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汉取

作品数:39 被引量:175H指数:10
供职机构: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湖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重大科技兴海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生物学
  • 5篇农业科学
  • 2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2篇太湖
  • 11篇养殖
  • 9篇水域
  • 7篇浮游
  • 6篇营养化
  • 6篇富营养化
  • 5篇水体
  • 5篇太湖水
  • 5篇池塘
  • 4篇氮磷
  • 4篇氮磷浓度
  • 4篇淡水
  • 4篇养殖池
  • 4篇养殖池塘
  • 4篇养殖区
  • 4篇叶绿素A
  • 4篇叶绿素A含量
  • 4篇磷浓度
  • 3篇淡水养殖
  • 3篇色谱

机构

  • 33篇浙江省淡水水...
  • 6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湖州师范学院
  • 2篇上海水产大学
  • 1篇杭州市水产技...

作者

  • 39篇赵汉取
  • 29篇王俊
  • 27篇韦肖杭
  • 26篇张敏
  • 26篇姚伟忠
  • 12篇崔雁娜
  • 8篇沈萍萍
  • 6篇李纯厚
  • 6篇贾晓平
  • 6篇王学锋
  • 4篇叶金云
  • 4篇张爱菊
  • 4篇原居林
  • 3篇王雨辰
  • 3篇沈锦玉
  • 3篇尹文林
  • 2篇盛鹏程
  • 2篇戴明
  • 2篇崔艳娜
  • 2篇潘晓艺

传媒

  • 5篇水生态学杂志
  • 3篇浙江海洋学院...
  • 2篇广东化工
  • 2篇安全与环境学...
  • 2篇南方水产
  • 1篇生态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科学养鱼
  • 1篇水产养殖
  • 1篇淡水渔业
  • 1篇水产科技情报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湛江海洋大学...
  • 1篇农业与技术
  • 1篇海洋环境科学
  • 1篇宁波大学学报...
  • 1篇第十一届全国...
  • 1篇2009年中...

