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海波
- 作品数:44 被引量:231H指数:9
- 供职机构: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ISO-1对小鼠大肠癌肝转移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研究选择性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互变异构酶活性抑制剂ISO-1对BALB/c小鼠大肠癌肝转移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微孔迁移法检测ISO-1对CT26细胞体外侵袭的影响。盲肠造疝原位移植瘤块术建立小鼠大肠癌肝转移模型,将30只成功建模小鼠分为3组,每组10只。每周两次腹腔注射相同体积ISO-1(0.2ml,20mg/kg)、5%DMSO和无菌生理盐水(NS)溶液。治疗4周后处死小鼠,肝脏连续病理切片、HE染色,比较各组的肝转移率。L-多巴色素甲酯测定小鼠血清MIF互变异构酶活性;ELISA测定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CD31染色标记肿瘤微血管内皮细胞测定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结果100μmol/LISO-1作用24h后CT26细胞穿透聚碳酸酯膜细胞数显著减少[(151±19)比(178±9),P〈0.01]。ISO组比DMSO组小鼠血清MIF互变异构酶活性为51%比81%,P〈0.01。ISO-1组、DMSO组与NS组肝转移率分别为10%、60%与70%(χ^2=8.30,P〈0.05)。ISO-1组、DMSO组与NS组小鼠血清VEGF的水平分别为(15±7)pg/ml、(63±10)pg/ml与(67±8)pg/ml,P〈0.01。ISO-1组、DMSO组与NS组原位肿瘤组织MVD分别为17±4、36±7与38±5,P〈0.01。结论在体外ISO-1减少了CT26细胞的迁移,在体内降低了大肠癌肝转移的发生。其可能机制为ISO-1抑制MIF互变异构酶活性,下调VEGF表达,减少MVD。
- 何兴祥刘成勇陈萌郭海波彭侠彪全华斌
- 关键词:巨噬细胞游走抑制因子新生血管化病理性
- 大肠癌肝转移诊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08年
- 肝转移是大肠癌根治性切除后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提高大肠癌肝转移的早期诊断率,对提高大肠癌患者的生存率及改善预后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此文旨在目前大肠癌肝转移研究的基础上,从影像学、分子标志物等方面进行总结,对大肠癌肝转移诊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陈萌郭海波何兴祥
- 关键词:结直肠肿瘤肝转移
- 凝胶成像系统对核酸扩增产物的定量检测被引量:2
- 2000年
- 目的 建立一种PCR-凝胶成像系统定量分析核酸扩增产物的方法.方法:1.用PCR荧光定量分析仪实时监测PCR扩增曲线,并选择合适的扩增循环次数,2.将梯度标准血清(10^1~10^6拷贝/u1)分别进行40,35及32次循环次数的扩增,在琼脂糖电泳,EB染色后,进行凝胶分析;3.选择凝胶分析软件中能客观反映核酸实际含量的最适参数,制定标准曲线。结果:40及35次循环时,在10^1~10^4拷贝/ul,线性良好,而在10^4,10^5及10^6拷贝/ul三个梯度时直线上升缓慢,趋于平坦;32次循环时,10拷贝/ul未能检出,10^2~10^6拷贝/ul的5个梯度的模板(对数值)与产物(体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7)。结论:32次循环线性范围较广,为最适循环次数;在UVIband的光密度定量分析指标中,以体积或体积百分比作为定量指标较好;本法除可用于常规PCR产物定量(HBV-DNA,TB—DNA),也适用于RT-PCR(HCV-RNA)。
- 吴晓蔓郭海波
- 关键词:PCR
- 乙型肝炎HBV-DNA与HBs特异性免疫复合物的测定及意义被引量:3
- 2000年
- 目的 :了解各型乙型肝炎 (乙肝 )中HBV DNA的含量与HBs特异性免疫复合物 (HBs IC)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 :共检测 172例血清标本。用定量PCR测HBV DNA及ELISA法测HBs IC。结果 :(1) 各型乙肝患者HBs IC阳性率和含量都明显升高 ,但HBV DNA阳性组的乙肝患者升高更为显著 ;HBs IC与HBV DNA的测定结果无明显相关 ;(2 ) HBV DNA阳性率在不同肝病有所不同 ;在HBV DNA阳性组中 ,DNA复制量在各病型无明显差异 ;(3) .HBs IC检出率在无症状携带者最低 (59% ) ;慢性乙肝轻度、中度和原发性肝癌检出率中等 (6 0 %、75%及 80 % ) ;慢性乙肝重度 ,乙肝后肝硬化及急性乙肝检出率最高 ,均为 10 0 %。结论 :在免疫应答功能正常的机体中 ,HBV DNA的扩增常伴有HBs IC的升高。推测 :HBs IC产生主要与机体的免疫功能有关 ,对HBV
