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树茂

作品数:10 被引量:17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北省中医药研究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 2篇电子电信
  • 1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血管
  • 3篇血管瘤
  • 3篇婴幼
  • 3篇婴幼儿
  • 3篇双波长
  • 3篇染料激光
  • 3篇激光
  • 3篇波长
  • 2篇念珠
  • 2篇念珠菌
  • 2篇热带念珠菌
  • 2篇注射
  • 2篇足菌肿
  • 2篇局部注射
  • 2篇聚桂醇
  • 2篇康唑
  • 2篇混合性
  • 2篇混合性血管瘤
  • 1篇盐酸
  • 1篇眼部

机构

  • 4篇河北医科大学...
  • 4篇河北省中医院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河北省中医药...
  • 2篇威县人民医院
  • 1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邢台市人民医...

作者

  • 10篇郑树茂
  • 4篇王根会
  • 4篇朱敬先
  • 3篇林元珠
  • 3篇高顺强
  • 2篇王华
  • 2篇郝宏艺
  • 1篇裴林
  • 1篇雷明君
  • 1篇张丽
  • 1篇陈虎
  • 1篇孙毅
  • 1篇寇晓丽
  • 1篇王爱平
  • 1篇马学伟
  • 1篇杜紫微
  • 1篇李永静
  • 1篇杨晓琳

