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星星

作品数:7 被引量:30H指数:4
供职机构:内蒙古师范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4篇泥炭
  • 4篇泥炭藓
  • 2篇蒿属
  • 2篇物候
  • 2篇开花
  • 2篇开花物候
  • 1篇原产地
  • 1篇遮阴
  • 1篇植物
  • 1篇植物生长
  • 1篇沙地
  • 1篇沙蒿
  • 1篇生长发育
  • 1篇生物胁迫
  • 1篇水位
  • 1篇泥炭地
  • 1篇种间
  • 1篇种间相互作用
  • 1篇相互作用
  • 1篇胁迫

机构

  • 4篇东北师范大学
  • 3篇内蒙古师范大...
  • 3篇桦甸市第四中...

作者

  • 7篇郑星星
  • 3篇王铁娟
  • 3篇卜兆君
  • 3篇马进泽
  • 3篇魏小萌
  • 2篇赵高林
  • 2篇曾竞
  • 2篇李善麟
  • 1篇任文静
  • 1篇葛佳丽
  • 1篇崔伟琳

传媒

  • 1篇内蒙古大学学...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植物研究
  • 1篇杭州师范大学...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5种蒿属沙生半灌木形态特征的比较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在实验室种植5种蒿属沙生半灌木,观察当年生5种植物的生长与形态的差异性,同时在野外对5种植物的成株进行观测与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乌丹蒿(Artemisia wudanica)与白沙蒿(A.sphaerocephala)子叶背面及小茎的颜色均为浅绿色,木质化后茎杆均为白色,生殖枝茎中部叶的裂片宽度显著宽于其他3种,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但乌丹蒿第一对小叶、茎下部与中部叶的叶柄显著长于其他各种,株高明显较高;头状花序明显较大,球形,直径3~5mm,花序枝分2级,且排列为狭窄的圆锥状而区别于其他4种.白沙蒿生殖枝茎中部叶平展,多一回,叶片较小,叶柄与叶小裂片长度明显较短,但小裂片宽度却明显较宽;头状花序较大,近球形或卵圆形,果期时先端圆,花序枝分3~4级,且排列为大型开展的圆锥状而区别于其他种.黑沙蒿(A.ordosica)、褐沙蒿(A.intramongolica)与差不嘎蒿(A.halodendron)之间,形态特征均有一定的相似性,但褐沙蒿区别较为明显,主要表现在生殖枝茎中部叶2~3回羽状分裂,株高、丛幅明显低于其他各种,头状花序直径1.5~2.0mm,明显小于其他各种,支持它作为一个独立的种.差不嘎蒿与黑沙蒿形态相似,但两种植物茎中部叶的大小差异明显,差不嘎蒿明显较大,野外观察差不嘎蒿具较多匍匐枝条,匍地生长,长出不定根,不同于其他各种.
员艳丽王铁娟郑星星魏小萌任文静
关键词:蒿属
非生物胁迫对三种泥炭藓生长与植物相互作用的影响
泥炭藓(Sphagnum)是特殊的苔藓植物,常为泥炭地的优势植物和主要造炭物种,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重要作用。全球气候变化可创造高温、干旱、水淹等诸多胁迫,对泥炭藓的生长和相互作用产生重要影响。在高山,干旱区,盐沼,温带草...
郑星星
关键词:泥炭藓生长发育非生物胁迫
遮阴对两种泥炭藓植物生长及相互作用的影响被引量:10
2012年
以大泥炭藓和喙叶泥炭藓为材料,研究遮阴对其生长及植物相互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单种群中,遮阴处理明显促进了大泥炭藓的高生长,但对喙叶泥炭藓的生长以及大泥炭藓生物量和分枝数未产生影响;在混合群中,喙叶泥炭藓抑制了大泥炭藓生物量和分枝数的增长,而大泥炭藓对喙叶泥炭藓的生长无影响.随遮阴胁迫的增加,邻体对喙叶泥炭藓竞争加剧,当胁迫进一步增强,邻体效应有转变为正相互作用的趋势,但邻体对大泥炭藓的效应始终为竞争,未随胁迫增加而变化.
马进泽卜兆君郑星星李善麟曾竞赵高林
关键词:泥炭藓遮阴
