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澄

作品数:47 被引量:255H指数:6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4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1篇磁共振
  • 30篇成像
  • 22篇磁共振成像
  • 11篇扩散
  • 9篇梗死
  • 8篇脑梗
  • 8篇脑梗死
  • 7篇加权成像
  • 6篇扩散加权
  • 5篇扩散加权成像
  • 5篇扩散张量
  • 4篇预后
  • 4篇双语
  • 4篇肿瘤
  • 4篇蒙汉
  • 4篇蒙汉双语
  • 4篇脑机制
  • 4篇功能磁共振
  • 4篇功能性
  • 3篇穴位

机构

  • 45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第二军医大学
  • 1篇武警总医院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同济大学附属...
  • 1篇西门子迈迪特...

作者

  • 45篇赵澄
  • 40篇卢洁
  • 22篇李坤成
  • 14篇张苗
  • 9篇曹燕翔
  • 9篇马青峰
  • 8篇王晓怡
  • 8篇戎冬冬
  • 8篇单艺
  • 8篇齐志刚
  • 6篇赵志莲
  • 5篇郑莎莎
  • 3篇杨延辉
  • 3篇罗玉敏
  • 3篇邱立军
  • 3篇张通
  • 3篇杨晶
  • 3篇鲍瑞雪
  • 2篇张营
  • 2篇王葳

传媒

  • 6篇医学影像学杂...
  • 5篇中国医学影像...
  • 5篇中华老年心脑...
  • 4篇中国现代神经...
  • 4篇磁共振成像
  • 3篇放射学实践
  • 3篇中国医疗设备
  • 2篇中国医学影像...
  • 2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康复医学...
  • 1篇中国病案
  • 1篇中华中医药学...

