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
- 作品数:32 被引量:196H指数:9
- 供职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 沙棘加工技术和方法探讨被引量:1
- 2007年
- S. SteenJ. Th. Morsel土小宁县炬伟郭海
- 关键词:沙棘营养成分植物资源原料资源亲脂性维生素
- 三种沙棘浆果成熟过程中的糖、有机酸、黄酮醇和类胡萝卜素组分的变化被引量:3
- 2009年
- 在Askola、Hergo和Leikora三个德国沙棘品种的浆果中,根据不同采集时间来测定其可溶性固形物,糖,有机酸,黄酮醇和类胡萝卜素的含量,用以提供一个更为完善的浆果成熟期内沙棘品质变化的情况。沙棘浆果成熟期内主要有机酸是苹果酸(1940-4660mg/100g),奎宁酸(810~2820mg/100g),维生素C(180~370mg/100g)和柠檬酸(90~160mg/100g)。在这3个沙棘品种中所有有机酸的浓度在成熟过程中呈现显著下降趋势。而其糖类如葡萄糖(0.26~2.10g/100g)和果糖(0.14~0.54g/100g)在3个品种中成分变化略有不同。所有3个沙棘品种维生素C浓度在成熟过程中呈现下降趋势。含有的主要黄酮醇是异鼠李素(350-660mg/kg),槲皮素(30~100mg/kg)和山奈酚(2-5mg/kg)。在3个沙棘品种中黄酮醇浓度在成熟过程中显示出不同的变化趋势。主要类胡萝卜素是玉米黄素(30~150mg/kg),β-胡萝卜素(3~50mg/kg)和β-隐黄质(5~19mg/kg)。基因型对类胡萝卜素的收集和类胡萝卜素的形态都有影响,但在3个沙棘品种成熟期间类胡萝卜素浓度呈现增加趋势。在成熟期间抗氧化剂的分类表现出不同的组成变化,最大浓度也出现在不同的收获期。
- 郭海赵明郭敏
- 关键词:成熟期有机酸黄酮醇类胡萝卜素
- 砒砂岩沟坡沙棘人工林的生长结实规律被引量:1
- 2011年
- 砒砂岩沟坡种植的沙棘人工林,10年后平均树高向2.5~3.0 m趋近,地径近8 cm,沙棘纯盖度在60%、植被总盖度在70%左右。位于当地条件较好沟谷地的沙棘,树高达5 m多、地径在10 cm以上。对于裸岩沟坡来说,目前的10年生沙棘人工林的树高、地径、盖度已接近其生长上限值,特别是沙棘盖度,在超过60%后,应及时平茬(间伐),人为调节其盖度。在沙棘定植株之间,由于条件逐步改善,适宜于这种新的生态条件的当地乡土植物会继续侵入,群落会更加稳定,植被总盖度增加至90%也是可容许的。沙棘单株产果量与林龄之间的关系不大,产果量并没有随着林龄的增加而增加,主要随年降水量或灌溉量的增加而增加。中国沙棘单株产果量随年降水量的变化趋势,以净增加1.5倍的斜率增加。中国沙棘和大果沙棘灌溉后的产果量,均相当于不灌溉的3倍以上。
- 胡建忠殷丽强杜文嫣郭海
- 关键词:砒砂岩沟坡沙棘人工林
- 砒砂岩区沙棘人工林的萌蘖能力被引量:10
- 2009年
- 为了达到快速治理砒砂岩区的目的,采用标准地调查方法,对内蒙古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准格尔召镇近年来营造的不同林龄沙棘林萌蘖能力进行研究,以期对沙棘种植的设计、施工以及管理等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沙棘具有极强的萌蘖性能,定植株2-8 a的沙棘人工林分,其萌蘖能力为0.2万-8.0万株/hm^2;沙棘萌蘖能力随林龄的变化,在2-4 a逐渐增加,5-6 a时达到最高,之后7-8 a又逐步下降;萌蘖能力以水、肥等条件最好的沟谷地川滩地最高,平均可达2.1万株/hm^2;不同立地条件类型间,萌蘖能力相差超过1倍;中等盖度(40%-70%)的沙棘人工林分,其萌蘖能力最高。生产实践中可充分利用沙棘萌蘖能力强的优势,适度降低种植密度,有效减少苗木和种植成本,从而实现砒砂岩区快速、经济、高效恢复植被、根治严重水土流失的目的。
- 胡建忠杜文嫣殷丽强郭海刘丽颖何京亮郭建英夏博
- 关键词:砒砂岩沙棘人工林萌蘖
- 番石榴叶片对不同程度水分胁迫的生理响应被引量:2
- 2007年
- 研究珍珠番石榴(Psidium guajava L.)在不同程度水分胁迫下的生理变化,以期为番石榴节水栽培提供理论依据。以2年生珍珠番石榴为试材,通过水分胁迫处理,即对照为正常浇水,处理为不浇水,取不同胁迫天数植株中部成熟叶片,测定其中影响活性氧代谢的酶类含量和膜质过氧化作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番石榴叶片过氧化物酶(POD)活性上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先升后降,抗坏血酸(ASA)含量下降,同时丙二醛(MDA)含量呈明显上升趋势。番石榴在不同程度水分胁迫下会产生各种生理反应,表现为影响活性氧代谢的各种酶类含量的变化与膜质过氧化作用增强。栽培番石榴适宜灌水间隔期为25~30d。
- 吕春茂杨国放郭海李作轩
- 关键词:番石榴水分胁迫丙二醛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
