邸旭
- 作品数:28 被引量:61H指数:4
-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更多>>
- 多西他赛联合吡柔比星治疗老年晚期乳腺癌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观察多西他赛联合吡柔比星治疗老年晚期乳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经术后病理证实的老年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的化疗资料。国产多西他赛75 mg/m2,吡柔比星50 mg/m2静脉滴注,第1天,21 d为1个治疗周期。观察每次化疗后的毒副作用,完成4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全部病例均按计划完4个周期以上的化疗。完全缓解(CR)、和CR 9例(18.8%),部分缓解(PR)17例(35.4%),无变化(NC)14例,进展(PD)8例。总有效(CR+PR)率为54.2%。主要毒副作用为中性粒细胞减少、恶心、腹泻、脱发、肌肉关节疼痛、心脏毒性和神经毒性等。结论多西他赛联合吡柔比星方案治疗老龄晚期乳腺癌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以耐受,但应重视心脏毒性、糖尿病并发症等的防治。
- 王新超邸旭李彩霞王牧
- 关键词:晚期多西他赛吡柔比星联合化疗
- 胃癌组织中Claudin-4的表达变化及意义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观察胃癌组织中Claudin-4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5例胃癌患者胃癌组织和20例胃组织正常者胃组织中的Claudin-4。结果正常胃组织、胃癌组织中Claudin-4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6.0%(4/25)、63.1%(41/65),两组相比P<0.01。T3+T4级胃癌组织中Claudin-4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T1+T2级,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Claudin-4表达升高。其可能与胃癌临床分期有关。
- 洪亮邸旭
- 关键词:胃肿瘤胃癌
- 右下腹痛误诊为急性阑尾炎41例原因分析
- 2011年
- 急性阑尾炎是普外科最常见的疾病,典型临床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及麦氏点压痛、反跳痛,然而急性阑尾炎病情变化迅速、临床表现多样,与其临床表现相似的疾病较多,故易与其他疾病混淆而出现误诊。本文就我院收治的41例右下腹痛而误诊为急性阑尾炎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提高急性阑尾炎的诊治水平。
- 曲鑫邸旭万红娟
- 关键词:转移性右下腹痛急性阑尾炎误诊病情变化疾病
- 下肢动脉疾病的血管重建治疗
- 2006年
- 下肢动脉疾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一种常见的血管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是下肢动脉疾病的主要原因。美国心脏学会和美国心脏协会(ACC/AHA)最近更新了外周动脉疾病诊疗指南,呼吁各个学科的临床医师早期检测治疗外周动脉疾病,预防残疾,降低死亡率。在中国,由于心血管危险因素的流行和人口的老龄化,下肢动脉疾病患者也将有增多的趋势。本文将结合该指南,对下肢动脉疾病的血管重建治疗予以综述。
- 邸旭杨进刚
- 关键词:下肢动脉疾病血管疾病外周动脉疾病诊疗指南血管重建
- 胃癌组织中EGFR的表达变化及意义被引量:4
- 2011年
- 目的观察胃癌组织中EGFR的表达变化,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5例胃癌患者肿瘤组织及20例胃黏膜正常者胃黏膜组织中的EGFR。结果胃癌原发灶中EGFR阳性表达率为63.1%,正常胃黏膜中为16%,胃癌组织中EGFR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胃黏膜(P<0.05)。胃癌组织中EGFR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程度相关(P<0.05)。结论胃癌组织中EGFR表达升高。检测胃癌组织中EGFR表达可能有助于预测胃癌淋巴结转移。
- 邸旭
- 关键词:胃肿瘤胃癌表皮生长因子
- 低风险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诊治进展被引量:7
- 2023年
- 无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无甲状腺腺体外侵犯,非病理高危亚型,无气管或喉返神经侵犯的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临床基本可以判定为低风险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目前临床采取的治疗方式包括积极监测、手术以及消融治疗。但低风险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的诊断、治疗决策的制定仍然需要分子检测的发展以及综合考量肿瘤特征,病人以及医疗团队等多方面因素。
