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怀

作品数:15 被引量:392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淡水鱼类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生物学
  • 6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基因
  • 3篇中华鲟
  • 3篇鲟形目
  • 3篇鲢鱼
  • 3篇MTDNA
  • 3篇RAPD
  • 2篇蛋白
  • 2篇蛋白质
  • 2篇蛋白质电泳
  • 2篇多态性
  • 2篇鱼类
  • 2篇随机扩增多态...
  • 2篇鲟鱼
  • 2篇系统学
  • 2篇小麦
  • 2篇扩增多态性
  • 2篇基因组
  • 2篇分子系统
  • 2篇分子系统学
  • 2篇草鱼

机构

  • 12篇中国水产科学...
  • 6篇中国科学院
  • 3篇中国科学院成...
  • 1篇复旦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作者

  • 15篇邓怀
  • 12篇汪登强
  • 11篇张四明
  • 6篇吴清江
  • 3篇危起伟
  • 2篇余懋群
  • 2篇潘光碧
  • 2篇张亚平
  • 2篇晏勇
  • 2篇余来宁
  • 1篇余其兴
  • 1篇杨晓娟
  • 1篇罗相忠
  • 1篇邓光兵
  • 1篇郭一清
  • 1篇潘志芬
  • 1篇周荣家
  • 1篇刘利
  • 1篇邹素云
  • 1篇陈静

传媒

  • 3篇水生生物学报
  • 2篇淡水渔业
  • 1篇中国科学(C...
  • 1篇世界科技研究...
  • 1篇海洋与湖沼
  • 1篇Curren...
  • 1篇Journa...
  • 1篇Zoolog...
  • 1篇自然科学进展...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科协20...

