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安奎

作品数:42 被引量:184H指数:8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7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5篇糖尿
  • 15篇糖尿病
  • 14篇蛋白
  • 13篇血小板
  • 12篇细胞
  • 11篇病变
  • 9篇白细胞
  • 7篇血小板-白细...
  • 7篇视网膜
  • 7篇视网膜病
  • 7篇视网膜病变
  • 7篇网膜
  • 7篇细胞聚集
  • 7篇白细胞聚集
  • 6篇糖蛋白
  • 6篇糖尿病视网膜
  • 6篇糖尿病视网膜...
  • 6篇糖尿病视网膜...
  • 6篇病毒
  • 5篇血管

机构

  • 39篇新乡医学院第...
  • 4篇新乡医学院
  • 2篇新乡市中心医...
  • 1篇新乡医学院第...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40篇贾安奎
  • 19篇刘彦轩
  • 11篇许光霞
  • 8篇王国戗
  • 6篇张国林
  • 5篇仲华
  • 4篇郭盛菊
  • 4篇林志强
  • 2篇许世琴
  • 2篇石太新
  • 2篇范杰斐
  • 1篇刘秋君
  • 1篇王小方
  • 1篇赵玉洲
  • 1篇李冰
  • 1篇刘沛
  • 1篇张艳
  • 1篇吉四辈
  • 1篇朱峰
  • 1篇张光文

