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先武
- 作品数:30 被引量:669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马尾松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的分离研究被引量:15
- 1996年
- 马尾松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标记的分离研究魏令波,唐谦,郑先武,顾万春(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北京100091)李小兵(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植物生物技术开放实验室北京100012)关键词马尾松,RAPD,Mendelian分离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 魏令波唐谦郑先武顾万春李小兵
- 关键词:马尾松随机扩增多态性DNA
- 苗期水稻根部性状的QTL定位被引量:56
- 2001年
- 耐旱是水稻抗逆研究中最重要的性状之一。利用水稻籼粳品种窄叶青8号(ZYQ 8)和京系 17(JX17)及其通过杂交F1代花药培养获得的由 127个单株组成的双单倍体分离群体(double hoploid, DH)为材料,在营养液中培养 10天后,对影响抗旱能力的根部几个主要性状进行了分析,发现最大根长(Maximum Root Length, MRL)、根干重(Dry Root Weight,DRW)和根茎干重比(Root/Shoot Ratio of Dry Weight, RSR)3个性状在群体中变异较大。利用该群体建立的水稻分子遗传图谱,对上述 3个水稻性状进行数量性状座位(QuantitativeTrait Locus, QTL)的分析定位,结果表明,2/1/2个QTLs的亲本JX17等位基因分别控制着最大根长、根干重和根茎干重比的表达,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分别为16.4%、17.0%、16.4%、10.4%和 19.9%;2/1个QTLs的亲本ZYQ8等位基因分别控制着最大根长和根茎干重比的增加,对表型变异的解释率分别为19.6%、13.0%和13.2%。检测到的8个QTLs分别位于水稻的染色体2、3、4、5、6、9和?
- 徐吉臣李晶昭郑先武邹亮星朱立煌
- 关键词:耐旱QTLDH群体水稻根部性状
- 水稻白叶枯病广谱抗性基因Xa21导入两用不育系培矮64S被引量:38
- 2000年
- 以克隆的Xa21基因为外源基因,成熟胚愈伤组织为转化受体,应用农杆菌介导法对水稻两用型核不育系培矮64S进行转化,获46株转基因植株。PCR和Southern分析结果表明,Xa21已整合到受体基因组。用稻白叶枯病病原菌(Xanthomonasoryzaepv.oryzae)菲律宾小种6号接种鉴定,结果表明大多数转基因植株获得了抗病性。已整合的Xa21基因能够稳定地遗传,在所检测转基因株系的T1代中,Xa21基因显示3:1的分离。
- 赵彬王文明郑先武王春莲马伯军薛庆中朱立煌翟文学1
- 关键词:水稻白叶枯病XA21基因培矮64S不育系
- 利用微卫星标记评估大豆重组近交系NJRIKY被引量:21
- 2001年
- 分离群体的构建及其合理性评估是遗传作图等基因组研究的基础。利用SSRs标记对以科丰1号为母本、南农1138-2为父本构建的大豆RILs群体NJRIKY进行了分析评估。随机选取覆盖大豆基因组的138对SSRs引物对两个亲本进行多态性筛选分析,86对具有多态性,多态率高达约62.32%,共计90个多态位点。进一步利用具多态性的SSRs位点对供试群体的分析表明不仅绝大多数位点符合11分离比,而且各家系也趋于纯合。该RILs群体各家系的基因型组成近似正态分布,是一个适于遗传作图及其他基因组研究理想的RILs群体。
- 贺超英张志永王永军郑先武喻得跃陈受宜盖钧镒
- 关键词:大豆重组近交系微卫星标记
- 发育时期对水稻耐低磷胁迫有关性状QTLs检测的影响被引量:14
- 2001年
- 选用水稻窄叶青 8号 (籼稻 )、京系 17(粳稻 )以及 F1 花药培养产生的 12 7个 DH株系 ,在磷素不同处理时期检测根表面积和干物重性状的数量性状基因 (QTL)。结果表明 ,对于相对根表面积性状 ,处理 10 d(3叶期 )时检测到一个微效QTL,而在 30 d时未检测出控制位点。在两个发育时期都检测到了控制干物重性状的 QTL,但它们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和贡献率均不一致。通过对根表面积和干物重性状 QTL的定位 ,进一步证实发育时期与基因型表现存在互作效应 ,而最后反映在QTL定位的差异上。通过相关分析与检测性状控制位点贡献率的大小 ,初步认为在本试验条件下 ,对于根系形态等适应机制的评价应在早期进行 ;对水稻耐低磷胁迫敏感度 (相对干物重为指标 )的评价在磷素处理 30
- 明凤米国华张福锁朱立煌郑先武
- 关键词:水稻发育时期干物重数量性状基因耐低磷胁迫
- 水稻根部性状的QTL定位
- 干旱是水稻抗逆研究中最重要的性状之一。本研究以水稻籼梗品种窄叶青8号(ZYQ8)和京系17(JX17)为材料,对影响干旱的根部几个主要性状进行了分析,发现两亲本在最大根长(Maximum Root Length,MRL)...
