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那万里

作品数:84 被引量:243H指数:8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卫生厅课题吉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2篇期刊文章
  • 19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80篇医药卫生
  • 3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6篇肿瘤
  • 16篇细胞
  • 15篇膀胱
  • 13篇前列腺
  • 12篇前列腺癌
  • 12篇腺癌
  • 10篇精子
  • 8篇基因
  • 6篇输尿管
  • 6篇尿管
  • 6篇无精
  • 6篇无精子
  • 6篇无精子症
  • 6篇病例
  • 6篇不育
  • 5篇移行细胞
  • 5篇移行细胞癌
  • 5篇原位
  • 5篇染色
  • 5篇染色体

机构

  • 71篇吉林大学中日...
  • 17篇吉林大学
  • 4篇白求恩医科大...
  • 3篇白求恩医科大...
  • 3篇北京大学第一...
  • 3篇吉林大学第一...
  • 3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吉林大学第四...
  • 2篇吉林省前卫医...
  • 2篇四平市中心医...
  • 2篇榆树市中医院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大庆油田总医...
  • 1篇东北师范大学
  • 1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江苏省苏北人...
  • 1篇深圳市第二人...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吉林大学第二...
  • 1篇吉化总医院

作者

  • 84篇那万里
  • 17篇侯毅
  • 14篇毛小强
  • 13篇姜福全
  • 10篇王永刚
  • 10篇常喜华
  • 10篇刘凯峰
  • 9篇陈晓亮
  • 8篇孔祥波
  • 8篇李海
  • 7篇王金国
  • 7篇刘立民
  • 7篇卢启海
  • 7篇于洋
  • 6篇晋学飞
  • 6篇王伟华
  • 5篇刘睿智
  • 5篇张浩
  • 4篇沈腾
  • 4篇傅耀文

传媒

  • 11篇中国实验诊断...
  • 8篇吉林大学学报...
  • 4篇白求恩医科大...
  • 4篇中国老年学杂...
  • 3篇中国男科学杂...
  • 3篇GTAUF2...
  • 2篇中国现代医学...
  • 2篇吉林医学
  • 2篇实用医学杂志
  • 2篇深圳中西医结...
  • 2篇中华腔镜泌尿...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中国康复理论...
  • 1篇中国民间疗法
  • 1篇中华男科学杂...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中国乡村医生

