∶11,平均年龄(47±17)岁(20~77岁)。所有患者HIV测定结果均为阴性。NTM感染诊断时间为起病后的0. 5~24. 0个月,中位时间为4. 5个月。66. 7%(12/18)的风湿性疾病并发NTM感染患者肺部受累,其他受累部位包括皮肤27. 8%(5/18)、骨及关节27. 8%(5/18)和血流感染22. 2%(4/18)。所有患者均进行血结核感染特异性T细胞检测,仅3例为弱阳性反应,其他检测结果均为阴性。10例患者(55. 6%)评估了T细胞亚群,其中CD4+T淋巴细胞数平均为(478±479)个/μl,未发现CD4+T淋巴细胞数低于50个/μl。18例患者均接受了抗NTM感染的联合化学疗法,其中3例患者因呼吸衰竭死亡,均为肺部NTM感染患者,其基础风湿性疾病均得到了控制,患者诊断前均有Ⅰ型呼吸衰竭;其他15例患者均康复。结论风湿性疾病并发NTM感染可能与基础风湿性疾病引起的免疫功能紊乱有关,但目前尚缺乏预测感染的有效手段,因此当临床上风湿性疾病患者出现原发疾病难以解释的肺部、皮肤、骨及关节受累表现须考虑NTM感染。患者治疗前的肺部基础情况可能与其预后密切相关。
施文焦洋范洪伟费允云曾小峰曾学军
关键词:非结核分枝杆菌风湿性疾病免疫抑制
系统性红斑狼疮死亡患者感染部位和病原菌分析被引量:15
2012年
目的了解近年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感染死亡患者的感染部位和感染病原菌。方法回顾分析1986年1月至2011年5月北京协和医院SLE住院死亡病例资料。结果1986年1月至2011年5月SLE住院死亡患者共252例,其中感染为主要死因的患者共97例,非感染原因为主要死因的患者共155例,感染在同期死亡患者中的比例逐渐上升,1986--1990年、1991—1995年、1996--2000年、2001--2005年和2006--2011年,感染死亡患者占同期死亡患者的比例分别为25.7%,24.1%,31.6%,34.9%和60.3%。在因感染死亡的患者中,肺部感染是主要的感染部位,共63例,占感染死亡患者的65%;回顾2006年1月至2011年5年SLE患者肺部感染患者,其中31例患者的病原菌明确,其中单一病原菌感染共14例,占45%,混合感染共17例,占55%。在单一病原菌感染死亡的患者中,最常见的病原菌是真菌感染,共9例,其中耶氏肺孢子菌肺炎4例,烟曲霉感染2例,镰刀菌属1例,热带念珠菌1例,隐球菌1例;普通细菌感染3例,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肺炎克雷伯杆菌1例;死于肺结核2例。在混合感染死亡的患者中,混合细菌感染最常见,共14例,其中常见的混合细菌感染依次为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菌、肠球菌、肺炎克雷伯杆菌、绿脓杆菌和阴沟肠杆菌,分别为6例、3例、2例、2例、2例和1例;混合真菌感染的患者共11例,在混合真菌感染的患者中烟曲霉菌6例,热带念珠菌3例,耶氏肺孢子菌3例,黄曲霉2例,土曲霉1例,白色念珠菌2例,光滑念珠菌1例,克柔念珠菌1例;除普通细菌和真菌以外,巨细胞病毒感染也是混合感染中常见的病原菌,共5例。结论感染已成为SLE的最主要死因;肺部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部位,混合感染常见,烟曲霉菌、耶氏肺孢子菌、鲍曼不动杆菌和巨细胞病毒感染�
费允云侍效春甘凤英侯勇张文张烜赵岩曾小峰张奉春
IgG4相关疾病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IgG4相关疾病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病例的临床特征。方法:2009年5月至2017年1月间北京协和医院IgG4相关疾病队列研究共纳入420例患者,其中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病例共16例,总结其临床、实验室、放射学、组织病...
