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衍平
- 作品数:18 被引量:55H指数:4
- 供职机构: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射频消融治疗老年人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探讨老年人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射频消融 (RFCA)治疗的特点。方法 :采用常规电生理检查及射频消融方法 ,老年组 (n =5 2 )室上性心动过速的RFCA与同期非老年组 (n =4 86 )的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成功率相似 (96 1%比 97 7% ) ,老年组复发率、手术时间、房室传导阻滞明显高于非老年组 (4%比 1 2 6 % ,2 ,3h比 1 8h ,9%比 1 5 % ,P <0 0 5 )。结论 :RFCA对老年人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的治疗效果是好的 。
- 王东明李玉光郑衍平
- 关键词:射频消融老年人快速性心律失常
- 血管内超声研究初探被引量:1
- 1996年
- 血管内超声研究初探黄慧郑衍平阳正熙近年来,由于血管内超声检查能显示血管横截面图像,能精确测量血管几何图形,判断血管病变的性质和特征,因而日益倍受重视。本研究运用导管超声检测技术对体外和体内血管进行观察,并对观察结果作出初步的评价。现报导如下。超声检测...
- 黄慧郑衍平阳正熙
- 关键词:血管病变超声波诊断
- 脑水肿并发肺水肿6例治疗探讨
- 1999年
- 郑衍平
- 关键词:脑水肿并发症肺水肿
-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谷氨酸的释放研究(英文)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谷氨酸释放所致神经元兴奋毒性损伤在局灶性脑缺血的发病中起关键作用。本研究旨在研究稳定性和进展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谷氨酸升高的时间和谷氨酸释放抑制剂及谷氨酸受体拮抗剂的治疗时间窗。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28例脑梗死病人。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HPLC)检测了病人和对照者的血浆和脑脊液(CSF)谷氨酸浓度,并同时评定了加拿大卒中标准(CSS)积分和脑梗死容积(CTV)。结果病人的平均血浆和CSF谷氨酸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分别小于0.01和0.001)。50例进展性卒中患者的平均血浆和CSF谷氨酸浓度均显著高于78例稳定性卒中组。CTV≥10cm3的卒中患者的CSF谷氨酸浓度显著高于CTV<10cm3患者,并且50例进展性卒中患者的CSF谷氨酸浓度与其CTV值显著相关(r=0.303,P<0.05)。结论本结果提示,急性脑缺血患者预防神经病学进展,谷氨酸拮抗剂的应用有较宽的治疗时间窗。CSF中的谷氨酸含量可作为判断缺血性卒中的进展和谷氨酸释放抑制剂的一个指标。
- 何明利郑衍平郭光华
-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卒中谷氨酸脑缺血神经病学
- 脑缺血边缘系统细胞凋亡及机制研究被引量:5
- 2002年
- 目的 :研究急性脑缺血边缘系统bcl- 2家族及白介素 - 1β转化酶 (ICE)基因的同期转录变化特征及其与细胞凋亡的关系 ,并探讨牛磺酸对其影响和可能机制。方法 :制做MCAO模型 ,在立体定向仪引导下行侧脑室给药 ,监测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干预组和牛磺酸干预组的脑梗塞容积、颞皮质、海马和下丘脑的凋亡细胞数、bcl- 2基因阳性转录细胞数和ICE基因阳性转录细胞数的动态变化。结果 :正常脑组织颞皮质、海马和下丘脑 3部位的bcl- 2基因均有密集转录。空白对照组和生理盐水干预组各部位于再灌注 2 4h ,bcl- 2基因转录开始下降 ,急剧下降期位于MCAO后 2 4h~ 4 8h。牛磺酸干预组于再灌注 2 4h开始下降 ,并于以后各时相继续缓慢下降而始终未达低谷。牛磺酸干预组各时相的bcl- 2基因阳性转录细胞数显著高于其它两组 (P <0 .0 5 )。ICE基因的同期转录水平几乎与bcl- 2基因转录水平呈反向变化。结论 :脑缺血及再灌注时bcl- 2基因转录受抑制 ,而白介素 - 1β转化酶基因转录上调 ,牛磺酸有显著减轻这些基因转录、细胞凋亡和缩小脑梗塞容积的作用。
- 何明利郑衍平
- 关键词:细胞凋亡脑缺血基因转录牛磺酸大脑中动脉阻塞模型MCAO模型
- 静脉注射小剂量吗啡对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 1996年
- 静脉注射小剂量吗啡对急性心肌梗塞的疗效观察方伟强郑衍平郭大岗23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应用静脉注射小剂量吗啡(每次2mg)止痛,疗效较好。报告如下。1病例与方法43例患者均为确诊的急性心肌梗塞而因种种原因未经静脉溶栓者,均无昏迷及呼吸衰竭。患...
