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秀娟

作品数:42 被引量:100H指数:6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4篇细胞
  • 14篇免疫
  • 8篇肿瘤
  • 6篇蛋白
  • 6篇抗体
  • 5篇趋化
  • 5篇趋化因子
  • 5篇核细胞
  • 4篇单个核细胞
  • 4篇乙型
  • 4篇乙型肝炎
  • 4篇特异
  • 4篇特异性
  • 4篇透析膜
  • 4篇小鼠
  • 4篇肺癌
  • 4篇分泌
  • 4篇肝炎
  • 3篇尿毒
  • 3篇尿毒症

机构

  • 28篇复旦大学上海...
  • 16篇复旦大学
  • 2篇上海第二医科...
  • 1篇上海医科大学...
  • 1篇上海市农药研...
  • 1篇免疫学教研室
  • 1篇生物化学教研...

作者

  • 42篇郑秀娟
  • 27篇熊思东
  • 24篇储以微
  • 7篇徐薇
  • 6篇邵先安
  • 5篇骆菲菲
  • 5篇陈习武
  • 5篇叶巍
  • 5篇钱嘉文
  • 4篇张丹
  • 4篇张进平
  • 4篇顾勇
  • 4篇林善锬
  • 3篇王缨
  • 3篇薛骏
  • 3篇许从峰
  • 3篇丁峰
  • 3篇关庆东
  • 3篇吴厚生
  • 3篇汪晓华

