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土有

作品数:34 被引量:185H指数:8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3篇文学
  • 10篇文化科学
  • 4篇历史地理
  • 3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2篇艺术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8篇文学
  • 7篇文化
  • 6篇故事
  • 5篇民间文学
  • 5篇民俗
  • 3篇民间故事
  • 3篇民间文化
  • 3篇民俗学
  • 3篇口传
  • 3篇口传文学
  • 3篇村落
  • 2篇新业态
  • 2篇信仰
  • 2篇学术
  • 2篇中国民间文化
  • 2篇上海故事
  • 2篇事类
  • 2篇农民画
  • 2篇文学研究
  • 2篇习俗

机构

  • 31篇复旦大学
  • 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篇中国民俗学会
  • 1篇北京大学

作者

  • 33篇郑土有
  • 1篇赛瑞琪

传媒

  • 5篇民俗研究
  • 2篇人民论坛
  • 2篇江西社会科学
  • 2篇民族艺术
  • 2篇杭州师范学院...
  • 2篇民间文化论坛
  • 1篇广西民族学院...
  • 1篇苏州大学学报...
  • 1篇复旦学报(社...
  • 1篇科学生活
  • 1篇上海大学学报...
  • 1篇云南社会科学
  • 1篇山东社会科学
  • 1篇西北民族研究
  • 1篇邵阳学院学报...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赣南师范大学...
  • 1篇非遗传承研究
  • 1篇非物质文化遗...
  • 1篇中国·德清第...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1
  • 4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4
  • 1篇2002
3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传统节日的现代“赋值”被引量:3
2019年
节日作为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而不断向现代转型,节日"赋值"成为这种转型的主要表现.商业化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节日文化的发展传播.对节日"赋值"应当坚守其固有的文化内涵,从而更好地促进节日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郑土有
关键词:仪式
《民间文艺季刊》的生命史被引量:1
2021年
《民间文艺季刊》是新时期中国民间文艺学学科恢复与建设初期的重要学术刊物,前身是《民间文艺集刊》。《民间文艺季刊》停刊以后,继续以《中国民间文化》论丛的形式存在了6年,共出版了48期,发表学术论文共计一千余万字。本文作者以亲历者的身份对该刊曲折的历程作了细致的梳理,揭示该刊三次更名背后的种种原因。其15年的生命史,既可以证明学术刊物对于学科发展的重要性,同时也能说明学术刊物的生存与大环境特别是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即学术刊物的生存是需要一定条件的。作为学术史上的一个典型案例,《民间文艺季刊》可以为学术刊物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启示。
郑土有
关键词:中国民间文化学术刊物
都市民间文学的新业态——关于“上海故事汇”被引量:3
2019年
“上海故事汇”是2012年在上海出现的一项故事讲述活动,它既不同于民间自发的讲故事,也不同于评话说书,呈现为综合性和时代性的特征。开办6年来,得到了政府主管部门和听众的普遍认可。它的成功揭示了在当今都市中面对面的故事讲述仍有需求、有听众,有可能成为都市民间文学作品传承的一种新途径。“上海故事汇”的运作模式,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见仁见智,有待时间的验证。
郑土有
关键词:民间文学新业态
孝: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范畴被引量:4
2015年
"孝"的观念产生于中国古代的农耕文明,在宗法家族制度中得以确立和体系化。两千多年来,从统治者到普通民众,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目的共同构建了"孝"的道德网络和行为模式。以"孝"为中心,形成了一整套观念范畴,构成了"家——国"两个超稳定的三角形结构。"孝"的观念深入到每个中国人的内心深处,制约着每个人的行为。"孝"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组成部分,时至今日仍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郑土有
关键词:传统文化
《都市民间文学的新业态——关于“上海故事汇”》问答、评议与讨论
2019年
正如郑土有在《都市民间文学的新业态一关于“上海故事汇”》中所言,民间文学的传统环境正在消失。作为都市民间文学的个案,“上海故事汇”为我们提供了新资料和新启发。凭借强有力的组织者和独具魅力的故事,“上海故事汇”持续发展,呈现出蒸蒸日上的发展趋势。它是否能够持续发展、作品能否流传、能否与新媒体相结合,这些问题还有待我们进一步探讨。在评议和讨论环节,同学们围绕民间文学的集体性与口头性、“上海故事汇”的特色及其与民间文学的关系、上海故事讲述活动的地域性特色等问题展开讨论,并对当下民间文学面临的新环境和新传播路径进行了探索。
苏筱郑土有
关键词:民间文学
民俗场:民间文学类非遗活态保护的核心问题被引量:9
2017年
民间文学类非遗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演述民俗场的消失,导致演述活动不能有效进行,演述能力下降,新的传承人不能养成。在强调民间文学类非遗活态保护的过程中,尽量恢复民俗场,可能是有效途径之一。有些民俗场尽管不可能恢复,但可以采用"移植""借用""再生"的方法,逐渐培养新的民间文学演述民俗场。
郑土有
关键词:活态保护
中日民间目连故事及目连文化比较被引量:4
2007年
公元三世纪中叶,随着印度《佛说盂兰盆经》传入中国,目连救母故事开始在中国民间流传,并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目连文化。中国化的目连故事和目连文化至迟于公元七世纪中叶东传日本,从此便在日本广泛流传。中日两国目连故事和目连文化,虽然在诸多方面有相同或相近之处,但由于两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民族习俗等不同,因此两国的目连文化存在着内容涵盖、艺术品类、历史走向等的差异。
郑土有
从“摇快船”项目探讨非遗保护实践中的问题
2019年
理论探讨固然重要,但理论研究必须与实践结合,凡是能被实践证明有效的理论才是正确的,否则很容易滑入空谈的泥坑。目前,在非遗保护过程中,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到各国政府,都在积极探索这个问题,保护实践中不断地发现问题,从而纠正理论的缺陷和不足。2018年7月、2019年7月,我们对“摇快船”项目进行了两次实地调查,发现许多在保护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有的与以往的理论相悖,如原真性保护原则;有的是新问题,如企业作为保护单位是否能够真正担负起保护的责任,需要我们认真考虑,需要理论界与实际操作部门相互配合加以解决。
郑土有
关键词:原真性保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五缘民俗学的建构及其价值被引量:2
2021年
五缘民俗学是五缘文化与民俗学的交叉学科。其从中国源远流长、影响深远的“缘”文化入手,以“缘”“俗”共生互为的内在逻辑关系为学理依据,探讨中国民俗的发生、构成、功能等问题,在大力倡导打造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话语体系的当下,探索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民俗学话语体系,承续民俗学经世济民的传统,在我国正在进行的乡村振兴、“一带一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等领域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郑土有
关键词:五缘文化民俗学
口传文学的编创律则——以“调山歌”为例被引量:10
2004年
因为有"民间文学是劳动人民的集体创作"这样一个盖棺论定的结论,所以原本很复杂的口传文学编创问题也就很少有人涉足了。试以吴语叙事山歌歌手广泛采用的"调山歌"为例,深入口传文学的本体世界、探讨其编创规律,并提炼出表演中的动态编创、套式化编创、节点编创等口传文学的三项基本编创律则。
郑土有
关键词:口传文学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