年份

  • 6篇2023
  • 3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6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4
  • 3篇2013
  • 4篇2012
  • 7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6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直立位X线对腰椎滑脱诊断效能分析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 分析直立位X线对腰椎滑脱的诊断效能。方法 纳入2020年1-10月经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综合判断确诊的60例腰椎滑脱患者,收集其直立位X线和仰卧位CT矢状位重建资料,采用Marique.Taillard法于X线和CT图像后处理工作站测量腰椎相对滑脱距离(dd’)、下椎体上缘长度(cd),并计算滑脱度以及不同体位下主观阅片腰椎滑脱检出率。结果 与仰卧位CT矢状位重建参数相比,直立位X线所显示的dd’值(Z=5.918,P=0.000)、cd值(Z=4.082,P=0.000)和滑脱度(Z=6.064,P=0.000)增加;且腰椎滑脱检出率为95%(57/60),高于仰卧位CT矢状位重建的81.67%(49/60,P=0.039)。结论 腰椎直立位X线可增加腰椎应力,有益于反映滑脱椎体在日常应力情况下的滑脱度,提高腰椎滑脱检出率,若与仰卧位CT矢状位重建联合诊断,可为临床提供更详尽的影像学资料,并辅助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王旭李琼阁赵澄单艺卢洁
关键词:脊椎滑脱腰椎体层摄影术X线体层摄影术螺旋计算机
The predictive value of diffusion tensor imaging in the evaluation of motor function recovery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目的:To explore the evolution of diffusion tensor characteristics in different stages of cerebral infarction and...
郑莎莎张苗卢洁李坤成戎冬冬赵志莲曹燕翔赵澄马青峰
文献传递
静音MR血管成像对儿童脑动静脉畸形的诊断价值
2023年
目的探讨静音MR血管成像(MRA)在儿童脑动静脉畸形(BAVM)成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4月至2022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的BAVM患儿20例,所有病例均在同一次检查中以静音MRA及时间飞跃法MRA(TOF MRA)采集图像。对BAVM的供血动脉、畸形血管团及引流静脉均采用4分法评估图像质量。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比较静音MRA和TOF MRA图像质量评分的差异。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评估静音MRA、TOF MRA在显示血管构筑特征及Spetzler-Martin分级中与DSA的一致性。结果在20个BAVM中,静音MRA和TOF MRA显示畸形血管团[分别为(2.75±0.55)、(2.20±0.70)分]与引流静脉[分别为(2.60±0.68)、(2.20±0.77)分]的图像质量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3.05、-2.13,P值分别为0.002、0.033)。静音MRA在畸形团大小分级、深静脉引流、相关动脉瘤以及Spetzler-Martin分级上,与DSA一致性均为极好(Kappa值分别为0.91、1.00、0.83、0.93);TOF MRA的一致性仅为一般至中等(Kappa值分别为0.46、0.59、0.35、0.47)。结论静音MRA的图像质量优于TOF MRA,并能更好地评估儿童BAVM血管构筑特征和Spetzler-Martin分级。
武春雪董孟琪单艺赵澄张默李静卢洁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脑动静脉畸形儿童
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对脑桥梗死后运动功能恢复脑机制的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 探讨脑桥梗死后皮质脊髓束损伤与运动功能转归的关系,并对其损伤后的功能重组情况进行初步研究.方法 对17例脑桥梗死患者,分别于发病<7、15、30、90和180 d进行扩散张量成像检查,应用扩散张量纤维束成像(diffusion tensor tractography,DTT)进行皮质脊髓束三维重建,观察梗死灶与纤维束的空间关系,分析皮质脊髓束受累程度与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关系,并随访观察恢复过程中受损纤维束的变化情况.结果 17例患者中,皮质脊髓束损伤程度Ⅰ级4例,Ⅱ级3例和Ⅲ级10例.患者一侧肢体肌力明显减退或伴有头晕、言语不利等表现.皮质脊髓束损伤分级与患者发病90 d时的运动功能评分呈负相关(r=-0.498,P<0.05).其中7例皮质脊髓束严重受损的患者在梗死后90~180 d神经纤维发生不同方式的重组和修复.结论 DTT能够评价脑桥梗死皮质脊髓束的损伤程度及其与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关系,并能够显示运动传导通路纤维束的重组和再生,为研究脑桥梗死后运动功能康复过程的脑机制提供可视化依据.
张苗卢洁戎冬冬赵志莲曹燕翔赵澄马青峰李坤成
关键词:脑梗死脊髓损伤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临床应用扫描时间的优化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静息态fMRI临床应用的最优化扫描时间。方法采用分数低频振荡振幅(fALFF)值观察16例亚急性期脑桥单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静息态fMRI扫描6和12 min时各脑区默认网络,并与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对照者(对照组)脑默认网络激活范围和强度进行比较。结果静息态fMRI扫描6和12 min时,两组受试者各脑区默认网络均被激活,其中对照组两次扫描的脑区包括扣带回前后部、前楔叶、双侧角回和顶下小叶、前额叶,与以往对照者的脑默认网络研究结果相似;4个经典脑区的默认网络在不同测量时间点(6和12 min)的激活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脑梗死组患者两个测量时间点均获得与对照组相同的默认网络经典脑区,且两个测量时间点的激活程度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12 min时扫描的头动参数略大于6 min时。结论脑梗死组患者静息态fMRI以扫描6 min为更优化时间,对临床疾病的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赵澄卢洁李坤成王晓怡王辉张苗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脑梗死