- 徐吉臣李晶昭郑先武朱立煌
- Mapplotter—— 一个输出遗传图谱、图示基因型和QTL曲线图形的软件被引量:11
- 2000年
- 沈利爽郑先武朱立煌
- 鉴别抗杨叶枯病基因连锁分子标记被引量:16
- 2000年
- 本项研究是以抗杨叶枯病 (Alternariaalternata (Fr.)Keissler)美洲黑杨 (PopulusdeltoidesMarsh .)(♀ )与感病的青杨 (P .cathayanaRehd .) (♂ )及它们的种间杂种F1代和F2 代为材料 ,经室内外人工接种表型抗性鉴定 ,认为美洲黑杨对杨叶枯病的抗性Ala是由 1对隐性纯合基因控制。为进一步识别与Ala抗性基因位点相连锁的标记 ,我们采用RAPD分子标记方法与BSA(BulkedSegregantAnalysis)分群法结合 ,用 4 0 0个 1 0 mer随机引物 ,分析了大约 4 2 0 0条DNA片断 ,鉴别出与Ala位点紧密相连的分子标记 2个 (RPH1 2 6和RPH1 2 4 )。Ala抗病基因位于第 3连锁群 ,2个标记距Ala基因遗传距离均为 3 60cM。
- 苏晓华张香华李金花张绮纹郑先武
- 关键词:分子标记抗病基因杨树
- 一个水稻重复序列的分析与定位被引量:4
- 2003年
- 在利用PCR简并引物扩增水稻NBS LRR类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的研究中,克隆了一个大小为560bp左右的重复序列,命名为DH17。序列分析和同源性比较发现,该序列包含352bp的重复单位,与已报道的OS48和TrsA等重复单位序列进行比较,差异多低于5%,具有很高的同源性,因此为同一重复序列家族。分子杂交表明,该序列在籼型品种"窄叶青8号"(ZYQ8)中以大量的串联拷贝存在,拷贝数显著高于粳型品种"京系17"(JX17)。利用ZYQ8和JX17组配的DH群体,通过RFLP分析,直接将DH17的大量串联拷贝定位于ZYQ8的12号染色体长臂末端区域。
- 姜丽郑先武张小红韩建民董金皋翟文学
- 关键词:水稻
- 利用RAPD分析大青杨天然群体的遗传结构被引量:96
- 1997年
- 本文利用RAPD分子标记技术从DNA分子水平上探测了大青场(plpulusussuriensisKom.)天然群体的遗传结构和分化程度。结果得出:用14个随机寡核苷酸引物共产生180个扩增片段,扩增片断在211bp至1636bp之间。Shannon表型多样度(HO)估测值在群体间变动范围为0.271至0.392,平均为0.310。对分子水平变异分为群体间和群体内两部分进行分析,群体间分量占总变异的62.3%,群体内只占37.7%。不同引物在群体内探测能力也各不相同,CHl-l引物探测多样度(HO)最高(0.540),而2116引物最低(0.151)。
- 苏晓华张绮纹郑先武张香华归复
- 关键词:RAP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