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宇亮

作品数:289 被引量:802H指数:16
供职机构:国家纳米科学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7篇专利
  • 101篇期刊文章
  • 44篇会议论文
  • 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8篇医药卫生
  • 47篇一般工业技术
  • 31篇理学
  • 16篇化学工程
  • 13篇环境科学与工...
  • 11篇生物学
  • 5篇经济管理
  • 5篇文化科学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4篇机械工程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农业科学
  • 3篇核科学技术
  • 2篇冶金工程
  • 2篇电子电信
  • 2篇电气工程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131篇纳米
  • 54篇纳米材料
  • 40篇肿瘤
  • 24篇细胞
  • 23篇药物
  • 23篇富勒烯
  • 22篇金属
  • 17篇增敏
  • 17篇小鼠
  • 16篇碳纳米材料
  • 16篇合成炉
  • 14篇毒性
  • 14篇纳米药物
  • 13篇增敏剂
  • 12篇硫化
  • 12篇放疗
  • 11篇鼠血清
  • 11篇探针
  • 10篇荧光
  • 10篇富勒醇

机构

  • 201篇中国科学院
  • 113篇国家纳米科学...
  • 26篇北京大学
  • 18篇北京大学第三...
  • 6篇中国科学院研...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西南民族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郑州大学
  • 2篇湖北中医药大...
  • 2篇中国人民政治...
  • 2篇中国科学院科...
  • 1篇安徽理工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 1篇湖南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军事医学科学...
  • 1篇北京理工大学
  • 1篇青岛科技大学

作者

  • 285篇赵宇亮
  • 38篇谷战军
  • 37篇孙宝云
  • 35篇董金泉
  • 34篇柴之芳
  • 34篇陈春英
  • 24篇陈春英
  • 20篇丰伟悦
  • 19篇张智勇
  • 19篇贾光
  • 18篇王天成
  • 17篇尹文艳
  • 17篇汪冰
  • 16篇邢更妹
  • 14篇沈惠麒
  • 13篇聂广军
  • 12篇王翔
  • 11篇徐建勋
  • 9篇郝健
  • 8篇李柏

传媒

  • 11篇科学通报
  • 7篇中国基础科学
  • 5篇分析化学
  • 4篇中华预防医学...
  • 4篇物理化学学报
  • 3篇中国科学(B...
  • 3篇实用预防医学
  • 3篇核技术
  • 3篇化学进展
  • 3篇生态毒理学报
  • 3篇工程研究(跨...
  • 3篇中国科学:化...
  • 3篇第七届全国配...
  • 2篇中国工业医学...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中国职业医学
  • 2篇现代预防医学
  • 2篇工业卫生与职...
  • 2篇中国公共卫生
  • 2篇中国科学院院...