- 适于黄瓜叶片蛋白质组分析的双向电泳方法最佳条件的研究被引量:13
- 2008年
- 为建立适于黄瓜叶片蛋白质组分析的双向电泳方法,对黄瓜叶片蛋白提取方法、裂解缓冲液、等电聚焦(IEF)参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丙酮法或三氯乙酸/丙酮法提取黄瓜蛋白质较好,2-DE图谱中蛋白点较多;裂解缓冲液为9.5mol·L-1尿素,2mol·L-1硫脲,1%二硫苏糖醇(DTT),2mmol·L-1三丁基磷(TBP),4%3-[3-(胆酰氨丙基)二甲铵基]丙磺酸内盐(CHAPS),0.2%两性电解质,0.002%溴酚蓝,0.25%吐温20,10%异丙醇,5%甘油,10mmol.L-1苯甲基磺酰氟(PMSF)时,电泳图谱效果最好;IEF等电聚焦条件为25000Vh时,2-DE图谱蛋白点多且清晰。
- 范海延陈捷张春宇郭海林英
- 关键词:蛋白质组双向电泳黄瓜
- 杨树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基因启动子的克隆与分析被引量:15
- 2009年
-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是磷酸戊糖途径的关键性调控限速酶,其主要功能是为脂肪酸合成、氮还原和谷胱甘肽等生物分子合成提供还原力NADPH,也为核酸合成提供戊糖;此外,还参加非生物逆境胁迫应答反应。因此,G6PDH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利用甜杨G6PDH基因和毛果杨基因组序列,通过PCR获得了甜杨G6PDH基因上游1400bp的序列。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该序列具有启动子的基本元件TATA-box、CAAT-box。此外,还包含多个胁迫诱导元件,如低温诱导元件LTR,盐诱导元件GT-1,抗冻、缺水、脱落酸、抗寒元件MYB和MYC,以及光响应元件L-box、G-box、3AF-1、TC丰富区等。
- 林元震张志毅郭海刘纯鑫陈晓阳
- 关键词:杨树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启动子
- 中国沙棘在砒砂岩地区的克隆性能与环境解释被引量:2
- 2009年
- 通过对砒砂岩地区不同立地类型、不同林龄的人工沙棘林克隆苗木与环境关系的对比研究,研究表明:经DCCA排序的结果显示,砒砂岩区的环境复杂多变,沙棘的克隆性能受多个环境因子的影响;林龄、坡向、土壤类型、速效钾、速效磷是所有因子中对沙棘克隆性能起决定性作用的环境因子;沙棘林从第3年开始萌蘖幼苗,5年时达到最大值,之后开始迅速下降,7-8年下降趋势较为平缓。
- 郭建英曹波孙保平郭海赵杏花刘纪祥
- 关键词:中国沙棘克隆植物
- 沙棘生态经济型新品系成果转化
- 温秀凤顾玉凯闫培华胡建忠金争平孟凡林单金有王德林姜同海范军波郭海高福江刘亚兰孟祥莉
- 该项目以3个杂交生态经济型和2个引进选育经济型优良品系为主,分别在不同地区进行了一定规模的种植示范。建立了1亩大棚采穗圃和20亩大田采穗圃,为今后沙棘良种的选育和推广提供了优良种质资源。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了沙棘嫩枝无性...
- 关键词:
- 关键词:良种繁育沙棘
- 甜杨抗冻转录因子ICE1基因的in silico克隆及其分析被引量:39
- 2007年
- ICE1基因编码类似MYC的bHLH转录因子,可特异地结合到CBF3启动子的MYC作用元件并诱导CBF/DREB1下游基因的转录表达。本文采用电子克隆的方法,以拟南芥ICE1蛋白序列为信息探针,利用杨树EST数据库和毛果杨基因组序列拼接的结果,设计引物并通过RT-PCR从甜杨克隆了杨树的第一个ICE1基因。其cDNA长1706bp,含有完整的开放阅读框,可编码543个氨基酸的MYC类蛋白。编码蛋白序列含有bHLH区,核定位信号(NLS)区,富S区和转膜区各1个。Blast分析表明,cDNA序列及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均与拟南芥和芥菜的ICE1存在着较高的同源性,说明所获得的cDNA可能是甜杨ICE1基因(PsICE1,DQ481236)。通过网络服务器平台进行PsICE1的功能预测,结果显示PsICE1含有bHLH保守功能域,具有多个磷酸化位点和跨膜区域。另外,ICE1的电子表达谱分析结果发现,ICE1几乎可在植物中整株表达,在多种组织和不同发育过程均表达,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ICE1是组成型表达,以及ICE1可能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 林元震张志毅刘纯鑫郭海朱保庆陈晓阳
- 关键词:甜杨转录因子抗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