- 吴晓蔓朱平郭海波
- 关键词:乙型肝炎HBV-DNA
- ISO-1对大肠癌细胞侵袭的影响被引量:8
- 2008年
- 目的研究选择性MIF互变异构酶活性抑制剂ISO-1对人大肠癌细胞侵袭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实验组用0.01-100μmol/L的ISO-1作用于大肠癌细胞Lovo,对照组为相应浓度的DMSO处理;MIF互变异构酶活性通过L-多巴色素甲酯测定;微孔迁移法检测ISO-1对Lovo细胞体外侵袭的影响;ELISA法测定ISO-1作用后培养上清中MIF蛋白水平;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ISO-1对Lovo细胞MMP-9和IL-8 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较高浓度ISO-1(10-100μmol/L)均能明显抑制MIF互变异构酶活性,但不影响细胞外分泌MIF蛋白水平;100μmol/L ISO-1作用24h Lovo细胞穿透聚碳酸酯膜显著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153±13vs204±10,P〈0.05);100μmol/L ISO-1作用24h Lovo细胞表达MMP-9和IL-8 mRNA水平显著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MMP-9 mRNA:0.5187±0.072vs0.6757±0.026.P〈0.05;IL-8 mRNA:0.1541±0.019vs0.2081±0.030,P〈0.05)。结论选择性MIF活性抑制剂ISO-1降低了Lovo细胞的侵袭,其可能机制为ISO-1抑制了MIF互变异构酶活性并下调MMP-9和IL-8的表达。
- 陈萌何兴祥刘成勇苏杭郭海波
- 关键词:大肠肿瘤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ISO-1RT-PCR
- 谷氨酰胺预防和治疗恶性肿瘤化疗的毒副作用
- 2006年
- 目的观察口服谷氨酰胺对化疗导致的毒副作用的保护作用。方法将接受化疗的46例恶性肿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化疗时无口服谷氨酰胺,观察组化疗同时口服谷氨酰胺15克/天,连续14天,两组患者均行化疗前和化疗后实验室数据观察和化疗毒副作用记录。结果化疗后观察组蛋白质代谢、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毒性减轻包括口腔炎和腹泻均有显著差异。结论口服谷氨酰胺能够减轻化疗导致的毒副作用,不影响肿瘤对化疗的反应,明显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 李宇清梅开勇郭海波江素华曾波航
- 关键词:谷氨酰胺恶性肿瘤化疗毒副作用
- 荧光定量PCR检测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乙肝病毒DNA被引量:13
- 2004年
- 目的 探讨定量检测慢性乙肝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乙型肝炎病毒DNA(HBV -DNA)的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PBMC及血清中HBV -DNA含量。结果 49例慢性乙肝患者PBMC及血清中HBV -DNA阳性率分别为44 9%( 2 2 /4 9) ,5 1 0 %( 2 5 /4 9) ,两者阳性率无统计学意义的差异 (P >0 0 5 ) ,具有一致性 ;血清HBV -DNA高水平组PBMC的HBV-DNA含量与低水平组比较 ,两者有统计学意义差异 (P <0 0 1) ;血清HBV -DNA高水平组PBMC的HBV -DNA阳性率 ( 10 0 %)与血清低水平组PBMC的HBV -DNA阳性率 ( 4 2 9%)比较 ,两者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 (P <0 0 5 ) ;在 2 4例血清HBV -DNA阴性患者中 ,发现 5例PBMCHBV -DNA阳性。结论 PBMC的HBV -DNA检测可反映病毒在体内的复制程度 ,是对慢乙肝患者血清HBV -DNA检测有意义的补充 。
- 郭海波吴晓蔓郭锐
- 关键词:荧光定量PCR检测慢性乙肝单个核细胞乙肝病毒DNAHBV-DNAPBMC单个核细胞
- ISO-1对大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被引量:9