静息态功能MRI全脑信号对左侧基底节区脑梗死患者低频振幅的影响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评价静息态功能MRI(rs-fMRI)全脑信号对左侧基底节区脑梗死患者低频振幅(ALFF)及分数ALFF(fALFF)的影响。方法纳入21例左侧基底节区脑梗死患者(梗死组)及26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于去除和未去除全脑信号2种预处理条件下,根据rs-fMRI数据计算ALFF及fALFF,分析梗死组发病7天内(急性期)与3个月(恢复期)之间、后者与对照组之间ALFF及fALFF存在差异的脑区。结果未去除全脑信号条件下,梗死组恢复期大脑双侧额上回、后扣带回(PCC)和健侧壳核ALFF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健侧额下回眶部及颞上回颞极ALF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梗死组患者恢复期健侧楔叶、颞下回、枕中回ALFF明显高于急性期(P均<0.05)。去除全脑信号条件下,梗死组恢复期健侧额上回、PCC及壳核ALFF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健侧额下回眶部及颞上回ALFF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梗死组恢复期健侧颞下回ALFF明显高于急性期(P<0.05)。梗死组恢复期与对照组、梗死组内不同时期之间各脑区fALFF未见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左侧基底节区脑梗死患者随运动恢复而发生脑皮质功能代偿;未去除全脑信号条件下可显示更多ALFF存在差异的脑区。
赵澄李琼阁单艺单艺马青峰张苗曹燕翔马青峰
关键词:基底节
3D智能管电流调控技术对不同体质指数患者头颈动脉CTA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23年
目的探讨在头颈动脉CTA应用3D智能管电流(3D smart mA)调控技术对不同个人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患者的辐射剂量及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行头颈CTA检查的患者,根据BMI将患者分为A组(18.5 kg/m^(2)≤BMI≤22.5 kg/m^(2)),B组(22.5 kg/m^(2)0.05),CT值随BMI增加而降低;3)三组患者的有效辐射剂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辐射剂量随BMI增加而增加。结论3D smart mA调控技术在头颈动脉CTA成像中可以智能调控管电流,在保证图像质量前提下,有效降低辐射剂量。
赵晓静晁旺张苗赵澄赵澄
关键词:血管造影术
脑干梗死不同阶段梗死灶体积和ADC值的演变及其与临床预后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通过对脑干梗死患者发病不同阶段的MRI随访研究,结合患者临床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揭示梗死灶体积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演变规律,及其与临床症状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11例首次发病的脑干梗死患者,分别于发病后不同时间(<7 d、15 d和1、3、6个月)测量梗死灶体积和ADC值,计算病灶与健侧相应部位的相对ADC(rADC)值;采用Fugl-Meyer运动量表(FMMS)进行临床运动功能评价,并分析梗死灶体积、rADC值与患者运动功能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发病后脑干梗死灶体积逐渐缩小(F=4.553,P=0.003),rADC值逐渐升高(F=22.991,P=0.000),除发病7 d内的脑干梗死灶体积与同期FMMS评分呈负相关关系(r=-0.686,P=0.020),其余各测量时间点脑干梗死灶体积和不同时期rADC值均与FMMS评分无相关关系(P>0.05)。结论脑干梗死灶体积和rADC值随病程的演变呈动态变化,具有规律性,但与患者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无明显相关性。
戎冬冬卢洁李坤成张苗赵志莲曹燕翔赵澄马青峰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脑梗死预后
磁敏感加权成像在出血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初步应用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SWI)诊断出血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 20例亚急性期出血性脑梗死患者分别行常规MRI、扩散加权成像(DWI)和SWI检查,根据图像分析结果比较不同扫描序列所显示的梗死灶内出血灶数目及其阳性检出率;测量SWI序列出血最大层面出血灶面积和T_2WI序列梗死灶最大层面的梗死灶面积,并行相关分析;观察SWI序列对梗死灶内静脉血管的显示程度,以及梗死灶以外区域微出血灶的诊断敏感性。结果 20例患者SWI序列均显示梗死灶内出血,两名医师共诊断43个出血灶,其中SWI序列显示42个、T_1WI序列25个、DWI序列15个、T_2WI序列12个;SWI序列阳性检出率与T_1WI、T_2WI、DWI序列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516,P=0.000)。T_2WI序列梗死灶最大层面的梗死灶面积为(18.08±12.47)cm^2,SWI为(5.02±6.27)cm^2,梗死灶面积与出血灶范围之间呈明显正相关(r=0.562,P=0.010)。其中,13例患者SWI序列检出梗死灶以外区域的微出血灶;12例显示梗死灶内小静脉血管分支减少和(或)变细,6例血管增多、增粗和(或)扭曲。结论 SWI序列对出血性脑梗死病灶内出血的显示优于常规MRI和DWI序列,并能显示梗死灶内静脉血管的变化及梗死灶以外区域的微出血灶,可作为诊断出血性脑梗死的MRI常规扫描序列。
苏壮志卢洁李坤成曹燕翔赵澄
关键词:脑梗死脑出血磁共振成像
足三里等下肢穴位刺激引发脑运动皮质去激活效应的fMRI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观察刺激右侧足三里、阴陵泉、丰隆、三阴交穴区对人体左侧初级运动皮质,运动前区和辅助运动区的去激活效应。方法:共10例受试者接受功能性磁共振成像。采用3.0 T Siemens MAGNETOM Trio磁共振成像系统采集全脑T2*像。穴位刺激采用组块方式。以SPM5软件包分析数据,采用贝叶斯推断方法,识别相对于基线水平,穴位刺激引发的去激活效应信号。结果:无论刺激哪一穴位,在所有受试者中,均可观察到左侧初级运动皮质、运动前区及辅助运动区出现的去激活信号。刺激足三里穴可在8例受试者的左侧初级运动皮质发现激活体素,在9例中可在左侧运动前区及辅助运动区发现激活体素;刺激阴陵泉穴可在所有受试者的左侧初级运动皮质、以及运动前区及辅助运动区发现激活体素;刺激丰隆穴可在9例受试者的左侧初级运动皮质发现激活体素,9例左侧运动前区及辅助运动区发现激活体素;刺激三阴交穴可在9例受试者的左侧初级运动皮质发现激活体素,以及所有受试者左侧运动前区及辅助运动区发现激活体素。结论:刺激足三里、阴陵泉、丰隆、三阴交穴区可在多数受试者中激活初级运动皮质、PMA及SMA脑区,去激活效应的出现则更为广泛。这一现象提示,穴位刺激对中枢的功能调节既包括激活效应,也包括去激活效应。去激活效应在穴位刺激引发的脑功能网络状态变化过程中,发挥何种作用,值得深入研究。
魏鹏绪鲍瑞雪张通李坤成卢洁赵澄
关键词:穴位刺激运动皮质贝叶斯分析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