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沃华

作品数:36 被引量:181H指数:9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5篇手术
  • 6篇血肿
  • 5篇出血
  • 4篇术后
  • 4篇内血肿
  • 4篇伽玛刀
  • 4篇颅脑
  • 4篇颅内
  • 4篇脑室
  • 3篇动物
  • 3篇动物模型
  • 3篇入路
  • 3篇三脑室
  • 3篇手术治疗
  • 3篇切除
  • 3篇肿瘤
  • 3篇蛛网膜
  • 3篇外科
  • 3篇网膜
  • 3篇颅脑损伤

机构

  • 30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同济医科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杭州市萧山区...
  • 1篇广州军区武汉...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卫生部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安县中医院

作者

  • 36篇赵沃华
  • 34篇赵洪洋
  • 20篇朱贤立
  • 10篇赵甲山
  • 10篇张方成
  • 5篇林敏华
  • 5篇胡学斌
  • 5篇林宁
  • 5篇林洪
  • 4篇周迎春
  • 4篇项伟
  • 4篇徐卫明
  • 4篇姜晓兵
  • 4篇熊南翔
  • 3篇冯哲
  • 2篇刘如恩
  • 2篇石键
  • 2篇陈政良
  • 2篇童萼塘
  • 2篇聂世斌

传媒

  • 14篇中国临床神经...
  • 3篇临床急诊杂志
  • 2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立体定向和功...
  • 2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中国内镜杂志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浙江医学
  • 1篇临床外科杂志
  • 1篇同济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实验外科...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解剖学研究
  • 1篇中国误诊学杂...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第八届全国立...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7
  • 7篇2006
  • 6篇2005
  • 7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2篇2001
  • 5篇2000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神经元Nogo-A的表达与其髓鞘化关系的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神经元表达Nogo鄄A蛋白的情况,对Nogo鄄A的功能作初步了解。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神经元表达Nogo鄄A的情况,并设置对照组。结果成年大鼠脊髓内神经元和背根神经节的大﹑中﹑小细胞中都出现Nogo鄄A阳性免疫反应,在胞浆和胞核中表达。结论大鼠神经组织中神经元都可能有Nogo鄄A的表达,表明神经元表达Nogo鄄A与该神经元轴突的髓鞘化没有联系,提示神经元中的Nogo鄄A的功能可能不参与髓鞘形成。
熊南翔赵洪洋张方成赵甲山赵沃华项伟
关键词:髓鞘神经元NOGO-A免疫组织化学NOGO-A蛋白神经元轴突髓鞘化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脑挫裂伤水肿转归时间的探讨被引量:20
2004年
目的总结脑挫裂伤后脑水肿发展与消退的时间,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我院4年来收治的脑挫裂伤的患者174例,至少每3d复查一次CT,根据CT影像表现作为观察脑水肿的指标,记录脑水肿随时间演变的过程。结果所有病例脑水肿在3d内达到高峰,但水肿高峰持续时间存在差异,病程中脑水肿的高峰持续时间3~5d7例,6~8d34例,9~11d112例,12d以上21例。脑水肿高峰持续时间与脑水肿严重程度和挫裂伤的严重程度有显著关系。结论大部分脑挫裂伤脑水肿高峰时间比过去我们认识的要长,故使用控制脑水肿药物的时间应适当延长,特别是严重颅脑损伤患者,并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脱水剂。
熊南翔张方成赵洪洋赵沃华项伟
关键词:脑挫裂伤脑水肿CT转归
颅咽管瘤按发生位置分型和命名——附手术入路与切除方法被引量:16
2013年
目的介绍按颅咽管瘤发生位置来分型方法,并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5例颅咽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前影像学资料、术中发现将颅咽管瘤划分为4种类型,即:Ⅰ型,鞍内颅咽管瘤;Ⅱ型,鞍上颅咽管瘤;Ⅲ型,室下颅咽管瘤;Ⅳ型,室前颅咽管瘤。结果59例Ⅰ型颅咽管瘤全部采用翼点入路切除肿瘤,全切除率为83.1%(49/59);75例Ⅱ型颅咽管瘤中,74例采用翼点入路,1例采用翼点联合胼胝体入路,全切率为82.7%(62/75);49例Ⅲ型颅咽管瘤,全部采用翼点入路,全切除率为93.9%(46/49);32例Ⅳ型颅咽管瘤,全部采用胼胝体入路,全切除率为93.8%(30/32)。结论按发生位置来分型颅咽管瘤是可行的,并使其各自成为相对独立的疾病,更有利于在制定诊疗方案和疗效评价上达成共识。
朱贤立赵洪洋张方成林宁林洪林敏华徐卫明赵沃华项炜
关键词:颅咽管瘤手术入路