传媒

  • 2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河北中医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中国中医基础...
  • 1篇中国真菌学杂...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0
  • 1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双波长染料激光联合口服盐酸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眼部血管瘤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双波长染料激光联合盐酸普萘洛尔治疗婴幼儿眼部血管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双波长染料激光联合口服盐酸普萘洛尔治疗眼部各种类型血管瘤患儿120例,其中草莓状血管瘤72例;混合型血管瘤30例;海绵状血管瘤18例;以上...
王根会朱莉郑树茂张丽郑志超褚丹超
足菌肿一例
报告1例足菌肿病。患者,男,45岁,左小腿及左足红肿,无疼痛,足趾间浸渍,足底有2个窦道,伴有足趾间骨折及骨质疏松。血常规示:白细胞正常,中性粒细胞稍高。真菌培养鉴定为热带念珠菌,
朱敬先高顺强郑树茂高布宽
致病性地霉的分子生物学鉴定
目的:临床上致病性地霉有林生地霉和白地霉等,林生地霉(Geotrichum silvicola)为新近发现的一种罕见地霉,首次从巴西果蝇和印度柞蚕幼虫身上分离出来[1]。2002年,我科从一例脓癣患儿的皮损中分离得到一株...
郑树茂
关键词:白地霉林生地霉
文献传递
复方马齿苋洗剂湿敷联合复方吲哚美辛酊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5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6
2013年
近年来,随着皮质类固醇激素外用制剂的广泛使用,激素依赖性皮炎逐渐增多,已成为皮肤科门诊的常见病。2009-01-2010—12,我们采用复方马齿苋洗剂湿敷联合复方吲哚美辛酊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50例,并与丁苯羟酸乳膏治疗45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杨晓琳陈连芝郑树茂郝宏艺雷明君王根会
关键词:激素类副作用面部皮肤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足癣继发重度细菌感染13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足癣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皮肤、皮下组织慢性感染性疾病,其发病与足部多汗、穿鞋太紧、不讲卫生以及足部畸形等因素有关,足汗蒸发不畅、局部潮湿、平时穿公共拖鞋等为多种诱发因素。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为粟粒大小水疱、丘疹,趾间浸渍发白或糜烂,角化过度或伴皲裂,少数可呈边缘活动中央痊愈的体癣样皮疹。病程慢,夏季重,冬季轻,自觉瘙痒。真菌镜检可见菌丝或孢子。
陈虎裴林郑树茂马学伟
关键词:足癣热带念珠菌中药外洗氟康唑阿奇霉素
应用RAPD技术鉴定地霉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RAPD技术在快速鉴定地霉中应用。方法用E.Z.N.A.yeastDNAkit提取地霉菌基因组DNA,采用随机引物AP3(5'-TCGTAGCCAA-3')、ATG(5'-ATGGATCGGC-3')、RP2(5'-AAGGATCAGA-3')、OPA-10(5'-GTGATCGCAG-3')对临床上致病性白地霉、林生地霉皮损株和血液株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对各病原菌的DNA指纹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成功提取了地霉的基因组DNA,其纯度和浓度均能满足PCR反应的要求。利用4种引物对基因组DNA进行扩增,不同种真菌的DNA显示不同的DNA带型,分离自不同感染部位的同种不同株真菌的DNA显示的主要DNA带型基本一致。结论采用E.Z.N.A.yeastDNAkit提取的地霉基因组DNA可以用于PCR反应。RAPD法鉴定地霉菌简单、快速、特异,可用于临床诊断。
郑树茂王华朱敬先林元珠高顺强
关键词:随机引物聚合酶链反应
双波长染料激光联合局部注射聚桂醇治疗婴幼儿混合性血管瘤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双波长染料激光联合聚桂醇局部注射治疗婴幼儿混合性血管瘤的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8月—2010年12月就诊于我科的混合性血管瘤患儿265例,其中瘤体位于面颈部92例,躯干78例,四肢46例,手足25例,特殊部...
王根会郑树茂赵珂陈林李永静
念珠菌与细菌混合感染引起足菌肿1例被引量:3
2012年
报告1例由热带念珠菌、娄德罗念珠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足菌肿。患者男,45岁。左足及左小腿红肿,足底破溃形成窦道伴溢液2个月。真菌直接镜检阴性。皮损组织病示:表皮下组织可见菌丝、孢子及颗粒物质。真菌培养有酵母样菌落生长,DNA测序鉴定为热带念珠菌和娄德罗念珠菌;细菌培养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诊断为足菌肿,给予伊曲康唑、阿奇霉素及局部外洗治疗后痊愈。
朱敬先郑树茂郝宏艺孙毅王爱平林元珠
关键词:足菌肿热带念珠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伊曲康唑
任意引物聚合酶链反应对致病性地霉株间分型的鉴定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采用任意引物聚合酶链反应(AP-PCR)对部分致病性地霉进行分子生物学方面的鉴定。方法用E.Z.N.A.YeastDNA Kit提取地霉菌基因组DNA,采用任意引物S034(5′-TCTGTGCTGG-3′),S040(5′-GTTGCGATCC-3′),S167(5′-CAGCGACAAG-3′),S368(5′-GAACACTGGG-3′)对临床上致病性白地霉、林生地霉皮损株和血液株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对各病原菌的DNA指纹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扩增产物电泳分析发现不同种真菌的DNA经扩增后显示不同的DNA带型,尤其是使用引物S040,S167和S368扩增产生的DNA带型种间差异较明显;分离自不同感染部位的同种不同株真菌的DNA经扩增后显示的主要DNA带型也有明显差异,如使用引物S040和S368扩增产生的DNA带型种内差异较明显。结论以任意引物S034,S040,S167,S368为基础的AP-PCR技术可作为临床上致病性地霉的种间及种内鉴定的简单、快速、可靠的方法。
朱敬先王华郑树茂林元珠高顺强
双波长染料激光联合局部注射聚桂醇治疗婴幼儿混合性血管瘤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15年
目的:探讨585/1 064nm染料激光联合聚桂醇注射治疗混合性血管瘤的疗效及影响因素。方法:混合性血管瘤患儿165例,用双波长染料激光联合聚桂醇注射治疗,激光能量密度PDL6.0~9.0/YAG30~45J/cm2,脉宽0.5~40/10~40ms,脉冲间隔为:中或长,光斑直径5~7mm。激光对病灶进行点状照射,术后冰块局部物理降温20min,聚桂醇0.5~3ml局部注射,抗生素药膏涂抹于患处,并观察其局部热反应和疗效,6~8周复诊,治疗1~4个疗程。结果:165例皮损的治愈率78.18%,有效率98.18%。各因素对疗效的影响:皮损厚度越薄,有效率越高(P〈0.05),皮损部位不同对疗效无影响(P〉0.05)。随访观察3~6个月,治愈病例无1例复发。结论:双波长染料激光联合聚桂醇照射治疗混合性血管瘤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患儿痛苦小。随着治疗后时间的延长,治疗部位与周围皮肤颜色无明显差异。
陈连芝王根会郑树茂杜紫微寇晓丽
关键词:聚桂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