年份

  • 1篇2016
  • 6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5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评价湖泊富营养化的3种方法
湖泊富营养化影响因素多,评价因素与富营养化等级之间关系复杂且是非线性的特点,对常用的3种富营养化评价方法(BP人工神经网络建模评价、综合营养状态指数评价及浮游植物优势种和多样性指数评价)进行分析,并以南太湖水域为实例加以...
赵汉取王俊韦肖杭张敏姚伟忠崔雁娜
关键词:湖泊水体富营养化
利用水生植物改善南太湖水质的研究被引量:11
2011年
2010年对太湖水域非种植区与景观水生植物种植区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水质理化指标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非种植区和种植区采样点的理化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差异性,且6个水生植物种植区水质理化指标均有一定程度的好转;其中,TN、TP、叶绿素a、COD Mn的降幅分别在13.76%~40.12%、5.81%~37.10%、5.50%~32.64%、3.04%~20.64%;从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分析,不同月份浮游植物优势种群变化明显,太湖水域采样点处蓝藻爆发时间比水生植物种植水域早,且爆发规模大;表明种植水生植物对于减轻南太湖营养盐内负荷、控制湖泊富营养化具有积极作用,岸边和水域内均有大量水生植物分布的1~3号采样点的净水效果略优于岸边有大量水生植物但分布较少的4~6号点。
张爱菊叶金云赵汉取原居林沈锦玉
关键词:水生植物水质
北部湾海域浮游介形类物种组成、丰度分布及多样性被引量:11
2007年
根据1998年1月~1999年5月北部湾海域4个航次生态环境综合调查资料,对北部湾海域浮游介形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北部湾渔场浮游介形类物种组成较为简单,记录有小型海萤(Cypridina nana)、齿形海萤(Cypridina dentata)、尖尾海萤(Cypridina acuminata)、纳米海萤(Cypridina nami)、针刺真浮萤(Euconchoecia aculeata)、细长真浮萤(Euconchoecia elongata)、后圆真浮萤(Euconchoecia maimai)等18种;隶属于2亚目、2科、4亚科、12属,其中有4种周年出现,9种只在特定的单一季节出现,其余5种季节性出现;夏季和冬季出现的物种数最多,达到11种;春季次之,为9种;秋季最少,只有6种。北部湾浮游介形类可以划分为3个生态类群,即低盐暖水类群、广温广盐类群和高温高盐类群,优势种群主要是近岸低盐暖水类群的针刺真浮萤和尖尾海萤。全海域栖息密度变化范围为0.02~51.58ind./m^3,年平均1.22ind./m^3,春季最高,达2.73ind./m^3,在湾西北部密集有大量的针刺真浮萤;夏季此密集区逐渐向湾中部移动,纳米海萤为其密集种,栖息密度也有所降低;秋、冬季量少,但在湾南、北部各出现一个丰度相对较高的密集区,并由南北向湾中部递减。总生物量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平面分布趋势与栖息密度相似。生物多样性指数低,以湾口较高、湾顶较低,呈湾口向湾内西北方向递减趋势;全海域年平均多样性阈值为0.329,四季多样性水平皆为Ⅰ级,多样性程度低;多样性程度较高的区域,多出现于受外海水影响较大、水文状况变化较为复杂的海域。对浮游介形类的物种组成、丰度分布及多样性与北部湾的水系、水团、水温及盐度等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赵汉取李纯厚杜飞雁王学锋李占东贾晓平
关键词:浮游介形类物种组成多样性
秋、冬季北部湾浮游介形类群落多元分析被引量:4
2006年
根据对北部湾生态环境综合调查所采集的浮游动物样品,对北部湾秋、冬季浮游介形类组成及群落结构进行了多元分析.结果表明,测区内浮游介形类种类为11种,分属于低盐暖水类群、广温广盐类群和高温高盐类群3个生态类群;海区内的平均丰度较低,其中针刺真浮萤数量最多,为海区的绝对优势种,左右着整个北部湾浮游介形类的数量.聚类分析和MDS分析表明,北部湾浮游介形类为一个结构相对稳定的群落,秋、冬季可看成是一个群落的2个亚群;对各聚类组的丰度与水温、盐度相关分析表明,水温、盐度对浮游介形类群落结构变化所产生的作用较小,但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在冬季,底层温盐对群落Ⅱ产生显著影响.
赵汉取贾晓平李纯厚杜飞雁李占东王学锋
关键词:浮游介形类群落结构
2002-2008年初南太湖渔业水域环境现状分析被引量:1
2010年
2002-2008年连续对南太湖渔业水域水质环境、生物环境现状以及鱼类污染物残留影响分析的监测调查研究显示,南太湖渔业水域环境朝富营养化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不能满足渔业用水(相当Ⅲ类水)的水体呈逐年递增趋势。水质评价表明总磷、总氮是南太湖水域的主要污染因子,其中总氮Ⅳ类水以上比例占50.0%,而总磷更甚Ⅳ类水以上比例占95.2%,Ⅴ类及劣Ⅴ类水占50.0%。浮游植物藻类的监测结果同样显示富营养化的突出特征,南太湖湖区均以蓝藻占绝对优势,检出数量和生物量平均占浮游植物检出总量的48.9%和64.0%,且蓝藻的优势种群为铜绿微囊藻。为此如何控制外源性氮磷污染物,削减污水排放量,对改善湖泊生态环境,保障太湖渔业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韦肖杭张敏姚伟忠赵汉取王俊