- 2008年
- 目的研究选择性MIF互变异构酶活性抑制剂ISO-1对大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不同浓度的ISO-1(0.01-100μmol/L)作用于人大肠癌细胞Lovo、SW116和鼠大肠癌细胞CT26,对照组以相应浓度的DMSO处理。MTT法观察ISO-1对大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L-多巴色素甲酯测定MIF互变异构酶活性。ELISA法测定ISO-1作用后大肠癌细胞MIF蛋白水平。RT-PCR检测ISO-1作用后大肠癌细胞IL-8 mR-NA的表达。结果ISO-1抑制了Lovo细胞的增殖,且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ISO-1同样抑制了SW116(F=800.694,P〈0.01)和CT26细胞的增殖(F=879.544,P〈0.01)。ISO-1抑制了Lovo和SW116细胞内MIF互变异构酶活性,并且与抑制大肠癌细胞增殖程度呈正相关性(Lovo:r=0.54,P=0.005;SW116:r=0.683,P〈0.01);ISO-1降低了Lovo和SW116细胞IL-8 mRNA表达水平(Lovo:0.1541±0.0.019 vs.0.2081±0.030,P〈0.05;SW116:0.1509±0.017vs.0.2354±0.01.P〈0.05)。结论ISO-1不仅抑制人大肠癌细胞Lovo和SW116的增殖,而且也抑制鼠大肠癌细胞CT26的增殖,其可能机制为ISO-1抑制了MIF的互变异构酶活性并下调IL-8的表达。
- 何兴祥陈萌刘成勇郭海波彭侠彪全华斌
- 关键词:大肠癌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ISO-1RT-PCR
- 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监测分析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分析于2003~2007年收治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的菌群分布及其耐药性变化,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3~2007年呼吸道感染患者的呼吸道标本作细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依据CLSI颁布标准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判定,采用WHONET5.4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呼吸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占比率最高,且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的检出占比率逐年上升;革兰阳性球菌仍以葡萄球菌属多见。革兰阴性杆菌对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头孢哌酮/舒巴坦尚有较高的敏感性;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检出率逐年上升,未发现耐万古霉素和替考拉宁的葡萄球菌,葡萄球属对夫西地酸、氯霉素、米诺环素亦有较高的敏感率。结论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随年份而有一定变化,加强病原菌的耐药监测分析,对制订抗菌药物的使用策略具重要意义。
- 王敏玲林敏魏衍超郭海波肖柯玲
- 关键词:呼吸道感染病原菌耐药监测敏感率
- 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慢乙肝患者YMDD变异基因的检测及分析被引量:11
- 2002年
- 目的 :为了解未经拉米呋定及干扰素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是否存在HBVYMDD基因变异。方法 :应用微板核酸杂交 -核酸定量法检测 2 9例病史超过半年以上、肝功能异常的慢性乙肝患者的HBV -DNA及YMDD变异基因。结果 :2 9例慢性乙肝患者YMDD变异阳性 6例 ,阴性 2 3例 ,阳性率为 2 0 .6 9%。 6例变异中 4例为YIDD阳性 ,2例为YVDD阳性 ,均为YMDD野毒株和变异株混合存在。 5例抗 -HBe阳性 ,1例HBeAg阳性。结论 :显示在未经抗病毒治疗的慢乙肝患者中存在YMDD变异株 ,其与野生株一样是自然存在。加以重视并提高检测方法的灵敏度 ,有助于提高YMDD变异基因检测的阳性率。
- 叶晓光王若伦郭海波
- 关键词:乙肝病毒慢性肝炎拉米呋定YMDD变异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