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锦雄
- 作品数:6 被引量:42H指数:5
- 供职机构:佛山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重性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分析重性精神病患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与影响因素,为精神病患者的干预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2011—2013年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向阳社区重性精神病患者51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集的信息包括重性精神病患者的一般情况(年龄、性别、职业、教育程度和婚姻状况)、两系三代精神疾病家族史、既往史、家庭经济状况等。根据《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进行分类和诊断,所有患者均经过精神病专科医院的确诊,并做出相应的临床分型诊断。相关因素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512例患者中,精神分裂症295例,占57.62%(295/512);男性患者多于女性,男女比为1.11∶1;40岁以上患者占78.91%(404/512);以未婚者居多,占56.25%(288/512);患者主要以中学或中专、专科教育程度为主,占45.70%(234/512);无职业(包括待业)患者占52.15%(267/512);家庭经济状况非贫困的患者占88.28%(452/512);没有家族史的患者占97.07%(497/512)。结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在流行病学上具有不同的发病特征,应采取准确、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以降低和减缓重性精神疾病的发生和恶化。
- 曾文娟王伟民赵长江郑锦雄刘锐梁仕栋
- 关键词:重性精神疾病流行病学社区卫生服务综合干预
- 解锁精神病病人家属社区护理干预效果观察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探讨对解锁精神病病人家属实施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个别和集体家庭干预的方法向解锁精神病病人家属宣传精神疾病知识、用药原则,强化家庭健康教育,指导家属多关心安慰病人,家庭成员和睦相处。干预前后对家属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精神病防治知识认知水平测试。结果实施社区护理干预前后,家属SCL-90各因子分和精神病防治知识认知水平各项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社区护理干预减轻了精神病病人家属的心理障碍,改变了他们对精神病病人的态度,提高了应对精神病突发事件的技能,促进了精神病病人的康复。
- 苏保育吴丽珍黄慈芬陈汝兰郑锦雄陈锦成朱翠杏杨宇邓文赵长江
- 关键词:家属社区护理症状自评量表
- 老年精神病人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及防治对策被引量:7
- 2003年
- 目的 探讨老年精神病人医院感染的相关因素和防治对策。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对1999年1月~2002年12月住院老年精神病人发生医院感染病例106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感染部位中呼吸系统居首位,其次是皮肤感染、胃肠道感染、泌尿道感染。感染时间以盛夏(7~8月份)最多,其次是严冬(1~2月份)。发生医院感染与病人高龄、体质差、住院时间长、入院时原有躯体疾病、精神症状及应用抗精神病药物有密切关系。结论 提高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的意识,加强质量管理,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增强病人的身体素质,缩短住院日,才能有效降低老年精神病人医院感染的发生率。
- 黄慈芬苏保育郑锦雄陆佩仪
- 关键词:老年精神病人医院感染影响因素消毒隔离
- 被关锁精神分裂症患者65例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6
- 2005年
- 不少精神分裂症患者由于各种原因被家属关锁,处境悲惨.近年来,被关锁精神分裂症患者有增加趋势,而解锁力度尚不够[1].2003年我院收治了65例被关锁精神分裂症患者,作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 符毅郑锦雄
- 关键词:家属精神分裂症
- 老年痴呆症社区综合干预研究被引量:6
- 2005年
- 目的研究社区综合干预对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对80例老年痴呆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社区综合干预组40例,对照组40例。在两组原有药物干预不变且无显著差异的前提下,对综合干预组进行定点、定时监测,同时经常进行家访、社区综合干预,并与对照组进行前瞻性的对照研究。结果对干预组干预前后进行比较,差异有显著牲(P<0.0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牲(Pく0.05);2年后综合干预组的症状改善率90%,社会参与率4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0%,1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综合干预组2年后患者的生活质量、康复依从性及生活满意度明显提高,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社区综合干预显著改善老年痴呆症患者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
- 曾文娟郑锦雄曾金生陈小青陈宇辉沈晓林
- 关键词:老年痴呆症综合干预
- 南海区精神病病人社区防治状况及社区护理干预模式研究被引量:15
- 2008年
- 目的了解南海区精神病病人社区防治状况,为探讨更完善的社区护理干预模式提供依据。方法对佛山市南海区17个镇精神病病人分布情况、到精神病防治康复站定期取药情况和政府费用支付比例进行调查。结果南海区17个镇均建立了精神病防治康复站,共有精神病病人6 165人,患病率6.05‰。定期到精神病防治康复站取药坚持治疗的病人仅1 114人占18.07%,药费由政府资助比例30%~100%不等,其中支付90%以上的镇有8个。结论政府对精神病社区防治资金投入大,精神病专科医院协作的精神病防治网分布较为全面,为全面建成社区病人、家属及普通人群的精神卫生服务体系提供有利条件。可建立全面的社区护理干预模式:利用各镇的精神病防治康复站和每月的精神病防治日开展对精神病病人、家属和社区人群的教育,纠正其偏见和错误认知,为病人康复创造良好社会环境;加强宣传提高病人服药依从性,对不依从病人进行入户随访和电话随访;由精神病专科医院派专业人员到各镇指导、协助诊治和规范化管理精神病病人。
- 苏保育吴丽珍黄慈芬陈汝兰郑锦雄陈锦成朱翠杏杨宇邓文赵长江
- 关键词:精神病护理干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