- 刘晓楠邸旭张强张文超王旭东
- 关键词:甲状腺微小乳头状癌低风险消融治疗手术
- EGFRwt/vⅢ与PKM2在乳腺癌中表达的相关性
- 2024年
- 目的:探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突变体Ⅲ(EGFRvⅢ)与丙酮酸激酶亚型2(PKM2)在乳腺癌中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0年8月—2023年7月期间我院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免疫组化等实验检测EGFRwt、EGFRvⅢ、磷酸化EGFR、PKM2、β-连环蛋白(β-catenin)和磷酸化的β-catenin在乳腺癌和癌旁组织之间的表达差异,利用Spearman法相关性分析各变量间的相关性,从而验证乳腺癌中EGFRwt/vⅢ与PKM2的关系。结果:癌组织EGFRwt、EGFRvⅢ、磷酸化EGFR、PKM2、β-catenin磷酸化的β-catenin平均光密度值均高于癌旁组织(P<0.05)。癌组织EGFRwt、EGFRvⅢ、磷酸化EGFR、PKM2、β-catenin磷酸化的β-catenin表达阳性率均高于癌旁组织(P<0.05)。EGFRwt与EGFRvⅢ、磷酸化EGFR、PKM2、β-catenin、磷酸化的β-catenin均呈正相关(r=0.865、0.754、0.691、0.625、0.678,P<0.05),EGFRvⅢ与磷酸化EGFR、PKM2、β-catenin、磷酸化的β-catenin均呈正相关(r=0.582、0.564、0.817、0.756,P<0.05),PKM2与β-catenin、磷酸化的β-catenin均呈正相关(r=0.524、0.631,P<0.05)。结论:EGFRwt/vⅢ与PKM2的表达呈正相关。这一发现可能有助于进一步理解乳腺癌的发生机制,并为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和策略。
- 曲鑫韩璐邸旭
- 关键词:乳腺癌
- 纳米碳混悬注射液提高cN0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精准性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纳米碳混悬注射液对提高c N0甲状腺乳头状癌手术精准性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2017年6月在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手术治疗的c N0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98例,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均采用精细被膜解剖法,实验组术中在甲状腺真被膜下注射纳米碳悬浊液。比较两组甲状旁腺术中显露情况,甲状旁腺误切情况、手术后24 h血清钙离子和甲状旁腺激素E(parathyroid hormone,PTH)情况及喉返神经损伤情况。结果实验组甲状旁腺显露111枚,对照组93枚(P <0. 05);实验组2例甲状旁腺误切,误切率4%(2/50),对照组9例甲状旁腺误切,误切率18. 75%(9/48)(P <0. 05);实验组暂时性PTH减低4%(2/50),对照组暂时性PTH减低22. 9%(11/48)(P <0. 05);实验组暂时性低钙血症6%(3/50),对照组27. 1%(13/48)(P <0. 05);实验组暂时性喉返神经损伤6%(3/50),对照组20. 83%(10/48)(P <0. 05)。结论纳米碳混悬注射液能够提高手术中甲状旁腺的辨识度,减少甲状旁腺的误切,保护甲状旁腺的功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喉返神经的辨识度。
- 张海超邸旭曲鑫韩璐郭宁李彩霞
- 关键词: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旁腺喉返神经
- 高龄大肠癌患者围手术期血糖变化分析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探讨高龄大肠癌围手术期血糖变化特点及处理。方法 对 1998年 1月至 2 0 0 2年 12月间随机抽取 5 3例高龄 (年龄大于 60岁 )大肠癌围手术期血糖变化的临床资料与同期 3 6例年龄小于 60岁的大肠癌手术病例进行对比性研究。结果 高龄大肠癌患者术后血糖上升水平明显高于小于 60岁组。结论 高龄患者手术后应激性高血糖反应强于小于 60岁者 ,对于高龄患者在围手术期应积极使用胰岛素和其他综合性手段控制血糖水平以减少术后并发症。
- 李彩霞马云起刘武韬邸旭
- 关键词:高龄大肠癌围手术期血糖营养支持
- 细胞周期与肿瘤的化学治疗及耐药被引量:2
- 2014年
- 肿瘤的化学治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方法,细胞周期是肿瘤化学治疗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本文阐述了喜树碱类、长春花生物碱类和紫杉类、氟尿嘧啶、顺铂、Flavopiridol和UCN-01等几类化疗药物的细胞周期效应,以及某几种药物联用时由于其不同的细胞周期效应而产生的耐药性。
- 邸旭
- 关键词:肿瘤化学治疗细胞周期耐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