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达

作品数:6 被引量:129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环境保护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 3篇化学工程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生物学

主题

  • 4篇芽孢
  • 4篇芽孢杆菌
  • 4篇枯草芽孢杆菌
  • 2篇生物防治
  • 2篇物防
  • 2篇均匀设计
  • 2篇枯萎
  • 2篇枯萎病
  • 2篇发酵
  • 2篇发酵条件
  • 2篇甘蓝
  • 2篇甘蓝枯萎病
  • 1篇东北春麦区
  • 1篇对植
  • 1篇锈病
  • 1篇叶枯病
  • 1篇液体发酵
  • 1篇抑菌
  • 1篇抑菌活性
  • 1篇真菌

机构

  • 5篇沈阳农业大学
  • 4篇北京市农林科...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6篇赵达
  • 4篇裘季燕
  • 4篇刘伟成
  • 3篇傅俊范
  • 2篇刘霆
  • 1篇吴云锋
  • 1篇王振
  • 1篇常迺滔
  • 1篇程晖
  • 1篇丁翠珍

传媒

  • 2篇华北农学报
  • 1篇中国生物防治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辽宁农业科学

年份

  • 2篇2008
  • 4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枯草芽孢杆菌B02产生拮抗物质培养基及发酵条件优化被引量:33
2008年
采用单因素和均匀试验设计,通过摇瓶培养对枯草芽孢杆菌B02产生抑菌活性物质的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最适接种体培养时间为24h;优化后的培养基配方为(g/L):糊精15.5g、牛肉膏20g、胰蛋白胨4g、NaCl 11.5g、KNO311.5g、MnSO45g;适宜培养条件为:温度30℃,初始pH值范围为7-8,接种量5%,摇瓶装液量50ml/500ml,转速200r/min,最佳培养时间72h。
丁翠珍裘季燕刘伟成吴云锋赵达
关键词:枯草芽孢杆菌发酵培养基发酵条件
枯草芽孢杆菌在植病生防中的作用机制与应用被引量:53
2007年
概述了枯草芽孢杆菌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领域的研究进展,包括枯草芽孢杆菌的控病作用机制,在植病生防中的应用,讨论了目前枯草芽孢杆菌在植物病害生物防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赵达傅俊范裘季燕刘伟成
关键词:枯草芽孢杆菌植物病害生物防治
枯草芽孢杆菌B03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6
2007年
通过室内离体测定和温室植株测定研究了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B03对植物病原真菌的抑制作用。平板对峙培养结果表明,菌株B03对供试的15种真菌病害的病原菌均具较强的抑菌活性,其发酵滤液对甘蓝枯萎病菌、西瓜枯萎病菌和黄瓜枯萎病菌的菌丝生长都有抑制作用,抑制强度与发酵滤液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发酵液的施用时期不同对甘蓝枯萎病的温室防效影响显著,以发酵液灌根后3 d再接种病原菌的效果最好,可明显降低植株发病率和病情指数,防治效果高达96.25%。
赵达刘伟成裘季燕刘霆傅俊范
关键词:枯草芽孢杆菌抑菌活性病原真菌甘蓝枯萎病
枯草芽孢杆菌B03液体发酵条件的优化被引量:18
2008年
利用单因素筛选和均匀设计试验对拮抗性枯草芽孢杆菌B03发酵生产活菌体的液体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了研究,优化出了以经济、易得的玉米粉和豆饼粉为碳、氮源的最佳摇瓶发酵培养基,其配方为:玉米粉3.0%,豆饼粉6.0%,K2HPO4.3H2O 0.3%;最佳发酵条件为:种龄21-24 h,接种量5%,500 mL三角瓶装液量50 mL,初始pH值6.0,发酵温度35℃,摇床转速180 r/min,发酵周期60-66 h。利用优化后的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验证试验,获得了104.24×10^8-105.75×10^8cfu/mL的活菌体产量,较原始基础发酵培养基在常规培养条件下的菌体产量提高了96%以上。
赵达刘伟成裘季燕刘霆傅俊范
关键词:枯草芽孢杆菌液体发酵均匀设计
拮抗细菌P-161对温室甘蓝枯萎病的防效及发酵条件的研究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环所从京郊菜园土壤中分离到一株拮抗细菌,代号P一16l。初步试验证明其有较好的生防潜力。本文从菌株的拮抗性、对甘蓝枯萎病的温室防效、菌株的鉴定、摇瓶发酵培养基筛选、发酵条件优化和发酵液基本理化特性等方面...
赵达
关键词:甘蓝枯萎病生物防治发酵条件均匀设计
文献传递
东北春麦区54份小麦品种的抗病性评价被引量:12
2007年
2005-2006年对东北春麦区主要推广应用的54个品种(系)进行了抗秆锈病、白粉病和叶枯病鉴定。结果表明,在参鉴品种中,3份材料对白粉病表现抗病,占供试材料的6%;46份材料对秆锈病表现抗病,占供试材料的85%;11份材料对叶枯病表现中等抗病,占供试材料的20%。东北春麦区生产品种对秆锈病抗性表现较好,但也存在品种抗锈性下降的威胁;生产品种中普遍缺乏对白粉病的抗性,在育种中应加强新抗源的导入和应用;叶枯病发生普遍并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针对以上情况,提出了解决办法。
王振常迺滔赵达程晖
关键词:小麦品种秆锈病叶枯病抗性鉴定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