飞播区与原产地白沙蒿的开花物候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白沙蒿(Artemisia sphaerocephala)是中国北方重要的固沙先锋植物.本文比较了位于原产地库布齐沙漠和飞播区科尔沁沙地白沙蒿的开花物候,在群体、个体、花序枝和头状花序4个水平上进行观测.旨在探讨白沙蒿在远距离飞播后开花节律的变化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白沙蒿在8月下旬开花,飞播区晚于原产地,个体水平平均晚7d,群体晚5d,开花高峰期晚7d.飞播区白沙蒿的开花数比原产地明显多,但个体、花序枝、头状花序的花序开放持续时间明显缩短,群体持续时间差异不大.两地白沙蒿花序开放持续时间的频率分布均为单峰型.在二级花序枝水平上,飞播区以6d频率为最高,而原产地以7d频率明显为高,且分布更为集中;在头状花序水平上,两地差异较明显,原产地白沙蒿以6d频率为最高,而飞播区以4d为最高.花序枝上头状花序的开放顺序基本相似,均从近基部先开放.两地区白沙蒿的开花振幅相近,均呈"单峰集中开花式样",但原产地开花振幅曲线呈现正态分布,飞播区则为正偏态,始花更集中,而终花时间较长.
魏小萌王铁娟郑星星
关键词:白沙蒿开花物候飞播
科尔沁沙地两种蒿属固沙半灌木的开花物候比较研究被引量:5
2014年
对科尔沁沙地的乌丹蒿和差不嘎蒿的开花物候进行了调查研究,从头状花序、花序枝、个体以及群体水平比较两种植物的开花物候特性。结果表明:(1)乌丹蒿的群体始花期为6月18日,较差不嘎蒿的早9 d,持续时间为19 d,差不嘎蒿开放持续16 d,两种植物群体花期重叠约10 d。在个体水平上,乌丹蒿始花日期比差不嘎蒿早7 d,单株花期长2 d;(2)乌丹蒿二级花序枝上头状花序数比差不嘎蒿的少,开放持续时间更长。两种植物开花频率均为单峰型,二级花序枝开放持续时间频率均以8 d为最高,其次为9 d,头状花序水平上两者开放持续时间频率较高的均为5 d、4 d、6 d,5 d频率最大;(3)差不嘎蒿二级花序枝上近基部的头状花序先开放,自基部向上的第2和第3个位置最先开放的频率相对为高,分别为12.7%和11.9%。而乌丹蒿则是顶端的头状花序先开放,最先开放的频率高达56.3%;(4)两种植物的开花振幅曲线均呈单峰曲线,其中乌丹蒿开花后第9 d开花量达到高峰,差不嘎蒿开花后第6 d开花量达到高峰。两种植物开花物候的相似性反映出它们的亲缘关系及对共同环境的适应性,不同点尤其是最先开放顺序的差异性,表明了两者长期进化的遗传差异。
郑星星王铁娟魏小萌
关键词:差不嘎蒿开花物候
三种泥炭藓对干旱及植物相互作用的形态响应被引量:12
2014年
泥炭藓是泥炭地中的优势植物,常面临干旱的威胁,并分化为藓丘种、丘间种甚至丘坡种,其形态特征如何响应种间相互作用和干旱胁迫还鲜有人知。以藓丘种大泥炭藓(Sphagnum palustre)、尖叶泥炭藓(S.capillifolium)和丘间种喙叶泥炭藓(S.fallax)为材料,在模拟湿润和干旱条件下,对人工构建的苔藓群落进行室内培养实验,分析干旱及植物相互作用对3种泥炭藓生物量生产、高增长、侧枝生产与水细胞体积百分比(HCP)的影响。结果表明:干旱对于3种泥炭藓的生物量生产、高增长、侧枝生产均有抑制效应,并促进了2个藓丘种HCP的增加;邻体抑制了藓丘种大泥炭藓的生物量生产与侧枝生产,并使藓丘种尖叶泥炭藓的HCP明显下降;在HCP性状上,干旱与邻体存在交互作用。研究表明,2类泥炭藓能够通过调整形态特征来适应干旱以及植物相互作用,藓丘种较强的耐旱能力应归因于其能通过增加HCP来提高储水能力。
葛佳丽卜兆君郑星星马进泽崔伟琳谷晓楠
关键词:泥炭藓干旱种间相互作用
水位和竞争对三种泥炭藓生长的影响被引量:6
2012年
以丘间种喙叶泥炭藓(Sphagnum fallax)和丘上种尖叶泥炭藓(S.capillifolium)与大泥炭藓(S.palustre)为材料,研究水位和竞争对泥炭地3种苔藓植物生长的影响.在单种群中,增加水位仅对尖叶泥炭藓生长不利,喙叶泥炭藓和大泥炭藓的高度生长和水平扩展均随水位增加而增加.在混合群中,喙叶泥炭藓的高度生长与盖度扩展主要受水位影响,邻体均未抑制其盖度增长,随着水位增高其盖度逐渐增大;水位影响大泥炭藓的高度生长,两种邻体均导致其盖度降低;除能降低大泥炭藓盖度外,尖叶泥炭藓对邻体和水位均无响应.由此反映出3种苔藓植物存在较为清晰的竞争等级:喙叶泥炭藓竞争能力强于两种丘上种,尖叶泥炭藓次之,大泥炭藓最弱.
郑星星卜兆君马进泽赵高林曾竞李善麟
关键词:泥炭藓水位盖度泥炭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