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邓颖慧

作品数:5 被引量:20H指数:3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电针
  • 2篇电针内关
  • 2篇电针内关穴
  • 2篇针灸
  • 2篇针灸效应
  • 2篇手术
  • 2篇手术患者
  • 2篇腺癌
  • 2篇内关
  • 2篇内关穴
  • 1篇胆道
  • 1篇胆道系统
  • 1篇胆道系统恶性...
  • 1篇蛋白
  • 1篇凋亡
  • 1篇动脉
  • 1篇动脉压
  • 1篇增殖
  • 1篇镇痛
  • 1篇人胃腺癌

机构

  • 4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黑龙江中医药...

作者

  • 5篇邓颖慧
  • 3篇陆海波
  • 2篇于辉
  • 2篇武丽华
  • 2篇陈巍
  • 2篇黄巍
  • 2篇周建华
  • 2篇高菁菁
  • 1篇吴效科
  • 1篇王耀先

传媒

  • 2篇中国中医药科...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实用肿瘤学杂...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电针内关穴对曲马多对乳腺癌手术患者超前镇痛的影响被引量:10
2011年
目的:研究电针内关穴对曲马多超前镇痛患者乳腺癌手术的影响。方法:90例女性患者,随机分为3组,电针内关+曲马多组、电针非穴位+曲马多组、昂丹司琼+曲马多组。3组均在手术结束时静注曲马多,观察患者术后恶心呕吐(PONV)情况和术后VAS镇痛评分。结果:电针内关组较非穴位组术后4小时恶心呕吐评分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术后24小时PONV评分没有显著差异。电针内关组较昂丹司琼组、非穴位组术后疼痛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针内关穴能够降低乳腺癌手术使用曲马多超前镇痛引起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并增强曲马多超前镇痛作用。
于辉王耀先黄巍武丽华邓颖慧吴效科
关键词:超前镇痛电针
胃癌及胃腺癌细胞系中PPAR-γ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2年
目的观察过氧化酶体激活物增殖受体y(PPAR-y)在胃癌组织及胃腺癌细胞系(SGC7901)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0例胃癌、癌旁组织以及SGC7901中PPAR-y的表达。结果PPAR-y蛋白在胃癌中的表达为58%,明显高于癌旁组织的表达(28%)(P〈0.01)。PPAR-y蛋白在SGC7901细胞系中呈阳性表达。PPAR-y蛋白在低分化癌组织、侵及浆膜层、有淋巴结转移(P〈0.01)和分期晚(P〈0.05)的胃癌组织中表达增高,与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及肿瘤部位无关(P〉0.05)。结论PPAR-y蛋白在胃癌组织表达上调,提示PPAR-y蛋白不仅与胃癌的发生有关,而且与其进展有关,有可能作为检测胃癌的分子标志物并可提示其预后。
陆海波陈巍邓颖慧高菁菁周建华
关键词:胃癌临床病理特征
电针内关穴对腹腔镜手术患者循环和心肌酶谱的影响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电针内关穴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循环和心肌酶谱的影响。方法:将妇科腹腔镜手术75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内关穴组、电针非穴位组和空白对照组,分别常规检测术前、术后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谷草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麻醉诱导之前穴位组和非穴位组患者分别取双侧的内关穴位和双肩处行经皮电刺激。术中监测不同时间点患者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结果:诱导前和气腹前3组HR无显著差异,气腹5分钟和气腹10分钟时,3组HR存在显著差异;诱导前3组MAP没有显著差异,气腹前、气腹5分钟和气腹10分钟时3组MAP有显著统计学差异;术后各组间AST和CK穴位组与其它两组间存在显著差异。结论:电针内关穴可以使腹腔镜手术患者循环稳定,抑制心肌酶谱的增加,具有保护心肌的作用。
于辉武丽华黄巍邓颖慧闫宇梅
关键词:电针
胆道系统恶性肿瘤的内科治疗新进展被引量:5
2012年
胆道系统恶性肿瘤是一种发病率低、预后差的肿瘤,包括胆管癌、胆囊癌及壶腹部癌。在西方国家胆道系统恶性肿瘤大约占胃肠道肿瘤的4%,东南亚发病率相对较高。在我国,胆道系统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并没有明确数字,约占消化道肿瘤的第6位。胆系肿瘤生存率低,预后差,至今尚无有效的化疗方案。目前,关于进展期胆系肿瘤化疗的Ⅱ、Ⅲ期临床试验研究以逐渐开展,化疗方案以吉西他滨为主,单药或联合铂类等药物,得到了明显提高的有效率及生存期。本文就目前胆系肿瘤化疗方面新的进展及成果做综述。
邓颖慧陆海波
关键词:胆道系统恶性肿瘤化疗
罗格列酮抑制人胃腺癌SGC7901增殖机制的研究
2013年
目的:探讨在体外不同浓度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ROZ)对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的生长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采用MTT法比色实验、集落形成实验、电子显微镜,透射电镜,流式细胞仪分别观察不同浓度罗格列酮0.08μmol/L,0.4μmol/L,2μmol/L,10μmol/L,50μmol/L,作用于SGC7901细胞,对细胞增殖,细胞形态和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ROZ可抑制SGC7901细胞的生长以及SGC7901细胞集落的形成,并呈现剂量依赖性,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约为50μmol/L。透射电镜低倍镜以及高倍下可见凋亡细胞。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ROZ可抑制SGC7901细胞,引起G0/G1期细胞大量增加,S期细胞减少,且细胞周期停滞于G1期。结论:ROZ具有抗肿瘤作用,能够抑制SGC7901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凋亡,这种作用与其诱导细胞周期G0/G1期的停滞和诱导凋亡作用有关。因此,ROZ有望成为胃癌治疗的辅助用药亦或治疗药,PPARγ有潜力成为肿瘤治疗的新靶点。
陆海波邓颖慧周建华高菁菁陈巍
关键词:PPARΓ罗格列酮凋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