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晓鹏

作品数:263 被引量:383H指数:9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超硬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203篇期刊文章
  • 33篇专利
  • 2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53篇化学工程
  • 77篇理学
  • 17篇一般工业技术
  • 6篇金属学及工艺
  • 6篇电子电信
  • 3篇冶金工程
  • 2篇电气工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机械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55篇刚石
  • 154篇金刚石
  • 86篇高温高压
  • 49篇单晶
  • 43篇宝石级
  • 41篇温度梯度法
  • 40篇高温
  • 38篇高温高压合成
  • 36篇金刚石单晶
  • 34篇宝石级金刚石
  • 32篇触媒
  • 23篇热电材料
  • 20篇晶体
  • 18篇合成金刚石
  • 14篇氮化
  • 14篇添加剂
  • 14篇聚晶
  • 13篇压机
  • 13篇有限元
  • 13篇六面顶

机构

  • 256篇吉林大学
  • 79篇河南理工大学
  • 24篇牡丹江师范学...
  • 12篇中国科学院
  • 11篇吉林师范大学
  • 10篇长春理工大学
  • 9篇河南工业大学
  • 7篇燕山大学
  • 7篇铜仁学院
  • 7篇中国科学院长...
  • 6篇洛阳理工学院
  • 6篇上海出入境检...
  • 5篇湘潭大学
  • 4篇北华大学
  • 3篇焦作师范高等...
  • 3篇天津科技大学
  • 2篇内蒙古民族大...
  • 2篇黑龙江大学
  • 2篇焦作工学院
  • 1篇东北大学

作者

  • 262篇贾晓鹏
  • 211篇马红安
  • 54篇臧传义
  • 47篇李尚升
  • 37篇郑友进
  • 33篇李小雷
  • 33篇宿太超
  • 27篇邹广田
  • 26篇胡强
  • 25篇肖宏宇
  • 23篇郭伟力
  • 22篇任国仲
  • 21篇田宇
  • 21篇陈立学
  • 19篇贾洪声
  • 18篇韩奇钢
  • 18篇周林
  • 16篇秦杰明
  • 16篇朱品文
  • 15篇李瑞