年份

  • 1篇2004
  • 3篇2002
  • 2篇2001
  • 1篇2000
  • 6篇1999
  • 2篇1998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人工雌核发育鲢的遗传多样性及异源遗传物质整入的RAPD分析被引量:30
2004年
运用RAPD技术对连续二代人工雌核发育鲢的遗传多样性及异源遗传物质的整入进行了分析 ,结果表明 :一代雌核发育鲢 ,个体间遗传相似度为 0 94 5— 0 995 6 ,多样性指数为 0 175 ;二代雌核发育鲢 ,个体间遗传相似度为0 96 15— 1 0 0 ,平均为 0 985 2 ,多样性指数为 0 0 6 2。研究揭示经过连续二代人工雌核发育后 ,其遗传多样性明显减少 ,种质进一步纯化。通过对雌核发育鲢二代、亲本鲢和雄鲤的RAPD扩增比较 ,发现雌核发育鲢含有少数与父本相同的特异DNA扩增带 ,而亲本鲢没有 。
邹桂伟潘光碧汪登强邓怀罗相忠
关键词:RAPD分析
十种常见淡水鱼类的RAPD鉴定被引量:26
1998年
用14种10bp长的随机引物对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鲫鱼、鲤鱼、团头鲂、胭脂鱼、土鲶和黄颡十种鱼进行RAPDPCR扩增。除引物OPK08外,其它的13种引物都得到较清晰的DNA带。13种引物共产生672条带,平均每种鱼产生67条带,每种引物产生52条扩增带。鲤鱼扩增带最多,胭脂鱼扩增带最少。引物OPQ01、OPQ04、OPQ06、OPQ11、OPQ12、OPK07、OPP01、OPP15、OPP17扩增的带谱可以作为种间鉴定的标记。本文结果显示RAPD是一种非常灵敏的种间鉴定技术,特别是对鱼卵和鱼苗的鉴定有重要意义。
邓怀张四明汪登强邹素云
关键词:RAPD淡水鱼类
雌核发育鲢RAPD指纹和蛋白质电泳研究被引量:12
1998年
用23个随机引物对雌核发育鲢子一代(普通鲢作对照)进行了RAPD—PCR反应,在23个引物中除一个引物无扩增产物外,其它均可得到1~10条DNA带,平均每个引物产生538条带。其中7个引物产生多态现象,占总引物的314%。多态座位达1368%。用Shannon指数对RAPD数据进行遗传多样性(Ho)分析,得出所研究样本的Ho为0175。用血清酯酶和血清蛋白电泳作对比时没有发现在蛋白质水平的多态现象,说明RAPD技术是一种比较灵敏实用的DNA多态检测方法。以RAPD所得数据进行了雌核发育鲢子代和普通鲢个体间的遗传相似性与遗传距离分析,为鲢选育提供了依据。
邓怀张四明汪登强潘光碧
关键词:鲢鱼蛋白质电泳雌核发育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间的长度变异与个体内的长度异质性被引量:29
1999年
用PCR技术扩增中华鲟(Acipensersinensis)线粒体DNA(mtDNA)控制区(D-loop)时,发现中华鲟天然群体内存在个体间和个体内的mtDNA长度变异现象。DNA测序表明,长度变异发生在mtDNAryloop靠近tRANpro的位置,由长约82碱基对(bp)的重复序列串联形成的。由个体内mtDNA长度变异造成的异质性个体比例为57.4%,非异质性(同质性)个体的比例为426%。非异质性个体间的mtDNA的大小也不一样,存在长度变异。在非异质性个体中,有2、3、4、5个串联重复序列形成的4种分子类型的情况,其重复序列出现的频率从高到低的循序是3→2→4→5。在异质性个体中,同一个体由2种不同分子组合的异质体最普通,占77.78%3种不同分子组合的频率次之,占18.520。4种不同分子组合的异质体比例最少,占3.70%。没有发现由5种不同分子组合的异质体。对所有异质体混合分析表明,各种类型的重复序列出现的比例与非异质体的类似,即分子大小(含重复序列数)从高到低的顺序为3→2→4→5→1。对47尾中华鲟的个体内和个体间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分析发现,有65.3%遗传变异表现在群体内的个体间,有347%的遗传变异表现在个体内。由mtDNA长度异质性造成的个体内的多样性是中华鳍物种遗传多样性的另一途径。
张四明邓怀汪登强张亚平吴清江
关键词:中华鲟MTDNA
7种鲟形目鱼类亲缘关系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研究被引量:34
1999年
为阐明鲟形目鱼类的系统发育关系,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中华鲟、达氏鲟、史氏鲟、意大利鲟、短吻鲟、长江白鲟和匙吻鲟的基因组进行了研究。13个引物在每个种共产生127个信息座位。按UPGMA聚类法构建这7种鲟形目鱼类的分子系统树。分子系统树首先分成两大支,即长江白鲟和匙吻鲟为一支,其他5种鲟科鱼类为对应的另一支。在5种鲟科鱼类中,我国3种鲟科鱼类中华鲟、达氏鲟和史氏鲟聚在一起,与意大利鲟和短吻鲟分开。我国3种鲟科鱼类又可分成两小支,中华鲟和达氏鲟为一支与史氏鲟相对应。由分子系统树得到的各个种类的亲缘关系较好地反映了被研究种类的分类地位、地理分布和形态特征。
张四明邓怀汪登强吴清江
关键词:分子系统学亲缘关系鲟形目鲟鱼类
农杆菌介导马铃薯高效转化体系的建立及转基因研究
马铃薯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作物之一,近年来利用转基因技术对其品种进行遗传改良的研究方兴未艾.但是,由于不同基因型分化再生能力和转化频率存在的较大差异,优化马铃薯再生系统和转化系统仍是成功地进行马铃薯遗传转化的必要前提.该研究...
邓怀
关键词:马铃薯根癌农杆菌BAR基因双元表达载体
文献传递
抗除草剂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转化小麦的研究
利用体外重组DNA技术构建携带抗除草剂Bar基因,标记基因GUS、GFP和筛选基因Hyg的植物双元表达载体(binary vector),通过根癌农杆菌(Agrobacterium tumefaciens)Ti质粒介导和...
杨晓娟邓光兵马欣荣陈静潘志芬邓洪新邓怀余懋群
文献传递
刺鳅性染色体的细胞遗传学确定证据被引量:10
1999年
通过对刺鳅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核型、Ag-NORs和C-带分析,以及对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粗线期二价体配对行为的系统观察,确定刺鳅具有一对异配的大型性染色体。
刘江东黄晓余其兴余其兴郭一清周荣家张四明郭一清汪登强
关键词:刺鳅性别决定性染色体细胞遗传学
中华鲟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及遗传多样性研究被引量:85
2000年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进行了连续3年(1995-1997)共70尾来源于长江水系中华鲟样本遗传分析。共用了40个 10bp长的随机引物,在 26种可供分析的引物中,只有OPK01、OPK02、OPK03、OPK09、OPK14和OPQ08RAPD-PCR产物有多态现象,多态引物占23%。26个引物中共扩增出108条稳定的DNA带。其中12条带为多态带,多态座位比例为11.1%。个体间遗传距离变动为0.951 0-1.000 0,平均为0.974 3。 1995、1996和1997年的遗传多样性指数(H)分别为0.032 7、0.0312和 0.035 4。 3年样本的综合遗传多样性指数(H)为0.033 4。比较而言,中华鲟天然群体核DNA水平的遗传多样性仍较低。
张四明邓怀晏勇汪登强吴清江
关键词:中华鲟RAPD
中华鲟天然群体蛋白质水平遗传多样性贫乏的初步证据被引量:22
1999年
为了阐明我国Ⅰ级珍稀水生保护动物中华鲟(Acipensersinensis)天然群体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特征,为其资源的监测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采用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对中华鲟天然群体进行了蛋白质遗传多态性研究。共研究了15种蛋白质,有4种蛋白无活性或活性很低,在有活性的11种蛋白中共测得26个座位;在26个座位中,只有1个座位(MDH-1)为多态座位。中华鲟多态座位比例(P)为390%,遗传杂合度(H)为004,均远远低于其他鱼类P和H值的平均水平,说明中华鲟在蛋白质水平上的遗传变异较贫乏,与其他鲟鱼类的情况类似。
张四明邓怀危起伟危起伟汪登强
关键词:中华鲟蛋白质电泳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