- 方伟强郑衍平郭大岗
- 关键词:心肌梗塞静脉注射吗啡疗效观察
- 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预后及QT离散度的影响被引量:2
- 2000年
-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尿激酶溶栓组和非溶栓组患者预后和QT离散度 (QTd)的变化。方法 比较溶栓组 ( 94例 )和非溶栓组 ( 3 2例 )患者心脏事件、左室功能、室性心律失常和QTd的改变。结果 心脏事件的发生率溶栓组低于非溶栓组 ,左室功能溶栓组和非溶栓组分别为 ( 5 1 8± 7 2 ) %及 ( 3 6 8± 7 0 ) % ,室性心律失常分别为 ( 15± 6) %及 ( 2 6± 10 ) % ,d 2QTd分别为 ( 4 2 78± 14 84)ms及 ( 5 6 84± 19 18)ms。结论 溶栓治疗AMI是安全的 ,能改善患者的预后。
- 王东明郑衍平李玉光
- 关键词:尿激酶急性心肌梗塞预后QT离散度溶栓疗法
- 大剂量立其丁治疗尿毒症急性左心衰9例疗效观察
- 1993年
- 郑衍平方伟强
- 关键词:立其丁尿毒症苄胺唑啉左心衰
- 超声心动图在二尖瓣球囊成形术中的实用价值被引量:4
- 2000年
- 目的 运用超声心动图、心脏听诊对二尖瓣球囊成形术 (PBMV)的过程及二尖瓣扩张效果进行研究 ,以期对该手术临床实施程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 83例行PBMV(INOUE法 )的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病例 ,分别以超声心动图和心脏听诊比较其PBMV的疗效。结果 全部病例均在X线机定位指引下顺利行房间隔穿刺术。二尖瓣球囊扩张前后左心房压力、二尖瓣瓣口面积改善明显 [( 3 .62± 1.3 6)kPa和 ( 1.76± 0 .82 )kPa ,( 0 .97± 0 .2 8)cm2 和 ( 2 .0 1± 0 .2 2 )cm2 ]。心脏听诊与超声心动图指导下所得二尖瓣球囊扩张结果有明显差别 [( 1.87± 0 .15 )cm2 和 ( 2 .13± 0 .19)cm2 ]。结论 房间隔穿刺术完全可在X线下完成 ,超声心动图比心脏听诊更能使二尖瓣瓣口扩张结果满意 ,并且对该手术并发症的判断有更高的敏感性和指导性。
- 王伟郑衍平陈宋明郑宝群李玉光
- 关键词:二尖瓣球囊成形术超声心动图心脏听诊PBMV
- 经心外膜点状射频消融犬心房颤动的研究
- 2001年
- 为探索心房颤动的点状消融途径 ,选用健康犬以电刺激结合乙酰甲胆碱滴注的方法制成房颤模型 ,以自制 4对双极电极进行心外膜电生理标测 ,于心房易损性最大的部位进行射频消融治疗。结果表明 ,10只犬成功达到消融终点 ,与消融前相比 ,窦性心率、P波时限、校正窦房结恢复时间及房内传导时间变化均无显著性差异。提示阵发性房颤可通过点状消融得到消除 。
- 郑衍平冯金芝王东明李玉光
- 关键词:心房颤动射频导管消融术电刺激乙酰甲胆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