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青林

作品数:18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安庆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经济管理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文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0篇方东树
  • 8篇桐城派
  • 6篇诗歌
  • 4篇史论
  • 4篇《昭昧詹言》
  • 2篇陶渊明
  • 1篇代文
  • 1篇学史
  • 1篇艺术
  • 1篇艺术创作
  • 1篇意蕴
  • 1篇中国古代文论
  • 1篇中国古代文论...
  • 1篇三变
  • 1篇审美
  • 1篇审美意蕴
  • 1篇诗化
  • 1篇诗化人生
  • 1篇诗文
  • 1篇诗意

机构

  • 6篇首都师范大学
  • 5篇安庆师范大学
  • 3篇安庆师范学院
  • 2篇安徽师范大学
  • 1篇上海第二工业...
  • 1篇芜湖信息技术...

作者

  • 16篇郭青林
  • 1篇杨俊

传媒

  • 4篇安庆师范学院...
  • 1篇秘书
  • 1篇北方论丛
  • 1篇贵州文史丛刊
  • 1篇齐齐哈尔大学...
  • 1篇江西科技师范...
  • 1篇石河子大学学...
  • 1篇西南科技大学...
  • 1篇中国韵文学刊
  • 1篇海南师范大学...
  • 1篇长江师范学院...
  • 1篇学术评论

年份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7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龚自珍“入出”说的审美意蕴
2012年
龚自珍的"入出"说以其"童心"思想为基础,既是对审美主体才质禀赋的要求,也是对能直面现实,勇于担当的精神的呼唤;是对既重视历史,又着眼于现实的治学风气的倡导,更有对人的生命尊严、主体人格的张扬,具有浓厚的道德性和近代人文主义色彩。
郭青林
关键词:审美意蕴
中国古代文论的研究思路和阐释原则——读陶礼天教授《中国古代文论研究丛稿》
2013年
中国古代文论的研究大体可以分为历史的、微观的、宏观的研究[1]7。这些研究始终存在着一个研究思路和阐释原则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就会使研究的成果大打折扣。例如,宏观研究常把中国古代文论置于古今中外所形成的视界中去考察把握,从古今对话、中西对话中得出必要的结论,甚至提出新说10。但在古今对话、中西对话时就有一个阐释立场和价值选择问题。
郭青林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论研究中西
方东树为学“三变”说考论被引量:1
2013年
方东树为学经历了一个由杂至纯的过程,为学并非"三变",程朱义理之学始终是其治学之主线,并制约其学术观念。在其人生的各个阶段,治学用力处有所不同,年少时重"文事"但不废朱子学,中年以后重心性义理的研说亦不废"文事",晚年对"文事"及心性义理的研说更为深入。经世致用是其治学思想的主要特点,并因之强化了程朱之学的经世意义。
郭青林
关键词:桐城派方东树
方东树《昭昧詹言》的理论体系述论被引量:1
2016年
方东树的《昭昧詹言》具有诗歌史论性质,隐含着一个由诗歌观念、诗歌史观以及诗歌史评构成一个潜在的诗歌史理论体系,这种理论体系是以历代诗家诗论和桐城前辈诗学为基础,以王士祯、姚鼐二人诗歌选本为依托建立起来的。受儒学正统思想的制约,这种理论体系是有其局限性的;其意义有二,一是标志着桐城派诗歌史理论体系的完成,二是具有桐城文派的思致,是对传统诗歌史理论的深刻总结和重要发展。
郭青林
关键词:桐城派方东树
方东树诗歌史论的诠释模式与批评形态
2017年
《昭昧詹言》是部诗歌史论性著作,隐含着一套由诗歌观念、诗歌史观、诗歌史批评方法构成的具有逻辑关系的诗学批评体系。在展开方式上,方东树采用"通变-正变"批评、"通论-个案分析"相结合的诠释模式,从微观、宏观两个层面形成"复调叙述";在批评形态上,具有形式美学批评之特点,体现了历史原则与审美原则的相统一。由此,方东树建构了具有桐城文派特色的传统诗歌发展史,确立了诗歌典范在桐城诗学传播中的价值,有着争取诗学话语权,确立桐城诗学地位之目的。
郭青林
关键词:桐城派方东树
龚自珍“心力”说和王国维“天才”观辨析被引量:1
2011年
龚自珍的"心力"说和王国维的"天才"观都张扬着个体的主观力量,都具有崇尚自由、超越自我的品格,在对社会人心的关注中,都表现出鲜明的启蒙色彩和人文精神。其不同之处在于,"心力"说本质上是一种伦理观念的自觉,具有浓厚的道德性。"天才"观本质上是一种现代生命自由意识,具有唯美主义倾向。这两者都体现了近代知识分子人格觉醒的基本特点。
郭青林
关键词:天才
剑气箫心的学理诠释——评杨柏岭《龚自珍词笺说》
2011年
作为一代风气的开创者,龚自珍在词学上的创作成就一直少有关注,不仅文献缺乏整理、考证,就连系统性研究也难得一见。杨柏岭《龚自珍词笺说》填补了龚词研究领域的这一空白,具有开拓意义。翔实严密的考证、独特的批评视角、求新求深的研究意识是该书的主要特点。
郭青林
方东树的“离合”说及其文学史意义
<正>中国古代文论是以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为基础的,传统哲学中朴素的辩证观、发展观以及过犹不及的中庸思想,深刻地影响着古代文论家的思维模式,他们对文学史的认识就带有明显的传统哲学的思想痕迹,如传统文学史观念中的"正变"观、"...
郭青林
文献传递
方东树的诗体正变论被引量:1
2015年
方东树诗体正变观受其雅正的诗学取向制约,强调变而不失其正,重视"变"对诗歌创新的积极意义,目的在于明确诗歌创作之正途,对清中期以后的诗歌创作有着重要影响。他继承了前人正变思想的合理内核,并与其通变论相结合,揭示了制约诗歌史发展两大核心要素,发展并总结了传统诗歌史观。
郭青林
关键词:桐城派方东树
方东树“一佛、二祖、五宗”论被引量:1
2016年
方东树的"一佛、二祖、五宗"之说,概括了七言古诗自杜甫至陆游之间的流变过程,是对前人七古诗歌史认识的深刻总结,虽然只涉七古一体,但由此揭示了桐城派诗歌史论的特点,即以"诗文一理"观念为基础,以古文理论为视角来诠释传统诗歌史,由此形成了具有桐城文派特色的传统诗歌发展史,同时借助对诗歌史具体而微的诠释,揭示了诗歌创作的正确途径。这一提法貌似推崇宋诗,实则熔铸唐宋,是对清代唐宋诗之争的有力回应。
郭青林
关键词:桐城派方东树《昭昧詹言》
共2页<12>
聚类工具0