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东菊
- 作品数:83 被引量:208H指数:7
- 供职机构: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生物学语言文字更多>>
- 新生儿头皮血肿的X线诊断与临床
- 2006年
- 目的探讨发生于新生儿期的头皮血肿的X线诊断价值和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发生于新生儿期的头皮血肿的X线征像。结果随着血肿期龄的增加,血肿在不同时期可出现不同的影像学表现,可分为未见骨化、不全骨化、完全骨化。血肿骨化以广基底与颅骨外板相接、与颅板呈锐角相交及血肿不跨越颅缝等为其主要特点。结论新生儿头皮血肿有其特征性的X线表现,X线检查对血肿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 赵东菊窦文广张铭秋杨瑞民
- 关键词:头皮血肿新生儿X线
- 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CT表现及其对临床预后的评价
- 2007年
- 目的探讨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CT表现及其对临床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对32例证实的小儿结核性脑膜炎,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程、不同时期的CT和预后,观察CT征象、病变范围变化。结果CT表现主要为脑积水、脑萎缩、脑膜结核瘤、血管周围异常强化、脑梗塞等,后遗症期包括脑积水、局限脑软化灶、脑膜钙化等。其中脑积水是小儿结核性脑膜炎最早的异常表现,其程度与病程持续时间成正比,与年龄大小成反比。结论小儿结核性脑膜炎的CT征象具有特征性,在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结合临床可对预后作出初步评价。
- 赵东菊张清体张铭秋
- 关键词:结核性脑膜炎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预后
- 儿童急性白血病促凋亡蛋白Smac,HtrA2的表达及临床研究
- 目的:探讨促凋亡蛋白Smac、HtrA2在儿童急性白血病(AL)中的表达情况,分析二者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77例AL患儿,其中初治组32例,缓解组33例,复发组12例;15例非恶性血液病患儿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
- 赵东菊石太新李培岭
- 关键词:急性白血病儿童患者SMAC蛋白
- 辅助性T细胞在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变化及意义
- 石太新曹利佳赵东菊李培玲肖爱菊
- 儿童持续性及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DNA甲基转移酶mRNA表达与年龄的关系
- 石太新范蕊赵东菊肖爱菊李培岭
- 提高影像专业影像诊断学实验课教学质量的体会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如何提高影像专业影像诊断学实验课教学质量。方法根据我院数年来对医学影像专业开展实验教学的具体情况,结合实例,总结经验。结果实验教学效果良好。结论完善实验大纲和实验指南、加强教学人员建设、充分准备教学用具、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是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的关键。
- 张铭秋赵东菊杨瑞民
- 关键词:影像专业教学研究
- 儿童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细胞亚群、NK细胞及IFN-γ、IL-4的变化及意义
- 目的通过检测儿童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外周血T细胞亚群、NK细胞、IFN-γ及IL-4水平,分析测定指标之间及与血小板计数的相关性,探讨其在ITP患儿中的变化及意义,进一步探讨ITP的发病机制。方法实验组32例...
- 石太新李培岭赵东菊
-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MR诊断及临床分析
-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 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的临床与磁共振成像诊断价值。方法 50例临床诊断为 HIE 的患儿,对其进行 MR 的 TWI、TWI、DWI 及 F...
- 赵东菊张铭秋杨瑞民
- 文献传递
- 儿童持续性及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128例临床分析
- 目的 按照2013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血液组提出的儿童ITP 诊疗建议分析持续性及慢性ITP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月-2014年10月128例儿童持续性及慢性ITP的临床资料,并对相关数据统计分析...
- 石太新范蕊任瑞娟赵东菊肖爱菊李培岭王彦华
- 关键词:儿童持续性慢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 促凋亡蛋白Smac,HtrA2在儿童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目的检测Smac,HtrA2在儿童急性白血病中表达情况,分析二者关系及临床意义,探讨白血病的发病机制,为白血病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 77例AL患儿,初治组32例,缓解组33例,复发组12例;15例非恶性血液病患儿作为对照...
- 赵东菊石太新王艳蕊张文林李培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