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贾洪波

作品数:27 被引量:59H指数:5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建筑科学文化科学艺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4篇历史地理
  • 3篇建筑科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艺术

主题

  • 7篇墓地
  • 4篇汉墓
  • 3篇青铜
  • 3篇先秦
  • 3篇铭文
  • 3篇墓主
  • 3篇建筑
  • 2篇形制
  • 2篇中国古代建筑
  • 2篇天马
  • 2篇铜器
  • 2篇铜器铭文
  • 2篇砖室墓
  • 2篇西周
  • 2篇西周金文
  • 2篇金文
  • 2篇晋侯墓地
  • 2篇纠葛
  • 2篇古代建筑
  • 2篇辨析

机构

  • 26篇南开大学
  • 2篇闽江学院

作者

  • 27篇贾洪波
  • 5篇刘毅
  • 5篇袁胜文
  • 5篇刘尊志
  • 3篇张国文
  • 3篇张巍
  • 3篇李琳
  • 3篇齐香钧
  • 3篇赵冉
  • 2篇吴伟华
  • 1篇路畅
  • 1篇董雪迎
  • 1篇刘昕
  • 1篇李涛
  • 1篇石文嘉
  • 1篇王钰
  • 1篇张明
  • 1篇张洁
  • 1篇郎咸东