年份

  • 1篇2024
  • 14篇2023
  • 29篇2022
  • 12篇2021
  • 15篇2020
  • 14篇2019
  • 14篇2018
  • 8篇2017
  • 14篇2016
  • 11篇2015
  • 16篇2014
  • 21篇2013
  • 13篇2012
  • 27篇2011
  • 8篇2010
  • 13篇2009
  • 9篇2008
  • 17篇2007
  • 13篇2006
  • 9篇2005
28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靶向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的多肽及其应用
本发明提供了靶向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的多肽及其应用,所述多肽包括如SEQ ID NO:1~28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或所述多肽为将SEQ ID NO:1~28在N端和/或C端添加1~20个氨基酸多肽序列和/或共轭连接...
王浩王磊杨培培安红维赵宇亮
文献传递
纳米氧化物对斑马鱼胚胎孵化率的影响被引量:21
2009年
为评价纳米氧化物的水生态毒理效应,以模式生物斑马鱼胚胎为研究对象,观察了纳米ZnO、纳米TiO2、纳米Fe2O3、纳米Fe3O4和纳米SiO2对其96h孵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氧化物毒性与其成分有很大关系.纳米ZnO对斑马鱼胚胎孵化抑制作用明显,毒性较大,且其毒性与浓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在低浓度时,纳米ZnO抑制胚胎孵化的效应较等浓度Zn2+强,说明纳米ZnO特殊理化性质发挥了一定作用.纳米Fe2O3在低浓度下不影响胚胎孵化率,而在高浓度下抑制胚胎孵化.纳米TiO2、纳米Fe3O4、和纳米SiO2对斑马鱼胚胎96h孵化率没有明显影响.
刘红云白伟张智勇胡友彪赵宇亮刘年庆
关键词:纳米氧化物斑马鱼胚胎毒性孵化率
毒理学前沿:纳米毒理学及其研究进展(英文)
<正>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anoscience and nanotechnology,nanoscale materials of different types and wit...
赵宇亮
文献传递
Biological Effects of Nanomaterials:Interactions of Nanomaterials with Biological Systems
<正>Manufactured nanomaterials are currently utilized in industrial products, semiconductors, electronics, stai...
赵宇亮陈春英柴之芳刘元方
关键词:纳米碳管二氧化钛纳米颗粒
文献传递
纳米铁粉对小鼠血糖和血脂的影响被引量:6
2007年
[目的]探讨纳米铁粉对小鼠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分别以5g/kg剂量微米粒径铁粉(Micro-Fe)或纳米粒径铁粉(Nano-Fe)给小鼠1次经口灌胃,14d后处死;测定肝、肾脏器系数、血糖(G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变化。[结果]Micro-Fe和Nano-Fe染毒小鼠肝脏系数明显高于对照组相(P﹤0.05)。与对照组相比,Nano-Fe染毒小鼠血清Glu明显降低(P﹤0.05);Micro-Fe组血清TG比control组有明显升高(P﹤0.05),Nano-Fe组血清TG比control组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ntrol、Micro-Fe和Nano-Fe染毒组3组小鼠血清TC、LDL-C和HDL-C水平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Nano-Fe经口染毒可使血清Glu降低,对TC、TG、HDL-C和LDL-C无明显影响。
王天成贾光王翔闫蕾沈惠麒赵宇亮
关键词:纳米材料血清生化指标
一种超快生长石墨烯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类在金属、非金属平面以及针尖基底表面大面积超快生长石墨烯的方法,所述金属基底优选为Fe、Ni、W等,非金属基底优选为玻璃、硅、氮化硅、高分子材料等。本发明针对不同材料的性质,利用脉冲电流、感应电流或汇聚微波能...
徐建勋赵宇亮梁建波葛逸飞王鲁峰杨宜
文献传递
多羟基化钆基金属富勒醇作为低毒高效的肿瘤干细胞抑制剂
肿瘤治疗的传统策略,是针对一般的肿瘤细胞。肿瘤干细胞才是导致癌症复发、转移及化疗和放疗耐药的根源,寻找能有效靶向杀伤('狙击')肿瘤干细胞的方法与药物,有望成为人类攻克肿瘤的新希望。Gd@C82(OH)22碳纳米材料可以...
陈春英刘颖朱涛赵宇亮
关键词:肿瘤干细胞
文献传递
金钆复合纳米探针、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一种金钆复合纳米探针、制备方法及应用,能够保证同步辐射实验与常规成像、定量研究结果的一致性,可以实现同步X射线成像,大大节省同步X射线成像筛选样品的时间,可以计算得到复合探针内金属含量与细胞所表达蛋白质分子的比例关系...
王亚玲陈春英赵宇亮
纳米材料生物效应及其毒理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22
2005年
纳米科学与信息科学和生命科学并列, 已经成为 21 世纪的三大支柱科学领域. 由于纳米材料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 纳米尺度及纳米结构的材料乃至器件, 已逐渐走出实验室, 进入人们的生活. 这些具有独特物理化学性质的纳米材料, 对人体健康以及环境将带来的潜在影响, 目前已经引起科学界, 乃至政府部门的广泛关注. 文中分析综述了几种纳米材料(纳米 TiO2、单壁碳纳米管、多壁碳纳米管及超细铁粉)目前已取得的部分生物效应及毒理学的研究结果, 包括纳米材料在生物体内的分布、作用的靶器官、纳米材料引起的细胞毒性、细胞凋亡等. 文中还评价了纳米颗粒的生物毒性. 纳米颗粒的尺寸越小, 显示出生物毒性的倾向越大; 尽管碳纳米管是由石墨层卷成的圆筒, 但是根据石墨的安全剂量来外推碳纳米管的安全剂量是不可行的, 碳纳米管的生物毒性远大于石墨粉; 表观分子量高达 60 万的水溶性纳米碳管, 在小鼠体内却显示出小分子的生理行为; 一种正在研究的磁性纳米颗粒在动物体内显示出迅速团聚、堵塞血管等现象. 纳米材料在生物体内呈现出的这些生理现象, 仅利用现有的知识尚无法解释. 最后还介绍了纳米物质生物效应(包括毒理学, 安全性)研究的部分实验方法; 展望了该新领域今后的发展方向和亟待研究的重要问题.
汪冰丰伟悦赵宇亮邢更妹柴之芳王海芳贾光
关键词:纳米材料生物效应毒理学信息科学纳米碳管
纳米安全性:纳米材料的生物效应被引量:19
2005年
1997年9月,中国科学院决定发表名为《科学发展报告》的年度系列报告,不断综述世界科学进展与发展趋势,评述科学前沿与重大科学问题,报道我国科学家所取得的突破性成果,介绍科学在我国实施"科教兴国"与"可持续发展"两大战略中所起的作用。并向国家提出有关中国科学发展战略和政策的建议,特别是向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会议提供科学发展的背景材料,供高层科学决策参考。《报告》每年采取的框架大体固定,但内容与重点有所不同的方式,每一期所表达的科学内容,并不能体现科学发展的全部,而是从当年最热门的科学前沿领域中,从当年中外科学家所取得的重大成果中,选择一些进行介绍与评述,进而逐步反映世界科学发展的整体趋势,以及我国科学发展水平在其中的位置。科学是技术的源泉和先导,是现代文明的基石,关注它的发展并敏锐地洞察其趋势,将有助于每一位科学家对未知世界的认知,对真理的探索,以及对其学术生涯中研究思路与方法的启迪。我们觉得, 《报告》内容具有很高的方向性境界,在征得《报告》课题组叶小梁组长和各位作者的同意之后,本期"专题讨论"摘录和节选了《报告》的部分文章,专题讨论形式推赠给广大读者,这有助于我们在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中把握科学技术的整体脉络和进行前瞻性思考。在此,我们对于《报告》课题组各位作者所给予的支持,对于科学出版社领导所给予的版权无偿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赵宇亮白春礼
关键词:生物效应安全性流行病学研究纳粹大气颗粒物
共2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