关键词:水域环境
低浓度Cd^(2+)胁迫对青鱼组织SOD活性和MT诱导的影响被引量:15
2014年
采用静水试验方法,研究了Cd2+对青鱼的急性毒性效应以及Cd2+安全浓度胁迫对青鱼鳃丝、肌肉和肝脏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金属硫蛋白(MT)的影响。结果表明:Cd2+对青鱼的96 h LC50为1.434 mg/L,Cd2+对青鱼的生态毒性为高毒。在0.143 mg/L(安全浓度)Cd2+胁迫下,各组织中SOD活性和MT含量在6 h、12 h内显著上升,呈现出一定时间-效应关系,以暴露6 h时最为显著(P<0.05);暴露12 h后,MT的含量基本上趋于平衡,而SOD活性却是快速下降,表明了12 h后该浓度Cd2+污染胁迫对SOD活性的抑制作用。整个试验期间,对照组青鱼各组织中的SOD活性和MT含量大小顺序皆为肝脏>鳃丝>肌肉,同种组织内相对比较稳定;肌肉中的SOD活性要显著低于鳃丝和肝脏,而肝脏中的MT含量要显著高于肌肉和鳃丝。
赵汉取施沁璇沈萍萍韦肖杭朱俊杰
关键词:金属硫蛋白青鱼
南太湖浮游植物特征及其富营养化评价被引量:20
2009年
2008年8—9月对南太湖的浮游植物进行了调查,并对9个采样点水样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共有浮游植物47种,隶属于7门28属,其中蓝藻门6属9种,绿藻门10属13种,硅藻门7属18种,裸藻门2属3种,隐藻门1属2种,金藻门1种,甲藻门1种;南太湖浮游植物的密度为3.56×106~7.99×106cells.L-1;浮游植物的Shannon-Weaver多样性指数为0.29~2.27,均匀度指数在多数位点<0.5,卡尔森营养状态指数(TSIM)均大于64;根据浮游植物的优势种组成、密度、多样性指数及富营养状态指数的评价结果说明南太湖处于富营养化阶段。
原居林尹文林沈锦玉张爱菊赵汉取叶金云
关键词:浮游植物营养状态指数富营养化评价
水华爆发前后南太湖底栖动物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调查了南太湖水体蓝藻爆发前后底栖动物的种类及数量。2008年在南太湖中共采集到底栖动物11科、21种(属)。底栖动物平均密度为768个/m2,平均生物量为248.783g/m2。第一优势种群为软体动物的河蚬,其次为环节动物寡毛纲的霍甫水丝蚓。结果显示,在蓝藻爆发高峰期底栖动物的密度和生物量明显降低。
张爱菊叶金云尹文林王友慧郭建林潘晓艺赵汉取王俊原居林
关键词:底栖动物蓝藻水华
蓝藻爆发后南太湖水域浮游生物及富营养化被引量:10
2009年
在对南太湖近岸水域生态环境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2007年5月底太湖蓝藻爆发后该水域浮游生物种类组成、物种多样性及富营养化状况。结果表明,测区内鉴定有浮游植物243属种隶属于7个门,其中蓝藻数量最多,绿藻次之,铜绿微囊藻为优势种;浮游动物175属种隶属于4个门,各站点种类分布较为均匀。调查区域内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略高于浮游植物,平均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623和1.703,多样性程度低。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分析表明,调查水域有不同程度富营养,呈由东至西(幻溇港至新塘港)富营养程度递增趋势,新塘港达中度富营养,湖心区水域富营养程度高于支流入湖口水体;说明南太湖水域水体的富营养污染可能主要受到蓝藻大规模爆发的西、北太湖的影响,而从湖州市各支流水系进入的富营养污染相对较少。
赵汉取韦肖杭姚伟忠张敏王俊
关键词:蓝藻浮游生物富营养化
鳊肌肉中有机磷农药GPC净化条件的选择被引量:2
2015年
为了确定鳊肌肉中乐果、甲基对硫磷、马拉硫磷3种有机磷农药GPC(凝胶渗透色谱)的最佳净化条件,运用"完全随机设计2因素析因设计"编辑不同的GPC单浓缩方法,通过气相色谱仪测定浓缩后农药溶液的浓度。比较样品浓度的标准偏差来确定GPC和气相色谱的精密度。比较有机磷农药加标回收率,用SPSS 16.0统计软件中的广义线性模型进行方差分析,确定适宜浓缩条件。通过持续分段收集法确定有机磷农药的适宜收集时间。采用确定的适宜收集时间和单浓缩条件对鳊肌肉中提取的有机磷农药进行净化。结果表明,在0.01~1.0 mg/L范围内3种农药组分含量与峰面积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为0.997~0.998)。乐果、甲基对硫磷、马拉硫磷的定性检出限分别为7.27 ng/kg、7.15 ng/kg、7.15 ng/kg,定量检出限分别为40.3 ng/kg、37.3 ng/kg、38.0 ng/kg。GPC净化的适宜条件:以环己烷∶乙酸乙酯=1∶1(体积比)为溶剂;柱流速为5.0 m L/min;定量进样环进样量为5.0 m L;除杂质时间为1 080 s,收集目标物时间为480s,洗柱时间为300 s;浓缩温度为40℃;第1阶段真空泵压力为18 000Pa或19 000 Pa,第2阶段真空泵压力为20 000 Pa或21 000 Pa。适宜净化条件下乐果、甲基对硫磷、马拉硫磷的回收率为83.59%~95.19%。在气相色谱仪和GPC精密度较好、标准工作曲线良好的情况下,确定了GPC对鳊肌肉中3种有机磷农药的适宜净化条件,回收率较好,检出限低于国家标准,符合淡水鱼类中有机磷农药的检测要求。
崔雁娜姚伟忠王俊沈萍萍张敏赵汉取施沁璇韦肖杭
关键词:环境工程学GPC有机磷气相色谱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