彭琳一费允云陈华张文曾小峰张奉春
关键词:中枢神经系统
敲除趋化因子受体3对阻断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模型病情进展的作用
费允云张文高金明刘斌张奉春
中国不同年龄发病原发性干燥综合征的临床特征被引量:27
2013年
目的探讨我国不同年龄发病的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gren’s syndrome,pSS)患者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指标的异同。方法现况调查2009年1月至2011年11月于我国16家临床中心诊治、符合2002年pSS国际分类(诊断)标准的患者,据发病年龄<30岁,30~59岁,≥60岁将患者分为3组,并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非参数检验、x2检验对不同年龄发病的pSS患者行组间对比。结果 pSS患者发病高峰期在40~49岁(32.3%),其次是50~59岁(24.9%)及30~39岁(21.3%),<30岁发病组及≥60岁发病组均占10.8%。与30~59岁发病组相比,<30岁发病组关节炎、间质性肺炎发病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30~59岁发病组相比,≥60岁发病组女性比例低(P<0.05),出现症状至明确诊断的时间间隔短(P<0.05),口干发病率高(P<0.05),反复腮腺肿大出现率低(P<0.05),血白细胞计数降低比例低(P<0.05),间质性肺病发病率高(P<0.05),抗SSA、SSB抗体阳性率低(P<0.05)。与<30岁发病组比较,≥60岁发病组口干发病率高(P<0.05),血白细胞计数降低比例低(P<0.05),肝脏受累、间质性肺病发病率高(P<0.05),抗SSA、SSB抗体阳性率低(P<0.05)。结论随发病年龄增长,pSS患者肝脏受累、间质性肺病、关节炎的发生率增高,血白细胞计数降低、抗SSA抗体及抗SSB抗体阳性率则呈下降趋势。
李娅李小峰黄慈波王国春栗占国张卓莉张晓肖卫国戴冽王永福胡绍先李鸿斌巩路刘斌孙凌云张缪佳曾小锋赵岩张烜史群张文李梦涛冷晓梅侯勇王迁沈敏苏金梅徐东费允云李永哲孙菲孙媛媛张奉春
关键词: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发病年龄
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或干燥综合征合并血小板减少症:长期随访研究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评价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或干燥综合征合并重症难治性血小板减少症的长期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纳入系统性红斑狼疮和干燥综合征合并重症血小板减少症病例,给予利妥昔单抗100mg,1次/周,共4次。原有糖皮质激素逐渐减量,并停用免疫抑制剂。首次利妥昔单抗治疗后第2、4、12、24、52、76、104、128和156周随访,以血小板计数为疗效评价指标,分别定义为有效(complete response,CR)(血小板计数>100×109/L),部分有效(partial response,PR)(50×109/L≤血小板计数≤100×109/L)和无效(no response,NR)(血小板计数<50×109/L)。定期监测外周血B细胞、血清补体C3、C4和IgG水平等。结果共纳入13例病例,包括1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和2例干燥综合征,均为女性患者,年龄为23~76岁,血小板减少症中位病程及中位随访时间分别为2年和25个月。首次应用利妥昔单抗第12周,有5例(38%)和2例(15%)病例分别达到CR和PR。第24周有6例(46%)和3例(23%)病例分别达到CR和PR。52周、104周和156周的总体反应率分别为6例(46%)、6例(46%)和4例(31%)。外周血B细胞均达到清除水平,血清补体C3、C4和IgG水平稳定。轻度输液反应2例,发生肺栓塞和活动性结核1例,并发股骨头无菌性坏死2例,1例在第25月因肺部真菌感染死亡。结论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或干燥综合征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疗效较好,起效较快,长期疗效稳定,安全性较好,但需谨慎除外感染。
陈华苏金梅王迁吴庆军费允云王立郑文洁张烜曾小峰张奉春
关键词:利妥昔单抗血小板减少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特征被引量:2
2014年
收集2008年1月—2013年3月在北京协和医院住院且出院诊断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的749例患者的病历资料。比较其中PSS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PSS—PH组)与未合并肺动脉高压者(PSS.nonPH组)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特征和预后。结果显示,PSS—PH组与PSS—nonPH组相比:雷诺现象(36.8%比20.0%,P=0.05)、心包积液(55.3%比0.0%,P〈0.01)、白细胞减低(42.1%比30.0%,P=0.03)、IgG水平[(28.8±11.2)g/L比(21.5±10.0)g/L,P=0.01]、甲状腺功能减低比例(34.2%比12.5%,P:0.05)均有统计学差异。提示PSS患者出现白细胞减低、甲状腺功能低下、IgG升高和心包积液者容易合并肺动脉高压。
李雪梅王迁费允云李梦涛田庄刘永太曾小峰
关键词:干燥综合征肺动脉高压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