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丽丽

作品数:10 被引量:28H指数:4
供职机构:焦作市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儿童
  • 4篇肺炎
  • 3篇支原体肺炎
  • 3篇患儿
  • 2篇血清
  • 2篇支气管
  • 2篇气管
  • 2篇哮喘
  • 2篇疗法
  • 1篇丹酚酸
  • 1篇丹酚酸B
  • 1篇地奈德
  • 1篇电图
  • 1篇血清降钙素原
  • 1篇血清维生素
  • 1篇血清维生素A
  • 1篇药物
  • 1篇药物处方
  • 1篇药性分析
  • 1篇用药

机构

  • 10篇焦作市人民医...

作者

  • 10篇郑丽丽
  • 2篇宋文涛
  • 2篇马卫东
  • 1篇王盈红
  • 1篇张满堂
  • 1篇马萍萍
  • 1篇杨雪雯
  • 1篇谢玉兰

传媒

  • 1篇中国药物滥用...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儿科药学杂志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四川解剖学杂...
  • 1篇中国医学工程
  • 1篇医学检验与临...
  • 1篇中华肺部疾病...
  • 1篇广东药科大学...

年份

  • 4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19
  • 2篇2013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血清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5水平与支原体肺炎患儿喘息发生的相关性分析
2022年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IL)-5水平与其喘息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本院收治的120例MPP患儿为研究对象.入院时进行体格检查,评估喘息发生情况,并按照是否发生喘息,分别将其归入发生组或未发生组;同时检测2组患儿的血清PCT、IL-5水平,分析血清PCT、IL-5水平与MPP患儿喘息发生的相关性.结果:120例MPP患儿中,52例发生喘息,占43.33%;发生组血清PCT、IL-5水平均高于未发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儿的其他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影响喘息发生因素的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PCT、IL-5过表达与MPP患儿发生喘息相关(P<0.05).结论:血清PCT、IL-5过表达与MPP患儿发生喘息存在一定相关关系.
桂静郑丽丽康文芹
关键词:支原体肺炎喘息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5
血清维生素A、D与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的相关性及危险因素分析
2023年
目的:分析探讨血清维生素A(VitA)、维生素D(VitD)与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发生、发展的相关性及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本院门诊收治的174例肺炎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设置为观察组(n=174),确诊为MPP的患儿66例定义为MPP组,其余为非MPP组(n=108)。另选取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36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n=36)。比较肺炎儿童与健康儿童VitA和VitD水平,并对MPP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VitA和Vit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MPP组年龄<6岁、特异性体质、支原体感染阳性、VitA缺乏、VitD缺乏、发热史等因素与非MP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岁、支原体感染阳性、VitA缺乏、VitD缺乏是儿童发生MPP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Spearman分析显示,儿童发生MPP与VitA缺乏、VitD缺乏均呈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肺炎儿童血清中VitA、VitD缺乏的发生率较高,年龄<6岁、支原体感染阳性、VitA缺乏、VitD缺乏可增加儿童发生MPP的风险,儿童缺乏VitA以及VitD与MPP的发病具有相关性。
郑丽丽
关键词:支原体肺炎维生素A维生素D
不同剂量丙戊酸钠联合综合康复疗法治疗癫痫患儿的效果
2023年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疗法与不同剂量丙戊酸钠治疗癫痫患儿的效果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3月在焦作市人民医院诊治的118例原发性癫痫患儿,按照丙戊酸钠的使用剂量分为研究组(59例)和对照组(59例),两组均接受综合康复疗法治疗,研究组接受15 mg·kg^(-1)丙戊酸钠治疗,每间隔1周增加5 mg·kg^(-1),直至有效或者患儿不能耐受;对照组接受25 mg·kg^(-1)丙戊酸钠治疗,两组治疗时间均为6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认知功能和脑电图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1.53%)与对照组(89.8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丙戊酸钠使用剂量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6个月两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WISC)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升高(P<0.05),治疗6个月两组MoCA、WISC评分与本组治疗3个月比较均升高(P<0.05),但治疗3、6个月两组MoCA、WISC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两组累及导联数、癫痫样放电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0.05),但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1.86%)低于对照组(35.59%)(P<0.05)。结论不同剂量丙戊酸钠分别联合综合康复疗法应用于癫痫患儿的疗效相当,均可有效改善认知功能,但先给予15 mg·kg^(-1)丙戊酸钠,再每周逐渐加量,不良反应更少。