传媒

  • 7篇复旦学报(医...
  • 6篇现代免疫学
  • 4篇中国肿瘤生物...
  • 3篇中国免疫学杂...
  • 2篇免疫学杂志
  • 2篇世界感染杂志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上海医学
  • 1篇中华肾脏病杂...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2005全国...
  • 1篇中国免疫学会...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4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11篇2005
  • 3篇2004
  • 5篇2003
  • 4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HBV感染对趋化因子CCL20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被引量:10
2005年
目的 研究HBV不同感染状态对CCL2 0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CCL2 0在乙肝病毒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基因体外转染技术,建立HBV不同感染状态的肝细胞模型;以内对照定量RT PCR检测HBV不同感染状态下CCL2 0的表达水平。结果 HBV不同感染状态下CCL2 0的表达水平不同,HBV未感染肝细胞CCL2 0表达水平每10 6 细胞为(2 .6 5±0 .0 2 )pg 10 μl,HBV短暂感染肝细胞CCL2 0的表达水平每10 6 细胞为(3.4 3±0 .0 2 )pg 10 μl,而HBV持续感染肝细胞CCL2 0的表达水平每10 6 细胞为(1.2 2±0 .0 4 )pg 10 μl,上述三种不同感染状态下肝细胞表达CCL2 0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现为HBV短暂感染肝细胞>未感染肝细胞>HBV持续性感染肝细胞(P <0 .0 5 )。在HBV同一感染状态下,CCL2 0的表达水平与HBV感染时间、细胞的培养时间、病毒载量等因素未见显著性相关;上述细胞经乙酸肉豆蔻佛波醇(PMA)活化后,相应细胞CCL2 0表达均明显增加(P <0 .0 5 ) ,但并不改变CCL2 0在各细胞中的表达格局。结论 HBV的不同感染状态影响了CCL2 0的表达。
邵先安叶巍郑秀娟陈习武储以微熊思东
关键词:HBV感染趋化因子CCL20乙型肝炎病毒
SARS-Cov M蛋白的真核表达及其免疫原性研究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 初步研究SARS-Coy病毒M蛋白基因的真核表达效率和免疫原性为进一步的疫苗研究奠定基 础。方法 以PCR方法在全病毒基因组文库中获得全长M基因,分别克隆至pcDNA4-his/myc和pVAON33载 体获得重组质粒pcDNA4-his/myc-M和pVAON33-M。以Western Blot方法利用融合分子羧基段的myc表位检 测pcDNA4-his/myc-M转染的293T细胞中M蛋白的真核表达。以ELISA方法检测pVAON33-M质粒基因免 疫小鼠诱导产生特异性抗血清。结果pcDNA4-his/myc-M转染后48 h可检测到SARS-Cov M蛋白表达。 pVAON33-M基因免疫能够诱导产生M特异的体液免疫应答。结论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SARS-Cov M蛋白可 以在真核细胞中有效表达并有良好免疫原性,可以作为SARS-Cov疫苗研制的候选抗原之一。
童德妍汪晓华郑秀娟关庆东熊思东
关键词:M蛋白SARS-COV真核表达免疫原性研究转染真核细胞
巨细胞病毒感染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 研究巨细胞病毒 (CMV)感染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通过一个大样本从血清流行病学 (ELISA检测患者血清中抗CMV的IgG抗体 )和分子生物学 (PCR检测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中CMV特异性基因 )方面探讨巨细胞病毒感染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并检测CMV感染对内皮细胞趋化因子表达的影响。结果 动脉粥样硬化组血清中CMV的阳性率显著高于非动脉粥样硬化组 (分别为 82 .2 %和 6 1.0 % ,P =0 .0 2 ) ;而且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HCMV基因出现率显著高于正常血管组织 (13 15和 2 7,P =0 .0 1) ;CMV感染还可上调内皮细胞ECV 30 4表达MCP 1。结论 CMV感染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和发生 。
许从峰陈瑞珍徐薇沈燕葛均波陈灏珠郑秀娟熊思东
关键词:巨细胞病毒感染动脉粥样硬化趋化因子内皮细胞
慢性乙型肝炎肝活检组织趋化因子CCL20的检测及其意义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研究肝活检组织趋化因子CC亚家族配体20(CCL20)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以内参照竞争性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对处于乙性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不同感染状态的肝细胞以及人肝脏活检组织CCL20mRNA的表达水平进行定量分析。结果在细胞水平和肝脏组织学两个层面上,HBV不同感染状态可影响CCL20的表达水平,CCL20表达量在不同感染模式下呈现未感染>持续性感染的关系(P<0.05)。结论趋化因子CCL20在乙型肝炎病毒持续性感染中表达下调。
邵先安叶巍郑秀娟陈习武储以微熊思东
关键词:乙型肝炎慢性CCL20