年份

  • 3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9篇2016
  • 1篇2015
  • 6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5篇2010
  • 5篇2009
  • 6篇2008
  • 6篇2007
  • 7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6篇2002
  • 5篇2001
8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长链非编码RNA结肠癌相关转录物2(CCAT2)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被引量:3
2020年
目的探讨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结肠癌相关转录物2(CCAT2)在膀胱癌中的表达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膀胱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膀胱癌细胞(EJ、BIU87、T24、T24-ADM)及膀胱正常上皮细胞(sv-HUC-1),采用qRT-PCR检测CCAT2表达。选取膀胱癌细胞,分别转染siRNA-NC和siRNA-CCAT2,采用qRT-PCR检测细胞中CCAT2表达;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CCAT2在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与sv-HUC-1细胞比较,CCAT2在EJ、BIU87、T24、T24-ADM细胞中的表达明显增高(P<0.05),其中以EJ、BIU87细胞最高。与转染siRNA-NC相比较,转染siRNA-CCAT2后细胞中CCAT2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转染siRNA-NC相比较,转染siRNA-CCAT2后细胞增殖活性显著降低(P<0.05)。与转染siRNA-NC相比较,转染siRNA-CCAT2后细胞凋亡率显著增高(P<0.05)。与转染siRNA-NC相比较,转染siRNA-CCAT2后细胞迁移能力显著减弱(P<0.05)。与转染siRNA-NC相比较,转染siRNA-CCAT2后细胞Bcl-2蛋白表达显著减少,而Bax蛋白表达显著增高(P<0.05)。结论 CCAT2在膀胱癌组织和细胞中高表达,沉默CCAT2可抑制膀胱癌细胞增殖和迁移,并促进膀胱癌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调控Bcl/Bax比率有关。
刘明陶思行谭九峰陈晓亮晋学飞王传芳那万里
关键词:膀胱癌细胞迁移细胞增殖
荧光原位杂交检测尿脱落细胞中3号、7号、17号染色体及9p16基因突变值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病理分级相关性研究
<正>目的:利用荧光原位杂交检测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尿脱落细胞中3号、7号、17号染色体及9p16基因突变值,探讨突变值与膀胱移行细胞癌病理分级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为膀胱肿瘤的早期诊断及分级诊断提供一种新的方法。方法:选取...
那万里姜福全
文献传递
Kallmann合征的临床诊断与治疗(附36例病例报告)
姜福全毛小强侯毅于洋那万里
关键词:KALLMANN综合征
茶多酚对前列腺癌PC-3M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被引量:24
2010年
目的探讨茶多酚对前列腺癌PC-3M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设立对照组与实验组,采用MTT比色法检测TP对PC-3M细胞增殖的影响;吖啶橙/溴化乙锭染色法观察诱导细胞凋亡情况;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aspase-3基因的转录与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TT法示实验组对PC-3M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增强;细胞染色法示实验组凋亡率增高;流式细胞术显示细胞阻滞于G1期,增殖指数降低;RT-PCR与Western blot示Caspase-3基因转录与翻译上调,上述结果在一定范围内呈时间、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茶多酚对人前列腺癌PC-3M细胞具有增殖抑制、促进凋亡作用,与上调caspase-3基因的转录与表达有关。
毛小强那万里赵丹施朝龄于洋姜福全王伟华
关键词:茶多酚前列腺癌细胞周期凋亡CASPASE
姜黄素对前列腺癌PC-3M细胞生长抑制和凋亡的影响被引量:21
2007年
目的:探讨姜黄素(curcumin)对人前列腺癌PC-3M细胞生长抑制及凋亡调控的作用。方法:按姜黄素浓度分为10、20、30和40μmol.L-14个处理组和对照组(未加姜黄素),处理PC-3M细胞不同时间后,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采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增殖抑制情况;荧光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FCM)进行细胞周期时相分析;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细胞内caspase-3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姜黄素处理组可使细胞明显变圆、体积缩小、脱壁细胞增多;MTT法检测显示,姜黄素处理组随着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延长,对PC-3M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增强,并呈时间、剂量依赖性(P<0.01);荧光显微镜下部分细胞发生凋亡形态学改变,对照组和4个姜黄素不同浓度处理组凋亡率分别为(9.83±1.53)%、(19.50±1.00)%、(24.83±2.52)%、(30.17±2.08)%和(38.50±2.65)%;流式细胞术显示,停滞在S、G2/M期细胞增加,而G0/G1期细胞减少;免疫组化结果显示,随着姜黄素浓度增加,caspase-3蛋白表达增强,呈剂量依赖性(P<0.01)。结论:姜黄素对人前列腺癌PC-3M细胞的生长具有明显抑制作用。上调caspase-3蛋白的表达,诱导细胞凋亡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刘立民孔祥波常喜华那万里张茁卜丽莎
关键词:姜黄素前列腺肿瘤细胞凋亡
双侧小儿输尿管息肉1例
2012年
输尿管息肉,即输尿管纤维息肉或输尿管上皮息肉,为原发性良性病变,在输尿管肿瘤中较为罕见,仅占约1%。目前输尿管息肉的病例国内、外报告均较少,尤其是小儿输尿管息肉,较成人更为罕见,双侧小儿输尿管息肉尚未见报道。息肉多发于输尿管上段以及肾盂输尿管连接处[1],患者常因腰疼症状就诊,影像学最常见表现为肾积水,本病例为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泌尿外科2011年5月份收治病例,现报告如下。
孙鹏浩那万里南永浩田文杰刘明
关键词:输尿管肿瘤息肉儿童诊断
前列腺血管在保留神经的腹腔镜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中的标志性作用
2016年
目的探讨前列腺血管在腹腔镜下前列腺根治性切除术中实现神经保留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该院41例行保留神经的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患者,用顺行、逆行或两种结合的方法进行保留神经。走行于前列腺外侧缘的前列腺动脉和囊内动脉符合需要且可识别的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血管,通过该血管把手术分为在血管内侧和血管外侧操作两类,通过外科标本中这个区域中残余神经组织来衡量各手术分类所保留的神经数量。结果 78.1%(32/41)的手术中可以识别这条具有标志性意义的血管,在这条血管内侧(血管与前列腺之间)或者外侧(血管和盆腔侧壁之间)进行保留神经的操作,但该区域残余神经组织有显著的不同,分别为1(0~4)mm2和16(8~22)mm^2,两种手术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前列腺血管在保留神经的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中是可辨认并且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在血管内侧良好的精巧操作可以获得完整或者几近完整的神经。
沈腾王永刚姜福全孙鹏浩张云飞徐顺龙那万里
关键词:保留神经
男性不育症
1991年
一病因1.生殖器官畸形如尿道上裂,尿道下裂,输精管缺如,严重的包茎、小阴茎及巨大阴茎致精液不能进入阴道内而造成不育。2.性功能障碍如阳萎、不射精症。
那万里
关键词:不育症
血清抑制素-B在无精子症鉴别诊断中的意义——附67例报告
2012年
目的:探讨血清抑制素-B用于鉴别诊断梗阻性无精子症(OA)和特发性无精子症(IA)的意义。方法:选择无精子症患者67例,其中OA患者18例,IA患者49例,并选择同期有正常生育史的60名健康男性作为正常对照组,检测及比较三组的血清抑制素-B与卵泡刺激素(FSH)水平,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血清抑制素-B与FSH鉴别诊断OA与IA的ROC曲线下面积。结果:正常对照组和OA组血清抑制素-B及FSH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IA组的血清抑制素-B及FSH水平均低于上述两组(P<0.01)。血清抑制素-B、FSH鉴别诊断OA与IA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2、0.621,血清抑制素-B诊断阈值为127.5 ng/L,其诊断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69.4%及83.3%;血清FSH诊断阈值为7.8 IU/L,其诊断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46.9%及88.9%。血清抑制素-B鉴别诊断OA与IA的的ROC曲线下面积明显大于血清FSH的ROC曲线下面积(P<0.01)。结论:血清抑制素-B可作为鉴别诊断OA与IA的无创检测指标之一。
张浩那万里张炎刘小彭肖恒军
关键词:无精子症
致敏患者的PRA水平对肾移植术后排斥反应的影响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探讨致敏肾移植患者术前群体反应扩体(PRA)水平与移植后早期排斥反应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对321例患者检测肾移植术前PRA;单克隆抗体干板进行供受者HLAI类抗原分型;微量序列特异性引物(Microssp)进行HLAⅡ类基因分型。结果PRA阴性组的早期排斥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致敏组;配型组的早期排斥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未配型组。结论PRA是影响移植后发生早期排斥反应的重要因素,降低PRA水平,并选择良好的配型供肾,能降低排斥反应的发生。
那万里杨绍娟郭宝富傅耀文
关键词:肾移植群体反应性抗体HLA早期排斥反应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