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祥辉

作品数:84 被引量:350H指数:11
供职机构:西安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理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期刊文章
  • 11篇专利
  • 6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0篇建筑科学
  • 28篇交通运输工程
  • 7篇水利工程
  • 7篇理学
  • 3篇经济管理
  • 2篇矿业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3篇隧道
  • 11篇遗传算法
  • 11篇浅埋
  • 11篇围岩
  • 9篇混凝土
  • 8篇自适
  • 8篇自适应
  • 8篇自适应遗传
  • 8篇自适应遗传算...
  • 8篇公路
  • 8篇反演
  • 7篇有限元
  • 7篇隧道工
  • 7篇隧道工程
  • 6篇断面
  • 6篇耐久
  • 6篇耐久性
  • 6篇爆破
  • 6篇大断面
  • 5篇冻融

机构

  • 68篇西安工业大学
  • 22篇西安理工大学
  • 8篇长安大学
  • 5篇陕西省交通规...
  • 3篇三峡大学
  • 2篇西安工业学院
  • 2篇中铁第一勘察...
  • 2篇浙江省交通运...
  • 1篇四川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铁十八局集...
  • 1篇云南省建筑科...
  • 1篇中铁二十局集...
  • 1篇铁科院(深圳...

作者

  • 82篇邓祥辉
  • 37篇王睿
  • 10篇柴军瑞
  • 6篇李康宏
  • 5篇薛山
  • 5篇国亮
  • 3篇党发宁
  • 2篇李守义
  • 2篇丁潇
  • 2篇陈建勋
  • 2篇何萌
  • 2篇罗彦斌
  • 2篇黄越
  • 2篇杨俊
  • 2篇徐甜
  • 2篇李鹏
  • 2篇张永杰
  • 2篇龚珍
  • 2篇张永杰
  • 1篇何杨

传媒

  • 12篇西安工业大学...
  • 4篇科学技术与工...
  • 3篇铁道建筑
  • 2篇数学的实践与...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土工基础
  • 2篇红水河
  • 2篇土木与环境工...
  • 1篇硅酸盐通报
  • 1篇水利经济
  • 1篇价值工程
  • 1篇公路
  • 1篇工程勘察
  • 1篇水电能源科学
  • 1篇人民长江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中外公路
  • 1篇公路与汽运
  • 1篇材料导报
  • 1篇工程力学