一种肿瘤样本免疫检查点相关基因的mRNA检测引物组、试剂盒和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肿瘤样本免疫检查点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检测引物组、试剂盒和方法,属于肿瘤检测和治疗技术领域,所述引物组包括分别检测GBP5基因、ICAM1基因、CAMK2D基因、IRF1基因、CD44基因、CCL2基因...
储以微钱嘉文王琛王波郑秀娟
未成熟树突状细胞诱导建立异基因嵌合体及延长移植物存活的可能机制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研究应用供体来源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 (imDCs)注射受体小鼠后 ,诱导形成异基因嵌合体及延长移植物存活的机制。方法 :(1)应用供体 (C5 7BL 6 )来源的骨髓细胞 ,在体外培养出imDCs ,灭活后体内输注或体外直接刺激受体小鼠(Balb C)的脾细胞 ,观察脾细胞对供体细胞的应答反应 ;(2 )取已建立异基因嵌合体并有效延长移植物存活的受体小鼠的脾细胞 ,观察其对供体细胞刺激的应答反应 ;(3)通过半定量RT PCR检测不同免疫状态下Th1 Th2型细胞因子的表达情况。结果 :应用imDCs体外预刺激脾细胞或体内注射imDCs受鼠的脾细胞 ,均呈现对供鼠脾细胞刺激的特异性低应答 ,这种低应答主要出现在受鼠脾细胞在供鼠脾细胞刺激后的 72小时内 ;建立异基因嵌合体并延长移植物存活的受鼠对来自供鼠脾细胞的刺激也表现为低应答 ,而对于无关第三者脾细胞的刺激仍保持较高水平 ,二者比较 ,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在诱导形成异基因嵌合体及延长移植物存活的过程中 ,一定程度上显示出Th1 Th2模式的偏移。结论 :应用供体来源的imDCs注射给受体 ,诱导形成异基因嵌合体和延长移植物存活的机制可能与imDCs诱导受体T细胞无能有关 ,而且此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Th1向Th2方向的免疫偏移。
于平熊思东何球藻储以微郑秀娟
关键词:未成熟树突状细胞异基因嵌合体移植物
一株抗双链DNA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特性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制备抗双链DNA(dsDNA)单克隆抗体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以活化淋巴细胞的DNA为免疫原,常规免疫BALB/c小鼠,采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用体内诱生法制备腹水,以间接酶链反应吸附试验(ELISA)法分析抗体的亚类、特异性和亲和力;用免疫荧光法检测抗体的荧光核型;用考马斯亮蓝法检测注入杂交瘤细胞的小鼠的尿蛋白含量.结果显示,成功获得了1株持续稳定分泌抗dsDNA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命名为6C2;该细胞株所分泌的抗体亚类为小鼠IgG2a,能特异性结合dsDNA,亲和力常数为2.67×10^8 mol/L,免疫荧光核型为均质型;将6C2细胞注入正常BALB/c小鼠腹腔后,小鼠的尿蛋白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增高.结果表明,抗dsDNA单克隆抗体6C2是致病性抗体,对于进一步研究抗dsDNA抗体的致病机制具有重要的价值.
曾清华郑秀娟温振科徐林于宁徐薇储以微熊思东
关键词:抗双链DNA抗体单克隆抗体系统性红斑狼疮
小鼠淋巴细胞减少症模型的建立及其免疫学意义被引量:6
2006年
目的:以放射线处理建立小鼠淋巴细胞减少症模型并探讨其免疫学意义。方法:1.25 Gy放射剂量照射C57BL/ 6小鼠,不同时间点计数外周血、脾脏和淋巴结中免疫细胞数,FACS动态分析各淋巴细胞亚群比例改变,RT-PCR检测淋巴细胞中转录因子T-bet、GATA-3的表达。进一步以DC-gp100瘤苗免疫放射处理小鼠,B16F10黑素瘤细胞攻击,观察肿瘤生长的大小。结果:放射线处理后小鼠淋巴细胞数显著减少,CD4+CD25+T细胞比例明显降低;CD44highCD62low记忆样T淋巴细胞形成;T-bet表达明显上调,GATA-3表达无明显改变。与未照射组比较,放射处理小鼠经DC-gp100瘤苗免疫后具有增强抵抗 B16F10黑素瘤细胞攻击的效应,肿瘤生长明显减缓。结论:以放射线处理成功建立淋巴细胞减少症模型,并具有增强免疫保护的效应。
刘荣军郑秀娟熊思东储以微
关键词:CD4^+CD25^+T细胞放射线免疫重建
一种冻存细胞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细胞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细胞的冻存方法,尤其是一种改良的快速冷冻法,该方法能在保证细胞特性不变的情况下提高细胞的活力。本方法中采用带孔的纱布袋,将冻存管悬吊在液氮的蒸汽层中,能使冻存管内细胞迅速降温,复苏后细...
储以微郑秀娟
透析膜和内毒素对单个核细胞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物产生的协同作用
2001年
目的 研究不同透析膜和内毒素对尿毒症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白细胞介素 1受体拮抗物(IL 1Ra)基因转录和IL 1Ra合成的影响。方法 细胞和不同透析膜孵育后采用细胞原位杂交检测mRNA水平 ,PBMC培养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细胞IL 1Ra水平。结果 不同透析膜孵育后的PBMC在未用内毒素刺激情况下IL 1RamRNA水平有显著差别 ,但IL 1Ra合成量无差异 ,其中正常人仅有极微量IL 1Ra合成 ;内毒素刺激下的PBMCIL 1Ra合成量明显高于未刺激组 ,与铜仿膜孵育后的合成量明显高于聚砜膜孵育后和对照组。结论 内毒素和透析膜对正常人和尿毒症患者PBMC的IL
丁峰顾勇薛骏郑秀娟赵涵芳林善锬
关键词:透析膜内毒素尿毒症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