传媒

  • 5篇南开学报(哲...
  • 4篇中原文物
  • 3篇中国国家博物...
  • 2篇中国史研究
  • 2篇华夏考古
  • 2篇天津师范大学...
  • 2篇江汉考古
  • 1篇故宫博物院院...
  • 1篇固原师专学报
  • 1篇文物春秋
  • 1篇盐业史研究
  • 1篇殷都学刊
  • 1篇文物建筑
  • 1篇中国社会历史...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1
  • 1篇2000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关于虢国墓地的年代和M2001、M2009的墓主问题被引量:13
2014年
河南三门峡虢国墓地的主体年代为春秋早期,关于其年代上限,学术界有西周晚期和春秋早期之初两种看法。本文持同春秋之初说,并从考古类型学方面略为补辨,在此基础上重新讨论了虢国墓地铜器墓的分期归属,并对M2009虢仲墓和M2001虢季墓的墓主进行了推断,认为他们应分别是西周晚期到春秋之初的前后相继的虢国君并王朝卿士虢公鼓(虢石父)和虢公翰。
贾洪波
关键词:虢国墓地墓主
从中原原始瓷器的兴衰看百越与中原王朝的关系
2022年
烧造原始瓷器的窑址目前仅发现于浙江、江西和福建等先秦历史上百越族分布的南方地区,烧造时间最早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原始瓷器无疑应最早产生于此,而三代中原地区的原始瓷器,应是由百越族以朝贡方式输入的。本文通过考古反映的先秦时期中原王都地区原始瓷器的兴衰现象,结合文献记载,勾勒百越族与三代王朝时断时续的朝贡历史,证成中原地区原始瓷器由以於越为代表的百越族朝贡而来之说,并以《逸周书·王会解》“於越献舟”的记载,推测朝贡运输原始瓷器的途径、工具是水路舟船。
程文博贾洪波
关键词:先秦原始瓷器百越朝贡
清代天津文庙祭孔释奠被引量:2
2021年
清代天津文庙祭孔祀典以丁祭释奠礼最繁缛、最隆重,也最重要。天津文庙的释奠礼经历了清初恢复、清中期兴盛、清末由中祀升为大祀的全过程。文庙的建立及举办祭孔释奠礼乐,是封建统治者"德化天下"的举措,对天津社会生活和文化习俗发生过重要影响,成为天津社会文化发展的历史见证。
陈彤贾洪波
关键词:清代礼乐制度礼仪文化
由南阳夏饷铺墓地出土鄂侯壶铭看春秋鄂国族姓与媵器返葬现象
2024年
南阳夏饷铺M19出土的“鄂侯作孟姬媵壶”是判断春秋鄂国族姓的重要依据。通过考察两周异姓媵器资料及出土情况,鄂侯壶为异姓媵的可能性不大,可以认为其铭文真实反映了春秋鄂国为姬姓的事实,春秋鄂国是西周姞姓鄂国灭亡后异地徙封的“异姓同名”诸侯国。同时,鄂侯壶丰富了媵器返葬于女子父国墓葬的材料。媵器返葬是春秋时期较常见于南方各国的文化现象,既是出嫁女子与父族联系紧密的体现,也是当时诸侯国通过婚丧活动强化同盟国关系以发展自身力量的需要。
贾洪波臧志晗
古典金石书籍目录源流考略被引量:6
2000年
在中国古代的图书分类和目录事业中,金石书籍绝大多数是在正统的四部分类体系下加以收录的,不仅难为专类,即于四部之类属亦时有凌乱;而在为数不多的专门的金石书籍目录中,对金石书籍的分类工作也很欠缺,致有收录上之种种弊端。这给今天对古代文物及其相关方面的研究造成极大不便。有必要对古典金石书籍的著录情况进行研究,梳其源流,辨其正误,析其原因。
贾洪波
关键词:著录类属
关于宋式建筑几个大木构件问题的探讨被引量:4
2010年
有若干宋式建筑大木构件,《营造法式》记载失之太过简略或语焉不清,与现存宋元建筑实例难以完全契合,致使当今学术界存有不同的认识与理解。本文结合建筑实例,对几个大木构件构造问题略作考察分析,认为:隐角梁与续角梁是一物而二名;挑斡于《法式》原意可能是指铺作中昂之后尾与梁架的结合方式而言,即凡具有昂尾挑一斗或一材两栔以承下平槫的构造形式就可以称为挑斡,而不论其是否出昂头,宋元实例所见下昂、上昂及所谓"斜撑"一类构件的做法灵活多样,很难就此总结出与当今各家所谓"挑斡"完全契合的固定模式;假昂最初就是在无法用真昂的地方从外观形式上对真昂的模仿,其最早大约可追溯至中晚唐时期,而在宋辽金时期也存在诸如平出昂、插昂、昂形耍头等多种形式的具有假昂意味的做法,它们结合起来一并导致了成熟的假昂形态,较为正规的假昂做法至少在北宋前期已存在;牛脊槫的位置应在铺作的正心槽缝亦即檐柱头缝上,大致相当于清式的正心桁。
贾洪波
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体系的特征及成因说辨析——兼申论其与中国传统文化人本思想的关系被引量:5
2009年
中国古代建筑以其独特的木构架承重方式,区别于砖石承重结构的世界其他体系的古代建筑,在世界建筑史上独树一帜。中国这种特殊建筑体系的形成可能有多种原因,但最根本的原因应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思想影响下的宫室本位思想,即中国建筑以人居宫室为本位,以居住生活的舒适方便、自然和谐为首要选择,着眼于现世的荣华富贵,并不注重和追求对居住生活者自身来说虚不可见的永世长存的形式。中国木结构建筑轻灵、宽松、敞快、活泼的格调与中国人现实的生活态度正相适应。
贾洪波
关键词:中国古代建筑木结构人本思想
再论天马-曲村晋侯墓地的墓主年代序列——兼论晋国早期的都城变迁问题被引量:7
2012年
按照天马-曲村晋侯墓地晋侯诸墓与《史记.晋世家》晋侯世系对应的年代序列,其排列应为武侯至昭侯。晋、翼、绛是三个不同的晋都地点,晋在今天马-曲村遗址,翼可能在今故城村遗址,绛可能在今苇沟—北寿城遗址一带。
贾洪波
关键词:晋侯墓地墓主
爵用平议——兼与《青铜爵的功用、造型及其与商文化的关系》一文商榷被引量:3
2003年
关于商周青铜爵的用途,有饮酒、温酒(或兼饮酒)、滤酒等说。近来还有人认为爵是祭祀时“浇酒敬神”之用,并将其与商人的玄鸟图腾崇拜相联系。本文对以上爵用诸说逐一平议,尤对“滤酒”和“图腾”二说予以详细检讨,并就图腾说下的相关问题与李少龙先生商榷。至于爵的可能的真实用途,拙文《爵用新考》已为述(载《中原文物》1998年第3期)。
贾洪波
关键词:青铜爵商文化
先秦服式的右衽与尊左问题--先秦服式札记之一
2023年
先秦中原华夏族服式,上衣以右衽为常制,是尊左观念的反映。右衽是外衣常制,于内衣则似无定式,即左衽、右衽及对襟等均可。而周边所谓“蛮夷”族服式,实际可能存在左衽、右衽、对襟等多种情形,中原华夏族是以异于自身外衣“右衽”常制的“左衽”作为蛮夷服式的代表而称之。
贾洪波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