传媒

  • 9篇国际检验医学...
  • 3篇中国糖尿病杂...
  • 3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中华医院感染...
  • 2篇中国微生态学...
  • 2篇中国实验诊断...
  • 2篇中国急救医学
  • 2篇第六次全国中...
  • 1篇临床肝胆病杂...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防痨杂志
  • 1篇中华检验医学...
  • 1篇中华内分泌代...
  • 1篇临床儿科杂志
  • 1篇中华眼底病杂...
  • 1篇中华劳动卫生...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实用内科...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5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8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6篇2006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和尿视黄醇结合蛋白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探讨尿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在糖尿病肾病(DN)中的作用及关系。方法对90例糖尿病患者按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正常白蛋白尿(NA)组、微量白蛋白尿(MA)组、大量白蛋白尿(LA)组共3组,分别测定尿MCP-1与尿RBP,并与30名健康对照(NC)组比较。结果 NC、NA、MA、LA组间的尿MCP-1及尿RBP水平逐渐升高(P<0.05或P<0.01);尿MCP-1水平与尿RBP(P<0.01)、UAER(P<0.01)均呈正相关;尿RBP与UAER呈正相关(P<0.01)。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随着尿蛋白的升高,尿MCP-1和尿RBP也逐渐升高。
贾安奎刘彦轩许光霞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视黄醇结合蛋白
流产孕妇HBV-DNA含量与染色体着丝粒点变异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通过对感染乙肝病毒的流产孕妇外周血HBV-DNA含量检测和其淋巴细胞染色体着丝粒点改变研究分析,探讨孕妇自然流产原因。方法:选择47例患有乙型肝炎自然流产史的孕妇,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BV-DNA含量,分为103~5(Ⅰ组)和>105(Ⅱ组)两组;选取1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上述各组人员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制作,G显带核型分析和同步银染法观察染色体着丝粒点变异情况,分析变异率与HBV-DNA含量的关系。结果:前两组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着丝粒点变异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Ⅰ组与对照组、Ⅰ组与Ⅱ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Ⅱ组与对照组有极显著性差异,病毒含量越高,变异率也越大。结论:乙型肝炎病毒可引起外周血染色体着丝粒点变异,变异率随病毒含量的升高而增加,从而导致染色体不分离,提示乙肝患者Cd的变化是导致流产的重要原因之一。
刘彦轩贾安奎
关键词:流产HBV-DNA
埃博拉病毒株糖蛋白的同源性分析
2009年
目的分析埃博拉病毒糖蛋白氨基酸的同源性,为埃博拉病毒的相关研究奠定基础。方法从GenBank调取不同年份发表的不同亚型埃博拉病毒糖蛋白氨基酸序列,使用ClustalW1.83生物软件,将这些氨基酸序列作同源性比较,并建立氨基酸序列的进化树。结果不同年份发表的同型埃博拉病毒糖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之间同源性较高,相对比较保守;不同亚型间的埃博拉病毒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较差。结论埃博拉病毒糖蛋白的氨基酸序列比较保守,不易发生变异。
王国戗赵玉洲牛菊霞贾安奎
关键词:埃博拉病毒糖蛋白进化树
荧光定量PCR技术对前驱期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了解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对前驱期(早期)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简称"结脑")的快速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判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选择被金标准(快速Mtb培养)确诊未经抗结核治疗的117例前驱期结脑组患儿和排除结脑的30例对照组患儿脑脊液标本,数字表法随机编号进行FQ-PCR检测Mtb DNA,计算其敏感度、特异度、诊断指数、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等统计指标并进行分析;治疗3周后结脑组盲法行培养和FQ-PCR检测,计算二者阳性检出率;随访出院时两种方法检测为阴性的结脑组患儿2年后各自复发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初诊患儿FQ-PCR检测结果与金标准比较敏感度、特异度、符合率为100.0%(117/117)、96.7%(29/30)、99.3%(146/147),诊断指数达196.7%,经卡方检验,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相关性分析r=0.9790,两种方法间有相关性(χ2=140.9,P=0.000)。结脑组治疗3周后培养法和FQ-PCR法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7.35%(32/117)和58.12%(68/117),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63,P=0.000);随访结脑组患儿出院时两种方法检测阴性2年后复发结果为:78例培养法阴性患儿复发7例(8.97%),69例FQ-PCR检测阴性患儿未见复发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736,P=0.0306)。结论FQ-PCR检测脑脊液TB-DNA,准确、简便、快速,有助于早期诊断结脑,对疗效监测和预后评估比培养法更具优势。
刘彦轩贾安奎郭盛菊石太新尚好珍
关键词:聚合酶链反应脑脊髓液预后
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的B细胞抗原表位预测
2009年
目的预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可能的B细胞抗原表位。方法以甲型流感病毒血凝素的氨基酸序列一级结构为基础,用生物信息学手段预测血凝素氨基酸序列的二级结构并分析其序列的亲水性指数、柔韧性指数、可及性参数、极性参数以及抗原指数,推测B细胞抗原表位的可能位置。结果经综合各种单参数预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氨基酸序列的98127、172189、498511肽段或附近可能存在B细胞抗原表位。结论预测B细胞抗原表位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疫苗研制及其他相关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王国戗牛菊霞贾安奎
关键词:甲型H1N1流感病毒血凝素B细胞抗原表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小板平均体积及血小板聚集功能的测定被引量:3
2006年
贾安奎
关键词:血小板聚集血小板计数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外周血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水平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DEACMP)患者外周血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PLA)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自2009年10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30例DEACMP患者急性期、稳定期以及3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患者外周血中血小板-单核细胞聚集体(PMA)和血小板-中性粒细胞聚集体(PNA)水平,并与同期20名体检健康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DEACMP组、ACOP组急性期外周血PNA和PM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DEACMP组与ACOP组急性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DEACMP患者和ACOP患者急性期体内血小板处于活化状态,PLA水平增高。DEACMP患者急性期外周血PNA和PMA水平均明显高于稳定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DEACMP患者病情稳定后,血小板活化得到控制。结论血小板参与了DEACMP的发病机制,PLA水平变化与病情基本一致。
贾安奎刘彦轩吉四辈张国林仲华许光霞
关键词: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
血和尿红细胞平均体积鉴别儿童血尿来源
2006年
目的通过对164例血尿儿童进行血、尿红细胞平均体积测定,探讨尿MCV法在儿童血尿来源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根据血MCV将血尿儿童分为MCV>72fl组和MCV<72fl组,采用日本MEK-6318K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分别测定静脉血MCV(MCVB)和尿液MCV值(MC-VU)。结果血尿儿童血MCV>72fl组50例肾小球性血尿MCVU均小于72fl,50例非肾小球性血尿MCVU均大于72fl;血尿儿童血MCV<72fl组31例肾小球性血尿MCVU均小于72fl,33例非肾小球性血尿MCVU中28例小于72fl,假阳性率为84.4%。结论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期,易患缺血性贫血,导致本身MCVB降低,使MCVU相应降低,导致尿MCV法鉴别血尿来源的特异性降低。提示在尿MCV法鉴别儿童血尿来源时,要注意观察MCVB,以免造成血尿来源的误判。
贾安奎
关键词:红细胞平均体积尿红细胞平均体积血尿
糖尿病肾病患者中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的表达及与炎症反应的关系被引量:3
2010年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是引起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发病与患者体内的血栓前状态密切相关,血小板活化与内皮细胞损伤在其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活化的血小板与白细胞黏附形成PLA是血小板活化的敏感指标,同时近年研究发现,炎症反应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相当重要作用。我们对糖尿病肾病患者外周血中PLA的表达及hs—CRP水平进行测定,以探讨PLA在糖尿病肾病中的表达及其与炎症反应的关系。
贾安奎许光霞
关键词:血小板-白细胞聚集体糖尿病肾病患者炎症反应微血管并发症内皮细胞损伤血栓前状态
血液采集后30分钟内血小板平均体积的改变
2006年
目的在静脉血采集后不同时间进行测定,探讨血小板离体后30min内血小板平均体积(MPV)的变化。方法采用MEK-6318K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30例静脉血于采集后即刻、10分钟、20分钟、30分钟时进行测定,分别平行测定3次,取其平均值。结果血小板即刻测定直方图出现锯齿波或尾部抬高,随时间延长,直方图逐渐变平滑,尾部逐渐降低,标本采集后30min内MPV随时间延长不规则增大,30分钟时结果高于即刻测定(P<0.05)。结论日常工作中,门诊、急诊由于报告发放时间的限制,常需采血后立即进行血细胞计数,故造成一些参数在统计学上的差异,MPV30分钟时的结果显著高于即刻测定值,在MPV的应用中需引起注意。
贾安奎
关键词:血小板血样采集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