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大伟
- 作品数:7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纳米银抑制髓系白血病细胞生长的研究
- 白血病,俗称血癌,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也是导致儿童和青年患者死亡的头号恶性肿瘤杀手。在我国,白血病的年发病率为3/10万~4/10万,其中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是成年人...
- 郭大伟
- 关键词:纳米银髓系白血病细胞毒性活性氧
- 文献传递
- 纳米银颗粒对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的细胞毒性
- 纳米银作为一种新型的抗菌纳米药物,具有特定的性能,如小尺寸效应、量子效应和大的比表面积,并具有优良的抗菌性能.纳米银在有效抗菌浓度下,对HPLFs细胞相对安全,但当纳米银浓度升高,会对HPLFs细胞的增殖及细胞周期产生影...
- 汤旭娜刘婷郭大伟顾宁胡勤刚
- 关键词:纳米银颗粒人牙周膜成纤维细胞毒性作用药物浓度
- 具有自复位功能的分散式形状记忆合金芯减隔震橡胶支座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应用于桥梁、高层建筑、网架网壳等结构基础隔震减震系统的具有自复位功能的分散式形状记忆合金芯减隔震橡胶支座,包括1个普通叠层橡胶支座和4根分散布置的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SM...
- 王景全李帅郭大伟
- 文献传递
- 磁性纳米颗粒作为基因递送载体的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3年
- 基因递送是实现基因治疗的关键,基因的有效递送有赖于发展安全有效的递送载体。理想的基因递送载体应具备递送效率高、细胞毒性低、对正常细胞生理影响小以及易于使用和重复等特性。纳米材料独特的理化性质使其在药物和基因递送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尤其是磁性纳米颗粒,其兼具纳米效应和超顺磁性,是一种非常有应用前景的载体材料。然而磁性纳米颗粒的基因递送效率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纳米颗粒的类型、粒径、表面特性和外加磁场等。因此,为了能够进行有效基因递送,应综合考虑设计磁性纳米颗粒。目前,磁性纳米颗粒已经成功应用于基因的体外转染,成为细胞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工具,然而,其在体内基因递送的应用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 郭大伟朱玲英顾宁
- 关键词:磁性纳米颗粒
- 一种基于多酚还原制备功能化纳米银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酚还原制备功能化纳米银的新方法,制备工艺如下:(1)配制各反应液原液,包括:含银前驱物原液、多酚化合物原液以及碱性原液;(2)制备多酚化合物溶液:取一定量的多酚化合物原液加入超纯水中,混合均匀;(3...
- 顾宁郭大伟周雪锋黄志海朱玲英
- 文献传递
- SMA-叠层橡胶支座低周往复荷载试验及其在近断层桥梁减隔震中的应用研究
- 近断层地震动的地面运动特征同远场地震动相比表现出显著的差异,其中脉冲效应是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相对于远场地震激励而言,近场地震由于其长周期速度脉冲的作用,对位于断层区域附近桥梁结构的破坏程度更严重。在汶川地震中桥梁震害情...
- 郭大伟
- 关键词:桥梁叠层橡胶支座形状记忆合金
- 文献传递
- 纳米银细胞毒性体外检测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12
- 2014年
- 纳米银因具有良好的光学、导电和抗菌等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相关的许多领域.利用纳米银所产生的细胞毒性有望改善某些疾病的治疗,但银纳米材料的广泛使用也引发了人们对其生物安全性的高度关注.如何更有效、更低毒地使用银纳米材料,需要对其细胞毒性进行更全面的检测.近年来已有大量文献对如何进行纳米银细胞毒性的体外检测进行了研究,本文综述了该领域内的重要进展,有望为进一步开展银纳米材料的体内实验乃至临床实验提供重要参考.
- 朱玲英郭大伟顾宁
- 关键词:纳米银细胞毒性体外检测毒性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