传媒

  • 50篇超硬材料工程
  • 39篇金刚石与磨料...
  • 19篇高压物理学报
  • 17篇功能材料
  • 16篇物理学报
  • 12篇人工晶体学报
  • 6篇吉林大学学报...
  • 6篇中国超硬材料...
  • 5篇原子与分子物...
  • 4篇硅酸盐学报
  • 4篇无机材料学报
  • 4篇第四届郑州国...
  • 3篇工业金刚石
  • 2篇材料导报
  • 2篇材料研究学报
  • 2篇四川大学学报...
  • 2篇吉林大学学报...
  • 2篇2005中国...
  • 2篇第10届全国...
  • 2篇第十八届中国...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5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8篇2016
  • 9篇2015
  • 11篇2014
  • 7篇2013
  • 17篇2012
  • 20篇2011
  • 28篇2010
  • 24篇2009
  • 37篇2008
  • 21篇2007
  • 15篇2006
  • 22篇2005
  • 9篇2004
2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Ⅱa型工业金刚石的高温高压合成被引量:1
2007年
对Ⅱa型工业金刚石的高温高压合成进行了研究,成功地合成出了优质Ⅱa型工业金刚石。通过考察有除氮剂、无除氮剂两种体系中合成金刚石的情况,结果发现,合成金刚石的最低压力点及温度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借助于光学显微镜发现,有除氮剂体系合成出的晶体颜色比原触媒体系合成的晶体要浅,且多为六一八面体;通过IR检测后发现,有除氮剂体系合成金刚石的含氮量明显低于原触媒体系合成金刚石的含氮量;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两种体系所合成金刚石表面的形貌进行了观察。
郑友进马红安周林贾晓鹏
关键词:金刚石高温高压
Fe基粘结剂制备生长型金刚石复合片的研究
2007年
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压力为5.0~6.0GPa,温度为1300℃~1500℃),以Fe基合金为烧结溶剂,采用熔渗法制备了质地均匀的D-D结合生长型金刚石复合片(PDC)。利用扫描电镜(SEM)分别对制备的PDC酸处理前后的金刚石层以及金刚石与碳化钨基底的交界层进行了微观形貌观测。采用能谱面扫描,对PDC整体断面进行了成分面扫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Fe基合金粘结剂具有良好的浸润性能,初始的Fe基合金溶剂已整体均匀渗透了金刚石层和碳化钨基底层。经酸处理后的金刚石层已形成了致密的相互交错的D-D直接成键的微观网状烧结整体。
贾洪声贾晓鹏马红安臧传义胡强黄海亮韩伟
关键词:金刚石复合片PDC微观形貌
多级圆角式高压顶砧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级圆角式高压顶砧,涉及探索金刚石、立方氮化硼及其制品等新型超硬材料和“常压”下无法制备的新材料的合成制备工具,属于超高压技术领域。多级圆角式高压顶砧顶部为带圆角的多级台式结构,底部为带倒角的柱体,顶部和...
韩奇钢贾晓鹏李明哲薛鹏飞马红安
文献传递
高温高压制备的PbSe的电学性能
2013年
PbSe与热电材料PbTe同属于Ⅳ-Ⅵ族半导体材料,且晶体结构相同,但是PbSe作为热电材料的研究较少。鉴于高温高压合成能够有效提高PbTe的热电性能,利用高压熔融淬火方法制备了PbSe,并通过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了PbSe的物相组成及微观结构,研究了合成压力及温度对PbSe电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高压制备的PbSe具有较低的电阻率和较高的功率因子,是较好的温差发电用热电材料。
宿太超许安涛李洪涛李尚升樊浩天马红安贾晓鹏
关键词:热电材料PBSE电阻率功率因子
人造金刚石的晶粒性质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被引量:7
2002年
金刚石颗粒的性质包括粒度、形貌、包裹体、冲击强度、抗压强度、热稳定性等 ,这些性质决定了金刚石工具最终的使用性能。本研究用 9种GE公司的金刚石为样品 ,对金刚石的上述性质进行了系统的测量 ,考察了诸性质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的测量结果表明 :金刚石的机械性质与晶粒的形貌以及晶体内部的杂质含量等性质之间存在着重要的相互关系 ;在同种晶粒粒度条件下 ,随着品级的升高 ,机械性质冲击强度、热稳定性逐渐升高 ;在晶体形貌方面如等轴度、粗糙度、椭圆度、晶粒度、浑圆度也随品质的升高逐渐改善 ;磁化物含量越低 ,金刚石的抗压强度。
贾晓鹏李风华陈立学郭伟力王琰弟邹广田
关键词:人造金刚石抗压强度磨料
压力对纳米CoFe_2O_4/SiO_2复合材料结构的影响
2013年
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和高温高压实验技术,制备了纳米CoFe2O4/SiO2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振动样品磁强计,对样品的结构、微观形貌和磁性进行了研究,并对CoFe2O4中阳离子的占位情况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随着处理压力的升高,样品的晶粒尺寸增大,晶格常数减小,比饱和磁化强度增大。通过计算结果可以推断,压力的升高导致CoFe2O4中的部分Fe3+从A位移向了B位,而部分Co2+则从B位移向了A位。
李季王丽贾晓鹏李海波
关键词:COFE2O4SIO2溶胶-凝胶
铁基合金助剂制备金刚石复合片结构及物性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在高温高压条件下(5.6GPa,1400℃),以Fe55Ni26Co19合金(KOV)为烧结助剂,采用高压熔渗技术制备了生长型金刚石复合片(PDC)。采用SEM、XRD、EDS等观察了PDC的组织形貌、物相成分;Ra-man光谱计算了金刚石的残余应力;测试了金刚石烧结体的耐磨性及耐热性。实验结果表明,KOV均匀渗透金刚石层,与金刚石颗粒形成了致密交错的网状结构,PDC结合界面复合牢固;PDC物相包括金刚石、WC、CoCx、α-Co、FeNi等;PDC烧结体的磨耗比为2.8×104,热失重温度为800℃,且具有较小的残余压应力,数值为0.08GPa。
贾洪声鄂元龙李海波贾晓鹏马红安郑友进李季刘鑫鑫
关键词:金刚石复合片高温高压熔渗
合成温度对生长型金刚石聚晶微观形貌的影响被引量:1
2007年
在国产六面顶高压设备上,通过触媒溶剂的熔渗技术,成功制备出了优质的生长型金刚石聚晶(PCD)。为了研究合成温度对生长型金刚石聚晶的影响,分别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SEM),对压力为5.6GPa、不同合成温度条件下制备的生长型金刚石聚晶的微观形貌进行了测试分析,并借助能谱面扫描对聚晶样品内部成分分布进行了检测。研究了不同合成温度条件下触媒溶剂的熔渗和金刚石微晶的再生长特征。结果表明,不同的合成温度下,金刚石再生长的驱动力和速度不同,最终导致金刚石聚晶粘接效果不同。在合适的温度条件下,制备了质地均匀、致密的优质生长型金刚石聚晶。
胡强贾晓鹏马红安臧传义贾洪声黄海亮刘帅
关键词:金刚石聚晶微观形貌高温高压
含氢添加剂对合成cBN的影响及腔体温度分布被引量:3
2005年
通过对Li基触媒下立方氮化硼的高温高压合成实验结果的分析,研究了在 Li基触媒作为主要触媒及氢化物作为添加剂的环境下,立方氮化硼的生长情况。同时由合成后样品中立方氮化硼的生成区域对V型生长区温度梯度分布进行了分析讨论。
卜雨洲郭伟力马红安陈立学贾晓鹏
关键词:高温高压合成添加剂BN温度分布腔体
不同生长条件下合成的金刚石晶体缺陷的特征研究被引量:1
2007年
采用同步辐射白光貌相术对四组采用不同生长条件合成的金刚石晶体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四组金刚石晶体内部缺陷的形貌特征,并对部分缺陷的特征量进行了计算。不同生长条件下合成的金刚石样品不仅颜色、晶形不同,晶体内部的缺陷类型和分布特征也明显不同。A组样品中的晶体缺陷以起源于籽晶表面的位错为主,少量位错起源于晶体的内部。局部存在层错,个别晶体具有孪晶界、片状应力区和生长带。在B组和C组样品中存在的主要缺陷为生长带。D组样品中的晶体缺陷主要为生长带和位错束。研究结果表明,同种生长条件合成的金刚石晶体缺陷特征具有相似性,而不同生长条件合成的金刚石晶体缺陷则具有较大的差异。
张明于万里罗永安贾晓鹏马红安臧传义黄万霞袁清习朱佩平
关键词:合成金刚石晶体缺陷
共2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