年份

  • 5篇2023
  • 4篇2022
  • 7篇2021
  • 7篇2020
  • 6篇2019
  • 10篇2018
  • 1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9
  • 6篇2007
  • 5篇2006
  • 5篇2005
  • 2篇2004
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青藏高原地区纤维混凝土抗冻耐久性试验与损伤模型研究
2023年
为研究青藏高原环境条件下不同纤维混凝土的抗冻耐久性及冻融损伤演化规律,本研究依托西藏那曲地区某混凝土道路工程,对普通纤维混凝土(NC)、冲磨纤维混凝土(CM)以及膨胀纤维混凝土(PZ)进行了冻融循环试验和相关力学测试,在试验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高原低气压环境下的冻融损伤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从冻融循环试验结果来看,冲磨纤维混凝土(CM)抗冻耐久性最佳,三种纤维混凝土抗冻耐久性排序为CM>NC>PZ。针对本文建立的冻融损伤模型和基于该模型的抗折强度预测方程,采用青藏高原地区某高速工程项目的高寒引气混凝土测试数据进行了验证,冻融后的抗折强度试验值与预测值变化趋势相近且基本吻合。因此,本文建立的青藏高原抗折强度冻融损伤模型是合理且可行的。
邓祥辉张鹏张鹏吴起源王睿
关键词:外加剂纤维混凝土抗冻耐久性
米箭沟尾矿坝加高方案渗流场数值分析被引量:21
2005年
米箭沟尾矿坝为了进行加高设计而进行了尾矿库区的地质钻孔勘探。基于实际钻孔勘探成果的最佳反演分析各分区—尾矿砂、风化岩体和初期坝堆石体的模型渗透参数和加高设计方案,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计算方法,应用自主开发的3D-Seepage-Stress程序进行了该尾矿坝加高后渗流场数值分析,得出渗流场各要素分布图。可以看出,在此加高方案下,尾矿坝库区浸润线和溢出点都很高,不利于尾矿坝的稳定安全和运行管理。为此提出了在加高方案设计中加强排渗设施设计的初步方案与建议。
柴军瑞李守义李康宏何萌邓祥辉
关键词:尾矿坝加高设计渗流场有限元
水平层状围岩隧道爆破控制技术被引量:18
2017年
针对水平层状围岩隧道开挖时,由于水平层理的影响以及爆破扰动,极易导致隧道拱部发生离层、掉块以及严重的超挖、欠挖等问题。采用爆破应力波传播理论分析了爆破应力波对水平节理岩体的作用机理,从理论上解释了水平层状围岩隧道拱顶发生离层、平顶的原因;依托大梁峁公路隧道工程进行现场爆破参数优化试验;并针对拱部超挖严重,上台阶下部边墙欠挖的情况,提出了控制措施。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爆破参数优化,上台阶开挖单次爆破可减少6%的起爆药量,下台阶可减少29%的起爆药量;从爆破效果来看,优化后6个试验断面平均超挖由原来的7.81m2减少为2.56m2,优化后超挖面积仅为优化前的31%,欠挖也得到有效改善,优化后的爆破方案不仅能大幅减少隧道超欠挖,减少炸药用量,还能提高开挖后围岩的质量,使隧道施工更安全;拱部超挖可通过内移周边眼、适当增加周边眼间距、减少装药量以及非连续装药等措施进行控制;上台阶下部边墙欠挖可通过缩小周边眼间距或增设周边眼等措施来解决。研究成果不仅可保证依托工程的施工安全,减少超欠挖,节约成本,加快施工进度,还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邓祥辉陈建勋罗彦斌李旭东
关键词:隧道工程爆破参数
降雨入渗对浅埋黄土隧道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20年
为了研究降雨入渗作用下黄土力学性质劣化对浅埋黄土隧道稳定性的影响,对隧道围岩中的黄土进行了不同含水率和不同围压的剪切、等压三轴试验,结果表明,含水率对黄土力学性质和破坏形态有较大影响。根据试验结果建立了黄土不同含水率的塑性本构关系,对比了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证明了该本构关系能较好地描述黄土的应力应变规律。对不同降雨强度、不同深度的黄土在雨水入渗影响下的含水率分布规律进行分析,并在数值模拟软件中调用建立的不同含水率的黄土塑性本构关系,计算不同降雨强度下隧道结构的受力和变形,结果表明:考虑降雨入渗后隧道结构变形和受力增加明显,其中,拱顶沉降增幅达到46%,隧道初期支护应力增加20%~27%。将浅埋黄土隧道结构变形监测数据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验证了黄土本构关系的正确性,所模拟的降雨入渗对隧道结构稳定性的影响符合实际工程。
邓祥辉曹卫平杨东升
关键词:浅埋隧道黄土隧道降雨入渗本构关系
试论水利施工项目成本管理被引量:6
2005年
项目管理体系的核心是成本管理,成本控制体现了项目管理的水平。本文就水利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内容,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措施进行了系统的论述。
国亮邓祥辉
关键词:水利工程项目管理成本管理
遗传算法和复合形法确定坝基帷幕灌浆优化方案被引量:8
2006年
以一般岩基上的混凝土重力坝为例,根据已有灌浆帷幕参数的经验公式,在考虑帷幕的渗流量、坝基渗透压力和幕体本身的水力坡降不超过允许值为约束条件的情况下,进行简单的公式推导;最后以帷幕的工程造价最小为目标函数建立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并分别采用遗传算法和复合形法对坝基帷幕灌浆进行优化研究,寻找一般情况下的最优帷幕参数的组合。
崔文娟伍美华邓祥辉柴军瑞
关键词:灌浆帷幕数学模型遗传算法复合形法优化设计
浅埋隧道爆破施工地表质点峰值振速的预测方法
本发明涉及浅埋隧道爆破施工地表质点峰值振速的预测方法,首先基于“多孔等效单孔”得出多孔起爆条件下质点峰值振速理论公式并修正,然后对测点地表质点峰值振速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拟合参数与地形地质相关的系数和爆破振动衰减指数,带入...
邓祥辉王睿张永杰卢泽霖杨俊
文献传递
一种基于孔隙率的再生混凝土抗冻耐久性能评价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孔隙率的再生混凝土抗冻耐久性能评价方法,测量待测混凝土的孔隙率,得到第一孔隙率;将待测混凝土进行预定次数的冻融循环后,再次测量待测混凝土的孔隙率,得到第二孔隙率;根据第一孔隙率和第二孔隙率计算待测混凝...
邓祥辉刘锦涛王睿高晓悦梁凯轩
文献传递
两河口长隧道独头掘进压入式施工通风三维数值模拟被引量:21
2014年
两河口公路隧道埋深大且无条件修建斜竖井,只能独头掘进3 000余m,施工通风问题突出。基于CFD理论,对压入式通风气流运动采用三维紊态RNGk-ε湍流模型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得到了施工期隧道内流场和浓度场随时间在洞内的分布变化规律。研究表明,掌子面附近为回流区,风流结构复杂,回流区以外风流分布逐渐稳定;爆破后的有害气团在隧道内是一个动态"移动"和"扩散"的过程,这个过程中有害气团从爆破掌子面逐渐扩散,并被稀释和排出隧道。同时,在3种工况下,根据CO的进入浓度和允许浓度对工作人员的进洞时间进行了研究。
邓祥辉刘钊刘钊春
关键词:长隧道压入式通风三维数值模拟
C30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抗冻耐久性试验研究被引量:9
2020年
为了研究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抗冻耐久性,以C30再生混凝土为试验材料,对比分析了再生粗骨料掺量为0,25%,50%,75%和100%的再生混凝土在冻融循环试验中质量损失、动态弹性模量、超声波波速和立方抗压强度4项性能的演变规律,以及在单轴压缩试验中的应力应变曲线。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混凝土的质量先增加后减小,动弹性模量、立方体抗压强度和超声波波速逐渐减小;粗骨料掺量为50%的再生混凝土和普通混凝土的抗冻耐久性能相当,优于其他掺量再生混凝土抗冻耐久性。
程亮邓祥辉薛丽媛王靖媛
关键词: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冻融循环超声波波速抗冻耐久性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