郑丽丽康文芹牛莎
关键词:丙戊酸钠综合康复疗法癫痫患儿脑电图变化
支气管肺泡灌洗技术在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肺实变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3年
肺炎支原体是学龄期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原体之一,近年来儿童支原体肺炎的发病率有逐渐增多之势。该病起病急,病情重,发展快且病程长,常引起肺实变和胸腔积液,如治疗不及时易发生支气管狭窄,甚至支气管闭塞,形成闭塞性支气管炎,使病情迁延不愈,甚至发生胸膜肥厚、机化影响患儿发育,导致胸廓畸形。为此,我们分析了我院2008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37例重症支原体肺炎肺实变患儿的临床特征和诊治过程,并结合文献探讨纤维支气管镜下支气管肺泡灌洗技术在儿童重症支原体肺炎肺实变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郑丽丽张满堂谢玉兰
关键词:重症支原体肺炎肺实变
呼吸机在手足口病合并肺出血中的临床研究
2013年
目的探讨呼吸机在手足口病合并肺出血的疗效及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09年9月-2011年9月我院诊治的25例手足口病合并肺出血患者为对照组,另外选取25例出现肺出血前兆的手足口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对两组抢救成功率及治疗后遗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显著升高,后遗症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出现肺出血先兆的手足口病患者,常规治疗联合机械通气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抢救成功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郑丽丽宋文涛
关键词:呼吸机手足口病肺出血临床疗效
儿科门诊抗菌药物处方及不合理用药措施研究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分析儿科门诊抗菌药物处方,并对不合理用药给予相应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3月—2020年3月儿科门诊抗菌药物处方200张,分析抗菌药物联合应用情况、不同抗菌药物给药途径的DDDs及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的原因。结果:共200张抗菌药物处方中,使用一种抗菌药物的处方109张,占比54.5%;2种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处方63张,占比31.5%;3种抗菌药物联合应用的处方18张,占比9.0%;无3种以上药物联用。抗菌药物一般采用静脉给药或者口服给药,或者二者均可,但是没有肌肉注射给药途径,大环内酯类阿奇霉素、青霉素复方制剂头孢克肟的用药DDDs较高。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处方中给药时间间隔不合理占比最高为46.9%,其次是抗菌药物联用不当占比25.0%。结论:儿科门诊抗菌药物处方中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以给药时间间隔不合理为主,需要加强抗菌药物管理,保证儿科门诊抗菌药物合理用药。
贾海霞王永芳郑丽丽
关键词:儿科抗菌药物处方不合理用药
不同特异性免疫疗法对尘螨过敏哮喘患儿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被引量:7
2019年
目的探讨SCIT和SLIT疗法对尘螨过敏哮喘患儿疗效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7年8月收治尘螨过敏哮喘患儿共15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SCIT组(75例)和SLIT组(75例),在激素应用基础上分别给予SCIT与SLIT方案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儿童哮喘控制测试评分、实验室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后,日间症状、夜间症状及儿童哮喘控制测试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eNO、IL-4、IL-10、IL-17、IFN-γ、Th17及Treg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SCIT组治疗后sIgG4水平显著高于SLIT组、治疗前(P<0.05);同时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CIT和SLIT疗法用于尘螨过敏哮喘患儿治疗可获得相近临床受益,且不良反应发生风险相当;同时两者作用机制均与降低气道炎症反应水平和纠正免疫平衡紊乱有关;但SLIT方案应用后并未增加IgG4水平,这一现象有待更深入研究证实。
马萍萍宋文涛马卫东郑丽丽
关键词:特异性免疫尘螨哮喘
2018-2021年焦作市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谱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调查焦作市儿童下呼吸道感染(LRTI)病原菌种类、分布特点和耐药情况,为指导儿科临床用药及感染性疾病控制提供证据。方法:对2018-2021年于焦作市人民医院就诊的社区获得性LRTI患儿的痰液样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通过ATB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仪对细菌进行鉴定和耐药性分析。结果:从5493份送检的样本中共检出阳性样本952份(17.33%),分离出1092株病原菌,包括415株(38.00%)革兰阳性菌、655株(59.98%)革兰阴性菌和22株(2.01%)真菌。检出最多的革兰阳性菌为肺炎链球菌(32.69%)和金黄色葡萄球菌(3.94%);最常见的革兰阴性菌为流感嗜血杆菌(26.56%)和肺炎克雷伯菌(22.80%);真菌以白色念珠菌(1.28%)和光滑念珠菌(0.55%)常见。革兰阳性菌和肺炎链球菌检出率总体呈逐年升高的趋势(P<0.05),且在春季和冬季检出率较高。共发现107例混合感染。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和环丙沙星较敏感,对阿奇霉素的耐药率较高;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和阿莫西林的敏感性较低,对其他抗菌药物均有一定敏感性。结论:焦作市儿童LRTI病原菌以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存在混合感染的可能性,应根据病原菌的耐药性制定合理用药方案,规范抗菌药物使用。