脑胶质瘤中乙酰肝素酶mRNA的表达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05年
目的通过对脑胶质瘤中乙酰肝素酶mRNA的检测,探讨乙酰肝素酶在脑胶质瘤中的表达及与微血管密度的相关性。方法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RT-PCR)检测47例各级人脑胶质瘤和8例正常脑组织中HPAmRNA的表达,并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其微血管密度(MVD)情况,分析HPAmRNA的表达与其恶性程度及与MVD的相关性。结果胶质瘤HPA表达值随肿瘤病理级别增高而增高。不同级别组胶质瘤HPAmRNA相对值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脑胶质瘤中HPAmRNA表达与MVD呈正相关(r=0.979,P<0.01)。结论脑胶质瘤HPA的表达与肿瘤的恶性程度、肿瘤血管生成密切相关。HPA的高表达反映了胶质瘤的恶性生物学行为,对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桂志勇赵洪洋赵沃华鲁靖
关键词:胶质瘤乙酰肝素酶微血管密度
神经介入治疗工作人员辐射防护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探讨神经介入治疗工作人员辐射防护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方法通过调查、访谈的方式,对13名神经介入治疗工作人员学习前、后对辐射防护知识了解情况和辐射防护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观察和比较,找出辐射防护存在的问题,并制定对策。结果通过统一组织神经介入工作人员学习辐射防护知识后,其对辐射防护认知明显增强,均能规范操作,完善辐射防护流程,自觉采取辐射防护措施。结论神经介入工作人员的辐射损伤与防护问题值得重视,加强辐射防护知识的学习、落实辐射防护措施及做好辐射防护的管理,是确保神经介入治疗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的关键。
易汉娥乐革芬詹昱新刘恒吕珉赵沃华胡学兵冯军
关键词:介入治疗辐射防护
颅底陷入症的治疗被引量:2
2001年
198 9年 5月~ 2 0 0 0年 6月 ,共行颅底陷入症手术治疗 30例。其中 ,男 16例 ,女 14例 ,年龄 10~ 5 0岁。病程 6月~ 5年。行枕下减压术治疗 30例 ,均痊愈出院。综合分析颅底陷入症的诊断和误诊原因 。
林敏华赵洪洋赵沃华赵甲山
关键词:颅底陷入症开颅手术
颅脑损伤术后远隔部位迟发性颅内血肿分析
2003年
王钧赵沃华赵洪洋
关键词:颅脑损伤颅内血肿外科手术
伽玛刀对猫不同形态视神经病理学影响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不同形态的视神经对伽玛射线的敏感性是否存在不同及引起不同形态视神经病理学变化的最小射线剂量。方法40只家猫随机分成压迫组和非压迫组,每组20只,压迫组应用显微开颅球囊压迫视神经,建立视神经压迫动物模型,模型建立后2个月,压迫组与非压迫组再分别随机分为5组,1组作为对照,其余4组分别接受10、11、12、13Gy的伽玛刀照射,照射后5个月,取病理,分别进行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压迫组和非压迫组10Gy组结构无明显的变化,非压迫组11Gy组光镜下结构出现轻微的变化,电镜下超微病理结构出现部分线粒体肿胀,压迫组光镜和电镜下的结构出现明显的变化。非压迫组12Gy组光镜及电镜下神经组织结构紊乱,广泛变性,压迫组的变化更为明显。非压迫组13Gy组神经组织结构严重紊乱,大部分髓鞘脱失、溶解,神经微丝疏松、溶解,线粒体普遍空泡化、溶解改变,压迫组髓鞘、神经微丝、线粒体普遍空泡化溶解改变。结论受压迫的视神经对伽玛射线的敏感性比正常的视神经增强,11Gy可引起受压迫视神经病理损伤的加重;引起正常视神经病理学质变的最小剂量为12Gy,随着剂量的增加对视神经的损伤加重。
刘如恩赵洪洋姜晓兵朱贤立赵沃华
关键词:伽玛刀视神经超微病理
立体定向注射溶栓剂溶解脑内血肿
2000年
  自发性脑内出血可引起急性占位效应,破坏周围正常脑组织,其死亡率和致残率高.引起出血的最常见原因是控制不良性高血压,其他原因还有脑动脉瘤和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肿瘤出血、脑外伤等[1].特别是高血压性脑出血,因血肿位置深在,病人年龄大, 常合并其他系统的疾病等,预后较差.  ……
赵沃华赵洪洋朱贤立朱贤立
关键词:脑内血肿立体定向技术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伽玛刀双靶点治疗被引量:16
2005年
目的探索使用双靶点来改进伽玛刀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技术,提高有效率,减少复发率。方法55例病人接受了伽玛刀双靶点治疗,9例失随访。87%的病人术前有手术史。一个靶点放在三叉神经根近桥脑处,另一个放在近半月神经节处,中心剂量84~90Gy,周边剂量42~45Gy,桥脑临界剂量20Gy。结果随访4-72个月(平均30个月)。术后疼痛消失时间为2h-16个月(平均4个月)。按疼痛缓解评分,在随访时点,总有效率为95.7%,面部感觉异常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0.8%。经统计学分析,某些因素与疗效相关。结论采用伽玛刀双靶点治疗三叉神经痛,因增加了辐射容量,比单靶点的成功率高、复发率低,并发症发生率与双靶点相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病人术前有沿三叉神经注射史的,双靶点治疗比单靶点治疗的优越性更明显。
赵洪洋童萼塘赵沃华
关键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人术前三叉神经根半月神经节手术史桥脑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