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建奇
- 作品数:146 被引量:506H指数:11
-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生物学理学更多>>
- 军医大学临床医学科室的任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探讨
- 以第十五次全军院校会议为标志,军队院校教育体系逐步以学历教育为主向以任职教育为主转变。教员师资队伍的建设成为任职教育院校面临的一项现实而又紧迫的任务。论文初步探讨了军医大学临床医学科室任职教育师资队伍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 康文连建奇孙永涛
- 关键词:任职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 文献传递
- γ链细胞因子对慢性乙型肝炎患者CD8^+T细胞上TIM-3表达的调节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通过检测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TIM-3)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CD8+T细胞上的表达,探讨共用γ链细胞因子对CHB患者CD8+T细胞上TIM-3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5月在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传染科就诊的CHB初治患者15例,以及健康体检者8例。抽取两组全血,利用Fi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出PBMC。分别给予γ链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2、IL-7、IL-15、IL-21和人抗CD3/CD28刺激,未刺激孔作为阴性对照。培养4 d后,用单克隆抗体染色,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8+T细胞上TIM-3的表达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结果与未刺激组相比,TIM-3在CD8+T细胞上表达如下:人抗CD3/CD28和IL-2、IL-15、IL-7刺激组显著升高,分别为(9.629±9.916)%,P=0.000 1;(3.817±2.694)%,P=0.000 6;(5.772±4.732)%,P=0.005 4;(3.560±2.045)%,P=0.030 2。IL-21刺激组表达虽有所增加,为(2.503±2.11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34 1。结论人抗CD3/CD28、γ链细胞因子中的IL-2、IL-7和IL-15都能够有效上调TIM-3在CHB患者CD8+T细胞上的表达,提示通过抑制它们不仅可以下调TIM-3的表达,而且可能会增强CHB患者体内CD8+T细胞的杀伤作用。
- 董杰杨晓飞申焕君赵荣荣赵燕燕张野黄长形连建奇
- 关键词:肝炎乙型慢性白细胞介素类免疫球蛋白类CD8阳性T淋巴细胞
- 危重型肾综合征出血热合并急性肾损伤患者的临床特征: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 杜虹白雪帆李璟连建奇王临旭黄长形
- 丙型肝炎病毒与荧光素酶融合基因细胞模型的初步建立被引量:2
- 2000年
- 目的 建立容易检测的丙型肝炎病毒 (HCV)细胞模型。方法 利用基因重组技术 ,构建HCVcDNA与荧光素酶 (luc)融合基因可调控逆转录病毒载体 ;通过脂质体介导方法转染人肝癌细胞 (HHCC) ,观察luc基因的表达。结果 ①成功地将luc基因融合于HCVC区和大部分E1区基因的下游 ,构建了带HCV luc融合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 (pBPST HCV luc) ;②该载体在细胞内有效表达luc活性 ,puromycin筛选可提高luc的表达水平 ,并可受四环素的调节。结论 初步建立了表达HCVC E1和luc融合基因的可调控转染细胞模型 ,为以HCVC
- 贾战生周永兴焦成松冯志华连建奇李谨革李光玉
-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细胞模型荧光素酶基因治疗
- 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转归及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
- 目的:探索并阐明以医院病人为基础的中国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临床转归的特征及规律;获得中国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临床转归的系统数据并建立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临床转归的综合评估体系;比较抗病毒治疗对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临...
- 任红袁正宏唐红缪晓辉连建奇陆伦根蓝柯王盛典赵英仁李用国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转归肝细胞凋亡免疫耐受
- 文献传递
- 抗HBV核酶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1998年
- 抗HBV核酶的研究进展李谨革连建奇综述周永兴审校(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西安710038)AdvancesofStudyonAntiHBVRibozymesLiJinge,LianJianqi(TangduHospital,FourthMilita...
- 李谨革连建奇
-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基因治疗核酶
- 抗丙型肝炎病毒锤头结构核酶的计算机设计被引量:11
- 1999年
- 目的设计可位点特异切割丙型肝炎病毒(HCV)5’非编码区(5’NCR)和C区的多位点核酶(RZ).方法根据“锤头结构”RZ的设计原理,以HCVH(1a)株5’NCR和C区RNA为靶序列,计算机预测其二级结构,运用能量最低化程序,选择理论上理想的RZ切割位点,并比较5株HCV序列RZ切点两翼的同性.结果在HCV5’NCR和C区124个自然切割位点(CUX和GUX)中选出213(CUC),260(GUA),407(GUC)和498(CUU)4个切割位点,不同株之间切点两翼RZ结合序列同源性为100%.结论计算机可作为抗病毒RZ设计的辅助工具;HCV上述4个位点可能是最理想的切割位点.
- 贾战生周永兴连建奇冯志华李光玉张文彬
- 关键词:丙型肝炎病毒核酶计算机设计
- B7-H1蛋白疫苗对HBV转基因小鼠HBsAg免疫效果影响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应用HBV转基因小鼠动物模型,研究B7-H1对HBsAg免疫效果的影响。方法:用重组人B7-H1与血源性HBsAg联合免疫HBV转基因小鼠,采用ELISA方法观察对转基因小鼠所诱生的HBsAg特异性Th1类细胞因子的影响,ELISPOT方法检测不同免疫方案对小鼠HBsAg特异性分泌IFNγ-T细胞数量的影响,同时检测对小鼠淋巴细胞增殖及血清HBsAb水平的影响。结果:HBsAg组及HBsAg+B7-H1组免疫后脾细胞产生的Th1类细胞因子(IFNγ-、IL-2)、HB-sAg特异性分泌IFNγ-T细胞、T细胞增殖及血清HBsAb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但HBsAg组及HBsAg+B7-H1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HBsAg可以诱导乙肝转基因小鼠产生高水平Th1类细胞因子,并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的体液免疫,打破免疫耐受。B7-H1对HBsAg在HBV转基因小鼠中的免疫效果无影响。
- 刘博苏文静马力张野潘蕾连建奇黄长形白雪帆
- 关键词:B7-H1PD-L1转基因小鼠免疫耐受
- 白细胞介素2提高HBV-SDNA疫苗的免疫效应被引量:6
- 2001年
- 目的 :观察IL -2真核表达载体对HBV SDNA疫苗诱导BALB/c小鼠的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 :肌肉注射基因疫苗及IL -2真核表达载体 ,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抗HBs,4h5 1Cr释放法检测小鼠脾细胞CTL活性。结果 :免疫 8周后 ,单纯注射pCR3 .1 -S及共注射IL -2真核表达载体的小鼠血清 4 50nmA值分别为 1 .2 4± 0 .1 0及 1 .98± 0 .1 7。CTL细胞杀伤活性分别为 ( 50 .5± 6.4 ) %及 ( 61 .9± 7.1 ) % ,两组均有明显差异 (P <0 .0 1 )。结论 :IL -2的真核表达载体能够提高小鼠对DNA疫苗的免疫应答。基因疫苗可能用于预防及治疗HBV感染。
- 杜德伟周永兴白宪光刘清泉陈红梅李谨革连建奇冯志华姚志强
- 关键词:DNA疫苗乙型肝炎表面抗原IL-2乙型肝炎
- IL-21对慢性HBV感染者CD8+T细胞功能影响的体外研究
- <正>目的分析体外添加IL-21水平后检测HBV感染者外周血特异性T细胞中IFN-γ、PD-1及IL-21的表达水平的差异及相关性,探讨其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1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9例急性乙型...
- 胡萍何丽张野连建奇黄长形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