郑丽丽马卫东桂静杨雪雯王盈红
关键词: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谱耐药性
特布他林与布地奈德序贯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及对肺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的影响被引量:7
2023年
目的:分析特布他林与布地奈德序贯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及对肺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4月焦作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4例支气管哮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62例)特布他林与布地奈德同时雾化治疗,研究组(62例)实施特布他林与布地奈德序贯雾化治疗。观察两组患儿肺功能、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临床症状缓解消失时间及治疗有效率情况。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前达峰时间比(TPEF/TE)、达峰容积比(VPEF/VE)、呼吸频率(R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23、0.017、0.017,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TPEF/TE、VPEF/VE水平高于治疗前,RR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72、4.246、4.002,P<0.05),且研究组TPEF/TE、VPEF/VE水平高于对照组,RR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患儿治疗前T淋巴细胞亚群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82、0.266、0.073、0.259,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CD3^(+)、CD4^(+)、CD4^(+)/CD8^(+)水平高于治疗前,CD8^(+)水平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CD3^(+)、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318、8.114、5.065、7.669,P<0.05)。研究组胸闷缓解消失时间、咳嗽缓解消失时间、哮鸣音消失时间、喘憋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712、5.921、3.925、13.602,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1.94%)高于对照组(79.03%),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59,P<0.05)。结论:特布他林与布地奈德序贯雾化吸入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可有效改善患儿肺功能,提高其免疫功能,缩短恢复进程。
郑丽丽康文芹牛莎
关键词:雾化吸入治疗特布他林布地奈德儿童支气管哮喘肺功能
丹酚酸B抑制MyD88/NF-κB/NLRP3通路对肺炎链球菌肺炎幼鼠的保护作用及机制被引量:5
2022年
目的 探究丹酚酸B对肺炎链球菌肺炎幼鼠的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 90只幼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丹酚酸B低、中、高剂量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建立肺炎链球菌肺炎模型,丹酚酸B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10、20、40 mg/kg的丹酚酸B,每日1次,连续7 d,对照组和模型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肺功能仪检测用力肺活量(FVC)和呼气峰流速(PEF);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法检测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RT-qPCR检测肺组织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和Nod样受体蛋白3(NLRP3)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MyD88、NF-κB p65、p-NF-κB p65和NLRP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组幼鼠肺组织结构模糊,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丹酚酸B各剂量组幼鼠炎性浸润减轻;与模型组比较,丹酚酸B各剂量组幼鼠FVC和PEF升高,TNF-α和IL-6水平、MyD885、NLRP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以及p-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降低,且上述改变有剂量依赖性(P<0.05)。结论 丹酚酸B对肺炎链球菌肺炎幼鼠具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MyD88/NF-κB/NLRP3通路,减轻炎症反应有关。
郑丽丽康文芹牛莎
关键词:丹酚酸B肺炎链球菌肺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